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写好毛笔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怎样才能写好毛笔字

自学书法当然要靠练,但要有好的方法。
1、你最好先到书店买一本大学用的实用书法教程,认真读完,对书法首先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比较全面的基础知识。这对你在书法方面的发展,坚持正确的方向和路子是十分必要的,
2、选一本名家的并且是自己喜欢的字帖,认真临摹。一般说来,应该按楷行草的顺序学习。达到自己觉得比较满意的程度时,(如果你天天坚持练习,这段时间估计要半年至一年半),你就可以拿着自己的习作去拜师了,这时拜师求教才能领会老师的指导,因为你有实际体会,效果就好。这就是我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让你拜师的原因。这是对成年人自学而言的,幼儿另当别论。
3、书法是一门很高深的艺术和学问,要想搞好,必须刻苦练习,持之以恒,坚持一生。除了有决心有信心以外,就要随着水平的不断增长,不断地扩大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修养,这对学好书法都是有作用的。至于该学点什么,你在实践中慢慢体会吧,现在也不必一下说得太多。
4、如何练字?有人以为,每天写得越多越好,其实,写得多并不一定效果好。要有好的方法。你买本自己喜欢的字帖,例如,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一)或《圣教序》。你应该首先用心去看看字帖的每一个字是怎么写出来的,反复看,反复想,开始不要贪多,每天一两个字,把这一两个字写得觉得可以了,再逐渐增多,每天三五个字, 七八个字,十几个字,总之,不求多,不求快,只求好。看什么,想什么?一看笔画形状,点横竖撇捺是什么形状的。二看字型,字是什么形状的,就是组成字的那些笔画是怎么安排组合在一起的,哪笔长,哪笔短,哪大,哪小。三看字和字之间怎么过度的,就是上下字之间怎么联系的。四看行与行之间是怎么联系的。看清楚了还要想明白,就是想明白人家是怎么写出来的,笔是怎么动的,就是写字的笔路,笔顺。只有看清楚了,并且想明白了,再去下功夫苦练,才能把字写好。你有写好字的愿望,再有好的方法,再加上你的持之以恒的毅力,可以肯定,十天见初效,一个月会有大变化,三个月会令人刮目相看,不到半年,你的一手好字就练出来了。试试看!

要想写好毛笔字,必须掌握好笔法和字法。

首先说说执笔。苏东坡曾说:“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这里只介绍一般所用的“五指执笔法”:即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捏住笔杆(适当高度),保证笔杆不脱落;中指在食指下面搭在笔的外侧,既加强食指捏笔的力量,又发挥把笔往里钩的作用;无名指的甲肉之际抵在笔杆内侧,起着把笔往外推的作用;小指附在无名指的指肚下部,辅助无名指把笔往外推。握笔时要如古人所说:“令掌虚如握卵”,这样便于运笔。学书要经常练习握笔、钩回、推出和旋转笔杆(加上腕的作用)练习画直线和弧线。执笔的高低和是否悬腕、悬肘,由所书字的大小来决定,小字低执、枕腕;大字高执、悬腕;再大则需悬肘了。

其次说说笔法。书法是线条造型艺术。所谓笔法主要的就是怎样创造理想线条(点画)的用笔方法。笔按下去写,笔划就粗,提起来就细。就像人走路的两只脚,一只落下,一只提起,不停地交替一样,笔在写字的过程中也在不停地提按。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出粗细绝不相同的线条来。每写一个笔画,都有入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入笔有“露锋”法,顺笔而入,使笔画开端呈尖形或方形;有“藏锋法”,逆锋入笔,横画欲右先左,竖画欲下先上,使笔锋藏在笔画中,笔画开端基本呈圆形。行笔要学会“中锋用笔”,使锋尖常在点划中间运行。为使笔画有力度,还要学会涩势用笔,行中留,留中行,避免浮华。收笔有“露锋”(把笔逐渐提出纸面,画呈尖形,如悬针竖、撇、捺、钩),有“藏锋”(将笔尖收回画中,如垂露竖,笔画尾端呈圆形)。

