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素养概括为三方面分别是什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0
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核心素养?

教师该具备哪些核心素养
专家认为,未来教师要具备三点核心素养:懂大数据分析,有成长性思维,并善于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提出:教育应该以人文主义为基础,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报道中所提出的未来教师的三点核心素养——懂大数据分析,有成长性思维,并善于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契合了这一教育理念,符合教育发展的趋势。但作为教师,更应认识到,核心素养是适应未来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未来教师的核心素养涉及到多方面,绝非报道中的三点能概括。
原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曾说:“只会统一化、标准化教学的老师,不远的未来可能会被互取网取代而‘下岗’,只有有独特魅力的老师才符合未来教师的标准。”并提出“未来教师是什么样子”的议题。现在的授课,不只是站在讲台上,而是在教室里游走,表情、眼神、身姿、手势等细节都有很大的影响。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推动着教育的变革,也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更高要求。
未来教师的核心素养,即朱小蔓教授所说“独有的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信念素养。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教育必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教育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清楚当下的教育本质和自己的意志,除此之外,是找不到教育的宗旨的。”无论是陶行知,还是教育奇迹缔造者雷夫,都凭借其独特的教育信仰赢得了学生的喜爱,最终走向教育成功。核心素养的提出,标志着教师要从“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教学转向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的学科育人”。教师有教育信仰,才能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浙江外国语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吴卫东教授所提出的“关注教师发展的核心素养有一个根本点,就是把教师从学科人转变为教育人”正契合了这一理念。
二是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曾说:“在当今这个时代,教师已经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学生可以从电视、网络及各种媒体上获取知识。教师的作用由过去单向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转变为指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指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在信息化背景下,传统标准化教学被学生个性化网络学习所取代,学生的学习主要通过网络学习来完成,课堂成为师生讨论问题的场所。对于教师而言,融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为一体的信息素养显得尤为重要。没有信息素养,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只有适应时代发展,具备信息素养尤其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能力,才会成为具有独特魅力的教师。报道中所说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就是未来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体现,而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分类教学和因材施教更是信息化时代教师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三是创新素养。未来教师的创新素养表现为:①创新意识——要有强烈的广泛的兴趣,敢于挑战权威、文本和自我,又能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现和创造。②创新思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方法灵活,多向思维;独辟蹊径,与众不同。③创新能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用独到的思维方式和教育机智,化解教育教学中的矛盾和问题,提高育人效益。④创新人格——具有执着的教育情怀和勇于担当的教育责任与使命,以爱育爱,以生命点燃生命,育人无声。如报道中所说,“西方把教师分成两种类型的人,一类是具有成长性思维的人,一类是固定性思维的人。具有成长性思维的教师,思维能力比较高,相关研究表明,他们所教出来的学生成就要远远高于固定性思维能力的人”。具有成长性思维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体现,是教师创新素养的重要内容。
未来教师的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即教书育人的教育信仰,融合创新的信息素养以及独具一格的创新素养。
作者许兴亮

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职业活动的各种心理素质,以自己优秀的心理素质去塑造新一代的心灵,出色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首先教师要有教师的职业意识素质,面对自身从事教育实践的认识、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活动有所觉知。这主要指教师要具备明确的教育指导思想、创新意识和奉献意识。
其次教师要有教师的职业情感素质。教师崇高的职业情感是推动积极工作的强大力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教师的职业情感,主要包括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两个方面。
第三,教师要有优良的职业能力素质。能力是顺利完成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教育活动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多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完成教育教学的各项任务。教师的职业能力应包括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分配注意的能力、丰富的想象力、优秀的思维力、较强的语言能力和相当强的组织能力。
最后,教师必须具有职业兴趣素质。要做好一项工作,离不开对这项工作的兴趣,如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全身心投入,以苦为乐,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应该有对探索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兴趣,对研究教育教学方法的兴趣,以及对自己所任学科的兴趣.

1首先应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包括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2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3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能力修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教育和教学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和反思能力

  • 什么是教师素养
    答: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其前提取决于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取决于教师是否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取决于教师对工作的激情。我认为,教师对工作的态度,最重要是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做教育教学工作,它是需要全心全意去投入的。它容不得三心二意,你全心全意做都未必做得好,另外一个我对教师工作...
  • 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基本内容
    答: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基本内容,建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主要方面,全体青年教师在学业务的同时,要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力争尽快成为一名有道德、有能力、成熟的教师,来看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基本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基本内容 1.教师爱岗敬业。 教师爱岗敬业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上的内容: (1)情感上——爱校爱教爱生。
  • 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哪三类?
    答:小学教育是基础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水平。也因为小学语文教师还承担着向小学生传播科学精神的重任,小学语文教师的科学素养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对科学知识的了解、科学过程和方法的掌握及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师的科学素养还有很多地方不令人满意...
  • 教师的综合素质是什么?
    答:其二,教师要具备有崇高的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师德中的核心问题,是教师价值观最根本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教师爱和教育爱上。“经师易做,人师难当”,职业理想具体表现在事业心、责任感、积极性三个方面。(2)业务素质 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根据《教师法》第8条对...
  • 教师素养哪些方面
    答: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的必备素质。教师需要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同时,教师还需要具备课堂管理能力,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应具备教学评价能力,能够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三、教育教学...
  • 教师的必备素质是什么
    答:教师的必备素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 专业素养:教师需要具备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深入了解学科内容、教育方法以及与学科相关的学术研究。这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基础。2. 教育技能:教师需要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技巧,包括课堂管理、沟通技巧、评估方法等。良好的教育技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
  • 教师素养的核心是什么
    答:二、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手段,包括教学方法、评价方法、沟通方法和管理方法等。教育方法应该符合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三、教育价值观 教育价值观是指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它是教育思想素养的重要...
  • 教师职业素养是什么?
    答:2、知识素养:教师需要具备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知识,掌握教育理论和方法,了解教育心理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知识。3、能力素养:教师应该具备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等。此外,教师还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
  • 一个合格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答: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作为老师,如果想把知识准确无误传递给学生,还需要注意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各科教材教法以及教育管理方面的知识。只有了解学生需求、兴趣、年龄特点,才能让学生更好掌握知识。三、能力素养 1、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能力素养之一,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要尽量...
  • 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哪些
    答:作为一名教师可以为教育做出以下贡献:1、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制定适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2、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探索和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