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构建社会和谐的威胁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5
我国为什么要构建和谐城市和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城市、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
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各种来自国际环境的挑战和风险的客观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祖国统一,是我们党的历史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和全社会的团结。只有公平与和谐,才能更好地团结。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党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战略举措的重大意义,

现阶段,我们所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公平、公正,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生机、朝气蓬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应当给各类人谋取一定的物质利益,提供生存与发展的条件,从而把各类社会资源联合起来,形成合力。应当是各类社会资源互相促进而又互相制衡的经纬交织的公民社会。它是千百年来民众所期待的"政通人和",也是理想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
一、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1、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现阶段阶级斗争早已经"过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的世界的主题,发展已经成为压倒一切的任务,成为重中之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利用世界和平的有利时机实现自身发展,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的同时,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改革创新来实现发展,以达到和谐平衡。
2、经济的发展,忽视了社会的协调
多年以来,我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忽视了社会的协调,出现了不少矛盾。有些地方和部门为了利益最大化忽视了对社会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管理。监督部门也是"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认为只要经济能够发展,其它事情也不计较这么多了。对环境的破坏熟视无睹。杀鸡取卵,枯泽而渔的现象不足为奇,这样就存在着经济发展腿长、社会发展腿短的不相适应因素,有的地方只关注GDP的增长,对许多社会以及公益事业的发展有所忽视,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经济之间明显出现了不和谐的因素,社会上呈现了一些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问题,如贫富悬殊问题,失业下岗问题,社会和医疗保障问题,社会公共事业滑坡问题,群众上访有加重的迹象等问题。
3、不少地方和部门都现出"人治"现象,缺乏和谐因素
不少地方官员和部门的领导排斥异己,姿意妄为,例如不少学校领导狂贷1亿或几千万搞基建,上项目;有些地方教育局拖欠教师工作,将教师住房基金挪作它用,官员的权力无限澎胀,官员代表政府"乱作为"或不作为,在局部地区搞得民怨沸腾。加上中国人的"儒家思想"和"官本位"观念,无疑给不和谐因素增加"温床 "。这种因素到了一定的时候就要爆发。不少群众见到朋友便说,我家乡腐败极了,你那里可以好一点?谁知他那里的老百姓也这么说的:我家乡腐败得不象话了,你那里可能要好一点!这样日积月累,就构形成了一个负面的影响,隐藏着一个不和谐因素。
4、现阶段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的增幅年均在9%以上,总量已居世界第6位,2003年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这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 ",又是一个"矛盾凸显期"。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形成新技术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新格局,农村人口大量转入城镇,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以及管理体制在剧变,地区差别在加大,人口、资源、环境承受能力愈来愈弱。要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五个统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一代的良性延续。
二、怎样构建和谐社会
1、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
科学发展观就是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既是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2、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统筹规划,促进环境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和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提高人口生活质量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
3、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突出的位置
4、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类生存在大自然,就必须融于大自然当中,人类要很好地生存,就必须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因为我们要从自然中不断索取,如果不按规律地加以保护,必然受到惩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进程中,必须把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治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5、构建和谐社会要发挥区域优势
(1)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发挥区域优势,在人口密集、劳动力和基础比较好的地方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提升区域竞争力。在工业产业链条中,从一般加工业到机械制造业再到电子信息业和高科技产业,产业结构要由低到高发展的形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高高端产业的比重,不断发展高附加值的产品结构。这样才有利于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2)推动工业重型化,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在工业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如广东的惠州、珠三角,东北老区等地,随着资本密集度、技术密集度和高加工度的提高,重型装备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成为产业升级的方向。发达国家出于竞争和比较优势的需要,逐步向欠发达国家转移重化工业。我们要抓住发达国家工业转移的机遇,适时地承接转移,发展自己,增加我们的产业结构的高度。
(3)大力提高工业化进程,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要依靠工业化,区域经济的发展要靠工业化,要实现经济现代化,历史证明,工业化是必由之路。在以农业为主体的地区,必须以工业化作为导向,加速工业化,进而以工业来反哺农业,改造农业,以搞工业的方法来搞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同时是城市化的基础,是城市化的产业支撑。城市是随着工业的发展而逐步扩展的,而城市作为人才、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聚集地,又为工业提供便利的服务,进而推动工业化的发展。所以,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中,工业化是核心,是推动力,因而也决定着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使这一地区的经济从农业经济为主体到以工业为主体的质的飞跃。
(4)努力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政府引导、科学规划、通过市场运作、产业化来支撑城镇化机制,加大中心镇的建设力度,大力抓好农村的"三化"建设。重点扶持偏远山区和落后地区完成镇通行政村公路硬底化建设,促进偏远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规范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减少农村基层组织与村民之间的矛盾,使农村稳定和谐。
(5)打造"以民为本"的政府,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必须按照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和人民满意的要求,努力提高政府的服务意识、引导意识、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转变职能,要实行"积极不干预政策"。为企业和市场构筑良好的平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抓好政府机关作风建设。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述职述廉制度。努力建设一个"以民为本"的和谐政府。

