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镇的经济发展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胡家镇的经济发展

素有“东北芹菜第一镇”之称。全镇以芹菜生产基地为依托,种植棚室、裸地芹菜面积达1万亩,种芹农户有1200多户。一亩棚芹就能产2500公斤,纯收入达七八千元。该镇成立了绿色芹菜生产协会,指导农户科学种芹,成立了专门的芹菜经纪人队伍,扩大销售渠道。该镇芹菜还取得了绿色认证,注册了“辽绿”牌绿色食品商标。绿色芹菜生产现已经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产品畅销北京、沈阳、大连等地。全镇芹菜年销售量达1亿公斤,为农民增加收入5000万元。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段深入,近几年来胡家的经济发展明显加快。镇党委,政府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招商引资,各项事业呈现出喜人局面。 截止2007年底全镇实现社会产值 12.39亿元,.其中农、林、牧、渔总产值5.79亿元,非农业产值6.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35元。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培育经济特色创品牌,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调整种养结构,改善生产条件和推广农业科技,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的农业产业化格局。一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项目:“四季”芹菜生产。建设了650多公顷无公害芹菜产销基地,有“东北芹菜第一镇”之称。四季芹菜即温室芹菜冬春生产、陆地夏季芹菜生产,并注册命名了“辽绿”牌商标,获绿色认证,产品销往东三省及出口至俄罗斯等国家,年销售量可达5000万公斤,仅此一项人均增收1000多元。除芹菜种植外,以牛角椒、茄子、豆角、西红柿等为主的棚室还有200多公顷,发展水浇地60多公顷,生产“一地三茬”作物;二是进一步加大畜牧业发展力度。通过技术扶持、新品种的引进,有效的防疫灭病,全镇畜牧业生产呈良好发展态势。到2007年底,全镇畜禽饲养量,牛、羊、猪、鸡各达到10622、8501、43715、138(头、万只),人均畜牧业增收1500多元。积极培育养殖小区8个,改变了传统分散经营模式,向规模化、区域化、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全镇养殖的主导产业——“双凤”牌鲜鸡蛋全国闻名又畅销。建立了绿色鲜蛋生产基地,引进了蛋托厂、饲料厂、纸箱厂、孵化厂。无论是鸡雏供应,疾病咨询,产品销售,不出村不出镇,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年销鲜蛋可达6500吨, 成为特色产业。积极实施工业强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二、三产业不断创新业绩,壮大了镇域经济实力。到2007年底,全镇企业达40个,利税6287万元。开发了3个工业园区,头道商贸园区、胡家工业园区、小谢木料加工园区。在做大规模企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培育新企业。胡家镇宏发纸箱厂、盛凯华有机肥厂、废旧塑料制品加工厂、绿色蔬菜有机食品公司、铸钢厂、制板厂、饲料厂等企业相继入住园区。园区辅射带动项目相继落地,由沈阳投资人田广海投资兴建的黑山晟鑫粮油有限公司就已经建成了。该项目位于金家西,102线北,总投资额530万元,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可年加工销售粮食7万吨,实现利税200万元,可安排30人就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新兴服务业,创建各类种养协会5个,壮大中介组织,培育经纪人队伍200多人。开发小城镇,建设三大市场,农贸批发市场,畜牧交易市场和蔬菜批发市场,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增强镇村两级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自身素质,为全镇的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组织和政治保障。重视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使全镇科技、文化、卫生、教育、计生等工作稳步推进。涌现出市级文明村——蒋屯村,县级文明村两个——胡家村、头道村。积极开展“三下乡”、文明新风进万家活动。举办种养技术培训班,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全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年年投资整修乡路,解决了百姓出行难问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极大改善。2007年底,全镇固定电话装机容量已达7000多户,装机率达90%以上,镇区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5%。在整体融入锦州湾开发中,胡家镇发展工业经济作为实现“两个融入”的重中之重,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制定了《胡家镇招商书》,主要领导多次到外地洽谈项目,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秸杆资源、粮食资源、养殖资源、林木资源和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搞活了招商引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实现百姓增收和企业创利“双赢“的同时,增强了镇域经济实力。