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否认“大数据杀熟”,你遇到过“杀熟价”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1

滴滴最近可谓是多事之秋,面对着来自滴答的出租车竞争,更有着美团的网约车竞争,还有着大数据杀熟的体验,但是滴滴发布公布宣布自己并没有大数据杀熟,所谓的大数据杀熟并不是一种罕见的现象,这个在经济学领域可谓非常广泛,其采用的原理叫做价格歧视。

一般情况下什么样的时候才能最赚钱呢?这就是不统一定价,根据你能花多少钱我就变成多少钱,根据你的需求定价,这样就能够赚到最多的钱。但是,这种定价在传统的商品销售中非常困难,所以很多企业一般采用数量定价的方式,比如说你买一件是多少钱,你团购买很多件就能便宜不少,这是中国企业比较常使用的。


另外一种是区域定价,比如说茅台酒在中国的销售价格是1499元,在美国可能就不到八百元,这种不同区域根据需求不同进行定价的方式也是比较常见的。

第三种就是真正的大数据定价了,由于大数据的存在可以根据大家真正的需求来将价格直接触达消费者本人,那么最容易做到这一点的类似于滴滴的网约车,携程的机票等价格经常变动的APP,我们虽然不能说一定就有大数据杀熟的行为,但是我们可以发现,互联网可以根据你每个人的行为信息来确定你对这个产品或者服务的需求,如果商家明确你这个就是一个刚需的话,无论多少钱都会接受,那么商家就地起价的可能性是极大的,这一点在滴滴同样路线不同价格方面体现的非常明显,所以说大数据杀熟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所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再否认“大数据杀熟”这样一个情况,但铁铮铮的事实就摆在别人面前,难道滴滴你还要一意孤行么?另一方面,这种杀熟价的现象其实早已经屡见不鲜了。只是,最近才突然爆出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就拿我个人而言,由于是从安卓手机变到苹果手机的,所以对于某些软件的高价还是相当了解的。倘若你问我,有什么你最讨厌的杀熟价么?还真有,只是用杀熟价来形容,程度还不够。

其实无论对于运营商而言,老用户与狗不得办理相关业务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工信部针对这样的现象三令五申要平等对待老用户与新用户,让老用户能够公平的享受与新用户的权利。但,即便工信部有这样的规定,但老用户被设置门槛,不让办理相关业务的现象还是很多的。譬如,你需要回归属地办理相关业务呀,这种人为的去抑制老用户的做法是在是让人生厌。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杀熟的现象,比如你经常刷某张飞机票,你就会发现这个飞机票的价格涨了。过了一段时间没有刷,发现机票的价格有回去了。

那为什么会这样子呢?本质上这种现象其实是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老用户相对于新用户对于某些软件更加具有粘性,更不容易脱离原有行为轨迹去用别的软件。所以,相对而言,就更具有粘性去支付所谓的杀熟价。



从大数据来讲,提高业务营收并没有什么不对,从苹果和安卓的收费标准来看,这个是早就形成的不成文规定。

总的来看,苹果用户的付费能力确实比安卓要高一点。

其实现在说“大数据杀熟”,其实早就在“杀熟”,只是现在‍‍才暴露在‍‍公众的视野当中。

且不说苹果商店的收费项目要收取30%的费用,早在苹果没有这么做之前,苹果所有的付费项目一直都比安卓高。

至于说杀熟这件事情,无非就是基于数据分析,觉得你能够有这个能力消费,也觉得你对这样的金额应该是不在乎的,所以应该不会察觉。

所以对于大公司,有些时候确实是很公平公正的,但是一旦这样的公司流氓起来,你也不知道你怎么就被流氓薅羊毛了一把。

“杀熟”这种事情确实一直存在,并不是说只是公司,有时候也会碰到一些店面。

如果是常客,可能就会被无意间“杀熟”,所以还是不能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同一个地方。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多比较多参考才可以有一定几率避免这种“杀熟”的行为。

