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叫做“汉族”而不是其他族?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3
我们为什么叫汉族而不叫夏族、商族、周族、秦族?

  中国汉族的由来,我们为什么叫汉族而不叫夏族、商族、周族、秦族?

  说法一:

  “汉人”的称呼起源于汉朝,意为汉朝之人。到了北魏后期才演变为中国人的代称。后来,“汉人”所包含的范围越来越大。经过历代各族之间的杂居、融合,许多民族加入汉人的行列。到中华民国时期,“汉人”才正式改称“汉族”。汉族是中国的主要民族,现在占全国总人口的93.3%。

  说法二:

  汉族以前被称为“华夏”族,战国时代秦国设汉中郡(距今已有2400多年),汉中由此而得名,为后来秦统一后的天下三十六郡之一。

  楚汉战争时刘邦被封为汉中王,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汉军”,驻扎在汉中.后刘邦率汉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首先占据关中,进而统一天下,定国号为“汉”。

  强盛的汉帝国为反击匈奴入侵,与匈奴进行了长期的,大规模的,惨烈的战争,强悍的汉军铁骑大规模追击匈奴,深入大漠腹地数千里,甚至翻越了葱岭,使当时非常强大的匈奴屡次遭受重大打击,最后灰飞烟灭,极少数残余远遁欧洲,致使“漠南无王廷”。当时各国震动,谈汉色变。由于空前强大的汉军在西域,中亚各地演绎了一百多年不败的神话,使汉军,汉人威名远播域外,“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强大的汉帝国用铁和血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使其子民在异族面前,可以自豪的大声说“我是汉人!!!”。

  从此以后,无论中原华夏后裔怎么改朝换代,人们都称其子民为汉人,这就是汉民族的来历。

  在汉以前,中国虽然有夏、商、周三个朝代,但从来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如张光直所言:“夏商周三代的关系,不仅是前赴后继的朝代继承的关系,而且一直是同时的列国之间的关系。从全华北的形势来看,后者是三国之间的主要关系,而朝代的更替只代表三国之间势力强弱的浮沉而已。”到战国时代,散落在华夏大地上的成百上千个诸侯和部族逐渐整合,形成战国七雄,但是他们之间“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服异制,语言异声,文字异形”。就文化而言,在当时的华北,主要有齐鲁文化和三晋文化之分。钱穆先生曾指出:“东方齐鲁学人,大率尚文化,重历史,其学风对象,以整个社会为主。重一般之人生,不以狭义的国家富强为出发点。故其议论思想,往往求为整个社会谋彻底之改进。”“至三晋之士,则其目光意气,往往仅限于一国,仅以谋其国家富强为基准。其思想大体,仅为因利就便,趋于目前之功利而止。故其议论,往往尚权力而薄文化,重现实而轻历史。”

  三晋即赵、魏、韩三国,著名的法家人物多出于此。而把三晋文化发挥到极致的,则是经过了商鞅变法的秦国。秦人贪狠趋利,严刑峻法,不事虚浮,力行耕战,具有极强的开拓性,造就了一部高效率的行政机器和一支勇猛善战的军队。东方的齐国是另外的一番面貌。齐国政治上始终没有实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经济上采取的是以商业促进流通、以消费促进生产的管仲之术,思想上则由国家建立稷下学宫,让诸子百家自由争鸣。在南方,还有一个曾自豪地宣称“我蛮夷也”的楚国。楚国政治上混同夷夏,文化上浪漫、瑰丽、热烈,信鬼好祠,重神厚巫,富有激情和想像,大异于中原。

  这些国家都有定鼎天下的实力和气魄。秦国就不用说了。齐国历来国力强盛,号称“东秦”。战国末期,齐国两个月就攻破燕国,占据燕都三年。后又举兵灭宋,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晋,欲并周室而君临天子,此时齐国已走在武力统一天下的路上,距秦始皇一统海内不到七十年。只不过一招不慎,被燕国的名将乐毅联合其余五国打了个措手不及,后虽复国,但是一直闭门养疴。楚国地广千里,带甲百万,直到灭亡前,楚国的铜铁产量仍然是最多的。楚国民众有忠君报国的传统,对秦国怀有深仇大恨。直到最后,楚国国势衰微之时,秦国还是倾全国之力才把它拿下。