镇党委和政府将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继续贯彻“工业强镇,绿色立镇,开放活镇”的发展战略,并在加强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设施农业、绿色农业的同时,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大力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胡家镇正以全方位开放姿态,满腔的热忱,良好的信誉,宽松的投资环境,迎接八方商贾,四海英才。 胡家镇党委政府已制定出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决心砥砺进取,以百倍的信心和勇气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今年以来,胡家镇紧紧围绕“扩容、拓新、维旧、升级”进行城镇化建设,大力实施“423工程”。“4”即“四个一”:拓展南北大道新城1个、风貌打造老街1条、建成陈家河拦河坝景观工程1处、“绿化、美化、亮化、彩化”后营坝1片。“2”即:新建2个群众休闲广场,目前南北大道广场、冯家嘴广场正如火如荼建设,预计今年11月前建成启用,到年底全镇广场将达到5个。“3”是提档升级银河南路、银河北路、南北大道3条街道形象,现已全面完工。“我们将立足于‘川东重镇、巴山明珠’的现实基础,紧扣‘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提速奔跑、提升求变’工作基调,围绕打造‘全省产业园区基地镇、全市统筹城乡示范镇、全县后河流域中心镇’三大目标,着力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扩容城镇面积上下功夫。加大城镇新区建设力度,通过3年的努力,力争场镇面积由现在的3.5平方公里扩展到6平方公里;新增场镇人口6000人,城镇化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二是在提升城镇内涵上下功夫。围绕‘宜居宜业宜商’目标,强化城镇功能分区,打造高品质生活区、高标准商业区、高水平工业区。加大老城区改造力度,不断完善场镇路灯、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提高群众居住舒适度、出行便捷度。依托场镇两条河流,全力推进生态景观建设,构建‘山环水绕、天蓝地绿’的城镇生态环境。三是在促进城乡一体上下功夫。在全面推进场镇建设的同时,加大新村建设力度,推进农村人口有序向聚居点集聚。全力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让广大群众均等享受高品质服务,实现城乡一体互动、均衡协调发展,真正将胡家打造成宣汉后河流域中心场镇,打造成舒适宜居、充满活力的‘全国重点镇’。”

2013年,该镇全年地区生产总值9.3亿元,人均gdp为19300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8亿元,招商引资完成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20元,该镇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激活农业稳基础。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改善。该镇依托旱涝保收项目、金土地项目、高标准农田调整项目等切实加大了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力度,农业基础设施大为改观。近年来,进行高标准农田调整1.1万亩,整治水库3座、山坪塘101口,维修渠堰65千米,修建田间道58千米,农业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农业产业优化升级。现有农业专业合作社10个,依托省级农业专业合作社“大巴山”果业合作社,发展特早熟蜜桔、巴山红桃特色水果6000亩,年果品产值达2200万元;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种植优质水稻1万亩以上;依托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推行现代化农业,山区农业机械化取得突破,成功探索出土地流转“托管”模式,有效地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该镇是中国南方第一牛“蜀宣花牛”发源地,全镇有100头以上蜀宣花牛养殖小区5个,养殖20头以上大户100余户,带动形成1000头以上生猪养殖小区5个,100头以上养殖大户130户,畜牧经济年收入达3000万元以上。
助力工业促增长。该镇是老工业基地,原中央企业7111军工厂坐落该镇。7111厂虽已迁离,但原有厚重的工业基础仍然存留。作为全县四大产业新城之一,该镇立足宣汉县委提出的“114”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占地面积1.83平方公里,工业用地面积1.27平方公里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区。目前该镇有规模以上企业9家,上亿元以上企业3家,千万以上的企业6家。西塔乳业与重庆天友乳业整合,产品覆盖整个四川省的县级以上城市以及贵州、重庆、陕西、湖南、湖北等省市;云蒙米业声名鹊起,远销省内外。2013年,全镇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8亿元,就近就地解决劳动力就业2000余人。
盘活商贸强服务。一直以来,胡家镇人气旺、经济活跃,商贸流通繁荣,文化娱乐丰富,服务行业发达,为该镇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注入了活力。全镇有商贸服务企业65家,个体工商户1396家,各类农家店总数72个,品牌直销店、加盟店等各类专卖网点60余个。近年来,每年各类批零销售额在2亿元以上。



  • 胡家镇交通建设
    答:250万元投资的胡家客运站已经投入运营,而付家桥场镇过境段改造工程也已完成,恢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这些交通建设的成果,不仅打通了镇内的交通瓶颈,也为胡家镇的经济发展铺设了坚实的基础设施。如今,一个现代化、便捷的交通网络已初具规模,为胡家镇的经济腾飞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 普光经济开发区功能区简介
    答:1. 普光功能区位于赵家坝天然气净化厂西南,交通便利,占地446.58公顷,规划就业人口2万人,以硫化工和天然气开发为主导,建设现代化化工园。道路体系采用"一心三区"结构,主道路包括景观大道、南北大道和环线。2. 胡家功能区位于胡家镇西南,占地183.21公顷,居住人口1.5万人,以电子、缝纫等工业为主...
