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冷兵器分为多少种,分别是?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3
中国古代兵器分为多少种类?

  兵器
  开放分类: 兵器

  目录
  • 冷兵器
  • 中国冷兵器的发展
  • 古代兵器介绍
  • 古书中对冷兵器的一些记载
  • 火器
  • 火器的发展


  字典中解释:兵器,军事斗争中包含有各种杀伤力、破坏力的器械装置.


  冷兵器
  [编辑本段]
  广义的冷兵器指冷兵器时代所有的作战装备。
  1.兵器自古有就有 中国古代兵器不但是为了防御,有时更是人身份地位的象征,“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足见兵器在古代国家中的显赫地位。兵器的先进程度,往往决定了一个国家强盛与否。

  从冷兵器类别来分 可以分为十八种,即人们所说的十八般兵器: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镗、棍、槊、棒、拐、流星。
  在武侠小说中,兵器的作用则被神话 如:小李飞刀,绝世好剑等
  古典小说中人物也配以不凡的兵器:关公青龙偃月刀、张飞丈八蛇矛、吕布方天画戟等等。


  中国冷兵器的发展
  [编辑本段]

  中国古代兵器大概可以分成三个阶段,首先是史前时期,从考古学来讲叫石器时代,我们称这个阶段是石器时代的兵器。

  开始青铜冶铸后,这时候兵器的主要材质就开始变成了青铜的。我们称这个时期的兵器为青铜时代的兵器。人们懂得了金属的冶炼后,这时候军队使用的兵器的主要材质也改为钢铁做的了,就进入了铁器时代的兵器。

  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时期,掠夺战争日益频繁,便逐渐形成了用于作战的兵器和武艺。夏代仍沿用石制兵器,但有所改进,有了少量青铜兵器。至商代,军队使用青铜兵器已较普遍,而且兵器种类增多,质量大有提高。1953年,在河南省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文物已有铜矛头、铜勾、铜戚、铜刀、铜斧、铜簇等项。另外,在山东省益都出土了商代的兵器铜钺、铜头玉矛、铜戈。

  西周兵器进一步多样化,这个时期长兵有:戈、戟、 钺、矛、斧等。短兵则有刀、剑等。这些兵器多为铜质,质地精良坚利。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从石制工具时代进入到使用金属器具的时代;青铜兵器的使用,使兵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价段,并发挥其无比威力。铁兵器始于周代,战国时期已普遍使用。由于铁的蕴藏量较为丰富,铁器的坚硬度比铜制品强,又易于铸造, 因此,铁兵器逐渐代替了铜兵器,品种更为齐全。

  中国古代兵器之种类堪称世界之最,不完全因为那个年代的贵族普遍尚武,还因为殉葬与厚葬制度的缘故。于是,青铜兵器同样也大多出土于贵族的墓葬中。诸如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许多兵器都出自重要匠师主手,工艺刻意求精,凝聚了高度的智慧和技巧,非寻常器物可比。据古籍记载以及大量的出土文物表明,当时有戈、戟、矛、殳、 斧、钺、锤、锥、刀、剑、匕首等,并广泛应用于战争中。作战时,士兵衣铁甲,操铁杖,使用铁斧、铁刀、铁钺、铁矛等兵器。到了汉代大抵完成了铜兵器向铁兵器的过渡, 至三国时期,铜兵器已经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演变为铁兵器的全盛时期。据《典论》记载:"魏太子曹丕选楚越良工制铁刀、铁剑、铁匕首,精而炼之,至于百辟(即锻炼百次)"。这种武器质量上的飞跃,势必对使用武器的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武艺的发展。隋唐五代时期的铁兵器中,长兵器以矛、枪和长刀为主。

