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与”的读音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6
《论语》“论”字的读音

lun
2声很多同学对于“论”字除了孔子的《论语》外,一律读为第四声lùn,这是不正确的。其实“论”字还有读为第二声的“论lún”,意思当然也有所不同。
最值得注意的是两句诗中的“论”字读音:一是杜甫的《咏怀古迹》诗句:“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此处的“论”应读“lún”,意为“抒发出来、表达出来”。二是南朝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句:“生当作死别,恨恨那可论。”此处的“论”也读“lún”,意为“说、说得尽”。
此外,用在大数目前,表示约数时也读二声“论lún”。如《西游记》第50回:“那怕你上万论lún千,尽被他一气吞之。”《何典》第20回:“他灭弗得情,方才许了论lún万银子,再少也不好说。”再如元代刘君锡的《来生债》:“爹家里论千论lún万满箱满柜,无数的银子。”现代作家秦牧的《长街灯语》:“设计这个论lún千灯盏构成的图案,本身就是一项了不起的艺术。”
著名语言学家刘半农注:“论,平读,论万,犹言上万,论lún千论lún万,犹言成千上万,千千万万。”由此可见,除《论语》的“论lún”字读第二声外,还要注意诗文中“论lún”字的二声读音和意义。

《论语》读法



从前,我之所以读一本书是因为它来到了我的手边,而书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我一口气或分几天读完它。后来,知道了有公共图书馆这等读书的好地方,我却懒得去翻书目卡片,只是在开放阅览室书架上随手抓一本我能读得进去的书。再后来,口袋里有了几个闲钱,也约略知道近来新出的哪几本书是值得一读的,我却从未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激情,只是在我经常或偶尔路过的那家书店逡巡一番,相逢或相违全凭缘份。所以,我读《论语》和我读《红楼梦》一样,全然是一种缘份。我喜欢《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至于藉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念头是想也不敢想的。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生不逢时、栖栖惶惶若丧家之犬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我不喜欢后来成为倮虫之精、被奉为大成至圣先师的孔子。凡是成了精的东西我都不喜欢,如被称为鳞虫之精、贵为皇家图腾的龙,就从未讨过我喜欢。我也不喜欢《儒林外史》中马二先生眼里作为圣之时者的孔子,套用他的话说,一个朝代有一个朝代的“举业”,就是夫子在而今,也要讲改革开放,断不讲那“言寡尤,行寡悔”的话。否则,不要说“先富起来”,恐怕吃饭都要成问题。先是读到南怀瑾的《论语别裁》,令我耳目一新,原来还有信奉蒋记三民主义的孔子。后来又读到李泽厚的《论语今读》,令我茅塞顿开,原来还有以“心理情感本体”为指归、不妨称为“情圣”的孔子。由此可见,在现代,有一百个读者就允许有一百个孔子,再也不怕有人给你戴上厚诬圣人的帽子。于是,不惜断章取义、哪怕穿凿附会,大胆以一介现代俗子的眼光,重读《论语》。自然,虎头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

学而第一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如同孔子碌碌奔波的春秋时代一样,在一个价值参照系统急剧变化的当代,读到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其中哪怕仅包涵了点滴关涉现代人如何安身立命的学问,便会情不自禁的反复咀嚼,这一份阅读的喜悦实在不是公共汽车车身广告上的“喜悦”——一种美国洋参丸的牌子所能相提并论的。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现代社会中,人的流动性远甚于杜甫的时代,见到自家的亲戚、朋友、乡邻、同学,“少小离家老大还”,应该是快乐大于惆怅的。夫若见到一位发迹了的亲戚、朋友、乡邻、同学,自遥远的大洋彼岸前来探视尚未发迹的故旧,则更应该是快乐大于惆怅了。
常言道: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一个演员面对着空无一人的剧场,一丝不苟地独自唱、做、念、打,不带丝毫怨天尤人的情绪,确实称得上是真君子了。穷则独善己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君子在春秋时代就已经很稀缺了。孔子自己也承认:吾未闻好德如好色者。
由这一节,我们也可读出三种对立关系:自我和认知的对立,所以有认知一点一点扩大的快乐;自我和他人的对立,所以有交往关系扩大的快乐;明白自我与他人的交流、沟通、对话即使是可能的,至少也会有隔膜的时候,有时甚至是很深的隔膜,所以在交往受阻时就能做到无怨无艾,即无愠了。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了室家之累,如何敢冒犯老板,轻易丢了饭碗呢,更不用说是公开否定市场经济秩序的合法性了。“君子务本”,这个“本”就是张爱玲所说的“人生安稳的一面”。养家糊口,“其为仁之本与!”
〖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在一个市场经济社会里,要养家糊口,要为全家筑一个巢,要为子女筹学费,要为自己买一份保险,甚至野心勃勃地想买一辆富康车以壮行色,是需要硬通货的;而要赚得足够的硬通货,光有巧言令色,没有一点真才实料是行不通的。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可以断言,数以千万计的股民们希望上市公司的董事和经理们学会孔门弟子的每日“三省吾身”——为了公司的业绩增长,为了回报股民的投资热忱,绞尽脑汁了没有?每隔半年,理应向股民交待一次的公司财务状况报告数字中的水分挤干了没有?理应即时地、不折不扣地向股民披露的事关公司资产重组、重大投资项目和巨额债务、债权诉讼等信息,及时向股民们通报了没有?公司董事和经理们花了股民的钱,出国考察迎来的真经或在MBA课程上学来的秘技,身体躬行了没有?更可以断言,数以千万计的股民们的希望必 然付之东流,人性使然耳。
又每日三省吾身,非具有非常强烈的自我意识不可,这点与舍勒的观点相通。舍勒认为人的本质特征之一是,人具有“自我意识”。这是因为人除了能把世界看作自己的认识对象外,还能够把自己的精神状态、心理经验看作自己的认识对象。而正是这种“自我意识”使人超越了欲望冲动和由环境刺激引起的激动,克服各种情绪变化,从而获得了“意志”。