再来说说结字。结字又叫结体或间架结构。启功先生曾指出:写毛笔字一要把握间架结构,二要练好笔画特点。间架结构比点画特点更加重要。间架好的字,笔画特点不突出,也还是顺眼的;反过来就不行了。因此,认真研究并把握好字的结体规律十分重要,所谓“初学分布,但求平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要学好毛笔字最好还是从楷书或隶书入手。掌握了各种笔法后再学其它书体就有了一定基础。而临帖是练好毛笔字的必需手段。不临帖,全凭自己想法随意写,是上不了路子的,也是写不好毛笔字的。学写毛笔字一定要有恒心与毅力,要持之以恒,戒骄戒躁,不能一曝十寒。常言说得好:“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大家能够按写字的规律坚持临池不辍,必然就会学有所成,写出一手有功底的毛笔字。

个人建议先从颜体练起,所谓颜筋柳骨,颜体字有气势,宜于初学,再按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循序而行,当可有成.而练字,临摹与创作是学习书法最重要的两个阶段。从古到今,几乎没有一个书法家不是从“临摹-创作-再临摹-再创作”这样循环反复的过程中艰难地走过来的。学习书法先临摹后创作,先继承后创新,这是最起码的程序和方法。临摹重在技术训练,掌握古人书法作品中的技法规律;创作重在艺术体悟,领略古人书法作品中的艺术韵味。没有扎实、认真、刻苦的临摹,创作只是一句空话;但没有创作的追求,临摹也就失去了动力和意义,只有临摹和创作相结合,既注重技法练习,又注意艺术体悟,才能百尺杆头更上一层。

临摹是书法专用语,是学习任何一种书体所必须使用的基本方法。学习书法离不开碑帖,离不开临摹,只有对古代优秀碑帖心追手摹,才能掌握各种书体的基本技法(如用笔、结字、章法、韵味等),也才能体会古人书法作品中的精妙所在。关于临摹,我们具体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去思考:

1、临摹结合

临摹是学习书法最基本的方法,不但初学书法要临摹,就是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还需要临摹。学楷书需要临摹,学篆、隶、行、草各体书仍需要临摹。书法家的一生都是在临摹中渡过的,在临摹中学习,在临摹中思考,在临摹中创造。

摹帖,就是用薄纸蒙在字帖上面,然后笔随影走,按照显露出来的字迹写,又叫“仿影”或拓写。摹还有一种方法叫“描红”,即在印有双钩红线的字上去填写。

摹帖的方法:第一步先描红。即从一本帖中选出清楚、完整的字,用透明而不透墨的薄纸,如打字纸、有光纸、描图纸等蒙在帖上,依着字的轮廓,用极细的线条钩成空心字,这叫“双钩”。然后把钩好的字作为描红本,用红墨水填写,再用蓝墨水填写,最后用墨汁填写,这样写不但能加深记忆,而且节约纸张。

摹帖应注意笔随帖走,切勿失形,要看准笔画的来龙去脉,揣摩它的笔法和结构形态。摹帖要带有“写”意,将笔画一笔写成,饱满而精到,切勿依葫芦画瓢地填描涂抹。

临帖,即在摹帖的基础上,对帖字的用笔、结字规律有了基本认识之后,对着帖写。临帖有对临、格临和背临三种方法。

对临,即把字帖放在对面的帖架上照着写,这是最方便,最常用的临帖方法。

格临,即用透明纸打好格子(田字格、米字格、九宫格等)照式临写。主要用以掌握帖字的结构部位。

背临,即把帖收起,凭记忆默写帖中的字,不但求其形,更要求其神。背临之后可以集字为联或集字成篇,然后进入创作阶段。

摹帖笔随影走,古人怎样写,我们就怎样写,大小、长短、宽窄、粗细、方圆、斜正等都必须按帖字的要求去写,有一定的规范和约束。摹帖的特点在于易学到古人的结构位置,但由于规范太死,反而失去了古人的笔意,用笔死板而不灵活,让人感到放不开,受不了;临帖或对临,或背临,或意临,加入许多书者自己的个性特点,所以易得古人的笔意,而易失古人的结构位置。写来自由随意,追求个性,却得之甚少。