  据《新唐书》记载:"光弼有裨将,援矛刺贼,洞马腹,中数人"。这表明唐将善用长矛而且技艺精良。短兵器则以刀为主。剑在这时已经失去了实战的价值,成为道士们的法器和民间习武器械。剑术一直是人们喜爱的武术项目之一,佩剑之风长久不衰。相传诗仙李白经常舞剑,友人崔宗之称赞他:"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唐代重射,弓矢的结构精巧,规格多样,据《唐六典》所记。弓有长弓、角弓等4种,弩有擘张弩、角弓弩等7种,箭也有竹箭、木箭等4种。

  宋、元之际有所谓"十八般武艺"之说。其实"十八"不过是泛称而已,实际上远不止此数。据宋人曾公亮《武经总要》记载,长杆铁枪就有18种,另外长柄铁刀有8种, 各种短兵器有17种,如手刀、蒺藜、铁鞭、铁 、铁剑、大斧、烈钻、钩棒等等。著名的"梨花枪"就产生于宋代,其枪法已发展到纯熟的程度。元代兵器则精细而实用。据茅元仪的《武备志》记载,有各种铁枪6种,各种刀7种。还有飞钩、噞、马叉、梨花枪、狼筅(长枪)、双飞挝、飞锤、铁戟等兵器49种,另有火枪、火炮6种。到了明代,"十八般武艺"有了具体内容。明人谢肇制《五杂俎》卷五中记载:"何也十八般?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予、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简、十三挝、十四殳、十五叉、十六钯、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十八般武艺"讲的是演练兵器的技艺,所以它的前十七种都是兵器的名称。第十八种为 "白打",明代朱国帧《涌幢小品》中解释说:"白打即手搏之戏……俗谓之打拳"。清代的兵器与明代大同小异,不过品种更多而已。拿刀来说,有大刀、朴刀、春秋大刀、三尖两刃刀、大环刀、凤嘴刀、梅花刀、腰刀、战刀、苗刀、壮族尖刀、彝族插刀……不下10余种。此外,叉、抓、拐、弩、斧、盾、钩、殳、锤、 、?、棒、刺、钹、钺、钯、齿、铲等等就更多了。器械的多式多样,使武术的内容更为多姿多彩。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武术训练与竞赛的需要,对刀、枪、剑、棍等常用器械的规格作了具体规定,对重量、长短、粗细以及器械制作材料都有明确要求,对武术水平的提高起了促进作用。


  古代兵器介绍
  [编辑本段]

  九短:刀、剑、鞭、锏、拐、斧、棒、椎、杵。

  九长:刀、枪、棍、钺、叉、铛、钩、槊、戟。


  古书中对冷兵器的一些记载
  [编辑本段]

  1.《周礼•夏官司马》:「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与其等。」先郑云:「戈、殳、戟、酋矛、夷矛。」
  2.南宋华岳《翠微北征录》卷七<弓制>:「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
  3.南宋永嘉年间<张协状元>第四十八:「前日两个小人,一个道欠钱,一个道不欠钱,十八般武艺都不会,只会白厮打。」
  4.元曲中大量出现十八般武艺之说,说明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口头禅。但仍未见详细内容。
  5.明何良臣《阵纪•束伍》:「授器之要,因其短长编列之,宜随其地势,每以枪、筅、弓、弩、标、铳为长兵,刀、镰、叉、钯、牌、斧为短器。」
  6.明嘉靖郭勋刻百回本《水浒传》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史进每日请王教头点拔,十八般武艺,一一从头指教。那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杈。」
  7.明谢肇制《五杂俎》卷五:「正统己巳之变,招募天下勇士。山东李通者,行教京师,试其技艺,十八般皆能,无人可与为敌,遂应首选。」(十八般乃: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槁、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头、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
  8.朱国祯《涌幢小品》仝,惟第十三为「挝」,当属音同假借。
  9.清初褚人获《坚瓠集》:「山西李通善使武艺十八事,计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鞭、锏、挝、殳、叉、把头、绵绳套、椎及白打,共十八种。」
  10.清初褚人获《坚瓠集•续集》:「矛、椎、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杈。」
  11.元兵西征时,从各地带回一些兵器,种类繁杂,看来「十八般兵器」和「十八般武艺」之说,是一种统称或概算。
  12.成语俗谚中,与兵器有关者:一箭双雕、借刀杀人、回马枪、拖刀计、杀手锏、流星椎、
  13.历代名人所使兵器:关公青龙偃月刀、张飞丈八长矛、吕布方天画戟、


