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特征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23
中国土地资源的特征

中国土地资源(land resources of China) 中国土地资源主要有以下5个特点:
①土地辽阔,类型多样。中国土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从北纬53°34′至3°51′,南北约跨50个纬度,由寒温带至赤道带,约70%为温带(占25.9%)、暖温带(占18.5%)和亚热带(约占26%),有优越的热量条件;从东经73°附近至135°05′,东西跨将近62个经度,由太平洋沿岸到欧亚大陆的中心,包括土地面积几乎相等的湿润(占32.2%)、半湿润(占17.8%)与半干旱(占19.2%)、干旱(30.8%)两大地理区域。由于土地的水、热条件组合的差异和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悠久的农业历史,多样的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了中国极其多种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极有利于农林牧副渔生产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②山地多,平地少是中国土地构成的显著特点。中国是多山国家。据粗略估算,山地、高原、丘陵的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69%,平地约占31%。山地一般高差大,坡度陡,土层薄,土地的适宜性单一,宜耕性差,农业发展受到较大限制,生态系统一般较脆弱,利用不当,极易引起水土流失和资源破坏。但山地,尤其是中国南方山地,水热条件好,适宜于林木生长和多种经营的发展。西北地区的山地是中国主要牧场,又为平原地区农业灌溉水源的集水区,因而,山地在西北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的组成中和农业生产结构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
③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中国现有耕地约9572万公顷,为世界耕地总面积的7.7%,占世界第4位;仅中国北部和西部的牧区与半农半牧区的天然草地约3.17亿公顷(另一数字为3.53亿公顷),为世界草地总面积的10%,居世界第3位;中国有林地面积约1.25亿公顷,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4.1%。居世界第8位。但中国人均耕地按统计约0.1公顷,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3;森林覆盖率仅13%(世界平均覆盖率为22%),列世界第121位,中国每人占有林地约0.12公顷,仅为世界平均数的1/5强;天然草地稍多,中国每人占有约0·35公顷,也不及世界平均数的1/2。农、林、牧用地总和,中国平均每人占有0.54公顷,最多也不超过0.67公顷,仅为世界的1/4强至1/3。
④宜林地较多,宜农地较少,后备的土地资源不足。据林业部门调查,中国可供进一步发展生产的后备土地资源约1.225亿公顷,其中包括疏林地0.156亿公顷,灌木林地0.296亿公顷。宜林宜牧的荒山荒地约9000多万公顷。这些土地按其性质主要应作为林牧用地,每人平均亦仅占有0.12公顷左右。而宜于种植作物、人工牧草的后备土地资源,从多方面材料估算仅约0.33亿公顷,其中可以作为粮棉等农作物生产基地建设的毛面积约0.13亿公顷,净面积也只有0.067亿公顷的潜力。相反,如流动沙丘、戈壁和海拔在3000米以上人类不易利用的土地等这类无效的土地面积共约3.487亿公顷,约占中国土地总面积的36.3%,所占比例相当大。
⑤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地区间差异显著。中国东南部季风区土地生产力较高,目前已集中全国耕地与林地的92%左右,农业人口与农业总产值的95%左右,是中国重要的农区与林区,而且实际也为畜牧业比重大的地区。但区内自然灾害频繁;森林分布不均。在东南部季风区内,土地资源的性质和农业生产条件差别也很大。西北内陆区光照充足,热量也较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少,沙漠、戈壁、盐碱面积大,其中东半部为草原与荒漠草原;西半部为极端干旱的荒漠,无灌溉即无农业,土地自然生产力低。青藏高原地区大部分海拔在3000米以上,日照虽充足,但热量不足,高而寒冷,土地自然生产力低,而且不易利用。总之,中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组成诸因素大部分不协调,区域间差异大。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在农田、草原、林地与水利建设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一)土地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
土地是自然历史发展的产物,具有生产能力。人类通过劳动和经营管理,在土地上生产出各种各样的粮食、油料、木材、药材等有机物质产品,创造出人类所必需的基本物质财富。只要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土地,其生产能力是能长期保持甚至逐步提高的,因为土地生产力的高低不但取决于土地自身的性质,而且还取决于人类的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
土地不仅有生产能力,而且特征不同、类型多样的土地能够满足人类的不同要求。性质优良的肥沃土地是理想的农业用地;具有一定平整地面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土地为建设新工厂提供有利条件;荒无人烟的大沙漠为原子弹试验提供场所。
(二)土地面积是一定的、不可增加的
地球的表面积是一定的,其中陆地面积也是一定的。虽然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上发生过大规模的海侵和海退,从而使陆地面积有明显的变化,但是相对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的二三百万年而言,陆地面积的变化是不大的。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人类可以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土地的生产力,极个别地方可以增加部分土地面积。然而,从根本上说人类是不可能使土地面积增多的。另外,土地这种生产资料不能用其他生产资料来代替。对于全世界来讲是这样,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也是如此。工厂占地多、住房用地增加,耕作地就会减少。充分认识土地面积的这种有限性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人人都认识到土地资源的珍贵性,才能在实践中更有效地保护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
(三)土地资源在空间上具有固定不变性
土地资源和其他生产资料不同,它具有一定的位置,这个位置是固定的、不能变动的,既不能调拨也不能转移。显然,土地资源具有严格的地域性,每一块土地都处于一定的纬度和高度位置,处于一定的地形部位和气候条件下。因此,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必须从具体的自然环境条件出发,对于农业耕作必须因地制宜、合理安排,才能既保护好土地,又取得良好的收益。
(四)土地资源具有时间性或季节性
由于土地资源具有严格的区域性,因而也具有一定的时间性或季节性。一定区域内的气候条件通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这种变化和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作物布局、品种选择、种植制度、灌溉施肥、轮作安排、作物收获等都要考虑到土地资源的季节性。如果盲目地进行农业活动,无视土地资源的季节性,农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失败。
按土地与人类经济活动的关系,可以把土地资源大致分为农林牧用地、城镇工业交通用地和其他土地三种类型。农林牧用地可分为农耕地、林地和草地;城镇工业交通用地可分为工业、交通和居住用地;而“其他土地”包括荒山、荒地、沼泽、海滩、沙漠等。各类土地资源在世界上的地理分布差异很大,各国家、各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和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依照气候、地貌条件划分土地类型,正确选择宜林、宜农、宜牧地,合理选择工业交通用地、城乡居民点用地,对于发展社会生产和保障人民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土地资源基本特征

