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的地理环境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临夏县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包括水文.气候.土壤.地形.植被等特征 )?

临夏县自然推理特征相对比较干旱,降水量比较少,水流量少,蒸发量大嗯,地形以沙地嗯,山地高高原为主,植被以草甸为主

和政县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南部,古称金剑,宁河。全县总面积960平方公里,县城距省城府兰州市 100公里,距州府临夏市 33公里。

和政县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南部,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地带,南北袤延46公里,东西宽广37.5公里,总面积960平方公里,恰为中华锦绣山河万分之一。东向翻山过河达广河、康乐境;南向越岭透峡接卓尼、合作地;西向跨梁绕壑至临夏县;北向穿谷走洼抵临夏、东乡域。距省城兰州90公里、仅50分钟车程,完全进入兰州1小时都市经济圈,距州府临夏市20公里、仅15分钟车程,面向兰州、服务藏区的交通区位优势十分优越,是兰州——临夏——拉卜楞——九寨沟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全县总面积960平方公里,辖6镇7乡,12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438个村民小组,4.36万户,总人口20.53万人,有汉、回、东乡等8个民族,各民族相处和谐。和政县历史悠久,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为羌、戎之地,东晋太宁三年(公元325年),前凉在县境内设置金剑县,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筑香子城,明洪武八年筑宁河城,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设和政驿。和政县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古动物化石富集,文化积淀深厚,被誉为“陇上绿色明珠”、“古动物化石之乡”和 “中国花儿传承基地”、“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政县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2200米,年降雨量630毫米,年平均气温6.2℃,无霜期132天。农产品资源主要有小麦、玉米、蚕豆、油菜、洋芋、中药材等。畜牧业也比较发达,全县有草场面积52.82万亩,可供利用的面积47.74万亩。自南至西有大南岔河、小南岔河、新营河、牙塘河、牛津河五条河流,年均径流量为3.623亿立方米,水能总蕴藏量为3.7万千瓦,可开发量为2.6万千瓦。

和政县辖5个镇、8个乡、1个民族乡:城关镇、三合镇 、三十里铺镇 、马家堡镇 、买家集镇 、梁家寺东乡族乡、陈家集乡 、罗家集乡 、卜家庄乡 、新营乡、关滩沟乡、新庄乡、松鸣镇、达浪乡。

和政县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农产品资源主要有小麦 、玉米 、蚕豆 、油菜 、中药材等.水能资源有发源于太子山的牙塘河、大小南岔河、牛津河等五条河流,可开发电量1.56万千瓦。林产品资源主要有本地特色的林果---啤特果 ,俗称酸巴梨,牙面包,它富含氨基酸 等多种微量元素 。

和政自然遗存和人文积淀丰厚。是河湟花儿的发源祥地之一,一年一度农历四月二十八的松鸣岩花儿会 规模盛大,西北闻名,被中国民协会命名为“中国花儿传承基地”。有松鸣岩 、南阳山 、滴珠山 、太子山 、铁沟、寺沟等为代表的旅游胜地10多处;有达浪乡郑家坪“齐家文化遗址”为代表的旅游胜地15处;有占据“世界六项之最”的古动物化石及出土地30多处,以“和政”命名的“和政羊 ”世所罕见,被誉为“动物世界里的东方瑰宝”。

和政古称金剑,宁河。和政牛羊漫坡太子山在汉以前为西荒之地,宋崇宁四年(1105年)设宁河县,宁河之称由此始;明嘉靖十年(1531年)设和政驿,和政之称自此始;民国十八年(1929年)3月26日设和政县,l949年8月21日和政解放,9月5日成立和政县人民政府。

