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期儿童思维有哪些特点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31
简述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

幼儿晚期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发展,但占主要地位的还是具体形象思维。上小学以后,儿童通过学习,学到了许多人类积累的知识经验;逐渐掌握越来越多的概念、法则、法律;学习又促使儿童进行思考。这样,他们的抽象思维逐渐发展起来,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渐过渡。

二、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的发展。

幼儿晚期儿童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目的性虽有所发展,但仍以不随意为主。上小学后,在学习读、写、算过程中,儿童要完成老师提出的任务,必须使自己努力注意、记忆和思考,这样不仅促使儿童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随着第二信号系统调节机能的增强,心理活动和行为目的性的提高,随意性和自觉性也得到了发展。

三、集体意识和个性的逐渐形成。

幼儿期儿童虽然也参加集体生活,但这时的集体意识比较模糊,还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和集体的关系经。进入小学以后,最初还保留着幼儿时期的这一特点。如他们根本不懂班级是一个集体,意识不到班级的荣誉。以后,在老师教育的影响下(如班级分工、轮流值日生、学校三项竞赛等集体活动),儿童就逐步意识到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权利和义务等等,再通过少先队等的集体活动,儿童和集体关系越来越密切,逐渐形成对人、对已、对事物的一定态度,初步形成了意志、性格和个性。

主题与时间不稳定,易变换;不易分清想象和现实之间的界限,幼儿的言谈常常有虚构的成分,对事物的某些特征和情节往往加以夸大。
缺乏计划性和预定的目的,只满足于想象过程本身;想象的创造成分还保留在具体形象的水平上,不能再语词的水平上进行创造性想象。

扩展资料
幼儿想象的产生常是由外界刺激物直接引起,想象不指向于一定目的,仅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
幼儿期是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特别是包括想象力在内的认知能力迅速发展。想象力是指人脑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对这些表象加工改造,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儿童的想象力在幼儿期最为活跃,几乎贯穿在幼儿期的各种活动中。

让·皮亚杰(Jean Piaget,生于1896年8月9日,逝于1980年9月16日),瑞士人,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的成为了这个学科的典范,一生留给后人60多本专著、500多篇论文,他曾到过许多国家讲学,获得几十个名誉博士、荣誉教授和荣誉科学院士的称号。

幼儿的思维发展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方式: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幼儿早期的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幼儿中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末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1.直觉行动思维

0~2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指主要利用直观的行动和动作解决问题的思维。例如,幼儿通过拖动桌上的布来获得他不能直接拿到的玩具。直觉行动思维离不开幼儿对客体的感知和动作,是幼儿早期出现的萌芽状态的思维。皮亚杰认为这个阶段幼儿思维的发展有两个明显的标志:一是幼儿有时不用明显的外部尝试动作就能解决问题;二是产生了延迟性模仿能力。所谓延迟性模仿是指模仿的对象或动作在眼前消失一段时间后对行为或动作的模仿。

总体上说,幼儿大致获得了以下能力:幼儿通过伸手和抓握等动作,开始注意到物体的空间关系,这使幼儿逐渐超越了直接的感知和运动,开始理解周围的世界;幼儿突破了直接经验的限制,发展起了具有先后的时间维度的概念,出现了对因果关系的初步理解;幼儿开始逐步理解目标和手段的关系;幼儿可以模仿不在眼前的行为并表现出明显的目的性等等。

在皮亚杰看来,这一阶段的幼儿思维发展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获得了“客体永久性”的概念,即幼儿明白了消失在眼前的物体仍将继续存在。皮亚杰认为,幼儿在没有直接感知物体时却相信物体仍然存在是一个逐步学习的过程,贯穿整个感知运动阶段,其典型的表现就是婴儿出现藏猫猫的游戏行为。直觉行动思维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思维方式。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离不开幼儿对实际物体的感知和动作,因而缺乏行动的计划性和对行为结果的预见性,思维具有明显的狭隘性。



(图:客体永久性)

2. 具体形象思维

2至6、7岁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是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利用事物的形象以及事物形象之间关系解决问题的思维。这一阶段的幼儿虽然摆脱了对动作同步性的依赖,但仍受到具体事物的形象和动作的影响。皮亚杰将这一阶段幼儿的思维称为前运算阶段。