  公元前221年,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俨然有建立千秋帝国的气象。但是,对原来的山东六国,虽能收其地,收其民,却始终未能收其心,最后只好使出了焚书坑儒的手段。六国的遗民们满怀仇恨,各各怀着复国的梦想。当陈胜吴广首先起义对抗暴秦时,齐鲁的儒士立即负孔氏之礼器,往归陈胜,委质为臣,孔子的后代孔甲还做了陈胜的博士,最终与其同死。而在楚国旗号下的军队,以刘邦、项羽为代表,终于打入关中,实现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谶言。

  各自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和鲜明的文化特色,彼此之间又积怨甚深的中华民族各个区域集团,能否在同一个政权内相安无事,甚至相互认同,也决不是一个轻松的问题。

  上述所有的问题,汉代都给出了答案。这些答案是如此的成功,以至影响了中国两千年。

  汉代建立了“霸王道杂之”的统治模式。外儒内法,礼法并重,德刑兼用,既避免了秦严刑酷法带来的苛暴,同时又避免了纯用儒术可能导致的迂阔柔弱,既有政治理想,又有行政技术,做到了刚柔相济,维护了社会的基本秩序和长期稳定。

  汉代在经济上确立了重农轻商的基本政策,民生迅速恢复。经过文景之治,“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牝者摈而不得会聚”。这也许只是对盛世景象的描绘,至于经济发展的一般水平,有学者测算,从西汉末到东汉后期,每个农业劳动力年产粮2000斤,每个农业人口每年口粮486斤,全国每人每年占有粮食640斤。从汉以来的两千年,我国农业虽然有所发展,但农业劳动生产率、每个农业人口的口粮数和全国每人平均占有的粮食数,仍在汉代已经达到的水平上徘徊。

  汉代又实现了区域文化的大融合。西汉定都长安,承袭秦制,自然有秦文化的事功和法制精神。同时,汉高祖来自楚地,本人好楚声、楚舞、楚衣、楚辞,其功臣旧将也多为楚人。楚地的文化遂北上,对汉代精神影响深远。从兼容并包的气度,尚巫尚赤的习俗,铺陈夸张的汉赋,再到政治上一度盛行的黄老之术,都可以看到楚文化的影子。汉初,叔孙通起朝仪,陆贾献《新语》,之后汉武帝尊儒术,山东齐鲁之学又泽被全国。尽管汉代依然存在区域风俗上的差异,但是各地逐渐超越了历史传统、文化传承和血缘基因的差别,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和文化认同感。

  汉代把受到华夏文化浸润的、居住于广阔土地上的人民,抟成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民族,一直延续到今天。从此,这个民族就以“汉”自称。

  在汉代,华夏民族刚刚经历了创造力勃发的轴心时代。他象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有着无限的好奇心和无穷的自信心。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积累了一切它所需要的智慧。同时,他又刚刚走出血与火相涤荡的上古时代,保持着原始的野性和活力。如今四海一统、民生恢复,这个精力旺盛的年轻民族终于摆脱了内部的自相杀伐,内求巩固,外求扩张。中华大地的面貌从此发生了永久的改变,亚洲的格局为之一新,余波一直冲击到遥远的西方世界。正如高祖在《鸿鹄歌》中所唱:“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汉族的名称确立于汉朝以后。原来中国知识分子自称“华夏”,而普通老百姓没想过自己是什么人。

秦统一之前,华夏族由于国界线隔离,各国文字同源异构,也有方言,几乎就是一国一族,但是在民族认同上都自认为是“华夏”。秦朝时各国文字被统一,原有国界线被打破,一国一族的现实被新的形势逐渐冲散。

