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源县的综合概述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01
广东各市名

截止到2018年,广东省下辖21个地级市,20个县级市。
21个地级市分别是:广州市、韶关市、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佛山市、江门市、湛江市、茂名市、肇庆市、惠州市、梅州市、汕尾市、河源市、阳江市、清远市、东莞市、中山市、潮州市、揭阳市、云浮市。
20个县级市分别是:乐昌市、南雄市、台山市、开平市、鹤山市、恩平市、廉江市、雷州市、吴川市、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四会市、兴宁市、陆丰市、阳春市、英德市、连州市、普宁市、罗定市。

扩展资料
广东,名由岭南东道、广南东路演变而来,简称“粤”,省会广州,是中国大陆南端沿海的一个省份。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及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
广东省境内陆地面积为17.9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87%;其中岛屿面积1592.7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0.89%。
全省沿海共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759个(由于历史原因,东沙群岛被台湾当局控制),数量仅次于浙江、福建两省,居中国第三位。
另有明礁和干出礁1631个。全省大陆岸线长3368.1公里。按照《联合国海洋公约》关于领海、大陆架及专属经济区归沿岸国家管辖的规定,全省海域总面积41.9万平方公里。
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10月28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成立;11月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全省共设珠江、东江、西江、北江、粤中、南路、兴梅、潮汕、琼崖等9专区,共辖7市98县,广州市为中央直辖市。
1952年,广东省和广州市由中南行政委员会领导,将北海市及钦州专区划归广西,广西的怀集县划入广东。
1954年,广东省改由中央直接领导,原由中央直辖的广州市划归广东省管辖。
1955年,广西的北海市和钦州专区所属各县划归广东省,并更名为合浦专区。
1965年,北海市及合浦专区所属各县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
1979年,原属惠阳地区的宝安县改设深圳市,原属佛山地区的珠海县改设珠海市,均由省直辖。广东省直辖广州、海口、汕头、湛江、茂名、佛山、江门、深圳、珠海、韶关等10市,分设韶关、惠阳、梅州、汕头、佛山、湛江、肇庆等7地区和海南行政区及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共辖14市、92县、3自治县。
1981年,设立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办事处,由海南行政区直接领导。
1983年以后,开始实行市管县、乡镇管村的新体制。
1988年,中央政府将海南行政区从广东省划出,另设海南省;同年,广东开始取消地区设置,另设18个地级市(后增加到21个地级市),全面实行地级市管县体制、以及乡镇管村体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东行政区划

古文献中,“越”即“粤”,古代“粤”、“越”通用。先秦古籍对长江以南沿海一带的部族,常统称为“越”,文献上称之为“百越”或“诸越”(包括吴越、闽越、扬越、南越、西瓯、骆越等等),广东被称为“南越”。隋唐以后,“粤”字意义收窄,指岭南地区,或称“南粤”。直至近代,两广仍然称“两粤”。民国以后,以“粤”字作广东省简称。古国时期,广东北部、西北部和西部,大致是岭南苍梧古国统治地域,而广东的东部和东北部则是闽越族系和吴越族系所建古国。广东地区,从古国时期开始,就是多种文化汇合并存的地方。
广东历史久远,是太古时代“南海盘古国”所在地。距今60万年至80万年前境内已有人类活动遗迹。距今约12.9万年以前,岭南出现了早期智人(马坝人遗址)。距今1.4万年前广东先民就驯化了水稻,或成世界稻作文明源头。宋 罗泌《路史·前纪二·天皇纪》载:“粤有天皇,是曰天灵, 望获 强尊”;以木德王天下。
《三命通会》:“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考古研究发现,广东地区是中国人起源地之一。全基因组分型研究结论表明,远古先民史前时期进行了从南往北迁徙进入黄河流域,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学术界已公认距今四五千年的广东石峡文化已出现私有制、阶级分化和王权政治。商与西周时代,广东先民与中原有经济文化往来。
约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岭南地区出现不少古方国实体。广东境内,在珠三角地区有“驩兜国”,在粤中地区今博罗一带有“缚娄国”,在粤北阳山、英德一带有“阳禺国”,在雷州半岛及海南有“儋耳国”、“雕题国”等等。约在战国前后时期,在广西大部分地区,广东的部分地区出现了西瓯、骆越两大方国,这是岭南地区方国的鼎盛时期。
