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物品表面,医务人员手的消毒卫生标准是多少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1995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从事医疗活动的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医疗用品。消毒剂、污水、污物处理卫生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构

2 引用标准

GB 478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1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B 4789.2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

GB 7918.2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GB 7918.4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 绿脓杆菌

GB 7918. 5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和试剂 金黄色葡萄球菌

GB J 48 医院污水排放标准(试行)

3 术语

3.1 消毒卫生标准

不同对象经消毒与灭菌处理后,允许残留微生物的最高数量。

3.2 层流洁净手术室及层流洁净病房

采用层流空气净化方式的手术室及病房。即空气通过高效过滤器,呈流线状流入室内,以等速流过房间后流出。室内产生的尘粒或微生物不会向四周扩散,随气流方向被排出房间。

3.3 重症监护病房

采用现代化仪器、设备,对各种危重病人进行持续监护与治疗的病房。

3.4 保护性隔离房间

为避免医院内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他病人、医护人员、探视者以及病区环境中各种致病性微生物和条件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进行隔离的房间。

3.5 供应室清洁区

灭菌前,供应室人员对清洁物品进行检查、包装及存放等处理的区域。

3.6 供应室无菌区

灭菌后,供应室内无菌物品存放的区域

3.7 消毒剂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部分真菌和病毒;不能杀灭细菌芽抱的药物。

4 卫生标准

4.1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卫生标准

4.1.1细菌菌落总数

允许检出值见表l.

环境类别 范围 空气 物体表面 医护人员 Ⅰ类 流洁净手术室 ≤10 ≤5 ≤5 Ⅱ类 供应室无菌室 ≤200 ≤5 ≤5 Ⅲ类 供应室清洁室 ≤500 ≤10 ≤10 Ⅳ类 传染病科病房 - ≤15 ≤15 4.1.2 致病性微生物

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在可疑污染情况下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4.2 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4.2.1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

4.2.2 接触粘膜的医疗用品

细菌菌落总数应≤20cfu/g或100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4.3 使用中消毒剂与无曲器械保存液卫生标准

4.3.1 使用中消毒剂

细菌菌落总数应≤10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4.3.2 无菌器械保存液必须无菌。

4.4 污物处理卫牛标准

污染物品无论是回收再使用的物品,或是废弃的物品;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在可疑污染情况下,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4.5 污水排放标准按GHJ48(试行)执行。

5 检查方法

5.1 采样及检查方法

按附录A执行。

6 有关规定

6.l 各级、各类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构必须执行本标准。并应指定专门科室(部门)负责民体贯彻实

6.2 各级卫生监督、卫生防疫部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和《消毒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负责监督、监测工作。

附录A

采样及检查方法

(补充件)

A1 采样及检查原则

采样后必须尽快对别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Co条件时。送抢时间不得超过24h。

A2 空气采样及检查方法

A2.1 采样高度时间

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期间采样。

A2. 2 采祥高度

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cm。

A2.3 布点方法

室内面积≤30M2,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1m处各取一点;室内面积>30m2,设东、西、南、北、中 5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m。

A2. 4 采样方法

A2.5.l 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

按GB4789.28中3.7条配制。

A2 5.2 检查方法

参照 GB7918. 2规定执行

A2.5.3结果计算

空气细菌菌落总数(cfu/m3)= AT

式中: A—一平板面积。 cm2;

T—一平板暴露时间,min

N—一平均菌落数,cfu/平皿。

A3 物体表面采样及检查方法

A3.1 采样时间

选择消毒处理后4h内进行采样。

A3.2 采样面积

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而;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

A3.3采样方法

用5×5cm2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平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权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于。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于放入装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的方法采样。

A3、4 细菌菌落总数检查

按A2.5规定执行。

A3. 4.1 结果计算

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cfu/cm2)=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采样液稀释倍数......(A2)采样面积(cm2)

A4 医护人员手采样及检查方法

A4.1 采样时间

在接触病人、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

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试子一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各两次(一只手涂擦面积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试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试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这位。采样面积按平方厘米(cm2)计算。A4. 3 细菌菌落总数检查按A2. 5规定执行

A4.3.1 结果计算

手细菌菌落总数(cfu/cm2)=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采样液稀释倍数......(A3) 30X2

A5 医疗用品采样及检查方法

A5、1 采样时间

在消毒或灭菌处理后,存放有效期内采样。

A5.2 采样量及采样方法

可用破坏性方法取样的医疗用品,如输液(血)器、注射器和注射计等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中《无菌检查法》规定执行。对不能用破坏性方法取样的特殊医疗用品,可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试子在被检物体表面涂抹采样,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

A5.3 无菌检查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中《无菌检查法》规定执行。

A5.4 细菌菌落总数检查

按A2.5规定执行。

A6 使用中消毒剂与无菌器械保存液

A6.1 采样时间

采取更换前使用中的消毒剂与无菌器械保存液。

A6. 2 采样量及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吸管吸取1ml被检样液,加入9ml稀释液中混均,对于醇类与酚类消毒剂,稀释液用普通营养肉汤即可;对于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过氧化物消毒剂,需在肉汤中加入0.1%硫代硫酸钠;对于洗必泰、季铵盐类消毒剂,需在肉汤中加入3%(W/V)吐温80和0.3%卵磷脂;对于醛类消毒剂,需在肉汤中加入0.3%甘氨酸;对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各种复方消毒剂,需在肉汤中加入3%( W/V)吐温80,以中和被检药液的残效作用。

A6.3 细菌菌落总数检查

按 A2. 5规定执行。

A6、3.1 结果分析

平板上有菌生长,证明被检样液有残存活菌,若每个平板的落数在10个以下,仍可用于消毒处理(但个能用于灭菌),若每个平板菌落数超过10个,说明每毫升被检样液含菌量己超过100个,即不宜再用。

