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灭亡以后,为什么吴国还能坚持15年?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30
曾经魏国灭亡以后,吴国还能坚持15年的原因是为什么?

魏国灭亡了以后,吴国还能再坚持15年。这主要从魏国灭亡以后的局势来看,魏国是被司马懿给夺权的,后来司马懿后人彻底推翻魏国,建立西晋,这个时候他们没空理会吴国,要抓紧时间稳固自己的力量,所以吴国多存在了十几年。第一,因为西晋没有时间对付吴国。司马懿作为三国最后的胜利者,在高平陵之变后,彻底的掌握了曹魏政权,成为曹魏政权的实际掌权人,后来司马昭还一举灭了蜀汉政权,让他们的实力有了一个质的提升,只不过后来司马昭死了,要不然下一个目标估计就是吴国了,后来司马懿的后人也不装了,直接逼迫曹魏政权的傀儡君王让位给自己,于是西晋诞生了,这个时候的西晋需要的是从新洗牌,稳固自己的势力,所以没空去征战吴国。第二,因为西晋和吴国的实力原因。西晋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个新生出来的政权,而这个时候,吴国就是老生了,新生西晋的实力与老生吴国的实力是无法相比的,不管是在地盘上,还是在人口数量上,还有军事实力上,吴国都要比新生的西晋要强大很多,这个时候如果西晋还去招惹吴国的话,很有可能会让西晋遭受大创,所以这个时候的西晋也是不敢去招惹吴国的,而且西晋本身那个时候还有其他的战乱需要解决,所以他们不能再扩大战局,再去找吴国的事。第三,吴国有陆家的支持。这里所说的陆家就是陆逊,还有陆凯,陆抗等人,有他们的存在,相当于是有一个屏障,他们是吴国的半边天,作战的能力很强,有他们所以西晋更不敢去招惹了,综上所述主要还是因为西晋取代了魏国,给了吴国喘息的机会,也让吴国比他们多存在了十几年。

发生于公元263年的魏灭蜀之战,原本并不是一场灭国之战, 而是一场转移弑君视线的战争,没有多少人支持司马昭的灭蜀之战,可历史偏偏就是这样出人意料,由钟会、邓区等人率领的伐蜀之战,由于邓艾出人意料的阴渡阴平,这场战争魏军不但赢了,而且还一不小心灭亡了蜀汉,于是蜀汉在公元263年就灭亡了。由于原本就不是灭国之战,司马昭根本还没有做好准备,但当前方的捷报传来时,还是让司马昭异常高兴,虽然发生了邓艾居功自傲和钟会谋反事件,但并没有影响到蜀汉的灭亡,司马昭也因为成功灭亡蜀汉,不仅摆脱了弑君事件的影响,而且朝着改朝换代的步伐更近了一步,还因此晋升为晋王,迈出了篡位的关键一步。

司马昭蜀汉灭亡之后,邓艾一时头脑发热,还向司马昭上书建议准备要做好伐吴的准备了,并对当时的政治形势、伐吴计划、蜀汉朝臣皇帝处理方式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邓艾虽然好心,但是犯了讳忌,这种事不是他应该插手的,而是司马昭来决定的。想想也会明白,司马昭身为魏国实际领导人,有一个能干的下属老是在他面前提出应该如何如何处理只有司马昭才能决定的事,这不就是下属教领导了吗?司马昭当然不高兴,虽然灭亡了蜀汉,但是对于灭吴一点准备也没有,况且当时的司马昭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处理内政上,也就是如何改朝换代上,毕竟司马昭年龄不小了。

司马炎没想到的是,就是蜀汉灭亡一年多后,也就是公元265年,司马昭刚刚加封晋王后没有多久了,就去世了,享年55年,他还能等到改朝换代的那一天,哪有精力去准备伐吴呢?司马昭去世后,他的儿子司马炎即位,于是司马家开始了权力交接,除了权力交接,司马炎当时最重要的事就是学曹丕改朝换代,以晋代魏,就在司马昭去世四个月后,司马炎就迫不及待地逼魏帝曹奂禅让皇位给他,这一年还是公元265年,于是曹魏灭亡,取而代之的是司马炎建立的晋朝。

三国鼎立一个全新朝代的建立,首先要做的事,是稳定内部,加强权力,因此司马炎即位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就在处理内政,一是加强皇帝的权力,毕竟是新即位的皇帝;二是处理内部的权力分配与争斗,分封诸侯王等,司马炎主要是防备自己威望很高的弟弟司马攸。等到司马炎处理好内部事务,准备将伐吴事项提上日程时,却因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而没有伐吴,这个原因就是:朝中大臣的强烈反对,尤其是贾充等人。

