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学的历史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1
农村社会学的简介

农 村社会学是社会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农村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学科,以农民、农业和农村为主线,介绍农村社会学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国实际出发,分别就人地关系、农村经济制度、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社会分层、农村社会流动与农民工、农村民主与村民自治、农村组织、农村婚姻与家庭、农村文化、农村教育、农民负担、农民扶贫和农村社会保障进行阐述。《农村社会学》可作为社会学专业基础教材,可供社会学本科生、研究生使用,亦可作为普通院校公共管理类、经济类专业和其他专业的选修课教材。同时对于相关领域的社会科学研究和农村管理工作者来说,也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农村社会学》内容简介: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社会结构、农村社会关系及农村社会发展的社会学分支学科。《农村社会学》以农村社会结构为主线,动态地考察了二元社会结构及农村与渔区的社区发展、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及社会问题,对农民与渔民群体、组织、社会分层与流动等内容进行客观地阐述,特别是对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及新渔村建设面临的问题的考察很富有创新意义。《农村社会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富有知识性,尤其是将“三渔”问题渗透到各章节中,彰显了《农村社会学》不同于其他同类书籍的特色。

农村社会学最先起源于美国。美国在南北战争以后,经过近30年的时间实现了 工业化。在这期间,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致使农村经济衰退,农民生活贫困,农村社会 发生了严重的危机。美国的农村社会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解决农村发展和农民 问题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894年,C.R.亨德森教授在芝加哥大学开设“美国乡村生活 的社会环境”课程,一般认为这是农村社会学成为专门研究领域的开端。1908年,第26 届美国总统T.罗斯福成立农村生活委员会,该会的调查研究报告是农村社会学早期的重 要文献。1915年,威斯康星大学C.J.加尔平教授发表了《一个农业社区的解剖》报告, 第一次划定了具体的农村社区。他以一个村镇为中心,将中心周围农户交易行为所能达 到的最远点连成不规则圆圈,圈内就是一个社区。这一研究被认为是首创的合乎科学的 、有系统有分析的农村社会学研究。20世纪20年代,为了应付农业危机,美国农业部批 准各州建立农业实验站,为农业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提供政府资助,农村社会学便很 快发展成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1935年创立了专门刊物《农村社会学》。1937年 ,美国社会学会宣布成立农村社会学学会。此后,农村社会学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50 年代以后,美国农村人口减少,农村社会生活性质发生变化,农村的独特性逐渐消失,农 村社会学的专门研究领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摆脱农村社会学的危机,美国农村社 会学家在80年代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农业社会学。它力图从社会劳动的全面空间分 工中研究农村,并对农村在总的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作出解释。农业社会学的产生代表着 美国农村社会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农村社会学在西欧有了很大的发展。大战期间,西欧的农村受 到战争的严重破坏,战后亟待重建,客观上需要农村社会学指导乡村重建工作;同时, 美国的农村社会学者开始到西欧开展农村社会调查,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帮助西欧开展 农村社会学的教学研究活动等,促进了西欧农村社会学的发展。1957年,欧洲农村社会 学工作协会成立,不久更名为欧洲农村社会学会。1964年该会与美国农村社会学会联合 在法国举行第一届农村社会学世界大会,1968年又在荷兰举行第二届世界大会,农村社 会学这门学科在世界许多国家得以广泛传播。
20世纪初,农村社会学传入中国。早期的中国农村社会学主要是引进和移植,当时 ,一些留美学生回国从事农村社会学的教学和著译工作,并在外国教授指导下进行农村 社会调查。最早的农村社会调查是1918~1919年由上海沪江大学社会学教授D.H.库尔普 指导的广东潮州凤凰村调查。其内容涉及地势、人、卫生、种族、经济、治理、风俗、 社团、教育、美术、娱乐、宗教等方面,是一次较完整、系统的农村社会调查,调查结 果于1925年用英文在美国发表,书名为《华南农村生活》(Country Life inSouthChina)。1924年顾复的《农村社会学》出版,是中国的第一部农村社会学著作。随后,相继出 版了杨开道的《农村社会学》(1929),冯和法的《农村社会学大纲》(1929),言心哲的《农村社会学概论》(1934)等,农村社会学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20年代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中国农村进行了 一系列社会调查,著名的有《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6)、《兴国调查》(1930)、《 长岗乡调查》(1933)、《才溪乡调查》(1933)。此外,一些马克思主义学者在中国共产党 领导下,由陈翰笙主持创立了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中国农村社 会进行研究,并于1934年创办了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中国农村》。40年代后,中 国农村社会学强调社区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有吴景超、吴文藻、费孝通等人。其中,费 孝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相继出版了《江村经济》(英文版,1939)和《乡土中国》(1 94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农村社会学曾一度中断了在学科意义上的研究。1979年 社会学研究恢复之后,农村社会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费孝通倡导的小城镇 研究,是农村社会学研究的新发展。1986年,华中农业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社会 学专业;1988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组建农村社会学研究室。同时,相继出版了 有关农村社会学 的论著和教材。