  火器
  [编辑本段]


  火器:用火力杀伤人或用火力发射的兵器,火器利袭远。如枪、炮、火箭筒、手榴弹等。


  火器的发展
  [编辑本段]

  到了北宋时期,火药开始用于兵器。中国是火药的故乡,中国的军队是最早使用火药武器的军队。在北宋的《武经总要》里边讲了三种配方,即蒺藜火球,霹雳火球、火炮火药法。当时用火药做成了用抛石机发射的炮弹,当然抛石机最早的使用,就是炮的出现可能在东周晚期。

  南宋时候出现了竹筒火器,陈规的《守城录》里面讲到,开始用竹筒,里边放上火药能够往外喷火,或者能烧伤敌人。还有就是把长矛下边安上一个药筒,也可以喷火,当时也叫火枪。就是说开始出现管形的火器,这是出现最早的火器。

  明代的火器发展到鼎盛时期。其火器的管形火器品种颇多,形式复杂。当时的喷射火器(古代火箭)制造已经相当精良,样式繁多,据《火龙神器阵法》、《武备志》等史书记载,此间多使用的火箭种类有单发火箭、多发齐射火箭、多火药筒并联火箭、有翼火箭、多级火箭等,火箭的品种达几十种之多。由于火器的蓬勃发展,明代军队普遍装备了火器,战争的主要武器转向了使用火器。燕王朱棣与建文帝争夺帝位时,就曾使用火箭作战。永乐年间(1403-1424年),明王朝还专门组建了"神机营",这种独立炮兵建制在当时中国乃至世界各国都首屈一指。

  火药传到西方以后,由于社会制度的变化,特别是和资本主义萌芽联系在一起,它有一个极大的发展。所以当时荷兰、西班牙这些商船到了中国,带来了当时西方先进的枪炮过来,明军才看到自己的落后,所以才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就开始引进了西方的枪炮的制作技术。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开始练新兵,袁世凯练新兵等等,开始引进新的西方的枪械以后,中国古代兵器的历史就结束了。

