如何评价吕雉、武则天、孝庄、慈溪之类的历史女强人?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2
都说历史上有三个女强人,一位吕雉二为武则天三为慈禧,我认为应该有四个一位吕雉二为武则天三为孝庄

之所以把他们三个说成是女强人,是因为他们不甘居幕后,直接在前台掌握了一个国家的命运。孝庄也很强,但是一直是在幕后工作,一生没有垂帘,尽心的辅助自己的儿孙。所以没有算进来。

当然算起来我对慈禧还是比较痛恨的。政治能力虽然强,但是她以一种愚昧的方式毁掉了大清国,毁掉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再贡献上比之上三位确实差得远。

宋朝还有两位垂帘的太后,一个是宋仁宗的“母亲”刘娥,就是狸猫换太子那个,还有宋英宗的“母亲”曹太后。

若要论对历史的贡献,则武则天、孝庄相当。有点区别的是武则天拥有权力的主导权,武则天保留了唐王朝大部分的精英,最后国家没什么变化吕后是个贤内助,但她想搞政变,颠覆国家,要是吕后当政,非把人整死不可! 孝庄只是好参谋,但她培养了两代好皇帝两样功不可没。慈禧不要说了中华民族的罪人!若要论后人评价,那只有慈禧最差!

虽然麟德元年上官仪被诛后,武则天开始“垂帘听政”,上元元年更是与唐高宗并称为“二圣”。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为何手握大权独断专行的武则天却没在唐高宗活着的时候任命过任何一位宰相或大将?为何武则天的建言十二事只是被唐高宗“略施行之”?为何武则天要等到唐高宗驾崩后才敢将于自己有恩的李义府袁公瑜等人追封?唐高宗对武则天真的是“言听计从”吗?

事实上想要知道唐高宗对武则天究竟有多“言听计从”,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看武则天究竟都让唐高宗做了什么。

首当其冲便是废后未遂一事。

但凡是对这段历史稍有了解的人就会知道,这场废后风波的导火索便是麟德元年宦官王伏胜的告密,称武则天大行厌胜之事,然后宰相上官仪借机向高宗提出了废后一事。然而细心一点的人就能发现,掀起这场风波的上官仪和王伏胜有着一段相同的履历:此二人皆曾是高宗长子、废太子李忠的幕僚。李忠封陈王的时候,上官仪任陈王府咨议,王伏胜为陈王府内侍。

而纵观历朝历代的宫廷事件便能知道——一旦皇后被废,那么她所出的太子的地位也就随之不保。所以武后若是被废,那么她亲生的太子李弘以及其余三子将会面临何种境况已是不言而喻。上官仪身为宰相,又岂会不知此理?然而在这紧要关头,上官仪不仅不力劝高宗以保太子,反而如此积极主动地提议废后;而王伏胜告发皇后,其用意又是何在?这种种举动不得不令人疑窦丛生,所以紧接着许敬宗向高宗举报说上官仪、王伏胜暗中勾结废太子李忠图谋不轨,也是情理中的事了。

唐高宗的废后未遂一事看似是以武则天的大获全胜为告终——因为上官仪被诛,武则天也赢得了“垂帘听政”的机会,甚至与高宗并称为了“二圣”。然而这“二圣”的称呼并非前无古人之举,隋朝的独孤后就因为经常与隋文帝谈论政事,“往往意合,宫中称为二圣”。且再仔细看一看随后上任的宰相名单,就可以知道武则天的这场“胜利”以及所谓的大权在握,不过是笑话一则。

乾封元年刘仁轨拜相,紧接着戴至德、张文瓘、郝处俊等人相继拜相,上元中来恒、薛元超、李义琰也拜相了。这几位宰相除了戴至德、张文瓘与武后并无甚恩怨情仇外,其余几位可都是与武则天结过不小的梁子的。

