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区的行政区划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沾化县的历史

沾化境域,商属蒲姑(又名薄姑)国。周属齐国。秦朝属厌次县地。西汉,东南部属千乘郡湿沃县(即漯沃县),西南部属平原郡富平县,西北部属渤海郡阳信县。东汉,东南部属乐安国千乘县,西南部属平原厌次县,西北部仍属渤海郡阳信县。三国时期,地属魏。东部为乐陵国湿沃县地,西部为厌次、阳信县地。西晋因魏制,隶属未变。东晋、南北朝为乐陵郡阳信县、厌次县、湿沃县地。隋代,西部为渤海郡阳信县地,东部为渤海郡蒲台县地。唐朝,621年(武德四年)改渤海郡为棣州,县境遂属棣州。688年(垂拱四年)析蒲台、厌次置渤海县,并于渤海县建招安镇(今沾化古城),今县境即为棣州渤海县招安镇地。742年(天宝元年),改棣州为乐安郡,招安镇随县改属乐安郡。760年(上元元年)乐安郡复称棣州,招安镇仍属棣州渤海县。五代十国时期,956年(周显德三年)置滨州,割棣州之渤海、蒲台两县属之,招安镇随县属滨州。北宋初年,渤海县招安镇仍属滨州。1042年(庆历二年)升招安镇为县,此为建县之始。1073年(熙宁六年)又省县为镇复入渤海县,1079年(元丰二年)复置招安县。1126年(靖康元年)宋被金灭亡,招安县归金朝,仍属滨州,1195年(金明昌六年)更招安县为沾化县。元代,初沿金制,1262年(中统三年)沾化县属滨棣路,1265年(至元二年)后,沾化县属济南路滨州。明代,沾化县属济南府滨州。清初袭明制。1734年(雍正十二年)改武定州为府,沾化县属武定府。1913年废府设道,沾化属岱北道。1914年改岱北道为济南道,沾化县随属。1925年设武定道,沾化县改属武定道。1928年废道,县直隶于省。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划沾化县属鲁北行政区,抗日民主政府划沾化县属冀鲁边区。1941年10月后归清河区,1944年1月冀鲁边区与清河区合并为渤海行政区,沾化县属渤海区第四专区。1949年属渤海区垦利专区。1950年撤销渤海区,建惠民专区,沾化县改属惠民专区。1958年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为淄博专区,利津县并入沾化县,沾化县属淄博专区。1961年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分治,利津县复制,沾化县属惠民专区。1967年专区改称地区,沾化县属山东省惠民地区。1992年3月,惠民地区改称滨州地区,沾化县属滨州地区。2000年6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滨州地区设立地级滨州市,沾化县属滨州市。 2014年9月9日,国务院关于同意山东省调整滨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4〕119号),撤销沾化县,设立滨州市沾化区,以原沾化县的行政区域为沾化区的行政区域,沾化区人民政府驻富国街道金海五路166号。

沾化在山东省。
沾化目前为山东省滨州市的一个下辖区。
地图详情:

沾化是山东省滨州市的一个下辖区。位于山东省北部、渤海湾南岸,是山东省海上北大门,面积2215平方公里。据2014年9月9日,国务院关于同意山东省调整滨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4〕119号),撤销沾化县,设立滨州市沾化区,以原沾化县的行政区域为沾化区的行政区域,沾化区人民政府驻富国街道金海五路166号。
参考链接:http://baike.baidu.com/view/136454.htm。

查唐《十道图》,县各有乡,乡各有里,可知乡里之设,其来甚久。沾化乡里设置始于何时, 已不可考知。旧志记载,县内原设4乡(丰乐乡、孝悌乡、仁寿乡、忠信乡)48里,以乡统里,以里统村庄。1512年(明正德七年),将48里并为24里,乡如故。  1931年(民国二十年)将乡里设置改为区乡(镇)设置,以区统乡镇,乡镇领村庄,共设7个区,62个乡、7个镇,共领462个村。县境域面积约2250平方公里。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10月,县内分7区1镇(下洼镇。)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五区分成东五区和西五区,下洼镇改称下洼区。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1月增划八区,此时全县辖10个区。  1949年9月全县有8个区,1个镇,91个乡。1950年2月新华、黄升、永丰、泊头、太平复称一、二、三、四、七区;富国区改称五区,马营区改称六区,义和区改称八区;撤销下洼镇,并入三区;撤销滨海县,李家区、郭局区复归沾化,分别为九区、十区。1952年4月全县划乡,10个区共辖109乡、1个镇。1956年5月撤销十区并入七区。1957年撤区并乡,全县分4镇35乡。1958年9月全县设富国、永丰、下洼、城关、黄升、泊头、利国、下河、义和、刘坨、郭局、太平、李家、北集14个人民公社。共领525个生产大队。  1958年11月利津县并入沾化县,计辖26个人民公社。城关人民公社改名为沾城人民公社。1960年2月,滨县阎家人民公社划归沾化县,全县辖27个公社。1960年6月,将沾化县的太平、郭局、义和、刘坨、罗镇、同兴、联合、五庄等8个人民公社和李家公社的一部分划归垦利县,沾化尚辖19个人民公社。  1961年9月调整区划,阎家公社复归滨县,太平、郭局、义和、刘坨等4个公社复归沾化,沾利分治,沾化县仍辖原14个人民公社。  1962年5月将富国公社分划为富国、坝上、杏行3个公社。全县辖16个公社。  1963年2月撤销16个大公社,全县改建为9个区,区下设小公社,计辖58个小公社。1968年5月撤区并小公社,全县建沾城、黄升、流钟、下洼、永丰、泊头、王侯、富国、齐瞿阝、河贵、马营、下河、义和、四扣、太平、新户、李家、冯家、郭局渔业19个公社。
1969年3月,郭局渔业公社更名海防渔业公社。1971年3月撤王侯公社、建大高公社。1982年4月沾城公社更名古城公社,马营公社更名利国公社,撤销富国公社,建立富国镇。此时,县境总面积2741.5平方公里。1983年9月,义和、四扣、太平、新户4个公社划属东营市,全县辖1个镇14个公社。
1984年6月撤公社建乡、镇。全县辖富国镇、古城镇、下洼镇3个镇,大高乡、黄升乡、流钟乡、永丰乡、泊头乡、齐瞿阝乡、河贵乡、利国乡、下河乡、李家乡、冯家乡11个乡。同年10月,建海防办事处,全县辖3个镇11个乡1个办事处。乡、镇统领行政村443个。  1996年12月泊头乡、冯家乡撤乡设镇,1998年永丰乡撤乡设镇。2001年3月,撤销齐瞿阝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富国镇;撤销永丰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下洼镇;撤销李家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冯家镇;撤销流钟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大高乡;撤销河贵乡、徒骇河农场, 以原河贵乡的行政区域和徒骇河农场的管辖范围设立滨海乡,滨海乡人民政府驻原徒骇河农场场部。2002年8月,大高乡撤乡设镇。2009年8月,撤销富国镇,分别设立富国街道办事处和富源街道办事处。2010年6月,黄升乡、滨海乡撤乡设镇。 境内土壤分为2个土类,3个亚类,4个土属,82个土种,总面积13.72万公顷。