在正史记述中岭南至秦军南下带来先进技术始融入文明,但考古学界近年来研究发现,这一观点是“历史的误会”,近代相继出土大量的青铜器、陶器和水晶等文物,实证了岭南在秦朝之前已经存在灿烂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高度文明,岭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1、秦朝时期
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派屠睢率领50万秦军攻打岭南;公元前214年,秦军基本上占领岭南。随即,秦始皇将所夺取的岭南地区,设“桂林、象、南海”3个郡。南海郡辖境是东南濒南海,西到今广西贺州,北连南岭,包括今粤东、粤北、粤中和粤西的一部分,辖番禺、龙川、博罗、四会4个县,郡治番禺。今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属南海郡。此外,湛江等地属象郡,粤西有一部分属桂林郡,粤北部分地区属长沙郡。这是广东历史上有现存文献记述的第一次划分行政区。
秦将赵佗任龙川县令后,上书朝廷要求从中原迁居五十万的居民至岭南。从中原迁来除了遭到贬职的官员之外,大多是“贾人”,也就是“商人”的意思,是朝廷重农抑商政策的打击对象;既惩治“商人”,又渗透了岭南,朝廷认为一举两得。据记载,秦代的移民大致有5批,为了稳定军心,解决战后驻留士兵的配偶问题,南海郡向朝廷申请加派3万单身女性来岭南,其理由十分含蓄:“为来自北方士兵补衣服”。秦朝最终批准这个申请,但是在数额上打了折扣,15000名中原寡妇和未婚女子浩浩荡荡加入支援边疆的行列。
秦末,南海郡尉任嚣病危,委任龙川县令赵佗代职;公元前208年,南海郡尉赵佗乘秦亡之际,封关、绝道;三年后,兼并岭南的桂林郡、象郡;于公元前204年正式建立南越国,自号“南越武王”,定都广东番禺。

2、两汉时期
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遣大夫陆贾使南越。赵佗受汉高祖所赐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南越国遂成汉藩属国。刘邦死后,吕后临朝,从经济上制裁南越国,并发兵南下攻打南越国,赵佗抵抗并反攻到湖南一带,断然宣布脱离汉朝,自称“南越武帝”。公元前179年,吕后死,汉文帝刘恒即位,再次派陆贾出使南越说服赵佗归汉。赵佗再次接受了陆贾的劝说,除帝号复归汉朝,南越国正式列入中国统一的版图。公元前137年,赵佗去世。其后代续任了四代南越王。
公元前111年,汉朝平定南越国。汉朝将南越国地划分为9个郡。为了便于监督各郡官吏,汉朝又设立13个常驻监察机构,称为“十三部”。东汉末,交趾部改为交州,除监察权外,还拥有军政大权,成为郡上一级政府,地方行政制度也就从郡县二级变为州、郡、县三级。今广东省境包括交州辖下的整个南海郡(粤中、粤东),还包括苍梧郡、合浦郡、荆州桂阳郡和扬州豫章郡的一部。其中南海郡较秦代增置3个县:揭阳、中宿(今清远)和增城。
东汉末,赤壁之战后逐渐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公元210年(汉献帝建安十五年),吴国的孙权任命步骘为交州刺史,率兵抵番禺。217年,步骘把交州州治从广信东迁番禺。264年,东吴为便于治理,又把南海、苍梧、郁林、高梁4个郡(今两广大部)从交州划出,另设广州,州治番禺,广州由此得名。
广信是两广之“广”所在地。两广以广信为分界,广信之东谓广东,广信之西谓广西。从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起,将交州治所从苍梧(梧州)迁到番禺(广州市)以后,才有广州的崛起。东吴时期,今广东省境除广州辖下的4郡外,还包括荆州始兴郡和海南岛。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人口达37万余人。西汉末期,中原社会动乱不断,入粤移民陡增,至东汉永和五年,在册统计人口达86万余人。

3、魏晋南北朝
西晋时,今广东省腹地属当时的广州,粤北属荆州,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属交州。南北朝时代,中国政局南北分裂。增设的州、郡、县多集中在粤中、粤西、粤北地区,粤东地区设置较少。因为当时粤东农业经济没有粤西发达,交通也没有粤西方便。隋初,设广州、循州(今惠州)两个总管府统领诸州。隋炀帝废州为郡,改为郡、县两级,大加省并,今广东省境分属10郡、74县。晋代时期,由于北方五胡乱华,北方士族和黎民百姓纷纷逃到东南沿海,晋代岭南移民被称之为“流人”。
4、唐宋时期
唐初地方设州、县。岭南45州分属广州、桂州、容州、邕州、安南5个都督府(又称岭南五管)。655年以后,5府皆隶于广州。唐朝中期潮州汕头一带曾经隶属福建,属闽州都督府和福建节度使等。756年,升五府经略使为岭南节度使。862年(懿宗咸通三年),岭南道划分为东、西道,东道治广州,广东属岭南东道,这是广东省名中“东”字的由来,也是两广分为东西的开始。
五代十国时期,岭南为南汉王刘氏占据,行政区划基本上继承唐朝的建制。南汉升广州为兴王府;南汉后期,全境共辖60州、214县。后梁贞明三年(917),清海、靖海两军节度使刘岩立国,国都广州;国号初名大越,年号乾亨,次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南汉立国后,承袭唐朝典章制度,并大体沿用唐代官制。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分路、州、县三级。今广东省境包括广南东路14州和广南西路境内的7州,共61县。宋朝对唐制有所继承又有所调整。粤西及海南岛裁撤8个州,而粤东、粤北除循唐制外,仍保留南汉所增置的4个州。北宋灭亡和南宋末年,两度形成士族豪门、平民百姓和抗元将士南逃,两宋时期的移民潮从规模上远远超出了两晋。

5、元明清