此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要解决多方面的矛盾。全社会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倡导科学,文明道德,弘扬主旋律,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文化宣传、工、青、妇等部门要通过评选"五好家庭"、"模范丈夫"、"微笑妻子"等方式、方法来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小的单元——细胞家庭。构建和谐家庭,构建和谐生活小区,构建和谐村庄(全国文明村,省级文明村,市级文明村),评选和谐单位、和谐战线、行业、构建文明省、市、县、镇等等,使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和谐氛围。


...
你应该是做题用吧?要不会问这个?
等到下届领导上台,和谐这个词就没几个人提了。歇歇吧兄弟。没准又出来个什么精神。前些年到处是3个代表重要精神。现在很少见了。

  在一个贫富差距迅速扩大、贫困现象依然存在的社会,完善社会救助,提升社会救助的制度化水平,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甚至可以说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

  完善社会救助 促进社会和谐

  洪大用

  观点快递:

  当前贫富差距是威胁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社会救助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机制。所以,要进一步调整和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社会救助,积极促进社会救助的城乡统筹,要使社会救助更有针对性,重视受助者的能力建设,积极推动社会救助制度的有机整合,从而加速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

  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而完善社会救助,是缓和社会紧张、增进社会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机制,它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贫富差距——威胁社会和谐的恶魔

  如果说改革开放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表现为低水平的平均,社会成员在整体上都还处于某种贫困状态的话,那么,经过改革以来20多年的经济增长,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生活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已经明显摆脱了贫困。但是,与此同时,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迅速扩大。贫富差距的存在和扩大已经成为各种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的焦点,并由此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

  迅速扩大的贫富差距正在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越来越大的危害,直接构成了对社会和谐的重大威胁。

  首先,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加剧了贫困问题,恶化了贫困者的社会处境。其次,悬殊的贫富差距限制了内需的扩大,从而导致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制约了经济发展。再次,悬殊的贫富差距正在削弱经济增长的合法性,削弱社会成员对于经济增长的认同,从而妨碍经济健康、持续地增长。第四,悬殊的贫富差距容易造成社会失序,最终会危及所有人的利益。最后,贫富差距持续扩大有悖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社会救助——促进社会和谐的福星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为了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我们应致力于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和公正,以便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初次分配的功能。但是,同样重要的是完善再分配的制度安排,特别是加强政府的再分配职能,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在某种意义上,这样做的各种成本更低,见效更为迅速。

  社会救助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它是直接向贫困者转移支付的一种制度安排。由于贫富差距构成了对社会和谐的威胁,所以我们由此可以说,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的社会救助也就有助于实现社会和谐。但是,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地来看社会救助与社会和谐的关联。

  首先,社会救助体现了政府和社会对于困难人群的关怀,有助于促进社会认同。其次,社会救助有助于缩小社会成员在竞争起点上的差距,从而有助于促进社会公正,而社会公正明显是社会和谐的前提。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中国现阶段完善社会救助,还有助于促进另外一种意义上的社会公正,这就是,中国的发展进程伴随着体制的变革和转轨,在此过程中,一些与原体制相关的人员遭受了严重的相对剥夺,比如说国有、集体企业的失业下岗人员。对于那些生活陷于困境的失业下岗职工给予救助,可以说是支付改革成本以促进社会公正的一种形式,这种救助对于缓和社会不公感乃至社会矛盾和冲突都非常重要。最后,社会救助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尊重和维护。