广西桂中旱片,以峰林平原区为主,海拔高程为100~400m,一般为100~200m,相对高差为50~250m,一般在50~130m之间。峰林或孤峰拔地而起、疏密不等、相互离立、高低不一,峰尖坡陡,坡角普遍大于45°,峰形各异,但多为塔状;峰林平原主要是相对比较低平而又有利于汇水地区,多为向斜盆地及断陷盆地,局部位于舒缓褶皱构造复合部位;周边常为峰林谷地或峰丛洼地,部分与半岩溶、非岩溶地形相比邻。流水堆积作用显著,平原面上为薄层(一般厚度为数米至十余米)蚀余红土或外源水流碎屑堆积物覆盖,间或分布裸露基岩,石芽、“石海”出露;局部低洼部位常形成宽而浅的洼地。地表水系不发育,地下水以网状岩溶裂隙、管道为运移储存介质的水平运动为主,水力坡度缓,具有基本统一的岩溶潜水位。地下水埋深浅,常在数米或十余米以内。包气带很薄,大多被水位季节变动带所替代。地势比较平缓开阔,土层厚度0~10m,丘坡森林少,多为草坡,岩溶山峰多为光秃石山,仅有部分灌丛分布。土地瘦瘠,低产田地多,据不完全统计低产田约占水田的40%~60%,低产地约占旱地的50%~60%。由于地势平缓,该区土地资源的开垦利用程度较高,但旱地面积大且耕作水平低下。据遥感分析,宾阳县、兴宾区和象州县的耕地利用占土地总面积的34.46%~55.03%,尤其是兴宾区和宾阳县的耕地面积达到土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表3-1;附图1、2、3),而林草地面积仅33.99%~40.34%。

三个示范区分别选择在马坪乡临近柳江的峰林平原区作为中心示范区;在小平阳镇临近分水岭的岩溶峰林及山前平原作为中心示范区;在黎塘镇以新埠江地下水系统径流汇水区的孤峰平原为中心示范区,地势均较平缓(表3-2)。

(二)主要土壤类型与质量状况

土壤,是气候、生物、地形、母质、时间和人类生产活动等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由于各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不同,便产生多种类型的土壤。桂中岩溶区的自然土壤主要有7个土类,其中显域土2类(红壤、赤红壤),隐域土5类(水稻土、石灰土、冲积土、紫色土和沼泽土)。总的特点是耕层浅,养分少,耕型土多为中低产田。据土壤调查分析主要土壤类型与特征如下。

1.红壤类

为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发育成的“地带性”土壤。分布于丘陵岗地及平原面上。pH一般为4.5~5.4(耕层可达6~7.5),有机质的质量分数约0.56%~3.2%,全氢0.027%~0.106%,全磷0.017%~0.049%,全钾0.24%~0.9%,速效磷(1.25~7)×10-6,速效钾(25~82)×10-6