元朝地方行政制度分省、路、府(州、军)、县四级,另有道,是省以下、路府之上的承转机构。今广东省境分为广东道和海北海南道。广东道道治在广州,海北海南道道治在今雷州市。元代,因战争原因,人口一度有所减少,至明代中期,又增至近400万人。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广东道为广东等处行中书省,并将海北海南道改隶广东,广东成为明朝的十三行省之一。而且,过去长期与广西同属一个大区的雷州半岛、海南岛划拨广东统辖,结束了广东以往隶属不同政区的状况,广东省区域轮廓自此基本形成。终明之世,广东设10府1直隶州,统辖7州75县。明朝末年,再次有中原移民迁徙岭南。
清初承袭明制,地方行政机关分省、道、府、县4级,但将明时的布政使司正式改称为省。“广东省”名称正式使用,所辖范围与明广东布政使司相同。清代广东省最南的辖境是南海诸岛的曾母暗沙。西沙群岛(时称“千里长沙”)和南沙群岛(时称“万里石塘”)属于广东省琼州府的万州管辖。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北宋时期中国政府已在此行使主权,清政府更是经常派水师巡视。
乾隆四十八年(1783),全省在册人口已达1448.7万。至鸦片战争前夕,更达2286.4万,跃居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1841年,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香港(时属新安县)正式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887年,葡萄牙诱逼清政府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侵占澳门(时属香山县)。
6、中华民国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后,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11月9日,广东便实现“和平光复”,胡汉民为广东都督,陈炯明为副都督。11月10日,广东军政府正式宣告成立。 广东军政府执政期间(1911年11月-1913年8月),贯彻了孙中山的思想主张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政策法令。1917年9月10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军政府大元帅。1921年,成立广州市政厅。1921年5月建立中华民国政府,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
1925年6月24日,国民党中央议决改组大元帅府;1925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7月改广州市政厅为广州市政府。国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分为省、行政区、县和市,实行委员制。广东省政府下设广州、北江、东江、西江、南路、海南6个行政区,每区设一行政委员,代表省政府处理本区事务。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者侵占广州。1945年抗战胜利后,民国政府把行政督察区分为省府直接督察区和专署行政督察区两种。省府直接督察的有南海、番禺等12个市县,专署行政督察区则分为11个区,共辖88个县。

7、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10月28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成立;11月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全省共设珠江、东江、西江、北江、粤中、南路、兴梅、潮汕、琼崖等9专区,共辖7市98县,广州市为中央直辖市。1952年,广东省和广州市由中南行政委员会领导,将北海市及钦州专区划归广西,广西的怀集县划入广东。
1954年,广东省改由中央直接领导,原由中央直辖的广州市划归广东省管辖。1955年,广西的北海市和钦州专区所属各县划归广东省,并更名为合浦专区。1965年,北海市及合浦专区所属各县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1979年,原属惠阳地区的宝安县改设深圳市,原属佛山地区的珠海县改设珠海市,均由省直辖。
广东省直辖广州、海口、汕头、湛江、茂名、佛山、江门、深圳、珠海、韶关等10市,分设韶关、惠阳、梅州、汕头、佛山、湛江、肇庆等7地区和海南行政区及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共辖14市、92县、3自治县。1981年,设立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办事处,由海南行政区直接领导。1983年以后,开始实行市管县、乡镇管村的新体制。1988年,中央政府将海南行政区从广东省划出,另设海南省;同年,广东开始取消地区设置,另设18个地级市(后增加到21个地级市),全面实行地级市管县体制、以及乡镇管村体制。