  在一个贫富差距迅速扩大、贫困现象依然存在的社会,完善社会救助,提升社会救助的制度化水平,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甚至可以说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和谐社会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城乡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和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自然灾害救助制度、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以及其他社会救济等为基础的社会救助框架。整体上讲,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在保障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已经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当前社会救助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加速改进和完善。

  第一,应进一步调整和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社会救助。

  首先,要转变的是对于穷人的看法和态度,不能简单地把穷人的贫穷归结为个人原因。在结构转型和体制转轨的当代社会,很多人的贫困不是由于个人原因造成的,更多的是由于社会原因,政府和社会应当承担对于穷人的救助责任,支付社会变迁的成本。

  其次,不能把救助穷人单纯地看作是增加政府和社会的负担,而应看作是政府和社会的应尽之责,是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利的客观需要。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相比,人们过多地谈论社会救助的消极色彩。实际上,在促进劳动力的再生产,保障基本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是完全一致的。

  再次,应当深入领会社会救助的内涵,明确区别现代社会救助与传统式的社会救济的差异。社会救助是向陷入困境者传递多种资源的复杂过程,而不仅仅是一次性的现金救济。社会救助也不以保障被救助者的生存为最终目标,而是把保障其生存看作一个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配套救助和社会工作,促进被救助者通过自助摆脱贫困状态,融入主流社会。因此,现代社会救助远比传统式的社会救济要复杂,是一项有着很强专业性的工作,是一项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工作。

  最后,要正确看待社会救助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位置。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应该以社会保险为中心。但是,目前社会保险的实践并不理想,在很大程度上使雇主、员工和政府都不满意。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源于西方早期工业化、市场化实践的社会保险制度,在当代中国社会究竟有多大的适用性和发展空间?基于社会救助现收现付、程序公开、运作成本低、收效明显以及很容易为中国公众所接受等特点,我们认为,必须高度重视社会救助体系的作用,甚至应该认真考虑构建以社会救助体系为核心的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二,积极促进社会救助的城乡统筹。

  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消灭城乡差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所有的社会政策、经济政策都不应偏离这一重要目标。社会救助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理应促进城乡协调,而不能进一步强化城乡分割,扩大城乡差距。

  为了促进社会救助的城乡统筹,需要强调,各级政府在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需要突破农民有土地提供保障的错误观念,需要加速推进城乡一体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事实上,由于农业比较收益的持续下降、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市场化和城乡差距的持续扩大,土地和家庭对于农民的保障作用已经明显衰减,对于农村贫困居民提供制度化的社会救助已经迫在眉睫。而一些地区的试点表明,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完全可行的,在财政上也不会增加过大的压力。当务之急是总结经验,广泛推行。

  第三,应使社会救助更有针对性。

  首先,要进一步识别和区分受助者的需求差异,改革平均施助的方式,推广分类施助和差异施助。研究表明,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家庭对于生活资源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比如说,有未成年人、老人、病人或残疾人的家庭,与那些没有这类成员的家庭相比,可能就需要更多数量和更多种类的生活资源;而人口多的家庭由于规模效应的影响,可以共享很多资源,所以其所需生活资源比人口少的家庭要节约一些。有鉴于此,如果简单地按照家庭人均收入与政府救助标准之差计算并发放救助金,就会使得救助的针对性较差,也可以说是效率不高。事实上,有些地区已经在尝试分类施助和差异施助,近期应该在进行规范的基础上大力推广。

  其次,应适当区分基本生活救助和其他专项救助,这两个方面的救助对象不能完全重合。事实上,那些需要基本生活救助的人不一定全部需要教育、医疗等专项救助,尽管他们当中需要这些专项救助的人可能占的比例要高一些。如果将专项救助的目标人群锁定在需要生活救助的人,不仅有可能造成救助资源闲置或浪费,而且有可能制造相对不公平,使那些基本生活水平略微高于政府救助标准的人,不能享受急需的专项救助。因此,为了使专项救助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应使其救助范围大于需要接受基本生活救助的人,也就是说应当把那些收入稍微高于贫困线的人也纳入到专项救助的范围。

