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人非要吃鲸鱼肉?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为何日本人非要吃鲸鱼肉?

捕食鲸鱼由来已久日本的鱼食文化可以说是岛国的地理特性以及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据文字记载自从天武天皇(673~686)颁布肉食禁令以来,直到明治时期解禁牛肉为止,千余年来,日本民族一直靠鱼虾过活至今的。而作为海洋中最大的鱼类---鲸,以其高蛋白低卡路里的美味自然也躲不过岛国人民的捕捉。

在形成有组织的捕鲸产业之前,日本早就开始食用鲸鱼肉。据悉,在出土的旧石器时代“贝冢”(人类丢弃的贝类鱼类食物残渣)中、以及弥生时代的遗迹中就曾发现小型齿鲸的化石。虽然在历史上,日本数次由于宗教原因禁止“食肉”,但是鲸鱼作为鱼类一直位于可食用之列。在《古事记》中就曾记载“公元712年向神武天皇供奉鲸肉”。位于和歌山县的太地町被视为日本捕鲸产业的发祥地。1606年,人们开始有组织地捕捉游至熊野滩的鲸鱼,同时掀开了日本捕鲸史的第一页。


◆对鲸鱼肉的特殊情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出现粮食危机,同时物流保存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鲸鱼肉成为代替短缺的牛肉、猪肉的重要肉类,鲸鱼肉排、鲸鱼肉咖喱等逐渐走上人们的饭桌。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鲸鱼肉”及其他鱼类制品被视为价格低廉替代品的代名词,成为日本人饮食生活中获取蛋白质的重要食材之一。1958年鲸鱼肉的产量约为13.8万吨,到了高峰时期的1962年达到22.6万吨。对于成长于战后年代的人们来说即对鲸鱼肉存在着“替代品、廉价”的偏见与厌恶感,同时也极易引起”怀旧”情愫。当时“龙田炸鲸鱼块”就是战后学校配餐中很具有代表性的一道菜。因此那个年代的日本人对鲸鱼有一种特殊的情结。

◆为什么非要吃鲸鱼肉

在日本国内对于鲸鱼肉的食用也存在着两种声音“喜爱派”与“保守派”。在近20年间日本的一些环境保护民间组织就曾通过披露日本渔村残忍屠杀鲸类的场景,试图阻止对鲸类的猎杀和食用,但是效果并不很见效。然而,当“鲸类体内容易蓄积水银等有害物质”等研究发现公开之后,市场上对海豚、鲸鱼等鲸类肉质的需求受到很大打击。日本厚生劳动生对鲸肉类中水银含量的标准是0.4ppm(毫克每克),但从领航鲸的样本中就曾检测出超标十倍的水银含量。日本厚劳省提出孕妇、儿童等慎用鲸鱼类肉质,在太地町每年都会对居民进行水银的检测。


日本各式各样的鲸鱼肉料理

即便如此,鲸鱼类肉并没有从饭桌上消失。“喜爱派”认为,从陆地近海捕捉的海豚等或许存在以上问题,但从南极海域捕获的鲸类受污染程度小,体内蓄积的有害物质与其他动物相比要少的多。除此以外最大的原因恐怕还是抵不住鲸鱼肉的美味与营养价值。鲸鱼肉水分多肉质细软,可塑性很强,日本常用的料理方法几乎都可以用来处理鲸鱼肉。另外鲸鱼肉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又是富含铁元素的红色肉,被认为是高蛋白低卡路里的健康食材。日本很多地方都会举办鲸鱼美食节,展示鲸鱼肉料理以及各式各样的加工食品。

◆日本的捕鲸产业链

日本的鲸鱼肉加工品

在日本除了一些专营鲸鱼料理的老店之外,在很多餐厅,用鲸鱼肉做的菜品也经常可见。“鲸鱼肉刺身”、“鲸鱼肉寿司卷”、“鲸鱼肉沙拉”、“鲸鱼肉咖喱”等各式各样。利用鲸鱼不同的部位做成的加工品也是很常见的。另外由于鲸鱼肉低脂肪的特点,还被用于医院的配餐,作为食疗的重要食材。为了促进消费,一些学校配餐也会采用鲸鱼肉。在日本,从捕鲸延伸出的餐饮、加工等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链。


◆捕与反捕的持久战

焦点:“科研捕鲸”还是“商业捕捉”