A7 溶血性链球菌检查

参照GB4789. 11执行。

A8 沙门氏菌检查

参照 GB4789. 4执行。

A9 绿脓杆菌检查

参照GB7918.4执行

A10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查

参照GB7918 .5执计。

A11 污物采样及检查方法

A11.1 采样时问

在消毒或灭菌处理后进行采样。

A11.2 采样量及采样方法

按A5.2执行。

A11.3 检查方法可参照A7-A10章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A12 污水、污泥采样及检查方法

按GBJ48(试行)规定执行。

A13 结果判断

检查结果符合相应的本标准值者,判定为该项检查合格;反之,不符合相应本标准接值者,则判定为检查个不合格。

附录B

本标准用词说明 参考件

B1对本标准条文执行严格程度用词

B1.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必须”。

B1.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应”;反面词“不得”,即无细菌可被检出。

B1.3 表示允许有选择,在特殊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

B2 对引用标准、规范或其他有关规定要求执行的严格程度写法

B2.1 必须按指定标准、规范或其他有关规定执行的写法“按……执行”。

B2.2 非必须按指定标准、规范或其他规定执行的写法 “参照……”。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卫生防疫站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小虹、梁建生、徐秀华、严渭然。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我们整理的这个给你看看,希望对你有用 环境卫生学采样结果判定标准 1手消毒效果结果判断:WS/313-200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a卫生手消毒≤10cfu/cm2 b外科手消毒≤5cfu/cm2 2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结果判断: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a洁净手术部,其他洁净场所,非洁净手术部,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室,血液病病区等,物体表面的细菌菌落≤5 cfu/cm2; b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急诊科,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等;物体表面的细菌菌落≤10 cfu/cm2 3消毒液结果判断: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a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生长; b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10 cfu/ml, c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100 cfu/ml 4空气消毒效果结果判断: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a 洁净手术室的等级标准(空态或静态)参照GB50333标准; b非洁净手术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 cfu/(15min.直径9厘米平皿) c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急诊科,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及其病室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 cfu/(5min.直径9厘米平皿) 5内镜清洗消毒效果结果判断: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 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 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 灭菌后内镜合格标准为:无菌检测合格。 6透析用水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100 cfu/ml,不能检出致病菌;

  • 医疗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PPT精选课件
    答:3医院感染流行三环节病人医务人员4.隔离、防护与暴露宿主传(感)染源病人病原携带者医院环境贮菌源1.一般表面的消毒×传播途径2.污染的器械和诊疗用品的消毒空气、飞沫、接触3.手卫生4正常菌群病人携带细菌病医院感染感染细菌区病原菌来源医务人员环探视携带细菌境陪护5清洁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
  • 标准预防的措施有哪些
    答:并正确处理使用过的针头和注射器。总的来说,标准预防措施旨在通过一系列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减少医疗保健环境中的感染风险。这些措施不仅适用于医院环境,也适用于其他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场所。通过遵循这些基本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率,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 空气消毒效果检测标准有哪些
    答:物体表面不得检出致病菌,其中母婴室、婴儿室、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不得检出沙门菌。医务人员手和皮肤戮膜不得检出金葡菌、大肠埃希菌,其中母婴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儿科工作人员手、皮肤、粘膜不得检出沙门菌、溶血性链球菌。
  • 标准预防的措施有哪些?
    答:一、标准预防的措施 1. 洗手:在接触可能被血液、体液、排泄物或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后,脱下手套后应立即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2. 使用手套:在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或分泌物以及破损的皮肤和黏膜时,应佩戴手套。手套能防止医务人员的手部菌群传播给病人,同时也能防止医务人员成为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 无菌技术的原则
    答: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如下:1、首先要在相对无菌的环境中进行无菌操作。2、操作者一定要带好口罩、帽子,穿好无菌衣,然后带好无菌手套,这时可以接触无菌物品,然后使用无菌物品进行无菌操作,在无菌操作时千万不能触碰有菌物质,一旦触碰,则立即停止无菌操作,避免细菌感染的情况。所以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原则...
  • 新型冠状病毒用什么消毒液好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毒方法
    答:(2)气溶胶喷雾消毒法喷雾:关好门窗,喷距以消毒剂溶液能均匀覆盖在物品表面为度。喷雾结束30-60分钟以后,打开门窗,散去空气中残留的消毒剂雾粒。对消毒人员和物品的防护,同普通喷雾消毒法,尤其应注意防止消毒剂气溶胶进入呼吸道。 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毒方法手的消毒 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特别要注意手卫生,目前WHO推...
  • 环境化学消毒方法
    答:常用于地面、墙壁、空气、物品表面的消毒。4、熏蒸法:是在密闭空间内将一定浓度的消毒剂加热或加入氧化剂,使其产生气体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消毒的方法。如手术室、换药室、病室的空气消毒以及精密贵重仪器、不能蒸煮、浸泡物品的消毒。在消毒间或密闭的容器内,也可用熏蒸法对被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灭菌。
  • 医院消毒管理工作总结
    答:四、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五、购进消毒产品必须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六、医务人员手部皮肤清洁和消毒(详见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七、环境、物...
  • 口腔科的物品表面空气手多长时间进行环境卫生监测
    答:一般情况是每年最少监测一次,遇到特殊时期比如现在的新冠疫情时期就可能增加监测次数。
  • 标准预防的措施有哪些?
    答:一、标准预防的措施 1. 洗手:在接触可能被血液、体液、排泄物或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后,脱下手套后应立即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2. 手套:在处理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或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佩戴手套。手套的使用旨在防止医务人员的手部污染,并减少成为病原微生物传播媒介的风险。在服务下一个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