  火器发展到现在,枪械的品种繁多,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

中国古代击刺勾啄长兵器。其特点一般为在端首带有横向伸出的短刃,刃锋向内,安有长柄,用以勾割或啄刺敌人。最早的戈由石刀、石斧、石镰等原始工具发展为石戈、青铜戈等。戈的形制尺寸多样,据《考工记》记载,戈的规格是:戈广 2寸,内长七寸,胡长6寸,援长8寸,重1斤14两。柄长6尺6寸。但实际上戈的尺寸并不一律。标准的戈,由戈头、柄、铜尊三部分组成。 [矛] 一种带有尖锐刃器的长直形刺杀兵器。世界上多数民族过去在野猎和战争中曾使用的刺杀武器或投掷武器。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最初的矛是削尖了的棍棒,后来的矛是在矛杆上装上矛头。全长1_5一5米。在石器时代使用石矛头和骨矛头,从青铜时代开始使用金属矛头。矛使用最广泛的时间是在铁器时代。罗马步兵装备矛头重而长的投掷矛和长矛。中世纪时,骑兵和步兵使用矛。在古罗马,矛是徒步军人和乘骑军人的一种通用武器,军人通常将投掷矛放在铸制的矛简肉携带。15一16世纪,俄国的矛主要使用铁或上等铸剑铜制作的带棱矛头。矛头的头部称为矛尖,套在矛杆上的矛头的管部,称作矛盔。矛杆末端有金撬套箍。矛头和矛盔相连的粳大部分制成球形。一种长杆轻便矛在步兵中一直使用到枪刺的出现,而在骑兵中一直使用到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矛又名销、镀,后进化为枪。矛由矛劈、骸、柄、韦尊四部分组成。矛劈,就是矛头带刃的部分,中线起脊,有的两旁留有血槽。刃身下口是骸[釜],路呈圆锥形。用来安插矛柄。柄为竹制或木制,长为2丈或2丈4尺。为了防止矛头脱落,两旁常有两个环纽或留出两个小孔,以便用绳索将矛头绑牢在矛柄上,或用钉子钉牢。柄端有(原文缺字),用来插地。最初用尖形约石块或骨角做矛头,绑在竹木杆上,商周时期,矛头改用青铜制造,分酋矛和夷矛两种。战国以后,改为铁制。由于枪的出现和兴起,矛的作用减弱,晋以后矛逐渐演变为枪。 [枪] 古代一种刺击长兵器。根据李签《太白阴经》记载:两军对阵时,持枪刺敌;宿营结寨时,树枪为营;涉渡河川时,缚枪为筏。枪的形制和矛相似,起初将竹竿、木削制尖头,后又加铜或铁判枪头。晋代,枪头改为短而尖的形式。唐和五代以至更后各时期,枪都成为军队的主要武器。唐代枪分漆枪、木枪、自杆枪、棒扑枪四种,漆枪短,是骑兵用的;木枪长,是步兵用的,其余两种为皇朝禁卫军所用。宋朝的枪种类繁多,《武经总要》申记有捣马突枪。双钩枪、单钩枪、环子枪、素木枪、鸦项枪、键枪、梭枪、褪枪、太宁笔枪、短刃枪、抓枪(两种),藻黎枪、拐枪、拐突枪、拐刃枪等。明朝军队申,枪仍屉"自刃之首",主要有舀角枪、箭形枪、龙刀枪等,还有手头标枪。清代的长枪有嫉形枪、笔形枪、钩形枪、矛形枪等。到清末,经战争的淘汰,种类繁多的长枪趋向于单一化,枪头一般为扁形,圆底,筒外加数个铜箍,其外形接近矛头。这种枪一直沿用到中国工农民主大革命时期。北方革命根据地叫做红缨枪,南方革命人民则叫做梭镖。 [戟] 古代一种戈、矛合一或矛、斧合一的长柄兵器。中国戳又称馒。棘等,是戈与矛的合一体,这种形制是世界独有的。中国柄前安置直刃,一侧枝生横刃,具有钩、啄、刺、割四种功能,杀伤力强于戈和矛。基本形制是戈、矛联装在木柄上。据《考工记》记载,西周时期的规格是:戳广寸半,内长4寸半。胡长6寸,援长7寸半,刺长6寸,重1斤4两,柄长1丈6寸。中国目前已发现最早的是河北棠城台西商代遗址出土的一艾矛、戈合体铜戳。普遍使用于商、周以至汉、晋各代。南北朝后逐渐被枪代替,变为仪仗兵器,唐代以后被淘汰。 弓箭。简称“弓”或“箭”。约在公元前3千年,中国就已使用冷兵器——弓箭。它是世界上最早问世、久战沙场的远射冷兵器。由于早期的弓和箭杆为木、竹等材质制成,难以保存至今。乞今发现创制年代最早的弓箭,有1963年从山西省塑峙峪旧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2千年)遗址中,出土的一件用很簿的燧石片打制而成的,长约2.8厘米的石镞及从湖南省长沙市楚墓中出土的一件战国时期(公元前476~221年)的复合弓,其长140厘米,宽4.5厘米,厚5厘米,两侧装有角质弓弭;弓臂为竹质,弓中间段用4层竹片叠成,其外粘有呈胶质薄片状的动物筋、角,再缠丝涂漆加固而成。弓箭问世已历经5千多年,至今仍被人们使用,并列为人们喜爱的体育竞技项目的器具。我国古代曾流传下来了许多美好动人的有关弓箭的故事。象发生在1千3百多年前的“薛仁贵‘三箭定天山’”。唐代明将薛仁贵(公元614~683)受命率兵西出天山征讨铁勒叛军,在两军对峙中,薛仁贵拔箭拉弓,连发3箭,将铁勒叛军的3名将领射死,铁勒叛军顿时大惊,四处奔逃,兵败投降。从此,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故事流传至今。

