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想还是逻辑 哪个才是理解老子哲学的不二法门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哲学与宗教的区别与联系

一、区别:
1、内涵不同。
哲学只是一种观念的上层建筑,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而宗教不仅是一种观念的上层建筑,而且是一种体质的上层建筑,它不仅包括各种教条教规,一式构成要素,还包括各种机构和威信的宗教组织形式。
2、功能不同。
哲学和宗教以不同的方式发挥影响世界的功能,哲学主要是以抽象思维的逻辑力量来表现她对人和世界关系的理解,而宗教不仅通过抽象的理论,还借助各种直观的表现和艺术性的再现。

3、本质不同
宗教是以“通俗逻辑”,而渗透和影响到社会各个阶层,而作为理论思维的哲学者,需要自觉的学习,因而他的影响力总是受到人们的文化水平的制约。哲学与宗教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宗教的本质是对神的信仰,而哲学的本质就在于它的批判性的理性思考。
二、联系:
表现为哲学脱胎于宗教,其次,哲学和宗教作为意识形态都以抽象的方式表现的经济基础的要求,再次,从哲学和宗教的历史演变进行来看,哲学不仅脱胎于宗教,曾经为宗教服务,并纳入终觉之中,并且始终是到宗教的重大影响,哲学和宗教都是理解和解释人和世界关系的世界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哲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宗教

宗教的确是一种组织,但是都是一群相信神秘不相信科学的信徒组合起来的!在很早以前还没诞生科学时,人类对一些事物无法理解、无法认识、无法认知、无法想明白,以至于幻想出另一个世界以及幻想塑造出各种鬼神魔佛,并相信另一个世界的存在、相信鬼神魔佛的存在,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壮大而建立了相信这种说法的机构形成一股势力一个个组织!当然为了宗教的壮大发展也采用了一些神吹、假打、夸大、包装塑造的手法!
哲学是一种科学,是人类对世界的正确认识、认知、理解、解释!宗教在科学面前属于蛊惑人心的伪科学,是一种虚拟的存在而不现实!

对《道德经》五千言,两千多年来,传注无数,可谓汗牛充栋,已被诠解周遍,几无所余。每临其境,常望洋兴叹,只愧智慧不足,难有新见。如倘有可说者,唯有自己真实之感受与思考,不敢自言有新见于人者。
多年以来,反复阅读《道德经》,开始一直觉得五千言虽然简短,但处处迷惑,如坠云雾、不知所云,难以把握。前几年,与安继民先生一起做诸子解读,安先生亦曾感叹说“老子五千言比庄子七万言难读”,于心戚戚,甚有同感。现在想来,才真正体会到了孔子对老子的“犹龙”的感叹。
哲学是寻根究底的学问,无论面对什么,都要从终极之处找出其最后的根据才是哲学的目的。对于《道德经》的研究,也是如此。我们对老子哲学的探求,不是研究老子的军事智慧、老子的政治智慧、老子的商业智慧、老子的管理智慧、老子的人生智慧等等,其思想的发用、哲学的探求应该是老子哲学之“体”,即老子“究竟”要讲什么,老子有言:“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即在老子看来,那么简单的东西,为什么日常的人们不理解。

那么简单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进行哲学思考的学者们,亦是众说纷纭。基本的看法是,不抓住“道”,就无法理解老子哲学;不抓住“道”,老子哲学研究也不能究竟,自然也不是对老子哲学的哲学探讨。但老子的“道”却是个复杂的问题,由此又延伸出许多的问题,“有”、“无”、“自然”、循环论、辩证法、存在论、生成论、方法论、形上学……,都成了“根本”的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在现代哲学无限多样的棱镜中,老子的哲学之“体”,也映现出了无数的化身。如此多的老子哲学之“体”直接导致了老子哲学的“无体”。面对着这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观点,可能初入道的学者,会无所适从,难以判断其是非得失。但对老子的文本涵咏既久,自然就会产生独立的观念。

老子哲学之“体”映现出无数化身(资料图)

用心至此,就不会再为自己对老子的理解缺乏新意而感到不安,因为老子之道是极端开放的无限之域,其哲学的问题永远都是旧话新说。老子的哲学所散发的智慧,就像村里的一眼深井,谁都可以通过对它的汲取而滋养自己的心智,但谁也不能改变它是什么的本质。上世纪80年代的学者们从思想方式的角度多方做过论述。人们对老子的思维方式的研究相当全面深透,什么直觉思维、经验思维、理性思维、整体思维、形象思维等等。但在笔者看来,单单追求全面的研究也不是哲学的研究,哲学的研究应该抓住“体”,抓住那个“一”,不一定面面俱到,过于面面俱到往往淹没对根本问题的探讨。正如老子所说“言有宗,事有君”,哲学的研究应该掌握言之“宗”,事之“君”。