潮土土类:直接发育在黄河沉积物上,分为潮土和盐化潮土两个亚类。滨海潮土系潮土亚类的唯一土属,包括15个土种,土体构型多有厚粘层。分布于富国以南徒骇河沿岸和秦口河中游东侧海拔5米以上的地段,面积2.96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21.6%。土壤表层多为轻壤和中壤土,土壤肥力高。滨海盐化潮土是盐化潮土亚类的唯一土属,包括34个土种,面积5.22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38.0%。土壤养分含量低、保水保肥性差,土地瘠薄,受干旱威胁大。
盐土土类:由海相沉积物与陆相沉积物交错叠合而成。有滨海潮盐土1个亚类,含滨海潮盐土和滨海滩地盐土两个土属。滨海潮盐土包括27个土种,面积4.09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29.8%;滨海滩地盐土包括6个土种,面积1.45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10.6%。两土属主要分布在县境东部,海拔3.5米以下地段,表层质地多为轻壤和沙壤,滨海潮盐土兼有中壤和重壤。土体构型多以厚沙层为主。地下水矿化度较高。
土壤表层质地有沙壤、轻壤、中壤、重壤4种类型,面积分别为1.36万公顷、6.46万公顷、4.04万公顷、1.86万公顷;以轻壤面积为最大,占总面积的47.1%。 沾化位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气象特征明显,四季差别显著。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90.3小时。年内日照时数,5月份最大,12月份最小。历年年平均日照率为61%,7、8月份明显低,5、10月份明显高。年太阳辐射总量历年平均126.3千卡/平方厘米。年生理辐射量63.2千卡/平方厘米。4-8月份太阳辐射出现高峰,与农作物需光量多的时间相吻合。
年平均气温12℃。月平均气温:1月份最低, 平均气温-4.4℃,最高气温-2.5℃,最低气温-6.9℃;7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6.3℃,最高气温28.0℃,最低气温24.6℃;月平均气温最大较差30.7℃。年平均最高气温18.3℃,年平均最低气温6.8℃。境内虽处渤海岸边,但受海洋影响不大,海防和富国年平均气温仅相差0.1℃。
降水主要靠夏季风带来的水气。雨季的起止和冬、夏季风交汇形成的锋面进退一致。降水年际变幅大,集中分布于夏季风强盛的夏季,并且多暴雨。年平均降水量575.5毫米,最大年际差641.4毫米。年内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匀。 一般雨季开始于6月下旬或7月上旬,结束于8月中、下旬,雨期近两个月。历年雨季平均降水量为376.6毫米。 2009年,沾化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8年增长13.7%,增幅比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2.57亿元,比2008年增长5.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0.99亿元,比2008年增长16.3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1.44亿元,比2008年增长16.1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3.88:43.86:32.26调整为23.76:43.15:33.09。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6170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3849美元),比2008年增长6.98%。
2009年全区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3.6亿元,比2008年增长24.8%。在402个施工项目中,新开工项目达353个,比2008年增加120个,占全部施工项目个数的87%;计划总投资过1000万元的项目239个,比2008年增加37个,完成投资94.3亿元,占投资总量的9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1.9亿元;第二产业投资完成65.9亿元;第三产业投资完成35.8亿元,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34.6%,其中,房地产投资完成14.9亿元,比2008年同期增加10.7亿元。
2010年,沾化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10.9亿元,比2009年增长14.7%;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24.5亿元,比2009年增长22.6%;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2亿元,比2009年增长26.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7300元、7198元,比2009年增长12%、15.2%。2010年1-4月份,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34亿元,比2009年增长35.4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34亿元,比2009年增长21.7%。