比如刘仁轨,高宗一朝的重要人物,入则为相出则为将,既是唐高宗的肱骨大臣也同样是军事方面的代表人物,只可惜与武则天的爱将之一李义府是死对头。

比如郝处俊与李义琰,这二人在唐高宗因为风疾想要逊位于武后的时候是一唱一和,三言两语便让高宗打消了这个念头。

处俊对曰:“尝闻礼经云:‘天子理阳道,后理阴德。’则帝之与后,犹日之与月,阳之与阴,各有所主守也。陛下今欲违反此道,臣恐上则谪见于天,下则取怪于人。昔魏文帝著令,身崩后尚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遂欲躬自传位于天后?况天下者,高祖、太宗二圣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也。陛下正合谨守宗庙,传之子孙,诚不可持国与人,有私于后族。伏乞特垂详纳。”中书侍郎李义琰进曰:“处俊所引经旨,足可依凭,惟圣虑无疑,则苍生幸甚。”帝曰:“是。”遂止。(《旧唐书·列传第三十四》)

又比如来恒,其弟便是著名的反武派前宰相来济;再比如薛元超,其父薛收乃是唐太宗的十八学士之一,姑姑薛婕妤则是唐高祖嫔妃。薛婕妤因为“妙通经史,兼善文才”,高宗年幼的时候曾“从其受学”,对其“礼敬甚重”。薛元超本人尚和静县主,一家人可谓是与李唐皇族关系密切非常。

更不用说军事上的诸位大将了。刘仁轨自是不用再提,裴行俭也是著名的反武派人士之一,还有王方翼,人家可是被武后取而代之的王皇后的族兄,薛仁贵更是唐高宗一手提拔上来的,还有程务挺、李孝逸等等这些尽与武则天不是一条心的。而武则天的另两位爱将袁公瑜与崔义玄,倒是在军事上还算有点本事,只可惜是被唐高宗流放的流放,贬的贬。

即便是武则天后来绞尽脑汁上书的建言十二事,唐高宗的反应也不过是“皆下诏略施行之”——好不容易搞出来的政令不仅要通过唐高宗的同意才能施行,而且还只是“略施行之”,可见武则天的意见对于唐高宗来说根本就是无足轻重。

事实上,与臆想中的唐高宗对武则天言听计从的场景截然相反,史书中处处可见的是武则天在一心讨好着唐高宗,小心揣摩着唐高宗的心思。

知道唐高宗一心想将母亲长孙皇后的亲蚕礼发扬光大,所以与王皇后从不举行亲蚕礼截然不同,武则天的亲蚕次数堪称是有唐一代之最。知道高宗提倡节俭,所以武则天主动将皇后裙子上的十三个褶子改成了七个。知道高宗不会任外戚坐大,所以武则天身为昭仪的时候就特意写过一篇《内训》,当了皇后之后更是制出一部《外戚诫》,还“以身作则”,并“以身作则”,唐高宗活着的时候,武家人在朝堂上不见踪影,直到唐高宗驾崩,武则天这才有机会将武家的人一个个全部安插在朝廷的要职上。

我们甚至还可以在高宗一朝的重臣花名册中扒拉一下,瞅瞅朝中究竟有哪位宰相是武则天钦点的,又或者有哪位大将是武则天任命的,借机欣赏一下唐高宗对武则天究竟是怎样一种“言听计从”的法子,顺便再观摩一下武则天又是如何生杀予夺大权在握的。

只是可惜的很,翻遍史书看到的却是当年力挺武则天登上后位的那些人,除了许敬宗外没一个落着了好下场,倒是那些屡屡被武则天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备受唐高宗的青睐。

例如,武则天当年恨王皇后与萧淑妃恨得非得将这二人一一弄死才算完,死后对其子女家族的种种羞辱更是不用多提,唯独拿王皇后的族兄王方翼没有办法。是武则天宽宏大量吗?史书中可是明载了她对王方翼“欲因罪除之,未得也”的经过。然而,当王方翼在高宗一朝青云直上官运亨通的时候,“生杀予夺”的武则天除了眼睁睁地看着,还能做什么?

