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重则不威 学则不固论语哪一篇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子日,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周出自论语哪一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译文]
孔子说:「君子的态度不庄重就没有威仪,所学便不会稳固;做人处事以忠信为本,不会和那些不讲究忠信的人做朋友;自己有了过错一定会勇於改过.

比如我们说唐太宗他与魏征的关系。太宗喜欢养鸟,但不敢当着魏征的面玩。有一次,他在玩鸟,远远地看到魏征来了,就把鸟藏在了衣服里。魏征装着没看见,就在那里八卦、磨洋工,然后才走。走了以后,太宗一看鸟——死了!回到宫里面,大发脾气,要杀了魏征。皇后听说了,就赶紧沐浴更衣、磕头行礼,说:“恭喜皇上!”。太宗莫名其妙,心想:我死了鸟,你还恭喜我。什么意思?皇后讲:“君明臣直,皇帝明智,所以下面做小弟的,就会直言,这就是国家兴旺的象征。”太宗听了,马上变脸,乐得屁颠屁颠的,这鸟也不要了。这便算是“闻过则喜,知善必拜”的一个故事吧。
过去听到别人说自己的不是,看到别人的不是,就不开心、生气、上火、发炎;现在我们听到了自己的不足,看到了别人的不足,真正的可以“闻过则喜”了。

【出处】《论语·学而》:“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意思是: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内心就不会尊敬自己、尊敬别人、尊敬学问;学习的过程是学、用相辅相佐,如果没有恳切庄重的诚心,所学所知很容易变迁而逝,无法给我们的生命带来真实的体验受用;忠信是我们学而习之的基石,没有任何朋友不如自己,反之如果觉得别人都不如我,一定是傲慢遮蔽了心灵的双眼;有了过错要不怕改正。”

当我们不自修自重的时候在别人眼中就不存在威望,学习也不会坚固



后一句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