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莎·费德曼·巴瑞特:情绪(一)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1
你的情绪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一些更基本的部分构成的。情绪不具有普遍性,而是会因为一个人所处的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不同。情绪不是被激发的,而是由你创造出来的。情绪的出现是你身体各个部分协调作用的结果,包括你的各种生理特征、一个受环境影响的灵活的大脑、你的文化背景和成长环境。

——莉莎·费德曼·巴瑞特

1、情绪是天生的,是与生俱来的?

关于情绪,人们由来已久的认知是:情绪是天生的,是与生俱来的。情绪是我们内心独有的、可辨识的现象。当世界上发生某件事时,不管是枪击事件,还是挑逗性的一瞥,我们的情绪都会迅速自动出现,就好像有人按了开关一样。我们的情绪可以通过我们的面部表情一一展现,如微笑、皱眉、怒视,或通过其他特定的、易辨识的表情显现出来;情绪也可以通过我们的声音显现出来,如大笑、喊叫或者哭泣。我们身体的姿势同样会泄露我们的情绪,如每一个手势和无精打采的站姿。

2、传统情绪观

根据传统情绪观,在我们的大脑里有很多这样的情绪回路,据说每一个回路都会导致一组独特变化,即一个情绪“指纹”。也许某个讨厌的同事会触发你的“愤怒神经元”,于是你就会血压升高、皱眉、大喊、愤怒异常。而一条令人惊恐的消息则有可能触发你的“恐惧神经元”,然后你会心跳加速,浑身僵硬,瑟瑟发抖。我们能非常清楚地感受到愤怒、高兴、惊喜以及其他情绪反应,而且这些情绪状态很容易识别。由此看来,这样假设似乎非常合理:在我们的大脑和身体里,每一种情绪都有一个起决定作用的基本模式。

根据传统情绪观,我们的情绪是进化的产物。情绪在以前帮助我们生存,现在则成了我们生物特性的固定要素。情绪具有普遍性:在世界各地的每一种文化中,每个年龄段的人都会体验到和你差不多的悲伤的情绪——即使是100万年前,在非洲大草原上,居无定所的原始人也会体验到和你现在差不多的悲伤。我之所以说“差不多”,是因为在感受悲伤的情绪时,没有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姿态或者大脑活动会完全相同。而且,你的心率、呼吸和血流也不会每次都一样,你皱眉的深度也可能因为意外或者个人习惯而有深有浅。

3、情绪与理性

由此,情绪被认为是一种非理性反射,一般和我们的理性无关。大脑的这种原始功能让你想对你的老板说“你是一个傻瓜”,但是你理性的一面知道,这样做你就会被解雇,因此你会克制住自己的冲动。这种情感和理性的内在斗争一直是西方文明的重要内容,因为这种斗争,我们才是人类;没有理性,我们就只能是情绪化的野兽。

4、情绪没有“指纹”

尽管传统情绪观的知识谱系历史悠久,广为人知,尽管传统情绪观对我们的文化和社会影响巨大,但大量科学实证表明,这种观点可能是错误的。为了验证每个情绪都拥有其对应的唯一的生理指纹,研究人员花了一个世纪也没有找到答案。在研究中,科学家把电极的一端贴在一个人的脸上,监测产生某个情绪体验时其面部肌肉的运动情况。他们发现,即使是同一个情绪,受试者的面部肌肉运动也大不相同,并且没有呈现出一致性。在研究的过程中,他们确定了一件事——情绪没有“指纹”。当你愤怒时,你的血压可能会迅速飙升,也可能不会。当你感到恐惧时,你的大脑中负责恐惧的杏仁核可能会变得活跃,也可能不会。

诚然,数以百计的实验为传统情绪观的合理性提供了某些证据,但也有数以百计的实验对这个证据提出了质疑。在我看来,唯一合理的科学结论是,情绪和我们通常所想的不一样。

5、情绪到底是什么?