1929年由临洮、临夏两县析置和政县。据《元和郡县志》载,因北周武帝宣政年号得名,改宣政为和政,取义更为祥瑞。

2000年,和政县辖1个镇、12个乡、1个民族乡:城关镇、三合乡、达浪乡、新庄乡、关滩沟乡、买家集乡、陈家集乡、新营乡、卜家庄乡、罗家集乡、马家堡乡、松鸣镇、三十里铺乡、梁家寺东乡族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8292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城关镇23853、三合乡10157、梁家寺乡11917、陈家集乡11912、卅里铺乡18695、马家堡乡13674、罗家集乡12439、卜家庄乡9759、买家集乡11609、新营乡10550、关滩沟乡7679、新庄乡12572、松鸣镇15640、达浪乡12468。

和政处于青藏高原 与西北黄土高原 交汇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是秦岭山系西延形成的石质高山区,北部为黄土高原特征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以太子山为主的山脉形成南北向伸延的4条山系和东西向伸延的2条山系将全境分割成4个河谷地带和2个沟谷地带。整个地貌特征是:层峦迭嶂,河流交错,沟壑纵横,水流湍急。南部太子山系最高峰海拔4368米,北部最低处海拔1900米,县城附近的河谷开阔地带海拔在2200米左右。全县地貌呈现出山丘起伏、沟壑纵横、山多川少的自然景观。全境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又有“春迟秋早,冬长夏短”的高原气候特征。春季多雨雪,夏季短而少高温,并多暴雨和冰雹,秋季降温快而又多连阴雨,冬季长而干燥,年降雨量639毫米,且集中在农历七、八月间,农作物易受秋涝灾害。因南北地势高低悬殊,地域之间气候差异较大,往往出现南湿北旱或北湿南涝现象。平均年日照为2457小时,无霜期为133天,年均气温5℃。

全县己开发利用的农耕地33.9万多亩,占总面积的23.6%;林业用地34.84万亩占总面积的25%;草地44.38万亩,方总面积的28.4%。全县以农业为主,以种植粮食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有春小麦、青稞 、蚕豆和洋芋 ,其它作物还有豌豆 、玉米、荞麦 、糜子 、谷子 、大燕麦,小燕麦等。

和政县比较丰富.农产品资源主要有小麦、玉米、蚕豆、油菜、中药材等。水能资源有发源于太子山的牙塘河、大小南岔河、牛津河等五条河流,可开发量1.56万千瓦。林产品资源主要有本地特色的林果---啤特果,俗称酸巴梨,牙面包,它富含氨基酸等多种微量元素。

临夏市位于甘肃省西南部,距省会兰州117公里,属兰州一小时经济圈范畴。市域东与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接壤,南西北与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毗邻,地理坐标地处北纬35°31'至35°39',东经103°0'至103°16'。区域面积88.6平方公里。
临夏市地处大夏河下游,河床纵坡径流量均大,落差显著,从临夏州西川电站滚坎至木湖峡长23公里的河段,落差达165米。电力蕴藏量比较丰富。总蕴藏量为43820千瓦,可开发利用的发电量为19980千瓦,至2013年已开发利用的发电量为2468千瓦。实际开发分别占可开发量和蕴藏量的八分之一和十分之一。
水能资源的应用临夏始于明清时期,以水磨为代表的水力资源利用极为普遍。明嘉靖乙卯年(1555年),河州有水磨“共一千八百有奇”,经清代、民国均以水磨加工面粉居全省之冠,解放后逐渐以电磨代替。 临夏市迄今尚未发现有可供开采的金属矿。非金属矿主要有石灰石和红粘土。
石灰石分布在牛津河宽100米,长2万米,深7米的1400完立方米的主流河床上,市境内可开采面宽70米、长3000米、深1.5米约31.5万立方米,含氧化钙(CaO)54.38%。
红粘土含二氧化硅(SIO2)52.86%,塑性指数大于13,粘土中碎石、砾石、钙质结粒总和小于3%,基本符合质量要求。
大量河沙及河卵石,分布于大夏河大桥上下游河床中,来源主要为上游岩石风化物经流水冲刷逐年沉积与下游河床的沉积岩石粒。