又如,长孙无忌对武则天立后一事多有阻挠,武则天对此也暗恨在心。虽然长孙无忌最后失势了,然而事隔不到四年的时间,长孙无忌的嫡孙长孙延便回京做了一名正五品上的官员。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武则天称“天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唐高宗便下诏追复了长孙无忌的官爵,将之陪葬昭陵,又命其曾孙长孙翼袭爵赵国公。而此时“把持朝政”的武则天又在哪呢?

再如,扶持武则天登上后位有功的李义府、袁公瑜、崔义玄等人被唐高宗流放的流放,贬的贬的时候,“大权在握”的武则天又做了些什么呢?为何只能等到唐高宗驾崩后,才想起来这些人“在永徽中有翊赞之功”,这才大肆追封一番?

想来武则天若是真的对唐高宗有那么大影响力的话,真的是生杀予夺大权在握的话,那么想必处理掉王方翼、长孙延这些人绝对不在话下,而将李义府、袁公瑜等人好好提拔提拔更是举手之劳。然而纵观史书,唐高宗发话的时候偏偏看不到武则天的身影,唯有等到高宗不在了,武则天才敢出面收拾这些曾经恨之入骨之人,追封当初于自己有恩之人。

至于唐高宗活着的时候,武则天究竟能对军国大政了解多少,又有多少置喙的权利,实际上通过她当政后的种种政策便能略知一二了。

唐高宗驾崩后,武则天为了独揽大权采取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将泰半精力都放在了铲除异己上,致力于平息徐敬业、琅琊王李冲等人的内乱。而面对边境上的突厥叛乱,武则天则奉行了消极放任的应对之策,除非突厥南犯到极有可能威胁自己统治地位的时候,武则天才会派将抵御。

如果只是清除异己也就罢了,只可惜偏偏武则天自己又没有那份军事才华,只知道将高宗留下来的那些高级军事将领,程务挺、王方翼、黑齿常之、李孝逸、张虔勖、泉献诚等人杀光,流放光,却不知道怎么才能打胜仗。而武则天亲自任命的那些将领,也都是些无军事指挥才能的平庸之辈,或是不懂兵事的诸武子弟,如武重规、武攸宜、武三思、武懿宗等;或是其嬖臣,如薛怀义等;或是被认为可靠的文臣,如魏元忠、狄仁杰、韦待价等;即便是真正的武职将官,也是临阵怯懦者如淳于处平。

再加上缺乏长远有效的战略构想和军事部署,这便导致了武周时代动辄可见上十万的军队,在一群庸将的指挥下沦为无数炮灰。武则天也因此一度企图以物资、金帛、和亲换取苟安,然而由于并未认清突厥的真正意图,武则天派自己的侄子淮阳王武延秀前往突厥迎亲时,反被默啜借口武延秀并非李唐皇族子弟而拒婚——好不容易推出的一个和亲政策,居然被羞辱不说,最后还能沦为突厥出兵的借口。武则天的“军事才能”,简直就是惨不忍睹。

所以武周时期的版图硬生生是比唐太宗唐高宗时期缩水了近五分之一,而武周时期的边境也堪称是安史之乱前最烂。可见唐高宗在世的时候,武则天根本就不曾接触到真正核心的军国大事——不然在长年累月的耳濡目染下,武则天的军事水平又怎会如此的不堪入目?