反正肯定不会无风起浪,“杀熟”就杀熟了,至于苹果安卓阵营的收费标准不一样也是事实。

但是公司否认这件事情,确实显得不够明智。



杀熟的话,身边的例子很多。

现在人们用的手机APP很多,打车软件,共享单车软件,某共享单车软件里有新用户骑车活动,新用户可以免费得30天的月卡,而老用户呢?还得掏20元钱才能买月卡。

打车软件、叫外卖软件也是,新用户奖励很多,某些叫外卖软件,直接新用户给红包的基础上,新绑定银行卡直接立减15元,而用户呢,只能是偶尔登陆时会有2、3元的红包,或者是别人叫外卖时分享的红包,也是一两块钱的样子。

很多平台都是花大力气,邀请新用户,一方面现在数据时代,有了持续不断的新用户加入,平台可以研究用户的购买行为和习惯。还可以对外宣称我的用户达到多少多少的规模,这么多人都在用,我的日活跃用户有多少多少,吸引风投投资。

就是在线下,我之前有次去修自行车,这个自行车点还是离我家挺近的,我的自行车一有问题就去这家修理自行车店,后来我搬家了,有段时间自行车也没出问题,我就没有去。

又过了段时间,自行车坏了,我没有去单位附近的修自行车点,而是推着车子去了以前经常去的那家店,修完后,我问需要多少钱,明显感觉那人说出来的价格比其他的地方要高,我觉得估计是觉得熟人了,不好意思再搞价了吧。

总之,新用户得发展,老用户也得维护呀,不能喜新厌旧哇!

我是天天爸爸V,喜欢的话点个赞!



在微商界,普遍的操作手法就是杀熟,俗称“杀猪”。也就是做生意卖产品从熟人身上下手,反而更便于打开局面获得利润,其实微商界做的就是信任背书的生意,万一玩砸了,大不了被取关屏蔽。

这和打车软件领域不同就在于,并不会在后台拥有后者那么庞大的、真实的交易数据。

大数据的诞生主旨是为了扩展销售、优化服务,这并没有错,错就错在这条便捷路径,如今俨然成为另一种宰客捷径,我只能说,被平台那群人玩坏了。

利用大数据赚钱不能这么没有下线,因为庞大数据背后是千万用户和需求,通过仔细甄别身份和需求并不难,但是回头客反而不能获得更高的优惠,还要被动接受更高的价格,谁心里也不会很爽。

很多人认为这应该归咎于大数据使坏,其实它的“原罪”更应该归咎于大数据背后的平台和人,是它们单方制定了某些“规则”。

本身平台通过提供折扣服务合理攫取利润没有错,过分就在于平台这些所谓“规则”的制定不充分不严谨不灵活,这次不同而同集中出现宰客意味着平台本身就有缺陷。

遇到缺陷就要及时打上补丁、优化系统,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和安全的服务体验才更有粘性,才能赚更多钱,而不是一味去辩解和否认。

