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初期亚非拉为何会发起蓬勃的民族解放运动?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3
为什么说战后初期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几乎都受到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和影响?

战后初期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几乎都受到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和影响,并得到苏维埃俄国的直接援助或道义支持。西方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经由十月革命同东方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联结起来,互相声援,互相支持,打击着共同的敌人帝国主义。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是它赖以生存的基石。正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向帝国主义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庞大的市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帝国主义依靠压榨和吸取被压迫民族人民膏血所获得的超额利润,建立了它们自身发达的经济和统地位。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和威胁着帝国主义的命脉,它是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之间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成为帝国主义全面危机的重要表现。被压迫民族的每一次大规模的解放斗争,也都打击和削弱着帝国主义,在不同程度上加深着帝国主义的全面危机。

与美国全球争霸!!!
成立华沙组织!!!对抗北约!!!!
从斯大林当政时候起,苏联的对外政策就逐步地带上了霸权主义色彩,到勃列日涅夫当政时,以1979年苏联武装占领阿富汗为标志,苏联的霸权主义已具有明显的冒险性和疯狂性。苏联的霸权主义给社会主义事业和和平事业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后果:它败坏了社会主义的声誉,破坏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挑起了一系列的战争和对抗——影响了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事业。


第一节 冷战时期苏联的对外政策思想

一些论著借用西方学术界的分析方法,把苏联介入冷战的原因归纳为国际环境、国家利益和领袖个人因素等三个方面及其相互影响与互动。这种分析方法有其合理性,特别是层次比较清晰。但是它也有两个重大的缺陷:其一是容易把不能放在同一层次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比较;其二是通常被视为外因和英雄创造历史论点之体现的国际环境和个人因素,其实也是同不同时期、不同方面的国家利益等,联系在一起并相互影响的。

因此,在分析冷战这样全球性的国家集团之间的全面对抗时,必须重视并梳理其中的思想政治原则,即通常所说的理念。不重视这些理念,仅仅用国际环境和领袖人物等因素,无法清楚解释苏联坚持了几十年的与美国全面对抗的政策。以下根据苏联对外政策的发展脉络,分析不同时期苏联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和特点。

1. 斯大林时期

在二战结束之际,苏联外交仍然遵循由列宁奠定基础并由斯大林完善的思想原则。它们包括这样一些内容,如:人类社会发展形态的更替是注定的,社会主义必然要取代资本主义;用阶级分析的观点观察国际问题是唯一正确的方法,据此苏联不可避免地要承担支持世界革命运动的义务;认定俄国革命者最了解任何建立人类幸福生活的模式,并要向广大民众灌输这样的信念,即俄罗斯具有特殊的历史和革命使命;只要帝国主义还存在,世界上就不可避免要发生战争,人类消灭战争的唯一途径,就是彻底埋葬帝国主义。这些思想原则可以大致概括为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

斯大林时期的另一个重要理念,是关于战争性质的观点。斯大林从他理解的马列主义出发,认为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共产党人虽然力求消灭战争,但并不是反对所有战争。斯大林说:苏联反对反革命的帝国主义战争,但支持寻求解放的、反帝的革命战争。由此引申出来的理论认为,一场战争如果是为了进步、为了促进世界革命进程、为了被压迫人民的解放、为了捍卫革命成果或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它就是正义性的。这样的观点主导了苏联对冷战时期国际冲突和对抗的认知。

忽视外部世界的发展变化,是斯大林时期苏联对外政策指导思想的又一重要特点。在1953年斯大林去世以前,苏联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即自己处境艰险、战争不可避免等等,忽视或几乎不顾及二战以后世界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例如东欧、中国和北朝鲜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已经大大改善了苏联的安全环境;再如苏联拥有核武器,使美国为首的西方轻易不敢发动世界战争;另外还有欧洲资本主义大国的实力遭到严重削弱、世界科技革命使科技竞争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明显增强,等等。

当然,在苏联内部也曾经存在过不同的意见。苏联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学者基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中出现的重要变化,起草了一系列秘密报告,向苏联决策层建议,将力量集中在国内建设和巩固实力上,慎于在东欧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避免同西方的对抗,因为苏联很可能承受不住这样的对抗。遗憾的是,这样的不同意见不仅没有被听取,反而给该研究所招来了被关闭的厄运。

1949年11月6日,苏共中央书记马林科夫(G..M.Malenkov)在十月革命胜利32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尽管帝国主义包围着苏联,但是社会主义和民主事业在全世界的胜利是必然的,“如果帝国主义者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话,那么这次战争将不只会成为个别资本主义国家的坟墓,而且是整个世界资本主义的坟墓”。苏共中央机关杂志《布尔什维克》在1951年8月指出,资本主义包围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政治范畴。诸如此类的言论,无非是为了全面否定那种被认为是错误的观点,即“资本主义包围已经因为与苏联接壤的新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而瓦解”。

当然,斯大林时期苏联外交的理念是复杂多变的,有时甚至表现出相互矛盾的内容。因此,苏联领导人的言论与冷战的起源之间的关系,被历史学家从各自的角度来解释,并得出一些截然不同的结论,是很难避免的。