  • 怎样总结评价孝庄皇后,武则天,吕稚,慈禧四人
    答:孝庄皇后 呕心持国 沥血育子 武则天 血性方钢 傲视千古 吕稚 利欲熏心 泼辣疏才 慈禧 骄慢专横 自以为是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可真难坏我了,见笑!
  • ...有吕稚、武则天、孝庄、慈禧、还有几个记不得了,不知可否告知,谢...
    答:一.第一个向皇位叫板的女人---吕雉 在中国上古时代,处于权力顶峰的国王、君主、皇帝军政府,是男人的专利,女性可望而不可及。经过楚汉相争战火洗礼的吕雉,巾帼不让须眉,在历史上第一个站出来向皇位男性传统格局叫板,勇于在男人垄断的政权世界里角逐争锋,斩韩信,剁彭越,临朝称制,开外戚专权先河,...
  • 吕雉、武则天、孝庄、慈禧,这四个女人相比之下谁更狠毒?
    答:相比之下,吕后、孝庄、慈禧就容易多了,吕后是刘邦的原配夫人,一起出生入死共患难,刘邦夺取天下后,吕雉自然而然的就是皇后了,并且他们两人有共同的朋友圈,张良、萧何、陈平等人,这些都是吕后临朝听政的资本,吕雉手腕也是有的,和武则天相比起来还是差一点的。而孝庄有蒙古部落的背景,皇太极死后,...
  • 吕雉,武则天,孝庄皇后,慈禧,谁是你心目中的“最强王者”?
    答:我觉得吕雉是我心目当中的最强者,虽然说她没有跟武则天一样如愿以偿的登上帝位,但是在刘邦死后,她一个人把持了朝政很多年,可以说她的权力跟皇帝相比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而且我觉得吕雉的成长是很有励志意义的,刚开始她也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虽说性格上面有一点大大咧咧,像一个男孩子一样,但是...
  • 吕雉、武则天、孝庄、慈禧,这四个女人相比之下谁更狠毒?
    答:武则天就不必说了,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任女皇帝。她在执政期间的残暴程度,其实和吕雉不分上下。她曾经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女儿,但是我还是觉得武则天要比吕雉好的多一些,武则天不会像吕雉一样使用那般残忍的手段。武则天的统治在历史上有着“政启开源,治宏贞观”的美称。孝庄太后与其他三个人不同 ,...
  • 五个比男人还强悍的女人,让中国回归母系社会,这五个女人是谁?_百度知 ...
    答:一、吕雉 刘邦爱上了别的女人,还想把太子之位传给戚夫人的儿子,所以吕雉就“黑化”了。吕雉开始走上了夺皇权,垂帘听政的道路,最后形成了太后专政的局面。大汉朝看似权力还是在汉惠帝的手中,实际上早就变成了吕雉专政的情形。二、武则天 武则天在李治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得到李治的授权,开始处理国家...
  • 历史上有哪些执政能力很强的女性呢?
    答:民众从事农业,衣食繁衍”,吕后的施政给予了极大的肯定。第二名,武则天。武则天之初是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授予明的“武媚娘”,但性格坚强,不受太宗的喜爱。之后是唐高宗李治昭仪和皇后。武则天在二十八年后,七年的皇太后,十五年的名门正言顺的大周帝国皇帝。政权时代开始科举,奖励破格...
  • 吕雉、武则天、孝庄、慈禧,四位当中谁的政治手腕更高明?
    答:吕雉,很难说有什么高明的政治手腕。在治国理政上也毫无建树。首先排除。孝庄,真正治国理政的时候不多,更多的是借助多尔衮的势力,很长时间里,她并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统治者。也可以排除掉。真正作为国家实际的统治者长期治国理政的,是武则天和慈禧。如果这两个人比政治手腕,慈禧肯定更胜一筹。最...
  • 吕雉、武则天、慈禧几个女政治家,如果她们生在同一个朝代,谁会成为最后...
    答:吕后是刘邦的皇后,汉惠帝的母亲,曾经把戚夫人弄成人彘。武则天曾登基为帝,慈禧垂帘听政,孝庄是康熙皇帝的祖母!可以说这几人各有各的优势,对于这个问题,应该从得宠程度、狠毒程度和计谋手段这三个方面进行考量,顺序很重要,因为是宫斗,所以得宠与否是至关重要的,狠毒程度也是生存之道,计谋只是...
  • 历史上吕雉、武则天、马皇后、慈禧西太后四位,哪位深谙政治,治国有一...
    答:吕雉无为而治,延续的是秦朝制度与刘邦遗策,她更多的能力体现在内斗之中。马皇后是一代贤后,她的能力体现在相夫教子上面;慈禧太后掌握晚清实权数十年,维持大清不亡,但是她的私心大于公心,清朝被她折腾的奄奄一息,她死后不久大清就亡了。武则天掌控大唐权柄数十年,深谙治国之道,帝王之术炉火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