表3-1 桂中治旱综合技术示范区各县土地资源利用状况表 Tab.3-1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in every demonstration plots in central Guangxi

表3-2 示范区土地资源分布状况表 Tab.3-2 Land distribution in demonstration plots  单位:hm2

注:高程1—500~800m;高程2—250~500m;高程3—100~250;高程4—<100m;石山—裸岩。

由于长期处于湿热气候条件下,Fe、Al相对富集,形成了“三水铝石+赤-针铁矿+石英+蒙脱石+高岭石”的矿物组合(如小平阳,表3-3),其中的细粒赤铁矿、针铁矿等分散于土体中使土体呈棕红、棕黄色色调,部分铁质、锰质胶体凝聚成铁锰结核,因此红壤具有“红、粘、酸、瘦”的特点。土体构型多为弱度侵蚀剖面。

2.赤红壤类

属热带砖红壤与亚热带红壤之间的土壤。为高温多雨、干旱季节明显的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在红壤基础上进一步发育而成,分布于北回归线以南的小平阳、黎塘等地。其经受的脱硅富铝、铁化比红壤更强烈,土层更深厚,甚至开始出现铁盘碎片(铁盘乃砖红壤的特征之一)。酸至微酸(耕型土可达中性),质地砂壤至粘壤。分布面积很小,耕型土有机质的质量分数1%~3%,速效磷(1.05~7.5)×10-6,速效钾(25~75)×10-6

表3-3 兴宾区小平阳示范区主要细屑松散堆积物粒度及矿物成分(取样深度0~100cm不等) Tab.3-3 Granulometric&mineral composition of loosen accumulation in Xiaopingyang Country,Xingbin District(sampling in depth from 0 to 100 cm)

3.水稻土类

水稻土为隐域性土,是长期或周期性淹水耕种水稻发育而成的特殊水成土壤类型。土壤经反复的氧化还原、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复)盐基淋溶、粘粒迁聚等过程,形成特殊的层次(土体剖面构型),有别于其他土类。

(1)水稻土类型

据水型不同划为潴育性、淹育性、潜育性、盐渍性、侧渗性及矿毒性水稻土几个亚类。

(2)水稻土的持水性

持水性取决于:①犁底层下是否发育淀积的潴育层及其厚度;②土壤质地及厚度。若潴育层发育且厚度稳定,或是土壤粘重深厚,则持水性好。本次调查中以灌一次水(深约60mm)后维持不干的天数作保水期,将水田划为三个等级。

1)保水期10~15 d的水田:这种水田保水性很强,多分布于成土作用较深的红壤、石灰土、白垩系紫红色粉砂岩风化堆积的平原、缓丘区。

2)保水期4~9 d的水田:保水性中等,为本区分布最广的水田,发育于砂页岩或硅质灰岩、泥质灰岩形成的粘土质粉土、粉砂质粘土分布区及部分冲积土(潮土)上。

3)保水期0.5~3 d的水田:保水性最差,主要分布于土层厚度小于1 m的现代溶蚀平原上。

4.石灰土类

主要分布于峰丛洼地区,现代溶蚀平原未被外来沉积物覆盖的地区,黑色、棕色、红色三种,黑色石灰土主要分布于山、丘体岩缝及坡麓低洼处,乃草本植被相对稳定下的产物,有机质丰富,具石灰反应,核粒及团粒状,为发育尚不成熟的石灰土,尚无发生层的分异。棕色石灰土分布于山、丘体坡麓及溶蚀平原上,发生层次具一定的分异,土体构型多为A-AB-R及A-B-R型,土体结构主要为梭柱状、块状,呈灰黄、棕黄色。含铁锰结核。pH值为6.5~7.5,呈微碱性,有微弱的石灰反应,质地较粘重,多为粉砂质粘土,粘土质粉土,养分低。本区红色石灰土不很发育,呈棕红色,具有铁锰胶膜,胶块附于结构面上的运移淀积现象,似有红壤化的趋势,处于低洼地带洼地、谷地及现代溶蚀平原的石灰土由于钙质不断得到补充,尚未全部淋失,呈现碱性。

5.冲积土类

分为冲积土(潮土)及洪积土。前者分布于现代河流一级阶地上,土层厚,通透性好,砂壤—轻壤,宜肥性广,有机质、速效磷、钾稍多。后者分布于坡麓,由山洪冲积物发育而成,粘土、砂、砾石相混合,含砾多者渗漏性大,不便耕作。土体构型多为弱度分化剖面。