  • 农村社会学的名词解释
    答:社会学是一门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它不仅关注实际问题,也探讨理论问题。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人口、劳动、文化、道德、妇女、青年、儿童、老年、城市、农村、职业分工等议题。在历史上,社会学家如梁启超在《再驳某报之...
  • 农村社会学产生于十九世纪二十末二十世纪初的哪个国家
    答:农村社会学产生于十九世纪二十末二十世纪初的哪个国家 答案:美国。农村社会学产生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美国。
  • 乔启明的农村社会学思想初探
    答: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学的发展及其研究成果在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可谓一批珍贵的学术遗产。在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时代背景之下,对这批学术财富进行现时的解读既是历史的呼唤也是现实社会的需要。李景汉、陶孟和、晏阳初、杨开道、陈翰笙、孙本文、吴文藻、费孝通等老一辈社会学家为我们所熟知,但笔者认为在中国社...
  • 农村社会学的简介
    答:1. 农村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专注于研究农村中的个人与社会关系。2. 该学科以农民、农业和农村为研究核心,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人地关系、农村经济制度、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社会分层、农村社会流动与农民工、农村民主与村民自治、农村组织、农村婚姻与家庭、农村文化、农村教育...
  • 农村社会学的简介
    答:农 村社会学是社会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农村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学科,以农民、农业和农村为主线,介绍农村社会学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国实际出发,分别就人地关系、农村经济制度、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社会分层、农村社会流动与农民工、农村民主与村民自治、农村组织、农村婚姻与家庭、农村文化...
  •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答: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尚无定论。早期的农村社会学主要研究农村社会 问题,涉及农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0世纪20年代以后,以美国学者H.B.霍桑和D.桑 德森为代表的农村社会学家,主张给农村社会学划定专门的研究领域,以区别于其他学 科。霍桑认为农村社会学应限于社会化问题的社会学分析;桑德森则认为...
  • 乔启明农村社会学思想初探
    答:他的工作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具有深远意义,尽管对于他的研究领域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关注。乔启明出生于山西,早年在金陵大学农学院深造,后赴美深造,回国后致力于推动农业经济和乡村社会学的发展,著作如《中国土地利用》和《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等,深度探讨了农村社会、人口与土地利用问题。乔启明关注...
  • 农村社会学新论图书目录
    答:2. 第一章 绪论 这部分详细解析了农村社会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包括其定义的演变(一),研究的具体领域(二),以及发展历程(三)。3. 第二章 农村社会系统的基本特性 回顾了国内外对农村社会特性的研究(一),并探讨了研究方法(二),接着深入分析了农村社会城市与历史对比的特征(三)。4. ...
  • 农村社会学的介绍
    答:1. 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社会结构、农村社会关系及农村社会发展的社会学分支学科。2. 《农村社会学》以农村社会结构为主线,动态地考察了二元社会结构的演变及农村与渔区的社区发展、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及社会问题。3. 该书对农民与渔民群体、组织、社会分层与流动等内容进行客观地阐述,特别是对新农村建设...
  • 如何理解中国农村的社会学?
    答:诠释学进路的研究和以政策建议为导向的研究。诠释学进路的研究重在“求真”和“还原”,主要采用人类学和史学方法,致力于对中国农村社会现象进行深度描述。以政策建议为导向的研究则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采用经济学和管理学方法,提出政策建议。这两种研究路径都体现了农村社会学的多学科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