2012年,沾化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7.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1年增长10.9%。第一产业增加值32.35亿元,比2011年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56.97亿元,比2011年增长13.9%;第三产业增加值57.73亿元,比2011年增长11.0%。三次产业比例为22.00:38.75:39.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19.81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8.42亿元,比2011年增长20.11%。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4.49亿元,比年初增加13.43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42.03亿元,比年初增加8.62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7.99亿元,比年初增加11.9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万元,比2011年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100.76元,比2011年增长15.5%。 2009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9%。种植业方面。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2.26万亩,比2008年减少19.62%,粮食总产13.67万吨,比2008年减少15.22%。棉花种植面积达47.1万亩,比2008年增长7.06%,总产皮棉3.77万吨,比2008年增长11.21%。蔬菜瓜类面积2.54万亩,比2008年减少18.36%,总产量12.54万吨,同比减少3.98%。
林业、渔业、牧业方面。2009年全年新增造林面积1000公顷,林地总面积达59439.9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1.10%,比2008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全区肉类总产量4.63万吨,比2008年增长27.55%;禽蛋产量3.06万吨,比2008年增长153.66%。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21494吨,比2008年增长2.16%;其中海洋捕捞37517吨,海水养殖72233吨,淡水养殖11744吨。
2009年全年农机化总收入达到8869万元,农用机械总动力39.68万千瓦特,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达到5786台,增长0.52%;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47560公顷、51957公顷和18700公顷。全区1次性蓄水能力达到1.5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33.97千公顷,农村自来水普及率100%。农村用电量达到6300万千瓦小时。
截至2009年底,县级以上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8家,其中省级以上5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协会)达到257家。山东省著名农产品商标达到3个。
2012年,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64.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39%。粮食总产13.96万吨,比2011年增长2.57%;棉花总产3.36万吨,比2011年减少14.72%;油料总产1582吨,比2011年增长27.8%;蔬菜、瓜类总产8.47万吨,同比减少14.27%;水产品总产14.3万吨,比2011年增长4.50%。肉类总产5.45万吨,比2011年增长4.81%;禽蛋总产2.86万吨,比2011年增长4.0%。水果总产36.87万吨,比2011年减少5.2%。新增造林面积2067公顷。全区农机总动力47.22万千瓦特,比2011年增长2.45%。沾化冬枣产业,疏密间伐4万亩,推广沾冬2号1万亩;成功抵御台风“达维”袭击,在冬枣减产1亿斤的情况下,销售收入增加1亿元、达到25亿元,沾化冬枣减产5万吨,总产30万吨,销售收入25亿元,枣农人均冬枣收入8000元。畜牧业,新增标准化规模养殖场89个,“沾化白山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准注册。水产业,认证绿色水产品基地22万亩、无公害产品基地7万亩。农业龙头企业,新增市级以上企业7家、总数达到30家。 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独立核算工业法人企业)145家,比2008年增加24家。实现工业增加值409170万元,比2008年增长18.60%。重工业回升势头强劲,轻工业平稳增长。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78226万元,比2008年增长54.28%;轻工业完成增加值230943万元,比2008年增长14.60% 。
2009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58165万元,比2008年增长40.94%;实现利润37491万元,比2008年增长37.04%;实现利税65002万元,比2008年增长21.50%;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13.53%,比2008年提高了34.59个百分点。
2009年全区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14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85269.8万元,比2008年增长21.53%。实现利税总额15657.7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3.6万元/人。房屋建筑新开工施工面积23.15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1.45万平方米。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34家、达到104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5.78亿元,增长22.41%;实现利税19.65亿元,比2011年增长43.41%;实现利润13.45亿元,比2011年增长45.31%。亏损企业亏损总额9710万元。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81.50,比2011年提高35.71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