翁源县位于韶关市东南部,东与连平县相连,南与新丰县交界,西与英德市、曲江区接壤,北与始兴县、江西省毗邻。公元554年梁朝分浈阳县地置,元初并入曲江县,公元1303年复置。是广东历史上最早建制的16个县之一。2014年年末户籍人口402381人,全县总面积2175平方公里。辖7镇1场156个村委会。县领导机关驻龙仙镇。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20.4℃,年降雨量1778毫米,无霜期312天。耕地面积1.9万公顷,有林地面积16.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3.1%。河流以北江支流翁江及其支流为主。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3.8万千瓦。煤、铁、铅、锌、钨等矿产资源丰富。风景名胜有东华山、水龙宫、仙狮洞、书堂石、湖心坝客家群楼和葸茅岭八卦围等。农作物以水稻、蔬菜、甘蔗、花生、大豆为主。三华李、六里柑、九仙桃等水果久负盛名,是“中国三华李之乡”、“中国九仙桃之乡”、“中国兰花之乡”。  2014年,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0.7亿元,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20.5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30.5亿元,增长17.4%;第三产业29.7亿元,增长7.7%。三次产业比重为25.4 :37.8 :36.8。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国、全省和全市增长水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8亿元,增长15.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8亿元,增长2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600元,分别增长9.5%和10.2%。  ------工业化迈出坚实步伐   全县完成工业投资29.67亿元,增长31.6%;全年新增“规上”企业14家,累计69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22家、超两亿元企业10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20亿元,增长22.9%,排名全市第二。官渡经济开发区区位调整到翁城并更名为翁源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平台不断提升,华南理工大学与华彩园区建立科技创新实习基地。赛力克进入“新三板”并成功申报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件发明专利获得国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授权量与专利授权总量居全市县域第一。全年新签约项目33个,其中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的13个;全年园区动工建设项目21个,建成投产项目14个。各专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华彩园区完成投资13.8亿元,完成B区“三通一平”,完成E区征地500亩,污水处理厂进入试运营。电源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区域环评已获得批复,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民营经济支撑力持续增强,创造的增加值与税收占全县总量70%以上。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青云山制药成功通过GMP认证。成功举办翁源(厚街)招商推介会和广东翁源涂料化工高峰论坛。  ------城乡建设有序推进   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太平洋建设集团参与县城新区建设,新区路网建设全面铺开,南部出口道路正加快推进,翁江大道东段、德政路中段、八泉大道三期路基工程已完成。龙仙2号桥人行道、龙仙河东岸绿道、南龙生活垃圾填埋场等工程建设已完工。县城市政设施建设全年完成投资2亿元。房地产项目万隆花园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锦绣山河、金悦华府、龙湖华府动工建设;“三旧”改造项目尚城阳光花园三栋楼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10.1亿元,增长73%;实现房地产销售15万平方米。翁城中心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完成。江尾镇南塘湖心坝村被列为国家级传统村落。扎实开展“两创”工作并获得“广东省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县城”称号。新增省卫生村12个、市卫生村25个,连续三年排全市第一。汕昆、武深两条高速公路韶关段在我县开工奠基,前期工作进展顺利。110千伏坝仔铜锣变电站建成并投入运营。4G网络建设已完工,基本实现县城全覆盖及所有镇(场)热点区域覆盖。加快LED节能产品推广应用,官龙公路亮化和县城路灯改造顺利推进。翁城、江尾两个中心镇污水处理厂已动工建设。  ------农业生态建设扎实推进   粤台园区全年完成投资1.32亿元,新增项目9个,新搭建现代化温控大棚9万平方米,流转土地 2000亩,兰花创意园启动建设,兰花长廊配套建设逐步完善,玫瑰精油项目已建育苗基地,粤台园区建设成效得到省委副书记马兴瑞高度评价,成为全省现代农业推广学习的榜样。为全县32万亩水稻购买保险,实现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全覆盖。特色农业稳步发展,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县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3家,累计347家;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累计15家;新成立家庭农场8家;新增“三品”认证10个。