魏灭蜀之战名将羊祜曾在公元276年向司马炎上书可以伐吴,这个时候东吴名将陆抗也已经去世了,但由于贾充等人的强烈反对,伐吴没有提上日程,贾充是司马昭时代就宠信的权臣,既是司马昭的托孤重臣,还是司马炎的儿女亲家,并且在朝中担任重要职务,这一次贾充反对,司马炎让步了。2年后羊祜也去世了,又过了1年,王濬、杜预向司马炎上书再次提及伐吴,这一次贾充又是反对,但是这一次司马炎没有让步,而是强力支持伐吴,并且制定了当年就准备伐吴的计划,其实伐吴的军事准备早在羊祜在世时,就做了诸多的准备工作,比如建造船只,训练水军,只是由于司马炎没有同意而作罢,直到公元279年司马炎才最终同意伐吴。从晋朝279年11月开始伐吴,到东吴280年3月灭亡,东吴灭亡只用了5个月时间,并没有比蜀汉灭亡强多少,换句话说,晋朝灭亡,当年做下决策,东吴当年就灭亡。

晋吴对峙东吴为何能在魏国灭亡后还坚持了15年而不亡,不在于东吴有多厉害,而在于新建立的晋朝皇帝司马炎当时并没有把伐吴提上日程,也没有着手准备攻打东吴的军事行动,不是不灭东吴,而不是不想,或者没有将灭亡东吴的行动提上日程。事实上,如果晋朝早几年把灭亡东吴的军事行动提上日程的话,那么东吴灭亡的时间还会提前,最好的机会就是羊祜在公元276年上书司马炎灭吴的时间,只可惜当时司马炎没有同意而已。其实就算陆抗在世,其实也阻挡不了东吴的灭亡,一是晋朝实力强大,整个天下除了东吴一块地,全部归属晋朝,包括原来的蜀汉,晋朝的实力不是东吴可以比的。

晋灭吴之战二是陆抗虽然有才有能力,但他只是东吴的一员将领而已,当年蜀汉的姜维同样有才有能力,还不是一样灭亡了,东吴后期的形势其实与蜀汉后期的形势是一样的,光有一个将领在扛着是没有用的,当时东吴皇帝孙皓也不过是个残暴的君主,比刘禅的能力还要差,百姓也因此对孙皓的统治颇有不满,国内各种矛盾也是难以调和,所以东吴的灭亡其实就是时间问题。归根到底,东吴生存还是灭亡,不取决于东吴本身,而是取决于晋朝皇帝司马炎,东吴灭亡也就是因为司马炎开始决定灭吴才灭亡的,从决定伐吴到东吴灭亡,这中间的时间还不到一年,所以东吴能坚持15年,不是因为他能坚持,而是因为司马炎让他多活了15年而已。

三国魏、蜀、吴,说到拳大胳膊粗,曹魏无疑是最强的。但吊诡的是,东吴亡于公元280年,而曹魏却亡于公元265年。东吴为什么比曹魏多撑了十五年呢?

原因之一,是“生子当如孙仲谋”。

与父兄相比,孙权不善于挺矛操戈、冲锋陷阵,但他却有难得的知人善任。

在他“坐领”江东的五十二年内,孙权举贤任能,使之各尽其心以保江东。

四任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都是三国能征善战的军事统帅。四任丞相孙韶、顾雍、陆逊、步骘皆德才兼备。

整个东吴上层,朝廷内部稳定,统一,凝聚力强,军队以长江天险,战斗力强。

如此主明,相贤,将良,兵强,想“夭折”都难。

原因之二,是曹魏的“怜香惜玉”

一直以来,曹魏采取了诱吴赚蜀的策略,来对付吴蜀合纵联盟,这在很大程度上对东吴有利。

孙权和曹操保持有同盟关系,并且还有难得的儿女联姻。

赤壁大战前,曹操还给孙权书信一封:“今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曹操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求孙权坐观自己灭掉刘备,不要插手,但他确实小看了孙权,轻敌了东吴。

建安十八年,曹操再次南征东吴,面对江东严整的水军,由衷地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后,曹操与孙权结盟,割让荆州江南土地,对孙权封侯拜将。孙权也投桃报李,向曹操称臣,称说天命。

原因之三,是司马家族“攘外必先安内”

司马氏家族同曹氏家族及其拥魏势力的殊死搏斗从未消停过,一度几乎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公元249年,司马懿伏诛大将军曹爽,魏国大权尽归司马氏掌握。

公元251年,魏太尉王凌(王允之侄)密谋废除齐王曹芳,立楚王曹彪。司马懿东征王凌,王凌兵败自杀。

公元257年,司空诸葛诞在淮南寿春造反。第二年,司马昭攻克寿春,诛杀诸葛诞三族。司马氏之代魏势不可当。

公元260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高贵乡公曹髦无法忍受司马昭的跋扈,愤而同司马昭拼命,反被司马昭的部下所杀。

司马昭,尤其是司马炎忙于篡权夺魏这等头等大事。司马炎称帝之后,在灭吴十五年里,内部危机四伏,边界战事多,对乱哄哄的弱吴,也只能是置之不理。

原因之四,是司马家族欲“不战而屈人之兵”