  第四,应重视受助者的能力建设。

  社会救助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维持或“制造”一个最低收入阶层,而是要使受助者借助外力摆脱贫困。为此,需要转变传统的救助理念,变消极救助为积极救助,变单纯现金救助为综合性服务提供,变对象化救助为参与式救助,变救助赤贫为促进资产积累,最终增进受助者自我摆脱贫困的能力。

  具体到实际工作,主要体现为以下五点:一要改变救助工作者对于受助者的对象化态度,加强施助者与受助者的互动,促进受助者的社会参与;二是要适当丰富救助项目,不能把救助工作理解为简单地提供现金或物质支持,要拓展有助于受助者社会参与和社会竞争能力提高的服务项目;三是要允许受助者在一定的范围内积累资产,不能简单地把赤贫作为接受救助的前提,不能使受助者面临100%的收入税而失去增加收入的动机;四是提高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素质,提升社会救助的专业化水平;五是鼓励专业社会工作者和非政府组织介入社会救助事务。

  第五,积极推动社会救助制度的有机整合。

  现行社会救助制度是在不同时期,由不同部门,为了适应不同的社会需求,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因此,各项制度之间缺乏有机整合,不成体系,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状况妨碍着社会救助制度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相称,与切实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不相称。在一定意义上讲,能否在新的形势下加速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是对执政党执政能力的一项考验。

  我们认为,近期一个很迫切的任务是推动社会救助立法,这是促进社会救助整合的重要基础。从国外经验看,社会救助立法在社会保障的各项立法中是予以优先考虑的。但是,我国目前的社会救助所依据的还是各种“条例”、“决定”、“通知”和“办法”等,没有一部明确、统一的法律。我们建议尽快出台《社会救助法》,对社会救助意义和地位,对社会救助的理念和原则以及社会救助的主体、对象、类别、标准、程序、机构、人员、管理和资金来源等进行明确地规范。

  此外,我们认为社会救助制度的整合应以面向全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着眼于不断完善这项制度。在此基础上,努力在救助内容上做到,普遍性救助与专项救助相结合、现金救助与服务提供相结合;在救助方式上做到,常规救助与临时救助相结合;在救助管理上做到,部门主导与部门联动相结合;在救助主体上做到,政府负责与社会互助相结合。(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教育报》2005年10月18日第3版

  -----------------------------------------------------------------
  济增长速度、自主创新能力、缓解个人收入差距,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的焦点问题,也是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
  增长速度·自主创新·收入差距

  郭飞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贯穿了科学发展观,明确了我国“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指引着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继续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保持经济增长速度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我国“十一五”时期,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这实际上是在党的十六大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提高了我国21世纪头十年在经济增长方面的速度要求。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是以估算我国21世纪头20年年均经济增长速度7.18%为依据的。“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初步估算,这期间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大约在8.8%左右,明显超过了原定7.18%的速度要求。据此,“十一五”规划提出,我国本世纪头十年要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而不是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这一量化指标的调整,实际上是把我国本世纪头十年人口增量1个亿的因素考虑进来,一方面,等于在原有计划的基础上对我国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的数量指标提高了大约1.4万亿元;另一方面,也为我国在2020年顺利完成或提前完成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公报》在明确和提高对我国在本世纪头十年经济增长速度要求的同时,更加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基于我国资源瓶颈特别是能源短缺的国情和经济效益较低的现状,《公报》明确提出“十一五”时期我国资源利用效率要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要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这就要求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步伐,走效益兴国和循环经济之路。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公报》还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这一方针和举措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虽已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但并不是贸易强国。有竞争力的对外贸易结构来源于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来源于有竞争力的企业和名牌产品,而有竞争力的企业和名牌产品归根结底取决于一个国家和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总体来说,我们是重引进、轻创新。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花1元钱引进技术,只用0.07元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而日本和韩国在工业化成长时期,则是用1元钱引进技术,用5至8元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与此同时,我国财政科技拨款的数额虽在不断增长,但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与过去相比却明显下降。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后患无穷。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我国引进技术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达国家可以以较高的价格转让一般的先进技术,却不肯转让核心技术。而要获得这些核心技术,只有依靠本国科技人员的艰辛努力。我们决不能重蹈某些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经济依附、技术依附的覆辙。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要造就和培养一大批创新型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而要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则既要有创新型的教育体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要有创新型的师资队伍。高校教师应努力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缓解个人收入差距