2009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37亿元,增长18.83%。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10.25亿元,比2008年增长14.55%;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2.12亿元,比2008年增长20.93%,城乡市场增幅差距由上年4.98个百分点提高为6.38个百分点。
批发和零售业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8.71亿元,比2008年增长18.79%,市场份额达88.68%。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11.02亿元,比2008年增长67.82%,占批发零售业比重为38.38%,提高11.2个百分点。
住宿、餐饮业共实现零售额3.48亿元,比2008年增长25.58%;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26亿元,比2008年增长28.38%;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22亿元,比2008年增长22.61%。住宿和餐饮业所占市场份额达10.75%,提高0.57个百分点。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7.7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比2008年增长0.67%,日用品类比2008年增长32.8%;消费升级类商品零售方面,金银珠宝类比2008年增长30.08%,家具类比2008年增长196.67%,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比2008年增长142.16%,化妆品类比2008年增长156.91%。
2012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54亿元,比2011年增长15.03%。其中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36.33亿元,比2011年增长14.72%;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9.22亿元,比2011年增长15.63%。
进出口贸易
2009年,全区进出口贸易完成7075万美元,比2008年增长10.82%。其中出口达812万美元,比2008年减少0.61%。 全年实际到账外资金额达到1920万美元。
2012年,全区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1.71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5.00%,其中出口1218万美元,比2011年增长7.79%。实际利用外资558万美元,比2011年增长184.80%。
旅游
2009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37亿元。接待国内游客37.9万人次。
2012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75.9万人次,比2011年增长33.16%。实现旅游总收入4.01亿元,比2011年增长39.35%。
金融
2009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8.92亿元,比年初增加8.8亿元,比2008年增长21.9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6.92亿元,比年初增加0.52亿元,比2008年增长1.97%,人均储蓄达6917元,比2008年增加113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5.45亿元,比年初增加10.86亿元,比2008年增长31.4%。短期贷款比年初增加5.4亿元,比2008年增长24.68%。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6.1亿元。年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达到2.7亿元,比年初增加1.4亿元。现金投放增加,2009年金融机构累计投放现金8亿元,比2008年多投放0.17亿元。
保险
2009年财产保险公司和人寿保险公司合计资产总额为21160万元,实现保费收入7730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514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4216万元、财产险和人身险的比重分别为45.46%与54.54%。两公司共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3247万元。
财税
财政方面,2009年全区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6.4亿元,比2008年增长5.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1亿元,占年度预算的101.72%,比2008年增长13.92%。调整优化财政支出方面。完成地方财政支出8.8亿元,比2008年增长14.29%。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1.95亿元,比2008年增长29.59%;医疗卫生支出0.85亿元,2009年增长69.7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3亿元,比2008年增长9.67%;科技支出0.12亿元,比2008年增长59.69%。
税收方面,2009年全区地方税收收入3.3亿元。其中,国税收入6580万元,比2008年减少4.28%;地税收入17888万元,比2008年增长23.2%。



  • 沾化县富源街道原齐政府驻地哪个市
    答:2016-06-14 沾化区的行政区划 2010-08-12 沾化县齐O乡在哪里啊? 8 2013-07-30 沾化在哪个省? 11 2011-07-12 谁能给我 沾化县富源办事处西魏村 的地图 2016-05-27 沾化县的历史 8 2020-05-20 山东省沾化区哪个村姓齐的多? 2016-05-14 山东沾化位于天津津南的哪个位置 2009-03-25 沾化县...