皮亚杰又进一步将这一阶段分为两个阶段:前概念阶段和直观阶段。前概念阶段幼儿思维的特点表现为幼儿普遍存在的泛灵论和自我中心主义。幼儿的泛灵论是指幼儿将一切物体都赋予生命的色彩。例如,幼儿认为在采摘植物时植物会受到伤害,植物也会感到疼痛。在以下的一段皮亚杰和一位前概念阶段的幼儿的对话中,可以看到幼儿明显的赋予太阳以生命的色彩。


皮亚杰:太阳会动吗?
幼儿:会动,你走它也走,你转它也转。太阳是不是也跟过你? 
皮亚杰:它为什么会动呢?
幼儿:因为人走动的时候它也走。
皮亚杰:它为什么要走呢?
幼儿:听我们在说什么。
皮亚杰:太阳活着吗?
幼儿:当然了,要不然它不会跟着我们,也不会发光。

自我中心主义的幼儿完全以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不能认识到自己的思想可能与别人的思想不同,因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去认识事物。

皮亚杰证明幼儿自我中心主义倾向的著名实验是“三山实验”。在三山实验(如图)中,把大小不同的三座山的模型放在桌子中央,四周各放一把椅子。幼儿被带着围绕三座山的模型散步,使幼儿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的模型。散步之后,让幼儿坐在其中的一把椅子上,将三个玩具娃娃放在其他椅子上,然后问幼儿放在其他位置上的玩具娃娃看到的是什么。

实验结果显示,不到4岁的幼儿根本不懂得问题的意思。4~6岁的幼儿不能区分他们自己和娃娃所看到的景色,不管观察者看到了什么景色,他们总是选择他们自己所看到的景色。能够区别不同观点的第一个信号出现在大约6岁时,这时幼儿表现出他们知道了区别所在,但是却不能指出来。在8~9岁,他们能够理解他们自己与娃娃的观测点之间的某些联系。在这个经典的范例中,8岁以下的幼儿被认为是自我中心者。因为他们是基于自己的立场,不能想象出他们自己以外的任何立场。不过,最近的一些研究认为皮亚杰的任务对于幼儿来说是困难的,可能皮亚杰低估了幼儿的能力(Donaldson,1978;Siegal,1997)。




(图:三山实验)

在整个前运算阶段,幼儿思维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不可逆性,幼儿不理解逻辑运算的可逆性。例如,4岁的幼儿不能理解当a>b时,则b<a。例如,你问他,你有哥哥吗。他会说,有。你再问,你的哥哥叫什么名字?他会说,陶陶。你再问,你的哥哥有弟弟吗,他会说,没有。此阶段的孩子不知道a=b,b=c,那么a=c。< p=""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幼儿在前运算阶段思维的局限性集中体现在守恒问题上。守恒是指个体能认识到当物体的外形或形状发生改变时物体固有的本质属性不随其外在形态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皮亚杰设计的守恒问题包括数量守恒、体积守恒、长度守恒、重量守恒等。

数量守恒实验是给儿童呈现两排砝码或糖果,前后排列一致,让他们回答两排砝码或糖果的数量是否一样多。幼儿一般回答说一样多,如果实验者把其中的一排扩大或缩小间距,改变其外在形态,然后让幼儿回答这两排的数量是否一样多。

体积守恒实验是给儿童呈现两个一样的杯子,将水装至两杯子同一高度水平,让幼儿明白两杯子中的水一样多,然后将其中的一杯水倒入一个较高或一个扁平的杯子中,问幼儿两杯水是否一样多。长度守恒实验是先向幼儿呈现两根相等的直线,移动其中一根,然后问幼儿移动后的两根直线是否相等。重量守恒实验是先向幼儿呈现两个一样重量的泥球,改变其中一个泥球的形状,然后问幼儿两个泥球的重量是否相等。一系列的守恒实验(如图)表明,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幼儿还不能理解不变性原则,还没有获得思维的可逆性。




(图:守恒实验)

3. 抽象思维的萌芽

抽象思维是指利用抽象的概念或词,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解决问题的思维。在幼儿末期即幼儿6~8岁这一时期,幼儿开始出现抽象思维的萌芽。

第一,幼儿开始获得可逆性思维。例如,幼儿开始认识到如果在一堆珠子中减去几个,然后增加相同数目的珠子,这堆珠子的总数将保持不变。

第二,幼儿的思维开始能够去自我中心化。所谓去中心化是指幼儿认识到他人的观点可能与自己的有所不同,幼儿能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考虑问题。例如,幼儿开始能够解决“三山问题”。