当科学家摆脱传统情绪观的束缚,只看研究数据,就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以往的情绪解释。总之,我们发现,你的情绪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一些更基本的部分构成的。情绪不具有普遍性,而是会因为一个人所处的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不同。情绪不是被激发的,而是由你创造出来的。情绪的出现是你身体各个部分协调作用的结果,包括你的各种生理特征、一个受环境影响的灵活的大脑、你的文化背景和成长环境。情绪是真实存在的,但从客观上来讲,其真实性与分子或神经元的真实性不同,情绪的真实性和金钱的真实性一样,即情绪是人类共识的产物。

6、“情绪建构论”

对于这种情绪观,我称之为“情绪建构论”。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对马罗伊州长演讲中听众的反应就有了完全不同的解释。当马罗伊州长在演讲中哽咽时,这并没有激发我大脑内的悲伤回路,相反,我在那一刻感到了悲伤,那是因为我自小就受某种特定文化的熏陶——我很早就知道,当某些身体感觉和巨大损失产生共鸣时,“悲伤”就有可能发生。基于过去一些零散的体验经历,比如我对枪击事件的了解,发生类似事件时产生的悲伤情绪,再面对类似的悲剧时,我的大脑便能快速预测出我的身体应该有什么反应。这种预测导致了我心跳加速,面部潮红,胃紧紧地揪在一起。是这些预测让悲伤情绪的实例有了意义。

通过这种方式,我的大脑构建了我的情绪体验。我特定的身体活动和情感并不是悲伤的指纹。如果预测不同,我的身体反应也会不同,我可能不会面部潮红,反而会浑身发凉,我的胃也不会揪紧,但我的大脑最后依然会把情感引向悲伤。不仅如此,就算我出现了心跳加速、面部潮红、胃紧紧揪在一起、热泪盈眶等反应,也不一定意味着我就是悲痛伤心,也有可能是愤怒或者恐惧。或者在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境中,如一个婚礼庆典上,同样的反应可能代表的是快乐或者感激。

7、“以一种全新的、更加合理的视角看清自己和他人”

尽管有很多证据否定了传统情绪观,但它依然受众广泛,因为它和我们的直觉反应一致。同时,面对一些根本问题,传统情绪观也提供了令人安心的答案,如:从进化的角度来讲,你来自哪里?当你变得情绪化时,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吗?你的体验是否如实反映了你周围的环境?

情绪建构论用不同的方法回答了这些问题。实际上,情绪建构论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人性理论,有助于你从科学角度,以一种全新的、更加合理的视角看清自己和他人。情绪建构论可能和你的典型情绪体验不相符,实际上,它很可能会颠覆你一些根深蒂固的信念,如大脑是如何工作的,以及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和情绪。但是,这个理论从科学的角度为人们对情绪的预测和解释提供了证据,这其中也包括大量传统情绪观试图弄清楚的一些证据。

8、提出更好的问题

科学革命的出现通常并非源于某个突然的发现,而是通过提出更好的问题产生的。如果情绪不是被简单激发的反应,那么情绪又是如何炼成的?为什么情绪如此多变?为什么长久以来我们都坚信情绪有自己独特的“指纹”?这些问题本身就十分有趣,值得思考。但探索未知的快乐不仅仅源于我们对科学的热爱,人类独有的探险精神也起到了部分作用。

9、“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当科学家”

当我在研究生院学习的时候,第一次对长久以来存在的情绪理念产生了怀疑。当时,我正在做一个研究,研究自卑心理产生的根源,以及自卑是如何导致焦虑或者抑郁情绪的。此前,已经有无数实验证明,当人们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时,往往会感到抑郁;而当人们无法满足他人的期望时,则会感到焦虑。我读博时做的第一个实验就是重复这个实验,再次验证这个众所周知的结论。当时,关于抑郁和焦虑的症状已经有非常全面的观点。在实验的过程中,我根据症状列表询问众多受试者,询问他们是感到抑郁还是焦虑。