两汉统治中国400多年,外族长期称华夏认为“汉人”,中国百姓也习惯性的称自己为“汉人”。汉朝时期,大量百姓成为官员,再由官员成为贵族,在这个过程中就可能将“汉人”一词带入书面语,久而久之“华夏”和“汉”就同时成为中国主要民族的名称。

唐朝虽然也很强盛,但是中国叫“汉人”已成既定事实,再特意改名字恐怕很难被外族人和唐朝百姓认同。

而“唐人街”一词是个不伦不类的东西,外国人称华人聚居地为“中国镇”,跟唐朝半毛关系也没有。而且西方人当时对中国历史缺乏了解,日本人也开始蔑视中国,都不可能称中国人为“唐人”。如果说“唐人街”一词为“狗尾续貂”,那么“唐装”一词就只能是“鼠尾续狗”了,满族人把刀架在汉人脖子上逼着汉人穿的衣服,更是跟唐朝没半点关系了。

在填写身份信息时,在民族这一栏大多数人会写上“汉族”,而在我国汉族人口占据了绝大部分。可是,我们中国人又自称炎黄子孙,难道不该叫做炎黄族吗?其实不然,我们之所以称自己是汉族人而不是炎黄族人,主要因为汉朝的存在。当然,我们称之为汉族也有其他的原因,这些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一、华夏族对汉朝的膜拜

其实我们汉族最开始不称汉族,而称华夏族,就是中原民族的意思。而在中原地区的古老时期,又有两个最大的部落为炎黄,所以又称炎黄子孙。但是到了汉朝后,因为汉朝的强大,让华夏族认为自己作为汉朝的一员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所以就从汉朝开始自称为汉人。那历史上的汉朝如何强大呢?基本上是各方面都超越了世界,不但军事上战无不胜,经济上也十分繁荣而且在外交上也十分积极,最著名的就是张骞出使西域。

二、汉朝灭后,汉人对祖先的纪念

有人说,唐宋八百年,不过要清楚的是汉朝可是存在了400多年并且别的王朝都是因为衰败而灭亡但汉朝是因为太强盛而强强互相角逐而灭亡。比如西汉,灭于王莽篡位,而东汉灭于藩镇割据。所以说,汉朝灭亡后,汉人并没有以汉朝为耻反而以汉朝为荣,称自己为汉人是为了纪念曾经辉煌灿烂的汉朝。

三、汉族含有融合的寓意

汉朝最大的特征就是“大”,所以史书描写的汉朝都是用“大一统”的朝代来描述。正如大海之大是因为汇聚无数江河湖泊,汉朝的大也是融合了很多文化以及民族才建立起来的。所以汉这个字代表了包容融合地意思,这也和华夏族在一开始的主人翁意识非常相符,所以汉族这个称呼就没有变动了。其实,无论我们称作什么,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都应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中国的文化是躲不开华夏神话传说的,龙汉时代,汉应该就是代表女娲系门下的人族(那时还不能称华夏人族)。原因,鸟类系的帝俊为什么退位?爬行的龙系女娲为什么能成娲皇?羿射九日为什么帝俊无力报复?一切说明,巫其实修真的人族。龙与龙的传人,龙汉。……银汉的汉,现今有句星辰大海,血脉里一直存在的东西。……维天有汉,颛顼绝的天地通,娲皇才得以把天地升级成天地人,完成封神。华夏一族,为人类为众生,当得起维天的汉这个字。……恰逢一汉朝,让印记中的汉从血脉中跳出,汉于是成为流行。