筹资6000多万元实施农田水利改善工程。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3.42万亩。生态建设初显成效,完成碳汇林建设9.21万亩,扩大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面积12.3万亩,青云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已完成,建成“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20个;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成绩优异,获得省政府通报表扬。全面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控制目标,重点减排工程建设达到总体要求。  ------商贸旅游稳步发展   县农信社成为韶关市首家获银监会批准筹建的农村商业银行。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7.6亿元、贷款余额41.7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2.5%和29%,全县银行存贷比提高5.5个百分点。健全工商部门与企业双向联系制度,帮助企业办理动产抵押登记26宗、融资7935万元。全县登记市场主体9835户,增长19.5%。全县汽车销售网点增至10家,全年销售汽车1857辆。鼓励网上销售,引导扶持30家兰花经营企业实现上线营销。新增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4家,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34亿元,增长10.5%;住宿餐饮业营业额2.2亿元,增长10%。冷泉滩、幽兰山庄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县接待游客120.67万人次,增长15.88%;旅游总收入8.6亿元,增长16.2%。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全年投入民生支出11.3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3.3%,增长19.3%。惠民实事稳步推进,建设保障性住房、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县卫生信息平台、普及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惠民实事如期完成,龙仙公园改造正加快推进。重视教育发展,加强教育基础建设,成功获得“广东省教育强县”的称号。《有事就寻阿添古》新闻系列报道获广东省新闻一等奖,涂志伟美术馆和翁山诗书画院举办画展9次,全年参观人数22万多人次;全县举办客家山歌大赛等文艺演出300多场;参加全市小戏、小品调演获一金一银,参加“两岸四地”山歌大赛获银奖和新秀奖。县地税局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全面启动,县中医院通过了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完成市下达人口计划年度目标任务,“单独二孩”政策顺利实施,人口计生工作稳步提升。组队参加韶关市运动会并取得较好成绩,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坝仔、江尾和新江三个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竣工投入使用。新增城镇就业3665人,劳动力转移就业583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社保扩面和基金征缴工作如期完成。为55个重点帮扶村投入1.67亿元,帮扶危房改造510户。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基本完成。森林防火工作被评为市先进。安全生产态势良好。深入开展“六大专项”打击整治行动,综合排名全市第一名;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三年规划提前一年完成并投入使用,社会治安保持稳定,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大幅提升。此外,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信访维稳、审计、物价、粮食、档案、人防、质量技术监督、双拥、民兵预备役、通讯、广播电视等工作均取得新进步。  ------政府建设明显加强   主动邀请人大、政协监督政府工作,主动接受司法、舆论和群众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卫生和计生部门职能转变和机构合并全面完成,行政效率进一步提升。办复县人大代表建议17件和政协委员提案37件。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得到省、市督导组的肯定。机关作风持续好转,全县各类会议、活动分别减少31.2%和43.6%,本级会议及“三公”经费支出下降17.5%。全年办理“网络问政”1738宗,办复率100%。政府信息公开2988条,进驻网上办事大厅行政审批事项377项,网上办理审批事项3139项,办结率100%。组织各类建设工程交易、政府采购项目322宗,节约资金1500多万元,政务公开更加具体透明。



  • 韶关市翁源县?