所以,从总体上看,当时的学者们确实抓住了老子思维的这一点,即老子的“否定性思维”,在这一点上理论界基本达成了一致。如汤一介先生认为,老子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是从肯定天地万物的存在去探求先于天地万物存在的“存在”,是逆推,是要从相反的方面探求天地万物存在的原因和根据;老子的“有无相生”也是“反”的方法,它表明老子要在概念上寻找对应关系,这种方法是肯定负的方面,以便保存正的方面,这是通过对否定的肯定达成对肯定的肯定,包含着对否定意义的深刻认识,更鲜明地反映这一思想的还有老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命题。最后汤先生将之总结为:“这个命题作为方法的公式是:通过否定达到肯定。”许抗生先生也认为,“老子的思维方法,用老子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正言若反’的方法,即是一种逆向式思维方法,或称之否定式思维,是一种通过否定来达到肯定的思维方法。老子的道论正是这一思维方法的产物。”王士伟先生也认为老子学说之最为特异之处在于其异于常人、世俗的思维方式,即否定性思维方式,他认为老子始终对事物及思维的现存性、肯定性、绝对性与特殊性,保有一种怀疑的目光,继而予以批判地理解,着重揭示其中否定的因素,强调发展的否定趋势。他认为否定思维是老子哲学深层结构图式,是贯穿与支配老子思想全过程的一条主线。

这些认为老子思维方式为否定式思维方式的研究,我觉得并不太符合老子的本意,似乎认为老子有故意反推、故意与世俗对立之嫌,而且,我们理解老子有点太“逻辑”了,我们是用今人的思维方式来理解老子。

我们研究老子如果要是按照冯友兰先生的“照着讲”的方式或陈寅恪先生“了解之同情”方式,就不能站在我们今日的立场上来看待老子,相反,我们应该试图还原老子的哲学语境,站在老子的立场上按照老子的方式进行重新思考,寻绎老子的思维路径,看看能否得出老子的哲学结论。如此看来,如果站在老子的立场上,很可能老子认为自己的思维才是正面思维,而世俗的思维才是反向思维。因此,我们的老子研究,虽然是借外论之,但借怎样的外,怎样借外,还是应该有所讲究的。我认为,老子哲学的研究虽然方式多样,但最应该做的是内在发现式的研究,即本体性的研究,而不是站在某一角度的带着异样眼光的观照。
我虽然对任继愈先生的探讨老子哲学的方法不太同意,但对任先生的研究结论还是赞同的。他的《中国哲学史上的里程碑——老子的无》的一文,确实抓住着老子哲学的一个中心范畴“无”,从中华民族认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老子从纷乱现象世界中,概括出了“无”这一负的概念,并给予了积极肯定的内容,即“无”并非空无一物,而是包含“有”所不具备的“实际存在”,有总括万有的特点,而老子的“无为”,也不是无所作为,而是用“无”的原则“为”,那么,“无”就成了老子哲学体系中一个最根本、最高的范畴,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座里程碑。
他说老子常用“无”的方式处理各种问题,这是值得称许的,但我不太赞同他对“无”的来历的探究,他认为“无”来自于老子抽象的概括,来自于理性的推导。这是非常可疑的。包括前面的汤一介先生也认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中推出的“道”也是老子反推的结果。我觉得,这些都是以现代哲学的方式的来理解古人,或许他们以为古代的哲学应该与现代的哲学一样更逻辑,更应该是推理的。我觉得这是错解了古人。在万有的世界中认识“无”不是那么容易推理出的。就像在禅宗中体认明心见性、自性本空的方式,空对于普通人的认识是十分困难的,那不是逻辑的推理能解决的问题,相反,对自性本空的认识靠的多是棒喝、暗示、描述、启发、诱导等非理性的方式才能达成,越是理性的方式对自性本空的认识越是南其辕而北其辙,离真相越远。这里不再多谈。

说得更透的还是朱伯昆先生,他说老子看问题,不像孔子循规蹈矩,那样以正为据,以异端为非,而是专讲与常识常规相反的话,老子这种从反面看问题追求负面价值的思维方式,可以称之为否定意识,构成了道家学说的主要特征。进而,他认为道家这种思维方式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智慧,比从正面或肯定的一面看问题更为深刻。它用“无”的思维来观察和处理人类面临的现实问题,这同数学史上,对零和负数的发现一样,在人类理性思维和认识史上是一次大的飞跃,而且,此种思维方式从对现实的肯定转向否定,具有反常识、反常规、反传统、反权威和反世俗的意义,因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了起了重要影响。朱先生的论述非常深透,然倘有需要再说之处。朱先生与任先生都在论述同一个问题,虽然问题为一,但并不重复,而互相辉映,互相补充,细读之下,更能深透理解老子思想。
这使我忽然认识到:要弄明白不能说的东西,不能像维特根斯坦那样沉默不说,而应该不停地说、反复地说、变着花样地说,直到令人令己终于有所领悟。这就应了一句俗语:越是神秘主义,越滔滔不绝!所以,自己多年独立的思考需要说,这就给自己文章的做就增强了许多的信心。