十八般武艺」是我国旧有武艺的总称。(今用以喻门类齐会)相传是战国时期孙膑、吴起留传下来的。这武艺,关乎九种长、九种短兵器的使用,即「九长九短」。所谓「九长」,是枪、戟、棍、钺、叉、钂、钩、槊、环;「九短」是刀、剑、拐、斧、鞭、「金间」、锤、棒、杵。大抵以握柄范围的长短作为区分。古人所说的「『短兵』相接」,便是指拿着「九短」之类的兵械互打。 「九长九短」的十八般,流传甚久。至章回小说《水浒传》始出现第二种说法。水浒传写史进每日请王教头点拨的「十八般武艺」,包括矛、锤、弓、弩、铳、鞭、「金间」、剑、链、挝、斧、钺、戈、戟、牌、棒、枪、扒等兵器,与传统十八般有明显歧异。之后,又有明代马愈所撰的《马氏日抄》凑入,说山西人李通「十八般皆能」。此处的十八般则为「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金间」、十三锤、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头、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其中的「白打」,很可能是不拿武器的拳脚打斗(亦即「拳术」)。十八般武艺有了「拳术」,可谓人与武艺结合

[戈] 中国古代击刺勾啄长兵器。其特点一般为在端首带有横向伸出的短刃,刃锋向内,安有长柄,用以勾割或啄刺敌人。最早的戈由石刀、石斧、石镰等原始工具发展为石戈、青铜戈等。戈的形制尺寸多样,据《考工记》记载,戈的规格是:戈广 2寸,内长七寸,胡长6寸,援长8寸,重1斤14两。柄长6尺6寸。但实际上戈的尺寸并不一律。标准的戈,由戈头、柄、铜尊三部分组成。 [矛] 一种带有尖锐刃器的长直形刺杀兵器。世界上多数民族过去在野猎和战争中曾使用的刺杀武器或投掷武器。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最初的矛是削尖了的棍棒,后来的矛是在矛杆上装上矛头。全长1_5一5米。在石器时代使用石矛头和骨矛头,从青铜时代开始使用金属矛头。矛使用最广泛的时间是在铁器时代。罗马步兵装备矛头重而长的投掷矛和长矛。中世纪时,骑兵和步兵使用矛。在古罗马,矛是徒步军人和乘骑军人的一种通用武器,军人通常将投掷矛放在铸制的矛简肉携带。15一16世纪,俄国的矛主要使用铁或上等铸剑铜制作的带棱矛头。矛头的头部称为矛尖,套在矛杆上的矛头的管部,称作矛盔。矛杆末端有金撬套箍。矛头和矛盔相连的粳大部分制成球形。一种长杆轻便矛在步兵中一直使用到枪刺的出现,而在骑兵中一直使用到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矛又名销、镀,后进化为枪。矛由矛劈、骸、柄、韦尊四部分组成。矛劈,就是矛头带刃的部分,中线起脊,有的两旁留有血槽。刃身下口是骸[釜],路呈圆锥形。用来安插矛柄。柄为竹制或木制,长为2丈或2丈4尺。为了防止矛头脱落,两旁常有两个环纽或留出两个小孔,以便用绳索将矛头绑牢在矛柄上,或用钉子钉牢。柄端有(原文缺字),用来插地。