  • 沾化县的历史
    答:1992年3月,惠民地区改称滨州地区,沾化县属滨州地区。2000年6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滨州地区设立地级滨州市,沾化县属滨州市。2014年9月9日,国务院关于同意山东省调整滨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4〕119号),撤销沾化县,设立滨州市沾化区,以原沾化县的行政区域为沾化区的行政区域,沾化区人民 ...
  • 362522是哪里的身份证
    答:362502开头的身份证属于山东省滨州地区博兴县,2000年开始使用新行政区划代码371625至今。 371600滨州市 各区域代码划分 371602滨城区 371603沾化区 371621惠民县 371622阳信县 371623无棣县 371625博兴县 371681邹平市  370000山东省 各市 区域代码划分 370100济南市 370200青岛...
  • 古城镇的行政区划
    答:自1042年起为沾化县治。1945年解放后建沾化一区,1949年至1957年县政府驻此,1957年建城关镇,1958年建城关公社,同年11月改沾城公社,1982年更名为古城公社,1984年改为古城镇。1997年,面积72.2平方千米,人口2788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05人,辖古城西关、古城东关、古城东街、古城南关、古城北关、...
  • 北海新区和沾化区哪个好
    答:北海新区和沾化区都是山东省滨州市的行政区划,两个区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劣势。北海新区位于滨州市北部,是滨州市最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滨州市政府重点扶持的开发区。该区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毗邻渤海湾,交通便利,是一个发展潜力较大的区域。沾化区是滨州市的一个县级行政区划,位于滨州市东部,是...
  • 滨州的行政区划
    答:截至2012年,沾化区政府驻地富国街道金海五路166号,辖下洼镇、冯家镇、大高镇、古城镇、泊头镇、黄升镇、滨海镇7个镇,利国乡、下河乡2个乡,富国街道、富源街道2个街道和1个海防办事处,共有438个行政村。3、惠民县 位于东经117°17′至117°49′,北纬37°6′至37°35′之间。地处山东省...
  • 义和镇的行政区划
    答:民国二十年(1931年),沾化县六区辖1个镇、9个乡(义和镇、蒲台乡、仁爱乡、王集乡、瑞丰乡、大英乡、郭王乡、裕丰乡、新丰乡、仁合乡),38个村。1952年4月,沾化县八区辖13个乡:义和乡、小河乡、河东乡、同和乡、大牟乡、刘坨乡、兴和乡、仁合(韩)乡、河北乡、民生乡、李坨乡、...
  • 山东重新调整行政区划
    答:山东重新调整行政区划,将诸城、高密、莱州划入青岛市,由此青岛一跃成为山东大市。1、青岛市城阳区更名为红岛区。2、其他地区保持原行政区划不变。3、县级莱州市划入青岛市,不再由烟台市代管。4、撤销济阳县,以原行政区域设济南市济阳区。5、邹平县划入淄博市,不再由滨州市管辖。6、撤销长岛县,其...
  • 山东有多少县?
    答:问题一:山东省有几个县市? 目前的行政区划 现辖17个地级市,以及49个市辖区,31个县级市,60个县 山东省行政区划(省会:济南市) 地级市 市辖区、县级市、县 济南市: 市中区 | 历下区 | 天桥区 | 槐荫区 | 历城区 | 长清区 | 章丘市 | 平阴县 | 济阳县 | 商河县 青岛市: 市南区 | 市...
  • 滨州属于哪个省?
    答:2000年6月18日撤地设市,人口380万(2014年),现辖滨城区、沾化区、惠民县、阳信县、无棣县、博兴县、邹平县五县二区和滨州经济开发区、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是黄河三角洲区域内最大的行政区。行政区划:至2014年底,全市辖2区5县,分别是滨城区、沾化区、惠民县、阳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