所以在临摹中必须临摹结合,先摹后临,既得古人的用笔方法,又得古人的结构规律。练习时可以采用先摹后临,再反过来摹,摹完再临。或者采用“双钩”的方法来研习结构规律。摹临穿插,取长补短,效果极好。临摹中要多看、多思、多琢磨,然后下笔。下笔要准,先形似,后神似,以求形神兼备。临摹后要反复对照检查,总结经验教训,在否定中提高,在教训中成熟。

2、先入后出

临摹是学习书法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临摹就是继承,就是向古人学习,学习前人优秀碑帖中的美的用笔、美的结字、美的章法、美的韵味和气势等。但临摹还有一个入帖与出帖的关键问题。不入帖,写不进去,或写出来不象,是无法与古人对话,无法学到古人书法妙处的。但不出帖,即进去又出不来,太象古人,简直成了古人的书奴,一点自己的个性都没有,这样写,最终也形不成自己的书风特点。

关于入帖和出帖,清人姚孟起说得好:入帖时“不可有我在,有我便俗”;出帖时“不可无我在,无我便杂。”“不可有我在”说的是要专心一意地临习古人法帖,把握帖字的精神面貌,要“一字一笔须从古帖中来”,不入帖便无本;“不可无我”说的是要在临像的基础上,吸取其它碑帖的长处,融会贯通,结合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创造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面貌,有个性,有创造,并逐步走向自由创作的新境界。

3、读帖善悟

帖不仅要临,重要的还在读,学书善悟,即从读帖中领悟,有些古人优秀的法帖,不一定去临,只要认真阅读,反复体味,悟出其中的法度和韵味,便会自然而然地化入自己的书法创作之中。

阅读碑帖,并不是出声朗读碑帖的文字内容。所谓读帖,这是书法的专门用语,即书法家在临摹碑帖之前,或在平常工作的间隙,翻阅碑帖和泛览墨迹,也就是仔细分析、研究、琢磨碑帖中每一个字的笔画、结构和整幅作品的章法、气势及韵味,边看边记,时常会情不自禁地用手指画起来,心追手摹,激动不已。

古人读帖非常认真。曹操不但是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有名的诗人、书法家,陕西汉中博物馆就有传为他书写的“滚雪”隶书碑刻。相传他喜欢梁鹄的书法,便把梁鹄的字挂在帐中,一有空就读,连行军打仗也不放弃读帖。相传三国魏时的大书法家钟繇“坐则画地,卧则画被”,学书非常刻苦,特别注意阅读和默写名帖。唐代书法家欧阳询一次在行路中,发现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碑,辗转赏读,站得两腿发酸,干脆坐下来读。这样连续了三天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读帖犹同古人对话,交朋友,达到思想和感情上的共鸣。读帖从一点一画入手,仔细研究和琢磨古人用笔、结字、章法及气势、韵味之妙处。通过阅读,眼观神会,潜移默化,以加深理解,锻炼视觉记忆,丰富、积蓄和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帖临一本,书观百家。读帖不仅限于一两本,古今许多书法家的实践经验证明,读帖胜于临帖。有些碑帖,我们不一定临,但可以阅读,深刻领会古人书法作品中的三味,积少成多,逐渐地吸收消化,才能奔汇腕底,充实于纸面,自然会手随眼高,眼使手灵。入于眼,融于心,出于手,心手相应,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写好毛笔字不是一件易事,一个好的开始很重要,千万不要走了歪路。
我字写得不好,谈不上指点。但“中华文房四宝论坛”的书香阁版块确实有不少高人。