我在本科期间做过很多更加复杂的实验,因此觉得这个实验再寻常不过了。而实际情况却是,这个实验彻底失败了。参与实验的受试者并没有如我预期的那样,报告自己感觉抑郁或者焦虑。于是我重复了这个实验,但依然失败了。我重复了一次又一次,都以失败告终。每次实验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3年中,我连续做了8次这个实验,也失败了8次。在科学领域,实验很难复制。但像我这样,一个实验复制了8次,8次都得到同样失败的结果,实在令人印象深刻。我安慰自己: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当科学家。

10、“无法区分焦虑和抑郁情绪”

然而,当我认真研究了收集到的所有数据后,我发现,8个实验中都存在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我的实验中,很多受试者似乎并不愿意,或者无法区分焦虑和抑郁情绪。大多数人要么说自己既焦虑又抑郁,要么说自己并没有感觉到这两种情绪,很少有人说自己只感觉焦虑,或者只感觉抑郁。这完全讲不通。在进行情绪评估时,所有受试者都知道焦虑和抑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绪。一个人在焦虑时会感到紧张、易怒,总是担心有不好的事情发生;而一个人在抑郁时经常会感觉痛苦,浑身没劲,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觉得生活就是一场战斗。而且任何人在出现这两种情绪时,他的身体也会呈现出完全相反的状态。他应该可以感觉出差异,区分抑郁和焦虑并不难。但是,在我的实验中,大多数受试者都没有做到。这是为什么呢?

11、“情绪粒度”

这时,就不得不再次提到传统情绪观了。根据这个观点,“情绪粒度高”是指可以准确解读内心的情绪状态。如果某个人能够用不同的词(如“快乐”“悲伤”“恐惧”“厌恶”“兴奋”“敬畏”)来区分不同的情绪,那么他一定能发现每个情绪的生理线索或者反应,并能够正确解读它们。如果一个人无法区分“焦虑”和“抑郁”情绪,那么他的情绪粒度就会很低,他也就无法发现这些生理线索。

12、“情绪的积极构建者”

情绪不是对世界的反应。你不是感觉输入的消极接受者,而是情绪的积极构建者。由感觉输入和过去的体验,你的大脑都在构建意义、确定行动。如果你并没有可以代表过去体验的概念,那么所有的感觉输入对你来说就只是一堆噪声。你不会知道这些感觉是什么,是什么导致了它们的出现,你不知道如何对待它们。拥有了概念,你的大脑会赋予感觉以意义。有时,这样的意义就代表了情绪。

 13、“我们是我们自己体验的建造师”

在本章开头,你看到了一堆黑色斑点,在运用了一些概念后,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只具体的蜜蜂。这并不是大脑编造了骗局,这就是你的大脑一直以来的工作方式——你积极参与确定你所看到的东西,但大多数时候你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参与其中了。单纯的视觉输入构建意义的过程为解决人类情绪谜题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当我在实验室中进行了数百次的实验,并查阅了其他研究者数以千计的实验之后,经过深思熟虑,我得出了一个被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所认可的结论:情绪既无法从脸上判断出来,也不能从你身体内部的混乱中散发出来。情绪并不是由大脑某个特定部位产生的。任何科学创新都不会奇迹般地揭示出任何情绪指纹。那是因为我们的情绪不是与生俱来的,正等着被发现的。事实上,情绪是被炼成的,是被我们炼成的。我们无法识别或者确定情绪:在需要的时候,我们通过大脑系统的复杂互动,随时可以构建我们自己的情绪体验,感知他人的情绪变化。人类情绪并不受深深根植于我们高度进化的大脑中的兽性部分的制约:我们是我们自己体验的建造师。

14、“大脑是如何创造情绪的?”

