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壶是我国古代用来计量什么的工具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1
漏壶计 是什么意思

漏壶也叫漏刻,古代利用滴水、沙多少来计量时间的一种仪器。
按流媒分可分水漏和沙漏。按计时方法分可分箭漏和称漏。各种漏壶漏壶因原理不同在结构上也存在差异。
水漏是以壶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观测壶中刻箭上显示的数据来计算时间。 历史可追溯到夏、商时期。
沙漏是为了避免水因气温变化而影响计时精度而设计的。其原理是通过流沙推动齿轮组﹐使指针在时刻盘上指示时刻。最早记载见于元代。
简称漏壶计时,沙漏那样的

漏和刻是我国古代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是古人发明的诸多计时工具中最有代表性的仪器,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漏是指带孔的壶,刻是指附有刻度的浮箭。有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种。早期多为泄水型漏刻,水从漏壶孔流出,漏壶中的浮箭随水面下降,浮箭上的刻度指示时间。受水型漏刻的浮箭在受水壶中,随水面上升指示时间,为了得到均匀水流可置多级受水壶。
漏是漏水的壶,借助水的漏出以计量时间的流逝,是守时仪器。刻是带有刻度的标尺,与漏壶配合使用,随壶水的漏出不断反映不同的时刻,属于报时仪器。从文献史料和逻辑推理来看,漏的出现当早于刻。
漏壶的起源应是相当早的。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就能制造精美的陶器,总会出现破损漏水的情况,而漏水的多少与所经时间有关,这就是用漏壶来计时的实践基础。人们从漏水的壶发展到专门制造有孔的漏壶,这一仪器就诞生了。
据史书所记载,漏刻之作开始于轩辕之时,在夏商时期有了很大发展。轩辕黄帝是传说中的人物,漏壶为他所创不尽可信,但说在夏商时代有了很大发展还可考虑。
殷商时期已知立杆测影,判方向、知时刻,因而漏和刻的发明不会晚于商代。在先秦典籍中,见到有关漏的记述,在汉代以后文献中已经见有刻和漏刻的描写。
最原始的漏壶是没有节制水流措施的,只是让其自漏,从满壶漏至空,再加满水接着漏。显然满壶和浅壶漏水的速度不同,但一壶水从满漏至空都是大体等时的。如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1976年出土的西汉漏壶每次漏空大约10分钟,因而计量时间可用漏了多少壶来表示。
为了不间断地添水行漏,计数漏了多少壶,需要有人日夜守候,这也许就是《周礼.夏官司马》中提到“挈壶氏”的原因。书中说夏官司马所属有挈壶氏,设下士6人及史2人,徒12人。
有军事行动时,掌悬挂两壶、辔、畚物。两壶,一为水壶,悬水壶以示水井位置;一为滴水计时的漏,命名击柝之人能按时更换。
如此众多的人员守候一个漏壶显然是很大的负担,人们必然会产生节制漏水速度的要求,或在壶内壁出水口处垫以云母片,或在漏水孔中塞以丝织物等,使漏水缓慢而又不断,这样每一壶水漏出的时间长了,就减轻了不断添水的负担。由于不能以漏多少壶来计时,而要随时注意漏壶里的水漏掉多少,这就是刻产生的基础。最初可能是在壶内壁上刻画。后来为了便于读数,就放一支箭在壶里,在箭杆上划刻度,看水退到什么刻度就知道时间了。由于漏水速度的减慢,改用刻来作为计量时间的单位,壶水的满浅影响漏水速率的问题就显得突出起来。
可以说,我国漏刻技术几千年的发展史就是克服漏水不均匀、提高计时精度的奋斗过程。其间也有箭舟的创造,沉箭式和浮箭式的使用,以及称漏的发明等巧妙的设计。
箭舟是浮在漏壶里的小舟,载刻箭能够上浮;沉箭式是指随着水的漏出,壶里水面下降,箭舟载刻箭下沉而读数;浮箭式是指另用一不漏水的箭壶积存漏出的水,水越积越多,水面升高,箭舟载刻箭浮起而读数;称漏是称漏出之水的重量来计时。
它们都属于报时和显示时间的装置,其报时的准确程度均受到漏水是否均匀的影响。
为了克服壶里水位的满浅影响漏水的速率这一问题,最初想到的当然是不断添水以保持壶里水位的基本稳定,这样沉箭式就不能使用,必然出现浮箭式。
不断添水这一工作又是件麻烦的事,因而就出现了多级漏壶,用上一级漏壶漏出的水来补充下一级漏壶的水位,使其保持基本稳定。显然,这样的补偿壶越多,最下面一个漏壶的水位就越是稳定。
东汉时期张衡做的漏水转浑天仪里用的是二级漏壶,晋代的记载中有三级漏壶,唐代的制度是四级漏壶。从理论上来说还可以再加,但实际上是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补偿漏壶的数量的,因此保持水位稳定这一问题并未彻底解决。