你可以去这个论坛看看,他们在弄的一个“我的书画学习之路”有奖征文活动,有很多书法爱好者写出了自己学习的经历,还发了他们的书法作品,你看了,应该会有所启迪的。

中华文房四宝网还有很多文房四宝知识,介绍写字的笔墨纸砚的知识,是书法爱好者学习的好地方。

报个书法班,很有效
我的毛笔字就是在课外班里练的,很棒

  • 怎么样写好毛笔字 毛笔字入门技巧?
    答:您好,根据我学习书法的经验,从篆书和隶书入手比较好,因为篆隶在技术上相对 简单,在气息上很高古。可以先学篆书里的中锋行笔,再经由隶书掌握方笔。方与圆是笔法构成的最基础的表达方式,这些技法为之后的楷书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同时又解决了重要的气息问题。然后,可以系统地学习唐楷,在颜真卿...
  • 初学者怎样练毛笔字
    答:初学者练习毛笔字的方法如下:一、练习汉字最基本的是练习各个笔画的写法,运笔的方向和力度,把毛笔用水浸湿,蘸水就可以书写了,清水不至于弄脏衣物,用起来很方便。二、笔画练习好之后,就可以练习一些简单好写的字,一方面检验前面笔画练习的程度,另一方面进入新的练习阶段。三、练习笔画较多一些的字,...
  • 怎么练好毛笔字?
    答:1.先准备一套练习毛笔字需要用到的工具,比如适合的毛笔宣纸等,这个适合很重要2.先专业的地方学习一下,至少要对如何正确的握笔等基础有一定的掌握3.就是多多练习了,所谓勤能补拙,不管你是不是拙的都要勤加练习1.先准备一套练习毛笔字需要用到的工具,比如适合的毛笔宣纸等,这个适合很重要2.先...
  • 毛笔书法怎样入门
    答:又叫结体或间架结构。启功先生曾指出,写毛笔字一要把握间架结构,二要练好笔画特点。间架结构比点画特点重要。间架好的字,笔画特点不突出,也还顺眼;反过来就不行了。因此,认真研究并把握好字的结体规律十分重要。所谓“初学分布,但求平正”。学写字应先从楷书或隶书入手。掌握各种笔法后再学其它书...
  • 怎样练习毛笔书法?书法秘决
    答:首先不要用毛笔直接练习,书法初学者应该用铅笔在字帖上临摹——描线。描线的方法是把半透明的纸张叠放到字贴上,然后用铅笔画字的笔画中心线。由于毛笔字的笔画一般有几个毫米(mm)粗细,要画出中心线必须自己把握,所以就是一种很好的练习。现在可用水写布进行描红,氛围笔画描红,字体描红。第二阶段,练习字肉阶段...
  • 毛笔字怎么样才能写好?
    答:(三)、忌“一曝十寒”,贵坚持。有些初学书法的朋友.练字象犯冷热病,兴趣诔时就练一阵子,有时十天半月就不动笔,如此“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练字肯定是练不好的。贵在每天坚持练上一两个小时不间断,如果有时出差在外,也可以带上帖进行读帖。(四)、正确认识“高原现象”。所谓高原现象就...
  • 怎么写好书法
    答:问题二:怎样写好毛笔书法 怎样写好毛笔书法 一、书写姿势很重要 初学书法,必须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它一仅直接关系着字的好坏,对不在长身体的青少年来说,若养成了不良姿势的坏习惯,还会影响身体正常发育,开始学写毛笔字时,应该坐着写,而且全身各部位都要自然、轻松。因此,应该记住八个字:“头正、身直、臂开...
  • 如何正确使用毛笔
    答:常用的小楷笔,因使用频繁老是洗笔也麻烦,往笔套里一插很方便,笔套的口径一定要大于毛笔的直径。有人爱将洗过的笔往笔筒里一插,笔尖朝上,笔中的水会往笔根淌,久而久之会烂根、脱毛。因此最好还是洗净后悬挂起来。 写过字后未洗笔,墨已干在笔毛上,再使用时像发新笔一样用温水慢慢发开,发笔的时间要...
  • 毛笔字初学
    答:毛笔字入门 需要了解看些书法相关知识,以及准备书法练习相关工具,比如毛笔选择,比如毛笔特性,羊毫的,狼毫的;练字用的纸张;比如购买毛边纸,书法练习纸或找报纸来做联系;三是选择练字字帖,这个可以多看些字帖介绍资料,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法字帖,一般比较多的,选择欧体,颜体和柳体正楷字帖,最好选大字的,看的比较清楚,...
  • 学写毛笔字,应该怎么样执笔呢?我是新手
    答:最为常用的五指执笔法,要点便是“擫、压、勾、格、抵”这五个字。1. 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拿起毛笔;2. 用无名指抵住笔的后方,小拇指不着力,轻轻需搭住,手腕要放松。指实掌虚:手指弯曲执笔,手掌中会自然形成一个可以腾挪的空间,因此书写时毛笔可以在手上灵活地运动。苏轼说,“执笔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