最初用尖形约石块或骨角做矛头,绑在竹木杆上,商周时期,矛头改用青铜制造,分酋矛和夷矛两种。战国以后,改为铁制。由于枪的出现和兴起,矛的作用减弱,晋以后矛逐渐演变为枪。 [枪] 古代一种刺击长兵器。根据李签《太白阴经》记载:两军对阵时,持枪刺敌;宿营结寨时,树枪为营;涉渡河川时,缚枪为筏。枪的形制和矛相似,起初将竹竿、木削制尖头,后又加铜或铁判枪头。晋代,枪头改为短而尖的形式。唐和五代以至更后各时期,枪都成为军队的主要武器。唐代枪分漆枪、木枪、自杆枪、棒扑枪四种,漆枪短,是骑兵用的;木枪长,是步兵用的,其余两种为皇朝禁卫军所用。宋朝的枪种类繁多,《武经总要》申记有捣马突枪。双钩枪、单钩枪、环子枪、素木枪、鸦项枪、键枪、梭枪、褪枪、太宁笔枪、短刃枪、抓枪(两种),藻黎枪、拐枪、拐突枪、拐刃枪等。明朝军队申,枪仍屉"自刃之首",主要有舀角枪、箭形枪、龙刀枪等,还有手头标枪。清代的长枪有嫉形枪、笔形枪、钩形枪、矛形枪等。到清末,经战争的淘汰,种类繁多的长枪趋向于单一化,枪头一般为扁形,圆底,筒外加数个铜箍,其外形接近矛头。这种枪一直沿用到中国工农民主大革命时期。北方革命根据地叫做红缨枪,南方革命人民则叫做梭镖。 [戟] 古代一种戈、矛合一或矛、斧合一的长柄兵器。中国戳又称馒。棘等,是戈与矛的合一体,这种形制是世界独有的。中国柄前安置直刃,一侧枝生横刃,具有钩、啄、刺、割四种功能,杀伤力强于戈和矛。基本形制是戈、矛联装在木柄上。据《考工记》记载,西周时期的规格是:戳广寸半,内长4寸半。胡长6寸,援长7寸半,刺长6寸,重1斤4两,柄长1丈6寸。中国目前已发现最早的是河北棠城台西商代遗址出土的一艾矛、戈合体铜戳。普遍使用于商、周以至汉、晋各代。南北朝后逐渐被枪代替,变为仪仗兵器,唐代以后被淘汰。 弓箭。简称“弓”或“箭”。约在公元前3千年,中国就已使用冷兵器——弓箭。它是世界上最早问世、久战沙场的远射冷兵器。由于早期的弓和箭杆为木、竹等材质制成,难以保存至今。乞今发现创制年代最早的弓箭,有1963年从山西省塑峙峪旧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2千年)遗址中,出土的一件用很簿的燧石片打制而成的,长约2.8厘米的石镞及从湖南省长沙市楚墓中出土的一件战国时期(公元前476~221年)的复合弓,其长140厘米,宽4.5厘米,厚5厘米,两侧装有角质弓弭;弓臂为竹质,弓中间段用4层竹片叠成,其外粘有呈胶质薄片状的动物筋、角,再缠丝涂漆加固而成。弓箭问世已历经5千多年,至今仍被人们使用,并列为人们喜爱的体育竞技项目的器具。我国古代曾流传下来了许多美好动人的有关弓箭的故事。象发生在1千3百多年前的“薛仁贵‘三箭定天山’”。唐代明将薛仁贵(公元614~683)受命率兵西出天山征讨铁勒叛军,在两军对峙中,薛仁贵拔箭拉弓,连发3箭,将铁勒叛军的3名将领射死,铁勒叛军顿时大惊,四处奔逃,兵败投降。从此,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故事流传至今。