挈壶氏

漏壶是我国古代用来计量时间的工具。

漏壶是古代利用滴水多寡来计量时间的一种仪器,漏是指计时用的漏壶,刻是指划分一天的时间单位,它通过漏壶的浮箭来计量一昼夜的时刻。

在还没有钟表出现的时候,古代的人会根据一天中的影子来判断时间,从早上到晚上影子的长短来判断出时间,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古人又创造了“圭表”、“日晷”等。

但是这些仪器只能在白天的时候工作,到了阴天下雨、傍晚的时候却没办法了,于是人们又发明了漏壶,漏壶传说已经在黄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漏壶的原理

最开始的时候,人们发现陶器中的水会从底部的缝隙中,一滴一滴的漏出来,于是专门制造了一种有小孔的漏壶,他们把水注入到容器中,让水从漏壶里一滴一滴的流出来,再用另一个容器去收集这个漏下来的水。

在另外一个收集水的容器里,他们有一根刻有标记的箭杆,用一个竹片托着箭杆浮在水面上,容器盖的中心开一个小孔,箭杆从盖孔中穿出,这个容器叫做"箭壶",随着箭壶内的水逐渐增多,木块托着箭杆也慢慢地上升,古人从盖孔处看箭杆上的标记,就能知道具体的时间了。



  • 在没有阳光时古人如何计时
    答:古代的时候记时工具是沙漏或者滴漏.铜壶滴漏又名“漏刻”或“漏壶”。即用一个在壶底或靠近底部凿有小孔的盛水工具,利用孔口流水使铜壶的水位变化来计算时间。 我国发明的铜壶滴漏比外国制作的滴水计时器要早的多,应用也普遍,成为历代计时的重要工具。沙漏 沙漏又称“沙钟”,是我国古代一种计量...
  • 秦朝时期的计时工具
    答:平旦、日出、夙食、莫(暮)食、日中、日西中、昏则、日下则、日未入、日入、昏、夜莫(暮)、夜未中、夜中、夜过中、鸡鸣。中国古代还出现过一些与漏刻结构原理类似的计时工具,如以称量水重来计量时间的称漏和以沙代水的沙漏等。但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应用最广的计时装置还是漏刻。
  • 漏刻的简介
    答:漏刻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不仅古代中国用,而且古埃及、古巴比伦等文明古国都使用过。漏刻的发明年代已不可考,据史书记载,西周时就已经出现了漏刻。漏刻由漏壶和标尺两部分构成。漏壶用于泄水或盛水,前者称泄水型漏壶,后者称受水型漏壶。标尺用于标记时刻,使用时置于壶中,随壶内水位变化而上下...
  • 四点一刻钟是什么时?
    答:四点一刻钟是4时15分的意思。古代计时的工具叫“铜壶滴漏”。它是靠铜壶里的水,一滴一滴往下漏来计算时间的长短的。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铜壶底部有个孔,壶中竖着一支带有100个刻度的箭。壶中装满水后,水从孔中滴出来,一天一夜刚好滴尽。一天一夜为24个小时,这样,箭上的一个刻度所代表的...
  • 古时时间中的“刻”,究竟是如何计量出来的?
    答:我们经常在古装电视节目中看到犯人被“砍头”时,监斩官说:“午时三刻已到,行刑!”到底午时三刻是几点,一刻代表多久?关于古代时间的“刻”到底是如何计量的?根据历史记载,我国的刻最早是通过漏壶的方式来计量的。一、漏壶计时法 古时候所说的一刻大约相当于今天所...
  • 古代测量时间的工具仪器
    答:1、日晷(读作guǐ),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又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 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使用时,观察日影投在盘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时间。日晷的计时精度能准确到刻(15分钟)。2、漏壶,又名“漏刻...
  • “漏刻改箭”中的漏剑为什么要经常更换?
    答:简介 漏刻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不仅古代中国用,而且古埃及、古巴比伦等文明古国都使用过。漏刻的发明年代已不可考,据史书记载,西周时就已经出现了漏刻。漏刻由漏壶和标尺两部分构成。漏壶用于泄水或盛水,前者称泄水型漏壶,后者称受水型漏壶。标尺用于标记时刻,使用时置于壶中,随壶内水位变化...
  • 古时候的计时工具求大神帮助
    答:PS以下是计时工具的发展过程 从日晷到铯原子钟 在古代,人们没有计量时间的工具,只是以太阳升降来判断时间的早晚,因此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语。但是,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早在周汉时期,就有了计量时间的仪器。最早的计时器是一种水时计——漏壶,据《隋志》记载:“漏刻之...
  • 中国古代时间计量词有哪些
    答:使用时。日晷的计时精度能准确到刻(15分钟),利用孔口流水使铜壶的水位变化来计算时间、“火计时”,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又一种计时仪器,人们发明了很多计时的方法或工具,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时间,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组成。 铜壶滴漏又名“漏刻”或“漏壶”。现代呢有闹...
  • 古代工具的时间,地点,特征
    答:在很古的时候,人们没有准确计量时间的工具,只是以太阳升降来判断时间的早晚,因此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语。但是,中国到了周汉时期,就有了计量时间的仪器。最早的计时器是一种水时计——漏壶,据《隋志》记载:“漏刻之制,盖始于黄帝。”足见其出现之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