第三,幼儿开始能够同时将注意集中于某一物体的几个属性,并开始认识到这些属性之间的关系。例如,幼儿开始认识到一个物体可以有重量和大小等几个属性,并且认识到这些属性是可分离的。

第四,幼儿开始使用逻辑原则。幼儿获得的重要逻辑原则是不变性原则,即一个客体的基本属性不变。另一个原则是等价原则,即如果A的某种属性等于B,B等于C,则A必然等于C。



童年时期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基础知识学习以及基本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咨询师研究的范畴是人的所有阶段的心理状态、特征等。
?童年时期人们思维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大的方面:首先是童年期思维的本质特征,它是指认知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运算能力,儿童思维的本质特征也是依赖于具体的逻辑思维内容。其次是儿童的思维从具体形象的思维方式向抽象逻辑的方式转变。那么它深入的分析是指思维的主导类型发生着某种程度上的质变转折。最后是儿童思维类型变化的转折年龄,一般来讲,主要的转变的年龄时间主要是9岁或者10岁。从教育的阶段进行分析,主要是小学教学的中年级,这一阶段也体现着其中的重要转折方式。
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了解得到,小学生阶段,也就是儿童时期,是人们心理转变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个时候人们的心理转变也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所以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后续的分析,进而促使儿童良好的度过这一时间段。为后来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强的保障,这既需要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也需要家长的呵护。

  • 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点包括()。多选
    答:童年期儿童思维的基本特征:1、本质特征(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2、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是思维的主导类型发生质变的过程。3、思维类型变化的转折年龄(9-10岁)。
  • 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点包括
    答:童年期思维的特点之一是感知为主导。在童年阶段,儿童主要通过他们的感觉器官来获取信息和理解世界。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经验是他们认知发展的基石。例如,婴儿会通过触摸和品尝来探索周围的物体,他们会观察,触摸和尝试不同的形状、材质和颜色,以发展他们对物体的理解。童年期思维的特点之一是感知中心性。
  • 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点包括( )。
    答:本题考查童年期思维的特点。童年期一般指7-11、12岁这个阶段,正是儿童进入小学学习时期。童年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对抽象的事物不易理解,因此不能摆脱具体形象。其中,10岁是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期,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质变。A、C两项正确。B、...
  • 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点包括( )
    答:童年期的思维获得飞跃发展,其基本特征在于:1)经历一个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幼儿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经过童年期就进入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导的阶段。这一转变是思维发展过程的质的变化;2)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童年期的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受思维具体形象性的束缚,在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往往...
  • 童年期儿童的主要思维形式是什么
    答:童年期儿童的主要思维形式是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来进行的,而不是凭借对事物的理解,即不是凭借概念、判断、推理来进行的。其特点是:1、具有具体形象性,即离开具体形象事物就不能进行思维活动。2、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即通过对物体的感知,逐步认识事物的属性,区别...
  • 童年期儿童思维的本质特征是
    答:童年期儿童思维的本质特征如下:1.直觉行动思维0~2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指主要利用直观的行动和动作解决问题的思维。例如,幼儿通过拖动桌上的布来获得他不能直接拿到的玩具。直觉行动思维离不开幼儿对客体的感知和动作,是幼儿早期出现的萌芽状态的思维。皮亚杰认为这个阶段幼儿...
  • 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点有
    答: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点有:经历一个质变过程。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通常意义上的思维,涉及所有的认知或智力活动。它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认识是认知知识,即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
  • 童年期认知发展的特点是
    答:童年期认知发展的特点主要包括具体性、逐步抽象化、好奇心强以及思维的活跃性。首先,童年期的孩子们在认知事物时,往往从具体、直观的角度出发。例如,他们可能通过触摸、看到或尝试某物来了解其性质和用途。这是因为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完全发展,所以更依赖于直接的经验和感知。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
  • [单选题] 小学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是( )。
    答:童年期是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其思维的本质特征是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这一时期的儿童已经掌握了守恒;形成守恒概念的推理方式,即恒等性、可逆推理和两维互补推理;具有自我中心表现和脱自我中心化,4-7岁儿童具有自我中心现象,9岁以后儿童正确的认知结果占主导地位,基本摆脱自我中心的影响。所以,...
  • 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征包括什么
    答: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童年期思维的本质特征,它是指认知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运算能力,儿童思维的本质特征也是依赖于具体的逻辑思维内容。其次是儿童的思维从具体形象的思维方式向抽象逻辑的方式转变。那么它深入的分析是指思维的主导类型发生着某种程度上的质变转折。最后是儿童思维类型变化的转折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