  • 冷兵器和热兵器分别是什么?
    答:冷兵器是指不适用火药等燃烧物质,在战斗中直接杀伤敌人,保护自己的武器装备,常见的冷兵器有:“刀、枪、剑、戟、 镗、棍、叉、耙、鞭、锏、锤、斧、钩、镰、扒、拐、弓箭、藤牌(十八般兵器)。热兵器又名火器,古时也称神机,与冷兵器相对。指一种利用推进燃料快速燃烧后产生的高压气体推进发射...
  • 中国古代冷兵器
    答:中国古代冷兵器 中国古代有“十八般武艺”之说,其实是指十八种兵器。一般是指弓、弩、枪、棍、刀、剑、矛、盾、斧、钺、戟、殳、鞭、锏、锤、叉、钯、戈。弓是抛射兵器中最古老的一种弹射武器。它由富有弹性的弓臂和柔韧的弓弦构成,当把拉弦张弓过程中积聚的力量在瞬间释放时,便可将扣在弓...
  • 古代文明中冷兵器之分
    答:冷兵器的种类非常多,按照用途可以分为[1]:进攻性兵器 格斗兵器(长兵器)护身兵器(短兵器)远射兵器防护性装具攻守城池器械 进攻性兵器进攻性兵器可以分为格斗兵器,护身兵器,远射兵器。格斗兵器也叫做长兵器,一般是在长柄上安装有锋利的刃,使之具有杀伤性。这一类兵器是冷兵器时代最基本的攻击性兵...
  • 古代兵器大揭秘冷兵器都有哪些
    答:前 17 种是兵器名称,第 18 种是徒手拳术。 古代作战器械 古代用于作战工程保障的器材的统称。按尺寸可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器械;按作用可分为攻击型、防守型、机动保障型、维修保障型等;按使用范围可分为步骑战阵器械、攻守城器械、水战器械,车战器械等。 印度古兵器 珂罗摩迦 印度古籍记载的一些尖端锋利的劈刺...
  • 我国古代的冷兵器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冷兵器按材质可分为石、骨、蚌、竹、木、皮革、青铜、钢铁等种;按用途可分为进攻性兵器和防护装具,进攻性兵器中又可分为格斗、远射和卫体三类;按作战使用可分为步战兵器、车战兵器、骑战兵器、水战兵器和攻守城器械等;按结构形制可分为短兵器、长兵器、抛射兵器、系兵器、护体装具、器械、兵车、...
  • 中国古代几种罕见的冷兵器,你绝对不认识
    答:冷兵器按材质可分为石、骨、蚌、竹、木、皮革、青铜、钢铁等种;按用途可分为进攻性兵器和防护装具,进攻性兵器中又可分为格斗、远射和卫体三类;按作战使用可分为步战兵器、车战兵器、骑战兵器、水战兵器和攻守城器械等;按结构形制可分为短兵器、长兵器、抛射兵器、系兵器、护体装具、器械、兵车、...
  • 古战场上的冷兵器分为哪些?
    答:说书人常常提到“十八般兵器”,这是中国民间对古代兵器的泛称,古代兵器以冷兵器为主。冷兵器是相对火药等热能兵器而言,以人的体能为能源,用青铜和钢铁制品制作的近战格斗兵器。它以兵器的尖、刃、重量来杀伤敌人。可分为格斗兵器、抛射兵器和防护装具等3类。格斗兵器又可分为长兵器和短兵器。按照作战...
  • 古代18种冷兵器有哪些?
    答:10. 锏:和鞭一样是破甲的武器,不同的是锏有3~4条刃,所以有三楞锏或四楞锏之说,通常锏比鞭轻,但是杀伤比鞭大,破甲力比鞭小。11. 叉:这不必我说了把,就是三叉戟,中国也有马叉,九股叉,托天叉等许多种。12. 挝:说白了就是以敲打为主的轻兵器,再说穿点就是,三节鞭,双节棍...
  • 古代作战常用的冷兵器
    答:五、矛 矛在古代战争中较为常用,是一种用来刺杀敌人的进攻性武器,长柄,有刃。矛的使用方法大多是用双手握柄,以直刺或戮为主的战斗使用方法。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各种各样的冷兵器数不胜数,但每一种冷兵器都有它独特的用途,都是人类发展的体现,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 中国古代几种罕见的冷兵器
    答:中有利刃似枪尖,称“正峰”或“中叉锋”,两侧分出两股,弯曲向上成月牙形。11. 钺:一种古代的汉族武器,其形制似斧,以砍劈为主。出现于早商,是许多贵族成年男子的陪葬品。唐宋时期仍是一种主要的步兵武器。以上是中国古代几种罕见的冷兵器,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都有所发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