大数据总归是平台和人收集和运行的,其实可以实现最好的互惠互利市场格局,个性化、差异化的营销和消费并不是错,错就错别把“经”念歪了,那样的话兔子尾巴也长不了。



  • 什么是大数据杀熟?你遇到过哪些大数据杀熟的事情?
    答:要想知道我们是否遭遇过大数据杀熟的现象,首先我们就要知道究竟什么现象才是大数据杀熟。所谓的大数据杀熟就是说当我们在进行网上购物时,如果我们在同一家店铺进行经常性的购买,也就是回头客,那么我们所看到的这家店的商品的价格会比第一次购买此店铺商品的用户更高。其实这一现象不仅仅出现在网络购物中...
  • 滴滴打车被指大数据杀熟,作为消费者该如何反大数据杀熟?
    答:尽管这可能会带来一些不便,但市场上总有许多替代品。例如,滴滴打车虽然便捷,但消费者可以选择乘坐传统出租车,它们提供明确的收费标准,且投诉机制相对完善。消费者应意识到,没有用户的支持,这些APP将无法生存,因此不应纵容这种行为。其次,消费者应积极维权。如果发现APP的大数据杀熟行为,应保留相关...
  • 你遇到过哪些利用大数据杀熟宰客的例子?
    答:他称,自己被“大数据杀熟”了。该说法遭到众多网友响应。有网友表示“我打网约车和同学差不多的路线,车型也一样,我要比他们贵五六块,对此不解”。另一位则解释称“你在常规地方打车,比这个点500米外要贵10%-20%”。还有的则回应“我和室友从公司回家的路线是同一条路,每次滴滴她都比我贵...
  • 滴滴打车被指大数据杀熟,你如何看待这种乱象?
    答:早前下班的时候刷手机,正好看到了这篇滴滴杀熟的报道。当时我马上就想到了几件疑惑我很久的事情,瞬间觉得明白了好多真相,说来也巧,看这篇报道的时候人还坐在滴滴车上。第一件事和我的室友有关的,周末有时间我们会打车出去玩,有的时候我们俩就面对面坐着,输入同一个地址的时候,却弹出来两个...
  • 《个人信息保护法》颁布施行一周年,你遭遇过大数据杀熟吗?
    答:我个人并没有遇到过大数据杀熟的情况。但是我觉得大数据杀熟是一种特别不好的现象。很多人都会拥有喜欢网购的习惯,然而在进行网购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发现同样的商品会拥有不同的价格。从而会因为这种现象直接影响自己在网购过程中所拥有的体验感。因为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同样商品出现不同价格就会拥有一种...
  • 你遇到过哪些利用大数据杀熟宰客的例子?
    答:1. 许多消费者反映,他们在某些在线平台上发现,长期以来的老客户反而会面临更高的价格,这与新客户享受的优惠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一现象被称为“大数据杀熟”。2. 研究表明,不仅机票、酒店预订、电影票务、电子商务和出行服务等领域,而且在多个存在价格差异的平台上都观察到了这种现象,尤其是在在线旅游...
  • 大数据杀熟赢家通吃,什么是大数据杀熟?你遇到过吗?
    答:1. 我曾遭遇大数据杀熟的现象。2. 大数据杀熟实际上在生活中非常普遍。3. 例如,我经常使用共享单车并购买月卡,而我的朋友使用较少,却仍能享受优惠。4. 大数据杀熟是企业的一种短视行为,旨在短期内获利,但这不利于长期发展。5. 在当前重视客户忠诚度的经济环境下,这种做法是不明智的。6. 我遇到...
  • 滴滴美团等承诺不用大数据杀熟,这些企业是如何利用大数据“杀熟...
    答: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调查,主要就是很多人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已经遇到了大数据杀熟。因为他们通过相同的方法得到的花费确实不一样的,比如不同的手机以及不同的消费模式被推送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利用大数据杀熟的方式取得更高的利润,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已经侵犯到他们的权益。那么今天我们...
  • 大数据杀熟赢家通吃,什么是大数据杀熟?你遇到过吗?
    答:我遇到过被大数据杀熟。什么是大数据杀熟 实际生活中,"大数据杀熟"太正常,举一个最近的例子,由于我经常使用共享单车,也时常购买月卡,发现由于我经常使用,连续购买月卡为16元每月,而朋友使用频次较低,却还保留这5月每月的优惠。大数据杀熟乃是企业一种‘自杀式’的行为,仅是为了短期利益...
  • 滴滴打车被指大数据杀熟,作为消费者该如何反大数据杀熟?
    答:对于消费者来说,在发现自己遇到大数据杀熟时,可以直接卸载掉这些app。虽然说这样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不方便,但如今生活质量上去了,其实不用APP来方便自己的生活也有很多替代品。就拿滴滴打车为例,如今在城市里有很多出租车,即便不用滴滴叫车,打出租车也能到自己想去的地方,而且明码标价,自己也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