2. 赫鲁晓夫时期

斯大林去世以后,特别是苏共20大以后,苏联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苏共20大政治报告中,赫鲁晓夫就苏联的关于对外政策问题,阐述了一些新的观点。

首先是资本主义总危机的继续加深,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和技术进步已经完全停滞。苏联应当密切关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要简单化地理解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的理论,而要更好地研究科学和技术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的影响,以便利用世界技术进步的成就为社会主义的利益服务。这一观点后来被进一步归纳为“和平过渡论”。

其次是认为,和平共处不是一种策略,而是苏联对外政策的一个基本原则。在斯大林时期,苏联也谈和平共处,但其实质是指两种对立的社会制度之间在军事上的停火或非交战状态,东西方之间长期和持久的合作则被认为是不可能的。赫鲁晓夫则明确表示, 具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不仅能够相邻而居,而且应当走得更远一些,走向改善关系、强化相互信任和合作。苏联应承认世界上有两种制度存在,承认每种社会制度都有存在的权利。因此,赫鲁晓夫不像斯大林时期那样,突出强调两个阵营必定要进行全面的对抗。

苏共20大报告还指出,苏联相信社会主义必将会战胜资本主义,但那是终极结果,它的实现是靠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取得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决定性优势,即依靠所谓“竞争性共处”,而不是靠输出革命。这一点被归纳为“和平竞赛论”。

赫鲁晓夫时期的苏联领导层认为,不需要也不应该维持高强度的国际对抗。他们当时认为,国际形势的恶化不仅是不必要的,而且是有害的,要尽量制止、减少紧张局势,或者将国际紧张局势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赫鲁晓夫明确意识到,核武器是具有毁灭性的武器。当时的苏联领导层在反思核战争的后果的基础上,得出了战争可以避免、核战争没有胜利者的结论。

赫鲁晓夫视第三世界的民族民主国家为“和平地带”,确信它们也可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因为在战后,特别是自50年代中期起,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达到高潮,新独立的不发达国家数量迅速增加,形成了一种新的国际政治力量。美苏两个新兴世界大国都力图争夺对这些新独立国家的影响和控制权。不过比较独特的是,赫鲁晓夫把第三世界国家看成是防止战争的力量,其力量的增长成为爆发战争几率下降的原因之一,即帝国主义不仅因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存在而不再是唯一的世界体系,而且因为东方一系列新国家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使国际政治力量对比为之改变,并且有力地加强了和平阵线。

正是在上述一系列思想的影响下,当时的苏联领导层提出了裁军、限制核武器、缓和东西方关系和大力援助民族解放运动等一系列的主张。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还是处理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国家关系等方面,赫鲁晓夫都没有、也不大可能完全突破斯大林时期的思想理论框架,也不可能突破苏联长期形成的大国沙文主义思想的局限性。这突出地表现为不肯放弃用武力维持对社会主义阵营的控制。使用或企图使用武力压制1956年的波匈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

3. 勃列日涅夫时期

勃列日涅夫的确继承了赫鲁晓夫的一些外交原则,但有必要指出,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对外政策思想与赫鲁晓夫时期相比,存在着的三个重要区别。

其一是与赫鲁晓夫以和平共处为重点的原则不同,勃列日涅夫提出的和平共处在苏联对外政策中,是居次要地位的,排在诸如巩固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不懈地支持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等等原则之后。勃列日涅夫强调军事力量的重要性,强调要恢复苏联军队的荣耀、信心以及军事力量对外交决策的影响力,并指望建立强大的苏联武装力量,争取在各种类型的战争包括核战争中,都能够取得胜利。

其二是在与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国家关系方面,不走缓和的路线,而是选择强硬的“有限主权论”。《真理报》曾遵照勃列日涅夫的观点,刊文明确指出,“如果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似乎采取了超然立场而又能保持自己的民族独立,这实际上正是因为有强大的社会主义大家庭,首先是有苏联作为它的中心力量的存在,这里也包括它的强大的军事力量。任何削弱社会主义世界体系这种联系的行为都直接影响到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它们对此不能漠不关心。”

上述理论的逻辑和实质就是所谓“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利益”高于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为了维护所谓“大家庭利益”,就可以也应该牺牲具体国家的利益。进一步说,由于苏联位于“大家庭”的核心,是“大家庭”的领袖,所以它的利益就是“大家庭”的利益,它的权力是无限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权在“大家庭”内是有限的。这一理论的提出实际上也是促成冷战结束时期东欧社会国家对苏联的离心倾向的重要因素。

其三是提出了具有全球性和进攻性的安全战略构想。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二十五大报告中声称,目前在制定苏联我们对外政策的时候,也许地球没有哪一个角落的情况不是苏联需要以某种方式加以考虑的。也就是说苏联的影响力具有广泛的、全球的性质。而进攻性则是指苏联要积极介入所有世界事务,与美国一争高低。这一构想的提出标志着苏联对外政策正走上一个崭新阶段,即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展开积极进攻的阶段。