二、世界哲学视域中的老子视域

“题应该从对哲学的认识开始。归根结底,每一种哲学,都是一个理解视角。每一个视角,都有其特殊的基本参照物。”笔者在自己的一篇文章曾经如此地写道。当然,世界各民族的哲学的终极参照物,各不相同,有的抽象,有的具体;有的在此岸世界,有的在彼岸世界;有的理性,有的非理性。这些最高的根据,就是一个民族观照万物的基本价值视角,它决定了一个民族如何看待世界的根本态度,更在永恒地指导着这个民族的日常生活。在这里,一个民族的宗教、哲学、伦理学、法律、政治、经济、军事等等一切的社会事务都由此而贯穿一起。正是这些不同的基础视角,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别是以神为最高视角的民族。

概括起来说,世界各族思想虽然纷繁杂乱,千差万别,但其哲学的基本立足点,却屈指可数,大体有这么几种:

(一)神
神,这是世界各族最为普遍的视角。实际上,世界上大大小小各个族类,都有自己的神灵信仰。神灵是人类稳定心智,安排生活,即安身立命的终极依据,是人最后的精神依靠,也是人强大的精神源泉,没有神的单个的人或其族群,是弱小的,没有力量的。
作为神灵的视角,在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有两个阶段:一是未进入哲学的原始宗教阶段。这个时期的神只是实在的信仰对象,是非理性的,人们对神的信仰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没有怀疑的,缺乏反思的。从此说来,神人同在。所以,没有经过理性的反省,就没有哲学。二是进入哲学的宗教时期。宗教的发展不只需要绝对的不容怀疑的相信,亦要符合理性,以适合理性的人类的更好的接受。对世界影响最大具有普世意义的神,即有印度的大梵、希伯莱与基督教的上帝、伊斯兰教的真主安拉。

大体看来,各个民族的性格与他们所信仰的神的性格基本一致。即使如犹太人所信仰的上帝与基督教所信仰之上帝为同一神,但他们却具有迥乎不同的性格,就是显然的例子。有了神,有了最后的精神依托,但也会失去主体,一定程度上失去自由自主。

(二)存在这是古希腊人创造的领悟世界的一大视角。它形成了西方哲学的核心。正如方朝晖先生所说:“在历史上,求‘是’这一希腊哲学的基本走向,不仅决定了两千年来西方哲学在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而且深刻地决定了整个近现代西方学术和学科的发展方向;不仅导致了一系列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西方哲学各分支学科——宇宙论、本体论、逻辑学、伦理学、认识论等等——的形成,而且也是一系列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特别是现代自然科学得以在西方诞生的根本原因,这几乎是一系列现代西方文化、学术、思想变革的总根源。”
为什么“存在论”在西方文化或西方哲学中那么重要呢?方先生认为根本上说来,“西方哲学在思维方式上以求‘是’为特征”。存在论由古希腊巴门尼德提出,经亚里氏多德充分论证,奠定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始基。“在巴门尼德那里,一个最主要的想法是,一切存在的和一切思想的是同一的,也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古代希腊最早迸发出来的思想是:可以理解、可以思想的是存在。”而贯穿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亦是:“一切存在都是可以被理解、被思想的,而可以理解和思想的都是存在的。这就意味着不存在、非存在是不可以理解的,不可理解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现代哲学的发展中,海德格尔将时间引入存在,让西方静态的受限制的思想、语言都动起来,“最根本的是让‘bing’动起来,将之视作一个生成的过程,也是一个消亡的过程;是一个开显的过程,也是一个隐藏的过程,而二者又是同一个过程。”海德格尔亦将非存在引入存在,认为“只有让非存在的问题进入哲学的视野,存在与非存在两者的关系才能清楚明白。哲学就是让存在变得明白,而这个存在需要通过非存在来明白。……这个非存在一进入存在论,存在论的面貌就变了。原来的存在论只思考存在,而现在要研究对立不同的一个概念。”可以说,存在的问题一直是西方哲学几千年发展的主线。西方一切的学术问题,对世界以及一切知识的所有疑问皆需由此坐标定位,由此砧板敲定。

呵呵

你的问题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有点南解答。

我的理解是这样,当代的一般人,不是那种生来就悟性特别高的人,特别是我们这种教育体制下教育出来的人,刚刚开始接触到老子的时候,几乎不能理解。所以,要借助逻辑思维和语言,来理解老子。当有一点点感觉以后,“道,可道,非常道”,逻辑的思路又会碰壁了,这时会自动地学习观想,通过内观来理解。然而,修炼内观并非可以速成的,往往会进二退一,这时有需要用逻辑的方式来激励自己,反反复复。但是最终,只能靠内观,才能达到很高的境界。

这是一个渐进过程,慢慢体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