6.紫色土类

由紫色砂页岩发育成的隐域性土壤,呈紫色或紫红色,酸至微酸性,砂壤至重壤。有机质质量分数约2%,全氮0.112%,全磷1.50%。

7.沼泽土类

乃长期受水浸地形成沼泽性环境发育下的土壤。主要分布在现代溶蚀低洼地和凌水浸没地带。耕作土壤则主要为水稻土及旱地耕作土。土壤因不断有周围碳酸盐岩溶滤出的钙补充而呈碱性,有机质含量高,有效养分释放缓慢。目前种植玉米、黄豆等作物。

在耕地的利用上,该区双季稻、玉米、甘蔗等耗肥作物不断扩大种植面积,而养地的豆科作物相对减少;在施肥方面,传统的农家肥跟不上发展的需求,生产用肥主要依赖化肥;在施用的化肥中,以氮素肥料为主,磷、钾肥不足,化肥施用水平也不高,1997年平均每公顷耕地施用化肥388kg(折纯量)。冬季虽有绿肥种植,但面积不大。

在林地利用上,以用材林为主,用材林中又以针叶林为主,其残落物对地表植被生产、培肥地力均不利。

在牧草地的利用上,任其自然,过度放牧。

据兴宾区“四低”、“四荒”调查资料,中低产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97.9%;中低产水田(年产小于7 500kg/hm2)占水田面积的78%,中产水田(年产在7 500~10 500kg/hm2)占水田面积的17.2%;低产旱地占旱地面积的80.7%,(年产玉米及其他作物小于3 000kg/hm2、甘蔗年产小于45 t/hm2);中产旱地占旱地面积的19.3%(玉米及其他作物年产在3 000~5 250kg/hm2之间、甘蔗年产在45~67.5 t/hm2)。



  • 土地资源基本特征
    答:土地资源具有独特的自然属性,首先,它是大自然的产物,不可移动,其存在位置固定。其次,土地资源的分布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受到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深刻影响。总量有限是其基本特性,需要合理利用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性。经济供给方面,土地资源稀缺,其利用需要充分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中国,土地资源...
  • 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
    答: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如下:1、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土地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3左右。2、类型多样,分布不均。我国土地类型繁多,包括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等。但不同地区的土地类型和质量存在较大差异,东部沿海地区...
  • 土地的特性有哪些?
    答:土地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土地的自然性:土地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其特性受到地质、气候、水文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土地的物理和化学性质。2. 土地数量(面积)的有限性: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其面积不可能无限扩展。因此,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
  • 土地资源的概念
    答:土地资源的特征:1、土地资源是自然的产物。2、土地资源的位置是固定的,不能移动。3、土地资源的区位存在差异性。4、土地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5、土地资源的利用具有可持续性。6、土地资源的经济供给具有稀缺性。7、土地利用方向变更具有困难性。8、树的棵数明显减少。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1、绝对...
  •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
    答: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①绝对数量较大,人均占有量小。我国内陆土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144亿亩),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土地面积约为12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约40亩)的1/3;②山地多,平地少。我国地形错综复杂,地貌类型多。我国海拔小于500米、海拔在500~4000米、海拔大于4000米的土地...
  • 我国土地资源有何特征
    答: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是:①绝对数量较大,人均占有量小。②山地多,平地少。我国地形错综复杂,地貌类型多。③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水平低。④宜开发为耕地的后备土地资源潜力不大。望采纳,不懂欢迎追问哈
  • 什么是土地资源?
    答: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和时间内,可为人类利用的土地。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自然资源,具有使用价值,但在没有明确产权界定时,不能作为商品进行交易。二、土地资产的定义与特征:土地资产是指作为财产的土地,具有经济价值和法律意义,其使用和经营可以为所有者、使用者和经营者带来经济收益,且...
  • 土地资源解释
    答:土地资源解释具体如下:土地资源是指地球上具备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的土地资源,包括土壤、矿产、水源、植被等要素。通过有效利用土地资源,人类可以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并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土地资源的分类与特征 土地资源可以分为农业土地、城市土地、工业土地、生态土地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具有...
  • 什么是土地资源?土地资源包括哪些内容?
    答:1. 土地资源是指在当前或可预见的未来,能够用于农业、林业、牧业以及其他各个领域的土地。2. 土地资源是活动的区域的基本信息和劳动对象,它具有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两个方面的特征。3. 在国土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类型的改造措施。4. 土地资源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历史...
  • 中国土地资源的特征
    答:由于土地的水、热条件组合的差异和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悠久的农业历史,多样的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了中国极其多种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极有利于农林牧副渔生产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②山地多,平地少是中国土地构成的显著特点。中国是多山国家。据粗略估算,山地、高原、丘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