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作为专业的保教人员,应如何培养幼儿健康生活方式?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5
我们作为专业的保教人员,应如何培养幼儿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行为习惯?

作为保教人员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行为习惯比如说嗯不挑食每日三餐20吃饭然后要讲究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等等。

当今社会,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对孩子都是百依百顺,从而形成了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那么,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必须从小做起,养成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加强自我保健的能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教师为他们提供良好的保育和教育则有利于幼儿形成有益终身的健康行为方式。根据本学期指定的工作计划,现将总结如下:
一、制定周详的计划,作为实施集体健康教育的有利前提条件。
首先在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丰富幼儿的健康知识,教给幼儿促进和保持健康的方法行为,从而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可以用丰富的知识、动作和行为练习、讲解示范、体育游戏,训练行为,培养习惯等方式进行。在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发挥健康教育的各种功能。例如: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并与其他学科结合进行;在培养幼儿健康行为过程中,要集体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先针对群体进行教育,改变整个群体的行为卫生习惯,来影响个体行为的形成,“大家都这样,我也要这样”。再针对个别特殊幼儿多提醒、多关心、多指导,使整体幼儿获得较全面的健康教育。
二、设计多样化的健康教育形式与途径,使幼儿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在身体发展方面:通过户外体育区域活动、远足活动、户外体育游戏促进幼儿大肌肉发展达到肌体的有效锻炼:幼儿能较协调地走,跑、跳,学会了一个跟着一个走成圆圈,学会了做模仿操等。由于我班是小班年龄的孩子,小肌肉动作方面,多数幼儿小肌肉发展不够灵活,表现为有的幼儿不会系纽扣,还有的幼儿串珠、撕纸等不够灵活自如等。本学期我们也将多制定些自我服务方面的要求,让幼儿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幼儿园健康教育应与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相结合,集体教育、小组活动与个别交谈相结合。目前,幼儿健康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一些误区,有人认为幼儿健康教育就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惯培养,对于这些片面的认识我们应该加以注意和防范。我们尽量多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同时还重视到幼儿园课程的潜在影响,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但更重要的是,幼儿健康教育实施中,不仅应重视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而且应重视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这是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
三、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实施适宜的教育方法。
从而使幼儿适应外界变化和抵御疾病能力的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季节变化,不懂得自行增减衣。在生活能力方面,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普遍较低。穿衣、整理床上用品较为困难,饭后漱口、擦嘴的常规有时仍需老师不断地提醒。在心理健康方面,通过创设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班级氛围,开设各种游戏区域活动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增强自信心,促进交往能力的发展,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
由于季节的变化,我们也增强了户外体育运动量,提醒幼儿及时增减衣物,小班幼儿身体各个器官的生理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各个组织都柔嫩,其身体素质还相当薄弱;同时,他们又处于生长发育十分迅速的时期,这也有利于幼儿培养发展良好的身体素质。
健康既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结果,也是幼儿身心充分发展的前提;健康是幼儿的幸福之源;离开健康,幼儿就不可能近尽情游戏,也不能专心学习,甚至无法正常生活;幼儿时代的健康不仅能够提供幼儿期的生命质量,而且为一生的健康赢得了时间。

1.榜样示范法

第一,幼儿阶段的孩子对所有的事物感到好奇且善于模仿,所以教师在保教实践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进行引导和培养。当然,教师的言行要正确、道德素质要高,否则易于被幼儿模仿与学习。

第二,同年龄段的小伙伴之间的影响有时甚至要比成人的教育效果更好,所以教师可以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利用同伴的榜样示范来对具有不良生活习惯的幼儿进行影响,通过让孩子向同伴学习的方式,会有利于纠正其他幼儿的不良行为。

第三,幼儿阶段的孩子往往对新鲜的色彩和事物比较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师在保教工作当中,可以通过动画片、卡通卡片等方式,利用其中鲜明的人物形象对幼儿进行教育,这样容易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影响,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

2.游戏练习法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载体,通过游戏活动可以让幼儿在生动、有趣、活泼的活动中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这样既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又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教师要学会在一日生活中,如穿衣服、睡觉、吃饭等环节编创一些小游戏,这样既不枯燥乏味,又能使幼儿习得良好的生活习惯。

01
吃好

健康的饮食习惯能够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对幼儿心理的健全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家长朋友和小朋友要做到:

1:营养均衡

不挑食,不偏食,要避免幼儿吃零食,尤其是餐前吃零食,幼儿被零食喂饱,就没有胃口再吃饭了。另外,幼儿不吃,家长不可再要求幼儿进食。

2:定时定点

一日三餐准时准点,不迁就、纵容幼儿在餐点以外进食。

3:独立进餐

3岁以上幼儿已经有能力独立进餐,家长不需餐餐进行喂养甚至与幼儿谈条件或逼迫进食,独立主动的进餐才能促成幼儿良好饮食习惯以及独立性的养成。
02
睡好

幼儿夜晚睡觉时,脑内温度下降,体内将自动分泌睡眠荷尔蒙“褪黑素”以及帮助细胞增生与成长的荷尔蒙,然而受到成人晚睡晚起生活方式的影响,幼儿身体规律受到极大影响。

因此,对于3-6岁幼儿,我们须做到以下几点:

1:早睡早起

早上7:00起床,最晚21:00入睡。不规则的生活形态会导致幼儿身体状况变得糟糕,心情浮躁,注意力也无法集中,整天有气无力,严重的就连日常的人际关系也出现问题。

2:睡足睡饱

睡够10小时。睡眠时间不足的幼儿,隔天时常会有注意力无法集中、精神不济的反应出现。因此,幼儿需保证每天10小时的睡眠时间。

03
运动好

要想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运动游戏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随着运动量上升,幼儿食欲也能随之变得旺盛,还能调节规律幼儿的睡眠时间。

幼儿身心条件会因生活习惯的规律而维持良好,心灵保持稳定状态,发脾气与暴力行为也能由此而得到改善。

1:重质重量

保证运动的时长,保证运动的效果。年龄较小、体力较弱的幼儿可以只在每天上午进行身体活动,成长到4~5岁后,上午的运动并不足以应付幼儿的运动需求,幼儿运动的最佳时间大约是从下午15点至17点,此时运动效果最佳。

2:坚持不懈

养成运动习惯,每天进行运动游戏

04
调整幼儿体质的关键要求

(1)早上7点起床,食用早餐,让肠胃有足够的时间消化排便。

(2)晚上20点就寝,最晚21点入睡。

(3)上午进行运动游戏。

(4)下午3~5点让身体充分运动。

  • 保教人员如何引导和培养幼儿进餐
    答:可重点记录一些偏食挑食孩子们的进餐情况,及时的进行干预引导,观察他们的进步并适当鼓励。树立好“好榜样”,激烈幼儿们去学习模仿。选择班里进餐饮食习惯很好的孩子,作为榜样,最好每周评比并给予奖励,这样有了积极的气氛,容易积极影响不好好吃饭、挑食的孩子们,让他们主动的去改进。综上说述,可能每...
  • 幼师保教环节必备技能和知识有哪些?
    答:1、苦练基本功 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一手漂亮的字,准确的表达能力和敏捷的反映能力是一个好教师所必备的自身素质。2、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培养现代化教育意识与教育教学能力,除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还能够熟练地运用教学网站,可以在高考资源网、中考资源网、无忧试验网等优质的网站上面找到自己想要的课件或试卷,...
  • 保育员应培养幼儿哪些良好的睡眠习惯?
    答:(一)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1.培养幼儿独自入睡的习惯对于入睡困难的幼儿,保教人员应有耐心,努力理解幼儿,满足他们的要求。教师可以坐下来,轻 拍幼儿,陪伴他们入睡,使幼儿对新环境产生安全感。也可以让幼儿将家里陪睡的小被子或毛绒玩具等带来陪着自己入睡。2.养成幼儿按时睡眠、按时起床的习惯 托...
  • 保教人员应加强对幼儿进行什么教育
    答:2、培养健康自理自立、文明守礼的好儿童。在生活自理能力上,从小班开始,逐步培养幼儿刻苦耐劳的品质和自我服务能力。开展有关的专题活动、开展自理能力竞赛活动、大带小活动、班际交流活动等,培养了幼儿从小爱劳动的良好品德,以及为他人服务和严以律己、公正待事的优良品质,而且在活动中让幼儿学会交往...
  • 保教人员应加强对幼儿进行什么教育培养幼儿自我什么能力防止意外事故的...
    答:保教人员应加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在托幼园所、社会福利及其他保育机构中,从事儿童基本生活照料、保健、自理能力培养和辅助教育工作的人员。保障教员是保教员,是一种集家庭教育和家政服务于一体的服务。保教员的工作是一种集家庭教育和家政服务于一体的服务。是为...
  •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保育员
    答:养成教育,从小抓起。从孩子一出生,就要为他们创设有利于健康成长的环境,养成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使之成为习惯,使人人手中握着“健康的金钥匙”。所 以在幼儿园特别要强调并实行保教结合的原则,完美体现保教合一,缺一不可,才能共同培养孩子,使其身心健康发展,总之,饮食习惯;起居习惯;清洁习惯;...
  • 多途径提升保育员的专业素质,你怎么认为呢?
    答:一、树立保教平等的全员意识 马斯洛认为,一个人总是希望自己有地位、有威信,获得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若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工作充满热情。保育员同样有被尊重的需求。因此,我们认为要激发保育员的工作热情,要提升保育员的专业素质,就要从尊重做起,将保育工作与教育...
  • 如何进行学前卫生学的保育和教育
    答:作为新时代的保教人员我们要树立新的保育理念,在组织幼儿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较好地负责好幼儿的安全,卫生,饮食等生活方面的琐事,更要关注幼儿的性格培养、心理保健、生活习惯的养成。在保育工作中要始终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幼儿生理心理的实际需求为目标,保障幼儿生活质量,创造健康快乐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