  • 明明是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可为什么华夏民族称汉族,而不是秦族?
    答:我们称为汉族而不是秦族,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秦朝统治时间太短了;秦朝的统治是“战时”统治,不能长远,后世臣民不喜欢;汉朝确立的儒家思想几乎贯穿整个封建社会时期。接下来,津城沐雨和大家一起来具体的看看这三方面原因。其一:秦朝统治时间太短了。经过几百年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大混战,秦国经过几代人的...
  • 汉族为什么叫汉族
    答: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汉族先祖的文化和传统。汉朝时期,中原地区的文化和传统十分繁荣。这些文化和传统被汉族先祖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因此,汉族的名称不仅仅是对汉朝的一种纪念和延续,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汉族先祖的文化和传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称自己为汉族,而不是秦族或唐族的原因。
  • 为什么我们是汉族而不是唐族?
    答:唐朝虽然也很强盛,但是中国叫“汉人”已成既定事实,再特意改名字恐怕很难被外族人和唐朝百姓认同。而“唐人街”一词是个不伦不类的东西,外国人称华人聚居地为“中国镇”,跟唐朝半毛关系也没有。而且西方人当时对中国历史缺乏了解,日本人也开始蔑视中国,都不可能称中国人为“唐人”。如果说“唐人...
  • 为什么我们自称是汉人,而不是秦人、唐人、明人?
    答:我们自称为汉人,而非秦人、唐人、明人,原因在于汉朝对我们民族身份的深远影响。首先,汉朝的建立者汉高祖刘邦在咸阳建立政权后,虽然一度失去咸阳,但他退守汉江,在那里称王,后来建立了汉朝。因此,我们自称为汉人,我们的传统服饰称为汉服,书写的文字称为汉字,我们的语言称为汉语。其次,汉朝对中国...
  • 为什么称我们汉族?不是唐族?明族?
    答:至两汉时期,北方和西北各族还称汉朝人为“秦人”,而汉朝人自称“中国人”。当时边疆各民族也往往称汉朝郡县之民为“汉人”,但它还不是一个民族概念,它的意思是“汉朝的人”。不过汉时已出现“胡汉”、“越汉”、“夷汉”等合称,大概已初具族称含义。及至魏晋,中央政权统治下的汉族人自称“...
  • 我们为什么叫汉族?
    答:但是为什么我们叫汉族,而不是华族或者别的名称呢?关于汉族的由来,我们就不得不谈历史上一个有争议的皇帝:汉武帝及他底下驰骋沙场的武将。前言 汉朝其实是个很牛的皇朝,从汉太祖高皇帝,经太宗文帝,景帝,世宗武皇帝,昭帝,再到中宗宣皇帝,个个都有拿得出手的功绩,但真正让汉朝的武功达到顶峰的...
  • 我们为什么叫汉族?
    答:汉族是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开始,称为汉族。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有七大方言。现代汉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由甲骨文、...
  • 为什么我们叫汉人,我们的民族叫汉族?
    答:我们叫汉人,我们的民族叫汉族,这源自历史的发展及其文化的传承。早在公元前,中国经历了多个王朝的统治和民族融合的过程。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其统治时间长达数百年之久,期间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传统。汉朝的影响力深远,许多其他民族都受到了其文化、语言和制度的深刻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
  • 为什么我们自称是汉人,而不是秦人,唐人,明人?
    答:为什么我们自称是汉人,而不是秦人、唐人、明人?首先,汉朝对我们民族认同的影响根深蒂固。尽管秦始皇统一了文字,但汉朝统一了民族,我们称为汉族。这个称谓源自汉高祖刘邦时期,并一直沿用至今。汉朝在我国历史上地位尊崇,其文化和国力强盛,使得“汉人”这一称谓在整个华夏世界广为人知,并赢得了外国人...
  • 为什么我国的主要民族是汉族,而不是其他别的少数民族?
    答:约公元前2070年,启建立了夏朝,前1600年,商朝建立;前1046年,周朝建立。从西周开始,境内各个民族与部落不断融合,形成了黄河流域的华夏族和淮河、泗水、长江和汉水流域的楚族。在这期间,华夏族和楚族的逐步形成,成为现代汉民族的前身,并以此区别于夷、蛮、戎、狄等诸多民族,但此时华夷的划分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