不过在苏联实现了与美国的核均衡以后,苏联领导人逐步意识到核遏制和核恐怖战略的有限性,并开始有限地反思引起全球冷战的核武器问题,其标志就是1977年1月18日勃列日涅夫的图拉讲话。这个讲话提出的核心观点是,苏联不谋求在未来战争中的领先地位,也不想先发制人。

4. 戈尔巴乔夫时期

从1985年开始,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联领导层对国际问题进行了新的观察与思考,并试图用新的观念的方式,处理国际事务和苏联的对外关系。苏联对外政策的改变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它导致国际关系出现了重大的变化,是促成国际形势从尖锐对立对抗走向全面和根本性缓和的。其结果是以苏联阵营瓦解和苏联解体的方式,终结了冷战。必须承认,苏联对外政策的变化在冷战结束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的实质就是放弃与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进行全面对抗,从所谓“全人类共同利益”的高度,重新审视国际关系,寻求共存、共荣。戈尔巴乔夫为自己的对外政策新思维辩解说,在当代相互依存的世界,一个闭关锁国、思想封闭、与全球的发展隔绝的社会,是不可能进步的。任何一个社会,只有在和其他社会互动而又保持本色时,才能够得到充分发展。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还有一些国家,如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也在战后初期展开了反对英法侵略的民族解放斗争。所有这些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其参加者从工人、农民、商人、学生、军人到各个阶层、各行各业,包括许多爱国军官,知名人士,以至王公贵族、部落酋长。斗争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从罢工罢市、抗交租税、群众集会、示威游行到武装起义或独立战争,汇合成为强大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洪流。在多数情况下,运动的核心力量由知识分子和爱国军官所组成,主要由民族资产阶级掌握着运动的领导权。在运动的发展过程中,不少国家建立共产党,工人阶级逐渐成熟起来,过渡到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的民族民主革命。

战后初期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几乎都受到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和影响,并得到苏维埃俄国的直接援助或道义支持。西方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经由十月革命同东方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联结起来,互相声援,互相支持,打击着共同的敌人帝国主义。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是它赖以生存的基石。正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向帝国主义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庞大的市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帝国主义依靠压榨和吸取被压迫民族人民膏血所获得的超额利润,建立了它们自身发达的经济和统地位。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和威胁着帝国主义的命脉,它是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之间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成为帝国主义全面危机的重要表现。被压迫民族的每一次大规模的解放斗争,也都打击和削弱着帝国主义,在不同程度上加深着帝国主义的全面危机。



(2017·黄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和拉美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其中著名的领导人有:尼赫鲁、纳赛尔。

  • :二战后亚非拉国家为何能摆脱殖民统治走上民族独立?
    答:二战后,各老资本主义国家精力消耗严重,已经没有能力去统治殖民地。殖民统治本身就带有侵略性和压迫性。二战高民族独立意识高涨,有能力这领导。
  • 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答:一、二战后,世界格局重新建立,联合国成立,发布联合国宪章。二、二战后,殖民地国家有了自己的武装部队。三、有学习的榜样“东方红”,人民的部队是不可战胜的。
  • 列举二战后亚非拉发生的民族独立运动
    答: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非洲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拉美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游击战争 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1952年埃及独立,1960年有 17个国家独立。1959年,古巴独立。意义:①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促进了亚非拉的发展和进步。②促进了世界和平与稳定。③给历史上的殖民主义以沉重打击。
  • “亚非拉的崛起”的意义
    答:(3) 第三世界的崛起: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独立的亚非拉国家面对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维护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恢复,“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以及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的日益重要的角色,都是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4) 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特点:包括...
  •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是民族解放运动吗?
    答:是。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是民族解放运动,它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民族解放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和一切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压迫斗争。
  • 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答:70年代至今)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纵向发展,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第三世界开始了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这个时候民族解放运动的主流已经转向巩固政治独立的同时,着重发展本民族的经济,并争取改变旧的世界经济秩序,建立新的世界秩序。而且亚非拉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逐步增强。
  • 一战后亚非拉民族运动的特点
    答:一战后亚非拉民族运动的特点是:①呈现出多种类型和不同的发展道路。②都具有反帝的性质。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
  • 万隆会议召开对啊的历史背景给中国的影响
    答: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非拉地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风起云涌,亚非拉民族独立解放事业蓬勃发展。由于帝国主义对中间地带的争夺,亚非地区成为世界各种矛盾和冲突集中的地区。越来越多的亚非国家认识到,为维护政治独立,发展民族经济与文化,有必要加强国际合作,并要求与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
  • 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人民民族独立运动的表现并分析意义...
    答:表现:亚洲:印度、朝鲜等国独立后建立了新生政权。非洲:1952年埃及独立,1960年有 17个国家独立。拉美:1959年,古巴独立。意义:①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促进了亚非拉的发展和进步。②促进了世界和平与稳定。③给历史上的殖民主义以沉重打击。
  • “亚非拉的崛起”的意义
    答:(4)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特点 ① 有些国家人民把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斗争发展为人民民主革命,战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如中国、朝鲜、越南。② 斗争时间长、范围广,不断向纵深发展,取得巨大胜利。例如:斗争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直持续到90年代,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经过长期斗争,全部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