〖1-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生在礼崩乐坏的春秋乱世,并且紧接着有更大破坏的战国时代要来,但他的学问适用于安稳的时代,要求当权者“敬事”——如韦伯所说的“以政治为志业”;政府开支要小,但要“爱人”——高薪养廉的钱不可少;在政府出资办工程而又无自由劳动力可雇的时代,“民”以役代税是正常的,但以不违农时为度。 因为做了官,参与政治,一般的伦理学标准便不够用了,需要梳理对“民”的关系,可见“民”恰恰是一个政治学的概念,不能与“人”相混淆了。
〖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在一个孔门反复追思的理想中的上古时代,人们聚族而居,低头抬头见到的都是一家人,做“人”尚且很吃力,要讲“孝”,要讲“弟”,要“谨小慎微”,要“博爱”,要亲近“仁人君子”,至于学历、文凭倒在其次。而在社会急剧转型的现代,出了三口之家,遇见的都是异姓人,如何搞好人际关系更成了一门深不可测的学问,何况大学本科文凭、计算机操作和英语会话能力一个都不能少,做“现代人”的苦恼又怎一个“仁”字了得?

与还是读与(三声)在句末表疑问时候是二声(论语里有一句: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至于四声嘛我就不清楚了哦,毕竟只上了十年学……

作“赞许、同意”等讲时读3声
只有作“参与”时是4声
句末语气词时读2声
共有三个读音

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1998年版

与 yǔ

读三声

详细
http://www.zdic.net/zd/zi/ZdicE4ZdicB8Zdic8E.htm

  • <学奕》中“为是其智弗若与”中的“为”和“与”都应该念什么?_百度...
    答:根据意思来看 意思不同读音一般也不同 不过也没必要去苛求古音 寻查不同 第一个人嘴巴有残疾 第二个人脑子有缺陷 你还行 想了解就查查字典 义项很多的 为(wèi):因为 与(yú):通“欤”,句末疑问语气词
  • 关于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的解释及例子,还缺5个
    答:它与“如”是同源字,在上古时读音相近,意义相通。例释: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4)音节助词,不译。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5)语气词,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宣公四年》(6)通“耐”、“能”,今译为:能够、才能。例释:行柔而...
  • 论语前十章有多少,10句还是。。
    答:《论语 雍也》中还有一句孔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注释也是:好,去声;乐,音洛。按今天的读音,“洛”字音luò。但在古代,作为快乐的“乐”和“洛”都属于入声“十一药”韵部(见《平水韵》),可见“洛”、“乐”的韵母一样,加上声母都是l,当然完全是同音字了。这在南方人...
  • 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全句
    答:全文是:“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孙”通“逊”,读音xùn,谦逊、尊重、礼貌的意思,不孙就是不礼貌。译文:和那些内心阴险狡诈、卑鄙无耻的人是最难相处的,和他亲近相处时他不懂得谦逊有礼对别人,别人疏远他了,他又有怨恨。
  •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也。”如何读,拼音
    答:拼音:zǐ yuē:“wǒ fēi shēng ér zhī zhī zhě,hǎo gǔ,mǐn yǐ qiú zhī zhě yě。”出自:先秦·孔子及门徒《论语·述而篇》解释:我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取知识的人。节选: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
  • 关于论语读音,礼乐是le 还是yue
    答:yue 礼乐 礼乐教化通行天下,使人修身养性,体悟天道,谦和有礼,威仪有序,这是我国古典"礼乐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所在,也是圣人制礼作乐的本意。《礼记·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礼是天之经,地之义,是天地间最重要的秩序和仪则;乐...
  •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它的下一句是:“不若与人”。这句话的意思是:意思是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不如和众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这句话的读音应该是:dú yuè lè bù rú zhòng yuè lè 。这句话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因为齐宣王沉迷于音乐,所以孟子通过例子告诉他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即“与民同乐”“独乐乐不...
  • “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是什么意思
    答:1、“和而不同”意思是: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拼音:hé ér bù tóng 2、“同而不和”意思是: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不抱有和谐友善的态度。拼音:tóng ér bù hé 3、出处:出自春秋战国孔子的《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翻译:君子和睦地与他人相处...
  • 《论语》十则中的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重点实词、虚词的解释...
    答: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
  • 写出《论语.先进(节选)》原文及翻译
    答:所以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的赞礼人,那谁能来做大的赞礼呢?”此文出自春秋·孔子所写的《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