    答:县境有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6大河流,水源充足,供水系统配套,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相当充裕。投资环境优越。翁源区位独特,交通便利,南连珠三角,背靠湖南、江西,素有粤北南大门之称,是珠三角产业近距离转移,低成本扩张的理想宝地,是泛珠三角经济辐射内地的战略通道。县城距广州200公里,深圳3...
  • 韶关翁源景点?
    答:地处于韶关市翁源县翁城镇广——韶106国道旁,是由深圳宝安集团与翁源县市场物业管理服务总站合资筹建,于1999年4月30日正式挂牌开业。市场以蔬菜批发贸易为主,兼营甘蔗、马蹄其它农副产品。7. 韶关翁源景点大全介绍 8月韶关东华寺已经开放了,我在暑假里去过东华寺,受疫情的影响,进寺要出示粤康码和...
  • 2023年韶关翁源第一批青年人才公开招聘公告?
    答:翁源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东南部,是“中国三华李之乡”“中国九仙桃之乡”“中国兰花之乡”,先后被评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休闲农村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京港澳高速、武深高速、汕昆高速、韶新高速等交通干道横穿境内,融入了珠三角“一个半小时”经济生活圈,是珠三角通向内地的战略要地、韶关市融入珠三角的...
  • 翁源哪些热闹的小吃街值得一逛?
    答:翁源县位于中国广东省北部,属于韶关市管辖。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县城,翁源拥有丰富的饮食文化和众多特色小吃。虽然可能没有专门的“小吃街”这样的地方,但是翁源的热闹市集、夜市和一些特定区域会集中很多当地特色的小吃摊贩,非常值得一逛。翁源县城各大市场周边:在翁源县城的几个主要市场如翁源综合市场、...
  • 翁源兰花的概况
    答:截至2008年底,全县有花卉苗木面积16000多亩,仅兰花种植面积就达7000多亩,成为全国最大的国兰生产基地,被兰界权威誉为“中国兰花第一县”。翁源地处韶关南部,地理位置靠近北回归线,昼夜温差大,境内没有污染企业,空气清新,水质优良,自然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兰花等植物生长,是兰花的最佳生长地之一。世界...
  • 韶关翁源县疫情最新消息韶关翁源县疫情最新消息通知
    答:一、基本情况阳性个案1:张某某,男,59岁。在翁源的主要活动轨迹如下:请与阳性个案同一时段同一地点有交集的人员及时向翁源县疫情防控指挥办报备,并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前往就近核酸采样点进行核酸检测。二、根据专家风险研判及防控需要,增加以下风险区:高风险区:龙仙镇建设一路14巷642号美宜佳后一栋...
  • 广东翁源官渡在哪?
    答:官渡镇是经省、市有关部门批准,由原庙墩、官渡、六里三镇合并组建而成的,为翁源县2004年镇级行政区划调整后新设立的七镇一场之一。该镇位于翁源县西南部,北接江尾镇、翁城镇,东与龙仙镇交界,南与英德市青塘镇为邻,北江支流——翁江自西向东横穿境内。官渡镇交通区位十分优越,国道106线与...
  • 翁源中学2022年录取分数线
    答:翁源中学简介 翁源中学创建于1950年,曾命名为“八泉中学”、“育红中学”,1981年更命为翁源中学,并定为县重点中学。现有61个教学班,学生3237人,教职工256人,其中专任教师209人,高级教师59人,一级教师116人,特级教师1人,被评为县级以上优秀教师206人次。学校设施先进,内设信息中心、语音室、...
  • 1、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官渡第一高级中学也称官渡中学吗?2、官渡高中学 ...
    答:2010年10月28日,由广东省对口援建的巫山县第二高级中学正式开工建设。广东省水利厅移民局副局长吴军雄,广东省水利厅移民局综合处副调研员熊良鹏,广州市协作办对口支援处副处长刘裕华,广州市协作办协作处副调研员林俊,深圳市对口扶持办副主任徐建明出席奠基仪式。县委书记郑平宣布巫山第二高级中学开工...
  • 翁源县启智学校长什么样
    答:1、翁源县启智学校建有综合楼一栋,内设教室、教师办公室、会议室、图书室、律动室、图操室、康复训练室、学生宿舍、饭堂等,基本设施设备齐全。2、翁源县启智学校环境干净,周边风景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