  • 胡家镇的地区特产
    答:特产绒鳌蟹(即盘锦河蟹),盘山县胡家镇党委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抢抓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模式转型,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打造中国北方河蟹第一镇”这一主题,不断延伸“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河蟹产业链条,实现了全镇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全力推介“胡家牌中华绒螯蟹...
  • 圣灯镇乡镇简介
    答:圣灯镇,位于中国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是一个以公路建设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乡镇。近年来,隆昌县圣灯镇致力于村级公路建设,目前镇内的村级公路里程已超过700公里,其中10个农业村基本实现了社社通。这个成就的最新例证是桂天路,一条重要的通达工程,它从天螺村大修厂延伸至桂花园,全长10公里,计划总...
  • 圣灯镇经济发展
    答:区域内聚集了3个省、市属大型工矿企业,显示出强大的工业基础。该镇经济发展迅猛,拥有103家企业,其中产值过亿的重点企业就有10家。党委和政府将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作为发展三大支柱,通过思想解放、实干精神和持续创新,推动了镇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2002年,圣灯镇实现了显著的经济增长,...
  • 太平镇简介
    答:这个小镇与盘锦市的双台子区相邻,在其东部,新生农场和辽河油田与其南部接壤,西部则与胡家镇以绕阳河为界,北部则与大荒农场相邻。太平镇的形状独特,农场南北方向长约20公里,东西方向则相对较窄,总面积达104.5平方公里。作为盘山县的新县城址和经济开发区的核心地带,太平镇承载着重要的战略地位。
  • 绕阳河镇地理位置
    答:这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春季易干旱,全年降雨充沛,日照充足,适合水稻、玉米、大豆、高粱等作物生长,同时也盛产鲫鱼、鲢鱼等水产品,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地理位置上,绕阳河镇东临东沙河,南与励家、姜屯接壤,北与半拉门、无梁殿接壤,西与胡家镇相连,东部与新民市仅一水之隔。交通便利,国道...
  • 有四川隆昌的概括吗具体点的
    答: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76.4万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金鹅镇(含古湖街道办事处) 160283 山川镇 24768 响石镇 48152 圣灯镇 28730 黄家镇 55091 双凤镇 45879 龙市镇 53450 迎祥镇 37265 界市镇 43236 石碾镇 34037 周兴镇 19312 渔箭镇 13636 石燕桥镇 47447 李市镇 14761 胡家镇 47879 云顶镇 38...
  • 创新场镇管理
    答:近几年,我镇分别跻身省试点小集镇、省特色文化乡镇、市综合经济实力强镇、市工业强镇行列,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特别是2001年撤区并乡建镇以来,我镇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参加全市文明场镇竞赛活动为契机,紧密围绕“提高居民素质和场镇文明水平”的创建目标,...
  • 郝家村的资源概况
    答:郝家村婚礼城,现有两家婚礼城,一家是双凤饭店婚礼城,令一家是聚千友饭婚礼城。村内公路一条,肖大线公路,从肖坨子屯西经郝家屯和杨家屯,小焉家村到大焉家村,郝家村公交车,出发站郝家屯,经过猪腰坨子屯和肖坨子屯,途经半拉门镇,胡家镇,十里镇,终点站黑山县客运站。出发站发车时间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