  《公报》还提出: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缓解或缩小我国过大的个人收入差距,这是近年来广大人民群众非常关注、亟待解决的一个焦点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在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个人收入差距却长期不合理地持续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02年上半年,我国城市家庭财产差距的基本情况是:10%最低收入家庭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总额的1.4%,10%最高收入家庭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总额的45%,另外80%的家庭财产总额则占全部居民财产总额的53.6%。城市居民家庭财产的基尼系数为0.51。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收入差距和财产差距相互交织,互为因果。如果不加控制,中国收入不均的某些方面可能阻碍中国未来的增长和稳定。

  我国近年来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悬殊,并不单纯是由劳动贡献与生产要素所有权的差别导致的,在很大程度上则是由权力寻租、非法经营和体制漏洞所造成的,即由种种非法因素和不合理因素造成的。

  要从根本上理顺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关系,除了严肃执法、惩治腐败、打击非法经营和走私活动以外,还要大力发展经济和教育,继续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税制,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教育报》2005年10月18日第3版

  -----------------------------------------------------------------

  多元路向的探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引向更深层次和更高维度——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实质

  单提平

  9月25日,北京大学哲学系“二十一世纪哲学创新论坛”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坚持、发展与创新”课题组联合召开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共中央党校、教育部社科中心等多家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实质”这一主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过程中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进行了研讨。

  “世界”:研究对象的厘定

  就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中的“世界”的不同理解,构成了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对象的不同定位。

  黄楠森教授坚持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语境中的“世界”,其含义应该等同于无限的宇宙,哲学的思维方式就在于以有限的个体对无限的宇宙的把握,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可以称之为“世界观”的理论。王东教授认为要理解“世界”的含义,就必须从哲学史、科学史、认识史和实践史四个层次来把握,寻求出其中的一般规律,最后来回答人与世界的关系,基本联系与基本趋势。如果把探讨自然界,即科学的维度抛开,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探讨就面临真正的危险。还有学者指出,“世界”在这里的含义,从理解马克思哲学的上下文来看,不能把它提升为一般意义上的整个世界,而应该指的是资本主义社会,改变处于异化状态的资本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一生的追求和旨归。

  与会学者共同认为,无论怎样来理解“世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变革现实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自己提出的历史使命,与之相关,就必然要把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辨析。

  实践:地位作用有待于界定

  实践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20余年来,学术界对实践的研究曾有过很大的热潮,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目前对实践的研究仍然存在着分歧与困境。学术界达成的基本共识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的观点,但是在理解实践的地位和作用方面,仍然有着见仁见智之争。

  黄楠森教授指出,当前学术界把实践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并在较大范围得到了认同,但是这一观点值得商榷。其不足之处在于,就实践范畴来说,把它从认识论层次,提到宇宙论层次,存在着学理依据不足的困难;就哲学变革来说,这一范畴固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特征,但是要以它为首要的观点,则割断了唯物主义的传承脉络。

  赵家祥教授认为,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的观点,也应是其首要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从实践的观点来阐发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和价值论的。但是,我们既要克服唯实践主义倾向,反对实践本体论;又要克服泛实践主义倾向,即把一切活动都归之为实践的倾向。

  有学者认为实践可以理解为一种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近代思维方式向现代思维方式的转变,其意义不仅在哲学层面,而且更在社会层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继承与创新:构建新世纪的新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构建时代的新哲学,把握时代的精神,参与并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是时代赋予的课题与挑战。