因为吴国有位厉害的领导者,而且吴国人民非常团结,善于水站,所以魏国灭亡以后,吴国还能坚持15年。

我认为是因为地理的优势,是如果想进攻吴国,需要很强大的水军。而吴国的水军又是精锐部队自然不好攻打。

因为吴国的占据地形优势。长江天堑的保护使得魏国不得不花费多年时间训练水军,建造战船。

因为当时吴国的水军是比较厉害的,他们封锁了长江北岸,使得晋军无法前行,他们还拥有长江天险。

  • 三国时,魏国灭了吴国,为什么吴国存在时间更长?
    答:有的人说打架不先把弱的拿下再跟硬的打么?其实 吴国对魏国基本属于没啥威胁可以暂时忽略的角色。插科打诨而已。先打吴国就要面临给蜀国喘息时间而让蜀国更猛烈的攻击,所以魏国核心战略一直在蜀国。吴国不可能给魏国带来威胁所以先留着还能牵制蜀国 最后证明,枪打出头鸟,别太显眼 不然第一个灭了你...
  • 魏国灭亡以后,为什么吴国还能坚持15年呢?
    答:司马昭 蜀汉灭亡之后,邓艾一时头脑发热,还向司马昭上书建议准备要做好伐吴的准备了,并对当时的政治形势、伐吴计划、蜀汉朝臣皇帝处理方式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邓艾虽然好心,但是犯了讳忌,这种事不是他应该插手的,而是司马昭来决定的。想想也会明白,司马昭身为魏国实际领导人,有一个能干的下属老是...
  • 蜀国,魏国先后灭亡,为什么吴国可以独存10多年
    答:三国是中国历史人气最高的时代之一,那时节名将辈出,谋臣如雨,精彩战役层出不穷。然而,再绚烂的时代也终究会成为历史。三国时代的终点是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三国归晋。17年前,蜀国灭亡;14年前,魏国被西晋所取代;为什么吴国可以在西晋强大的国力面前,独活10多年?因为名将?三国末年名将凋零,...
  • 蜀国灭亡后,为什么吴国还能支撑那么多年?
    答:三国时期,蜀国于公元263年被魏国灭亡,然而时隔十七年,吴国才被打败,结束了三国纷争的局面。东吴在蜀汉灭亡之后独自面对强大的魏国,竟然还能支撑十七年之久,而且当时吴国内部还有纷争,如果没有内乱,说不定还会更加长久,是否翻盘也未可知,不得不说吴国的实力确实是非常强大了。那么,为什么吴国会有这么...
  • 吴国在蜀国灭亡后,是靠什么抵抗了魏国十三年才灭亡的?
    答:三国时期,从赤壁之战开始魏、蜀、吴三国鼎立,到了后来钟会、邓艾带着大军进攻蜀国,后主刘禅投降,蜀国灭亡。而蜀国灭亡之后,就只剩下吴国作为魏国的目标,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吴国为什么还能坚持那么多年呢?曹魏在司马昭的主持下,发动了灭蜀之战。在蜀国灭亡之后,司马昭原定的计划就是三年之后再...
  • 蜀国灭亡后,吴国是如何撑住了多年不被灭亡的?
    答:所以即便在三国鼎立时期,蜀国和魏国打来打去也没人怎么想管吴国,一个是不好打,还有一个是吴国的力量也很难从江东之地走出去,侵掠天下,吴国就像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孙权在位的时候还好,等孙权死了之后之后,他的继承者孙亮,孙休,孙皓,三个人就没有一个是...
  • 蜀国灭亡后,为什么吴国还能支撑那么多年
    答:三国时期,蜀国于公元263年被魏国灭亡,然而时隔十七年的公元280年,吴国才被西晋灭掉,结束了三国纷争的局面。
  • 在三国中,蜀国建国42年,魏国45年,为什么吴国能存52年,谁的功劳最大?
    答:地理优势的功劳最大 1、地理优势。魏国要想先灭吴国,就要渡长江,长江天险,魏国在赤壁打了败仗,就是他们不会水战。2、孙权70多岁才死。孙策的选择是正确的,他是魏蜀吴三巨头(曹操刘备孙权)里最长寿的一个。3、司马昭把魏国的国君位置抢来了。魏国只好变成晋国。这时,吴国还没有灭亡。4、不...
  • 诸葛亮死后刘禅还能坚持29年 东吴又是如何对付曹魏和马晋的
    答:都说刘禅无能,可刘禅在诸葛亮死后撑了29年,这扶不起的刘阿斗也是创造了奇迹。蜀吴唇齿相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可一亡却没有当时俱亡。吴国熬死了魏国后,又撑了15年,成为了三国之中灭亡最晚,国祚最长的国家,足足有51年,它是如何对付曹魏和马晋的呢?我认为三分靠运气,三分靠努力,...
  • 都说唇亡齿寒,为何蜀国的灭亡,吴国能坐视不管呢?
    答:吴国并没有坐视不理,相反它还做了一些准备,甚至都已经派兵去救护蜀国了。可是蜀国灭亡的太快了。根据三国志记载,魏国大军开往边境,蜀国立马向吴国求救。吴国见到此情形,知道蜀国有灭国的危险,丝毫不敢怠慢,立马派兵紧急支援蜀国。当时吴国想到了三个对策。第一,大将军率军魏国南方的重镇,以围魏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