这些想法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的并不一致。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我们前一刻在想什么或者做什么,情绪就像一个个小炸弹会突然出现,并干扰我们。同样,当我们观察其他人的面部或身体时,我们似乎毫不费劲就可以看出它们的主人当时的感觉,甚至在它们的主人还没有意识到时,我们就已经感知到了。当我们的狗汪汪地叫,或者猫发出咕噜声时,我们似乎也可以探测到它们的情绪。但是,不论这些个人体验看起来多么令人信服,它们都没有揭示出大脑是如何创造情绪的。这就像我们看到太阳从天空走过,就觉得太阳在围绕地球转是一样的。

  • 如何有效控制自己的脾气?总是控制不住,是否需要看医生?
    答:3 提升自己的“情绪粒度” 我在自己的其他文章里,反复提到过。 读了很多有关情绪方面的书,各种学说都有。也挺好,但我觉得可操作性最强的,还是美国心理学家莉莎·费德曼·巴瑞特在《情绪》一书中提出的“情绪粒度”一说。 所谓提升情绪粒度,简单说就是理解更多情绪描述的词语。 情绪粒度高的人感知情绪更有层次...
  • 非暴力沟通——2
    答:什么是情绪“粒度”呢?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莉莎·费德曼·巴瑞特在《情绪是如何制造的》一书中提出,情绪“粒度”就是你分辨、感知不同情绪的能力。情绪“粒度”越高,越能精准识别出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作出相应的行动。比如,情绪“粒度”低的人只有两种情绪状态——高兴和不高兴,而情绪“粒度”高的人,能在不高兴...
  • 如何排解自己的愤怒情绪
    答:5.愤怒有的时候来源于一些跟自己无关的事情,或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存心想要激怒你,你可以在心里问自己一句“这么生气,值得吗”,当你开始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时,也能有效地缓解一些愤怒的情绪。“情绪粒度”是情绪专家席莉莎·费德曼·巴瑞特提出的概念,是指一个人区分并识别自己具体感受的能力,高...
  • 如何让孩子大脑更灵活聪明?哈佛心理学家7个建议,请务必听听
    答:我身边的所有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多学习技能、提高情商,即便觉得自家孩子年龄太小无法理解,也会希望通过各种各样的拓展练习来提高他们的心智状态。然而,孩子的成长和大脑建构过程,往往和父母的教养方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近,我知道了一位哈佛大学神经与心理学专家丽莎·费德曼·巴瑞特(Lisa Feldman ...
  • 大脑如何决定你的认知?从一张鸭兔图开始说起
    答:虽然每个人在某些提示下都能最终看见鸭子又看见兔子,但却没人能一下子同时看见鸭子和兔子,无论你多努力。 我们通过感知这扇窗户对世上万物形成认知,但这些认知像镜头一样,只聚焦在我们想看见的事情上。 我们是否也活在某种隐喻的鸭兔世界中?当我向东北大学跨学科情感研究所的所长丽萨·费德曼·巴瑞特(Lisa Feidma...
  • 看什么书可以提高情商?
    答:这类书籍很多,推荐三本以供参考:1、《高情商与情绪控制力》书中讲述的内容,都是围绕“情商”来做文章的。千万不要以为,情商只是跟人际关系扯上关系,怎么对内控制好自己,也是情商的一部分。如果连自己都控制不了,这种情绪就会对外产生相连的影响了。正如已故人际关系学家戴尔·卡耐基说的那样,人与...
  • 如何有效控制自己的脾气?总是控制不住,是否需要看医生?
    答:3 提升自己的“情绪粒度” 我在自己的其他文章里,反复提到过。 读了很多有关情绪方面的书,各种学说都有。也挺好,但我觉得可操作性最强的,还是美国心理学家莉莎·费德曼·巴瑞特在《情绪》一书中提出的“情绪粒度”一说。 所谓提升情绪粒度,简单说就是理解更多情绪描述的词语。 情绪粒度高的人感知情绪更有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