  黄楠森教授指出,哲学新形态的构建关键点在于创新,但是基本点在于继承。突破旧有的“苏联模式”的教科书体系,是新世纪构建哲学新形态的题中之义。对旧有的教科书体系应该提出中肯的评价,则是创新的前提。黄楠森进一步强调,旧教科书体系可以称之为“苏联体系”,但绝不能成为“斯大林体系”,因为从历史考证来说,前者的出现更早些;其二,传统教科书体系固然需要发展、创新,但是其中也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一些根本的观点,需要坚持、发展和完善。

  王东教授认为,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在于首先明确其创新要素的形成,而在这些创新的要素中,最为首要的要素就是实践观的形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实践观形成的起点,在手稿中实践观包含了四个层次的丰富内涵,即人化自然前提论、对象化活动论、异化劳动论和人化自然论。这一突破,对于构筑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将有着崭新的意义。

  与会学者强调,重论轻史的倾向确实使我们在建构哲学新形态的过程中,某些争论失之肤浅,但是多元路向的探讨确实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引向更深层次和更高维度。可以预见,对于哲学史的严谨的梳理以及对西方学者方法的借鉴,并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将会熔铸出新时代的新形态的新哲学。(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

  《中国教育报》2005年10月18日第3版

  • 求帮忙翻译
    答:Our country is in the key stage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is also a significant stage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problem of rural land conflicts intensified, more and more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urrent land conflict has become the primary problem ...
  • 谈谈我国应如何应对复杂的周边安全环境
    答:谈谈我国应对复杂的周边安全环境:面对21世纪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如何进一步改善我国的周边安全,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一个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是一个重大战略难题我国的核心国家利益和主要战略目标是“安全与发展”。依托周边,睦邻友好,积极营造一个和平发展环境中国的和...
  • 防范日常犯罪构建和谐社会内容简介
    答:盗窃、抢劫和诈骗等犯罪行为呈现出多元化、隐蔽化和科技化的特征,其中经济诈骗尤为引人关注。短信、电话和网络诈骗日益增多,不仅案件数量逐年攀升,诈骗金额和涉及范围也不断扩大,对国家、集体和个人的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构建和...
  • 是否任何社会都可建设和谐社会
    答:要建设和谐社会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注重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物质财富相对宽裕的基础之上,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抓住经济发展,做好发展这篇大文章。而要更好更快地发展,就必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在当代社会,创新实践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实...
  • 社会他危险在哪呢?
    答:社会危险是指对人类生命、身体、财产和环境安全造成的潜在威胁,它可能来自于多种因素。以下是一些社会危险的来源: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飓风、台风、龙卷风、暴雨、暴雪、干旱等都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人为灾害 人为灾害包括恐怖袭击、火灾、交通事故、工业事故、环境污染等,这些灾害的发生往往...
  • 地域歧视社会危害
    答:因此,我们必须对地域歧视保持高度警惕,提前预防。地域歧视与现代社会倡导的公平、平等、正义背道而驰,它阻碍了人权保护和社会稳定。一个和谐社会的基础包括起点的公平、过程的公正和结果的均等。歧视导致个体心理受挫,甚至可能催生极端行为,对和谐社会构成威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一个相互尊重、信任和友爱的...
  • 当前形势下 我国在国际社会上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答:现在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时候了,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后五年到十年,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6.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然而,在经济发展条件下,不能适时解决突出...
  • “构建和谐社会”是指什么?它的任务是什么?
    答:人与自然的矛盾已经威胁到人与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拓展新的领域,比如进行生态教育,不但要提高大学生的掌握科学技术和能力,而且要强调统筹发展和对自然的责任,反对物质享乐主义,不断抑制和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探索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和谐格局。第二,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关于进一步加强...
  • 黑势力对我们有什么危害?
    答:在这张手抄报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扫黑除恶的重要性和意义:一、黑恶势力的危害 黑恶势力是指通过非法手段获得财富和权力,依靠暴力和恐吓等手段维持其非法利益集团的组织。黑恶势力的存在,对社会稳定和谐造成极大威胁。他们通过暴力、贩毒、赌博、敲诈勒索等手段,破坏社会秩序,侵害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