  • 临夏的自然风光怎么样?
    答:临夏的自然风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临夏的山脉地貌丰富多样,既有峻峭的山峰,又有平缓的丘陵。这里的山脉主要由祁连山、秦岭和巴山三大山系组成,形成了独特的地理环境。在这些山脉中,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如祁连山的主峰——祁连山主峰,海拔5808米,是临夏地区最高的山峰,山顶终年积雪,...
  • 临夏在甘肃的什么方位
    答:此外,还有许多史前遗迹和人文景观,如黄河文化、大禹文化、非遗文化、花儿文化、牡丹文化等。临夏市还有许多国家非遗和省级非遗项目,如临夏砖雕、保安腰刀锻制技艺、河州木雕、临夏刻葫芦等。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地理环境介绍:临夏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中原农区与西部牧区的过渡地带,境内山谷多,平地少,...
  • 临夏县的地理环境
    答:截止2009年底,临夏县已发现的矿产共4类10种,主要有:黑色金属铁,冶金辅料矿产耐火粘土,建材非金属石灰石、小泥粘土、饰面大理岩、花岗岩、建筑用砂石、砖瓦用粘土,水汽矿产矿泉水、地下水。已探知矿产地9处,其中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1处,小型矿床2处,矿化点3处(不包括建筑用砂石、砖瓦用粘土)...
  • 临夏离定西多少公里
    答:临夏全州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辖1个县级市、7个县,州内有回、汉、东乡、保安、撒拉等42个民族。临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是古丝绸之路南道要冲、唐蕃古道重镇、茶马互市中心,是文成公主进藏的途经之地,素有“西部旱码头”、“东有温州、西有河州”的美誉。定西的地理环境 定西位于甘肃省中部...
  • 和政县地理环境
    答:和政县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南部,古称金剑,宁河。全县总面积960平方公里,县城距省城府兰州市100公里,距州府临夏市33公里。【地理环境】和政县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南部,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地带,南北袤延46公里,东西宽广37.5公里,总面积960平方公里,恰为中华锦绣山河万分之一。东向翻山...
  • 临夏到武威几个小时
    答:1、临夏州的地理环境 临夏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西南面。东临洮河与定西市相望,西倚积石山与青海省毗邻, 南靠太子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北濒湟水与兰州市接壤,全州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临夏州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西南部山区高寒阴湿,东北部干旱,河谷平川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的邮编是多少?
    答:临夏县总面积约1112平方公里,东临兰州市,南接甘南藏族自治州,西靠青海省,北界定西市。这里是回族的主要聚居地,享有“河州回族文化之都”的美誉,拥有丰富的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临夏县地理环境多样,既有黄河穿境而过的壮丽景色,又有龙首山、积石山等山脉的雄浑地貌,自然景观独特。气候属于温带大陆...
  • 康乐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答:1949年8月20日,康乐县属临夏区专员公署。1956年11月20日,成立临夏回族自治州,为州所辖。1958年12月21日,国务院撤销康乐县建置,并入和政县,1961年12月15日,国务院恢复康乐县建置,仍属临夏回族自治州管辖。康乐县的地理环境 康乐县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平均海拔为2000米,地势平缓。康乐...
  • 甘肃积石山县气温最底多少度
    答:据兰州中心气象台监测,过去24小时,临夏州积石山大河家、刘集、吹麻滩、柳沟、石塬及附近乡镇天气晴间多云,21日08时气温-15℃左右,风力1~3级,震中气温-16℃。地理环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临夏州西北角小积石山东麓,东南与临夏县接壤,西与青海省海东市循化...
  • 甘肃积石山县 离嘉峪关多远
    答:积石山县的自然地理情况 积石山县位于甘肃省南部,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这里地势险要,山川壮丽,黄河从这里穿流而过,形成了独特的地理环境。积石山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积石山县地处地震带,这是一个地震活动频繁、强度大的地区。历史上这里曾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