近年来,日本捕鲸之所以引起人们高度关注,主要是在南太平洋反捕鲸非官方组织曾多次与日本捕鲸船发生冲突。2010年5月31日,澳大利亚政府正式向海牙国际法庭起诉日本,以求阻止后者在南极海的捕鲸行为。今年3月31日联合国海牙国际法院就日本捕鲸案作出判决,认定日本每年在南极海域捕鲸并非出于“科学研究”目的,要求日本停止这一活动。

捕鲸案焦点是日本在南极海域捕鲸是否属于1946年《国际捕鲸管制公约》第八条允许的科研行为。澳方认为,日本捕鲸活动是打着科学旗号的商业捕鲸,违反公约规定;日方则辩称捕鲸是“合法的科学研究”。国际法院斯洛伐克籍首席法官彼得·托姆卡说,日本在南极海域的科研捕鲸项目没能证明日方需要每年捕猎850头小须鲸、50头长须鲸和50头座头鲸,即便实际捕杀数目没有那么多。而且,日方没有考虑规模小或使用非致命方式的替代项目。

对于这一裁决,日本虽然表示接受,但是判决并不适用于其他海域的捕鲸活动。4月3日日本渔业部门一名官员表示日本方面已经决定取消本财年在南极海洋的“科研捕鲸”活动,但计划在其他区域继续这一活动。

实质:以“科研”之名 谋公海捕捞之实

有分析认为,一旦捕鲸活动停止,意味着整个捕鲸产业链上的大量工人面临失业的可能,相关水产公司有可能面临倒闭危险,从而减少日本的财政税收。同时日本一直以所谓“科研”捕鲸为借口,实际上在掩盖其捕捞公海渔业资源的真相。

◆与日本和食精神的背离

太地町是日本猎杀海豚最集中的地区,每年9月到次年4月,这里就会成为血腥的屠宰场。

对鲸鱼的保护重要原因是源自鲸鱼频临灭绝的现状。据报道,南极的蓝鲸数量已不足原来的1%,西太平洋灰鲸仅剩100头,徘徊在灭绝的边缘,而在南极海域每年都有近1200头鲸鱼被捕杀。

除了被捕杀之外,水质污染会使鲸鱼中毒,船只的噪音也会对其产生严重影响,这些都威胁到鲸鱼的生存。

2012年3月,日本官方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和食”申遗时,重点阐述“和食”不仅是日本料理本身,而且是基于日本人“尊崇自然”的气质,以及与“食”有关的“风俗习惯”。

而大肆捕杀鲸类这样“与人类社会种群关系”极强的动物,显然与所谓的“尊崇自然”向背离。今年1月18日,美国驻日本大使卡罗琳·肯尼迪曾用英日文发表文章称:“美国政府反对(日本)围追捕杀海豚(鲸类)的捕鱼方式。”她还表示对这种做法的“非人道性”感到非常担忧。

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吃货大国,无论是在天上飞的还是在地面上的,几乎中国人都吃,但是相信大家都会发现有一点,中国很少有人吃鲸鱼肉,而在日本,喜欢吃鲸鱼的人非常多。

在日本国内对于鲸鱼肉的食用也存在着两种声音“喜爱派”与“保守派”。在近20年间日本的一些环境保护民间组织就曾通过披露日本渔村残忍屠杀鲸类的场景,试图阻止对鲸类的猎杀和食用,但是效果并不很见效。然而,当“鲸类体内容易蓄积水银等有害物质”等研究发现公开之后,市场上对海豚、鲸鱼等鲸类肉质的需求受到很大打击。日本厚生劳动生对鲸肉类中水银含量的标准是0.4ppm(毫克每克),但从领航鲸的样本中就曾检测出超标十倍的水银含量。日本厚劳省提出孕妇、儿童等慎用鲸鱼类肉质,在太地町每年都会对居民进行水银的检测。日本各式各样的鲸鱼肉料理即便如此,鲸鱼类肉并没有从饭桌上消失。“喜爱派”认为,从陆地近海捕捉的海豚等或许存在以上问题,但从南极海域捕获的鲸类受污染程度小,体内蓄积的有害物质与其他动物相比要少的多。除此以外最大的原因恐怕还是抵不住鲸鱼肉的美味与营养价值。鲸鱼肉水分多肉质细软,可塑性很强,日本常用的料理方法几乎都可以用来处理鲸鱼肉。另外鲸鱼肉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又是富含铁元素的红色肉,被认为是高蛋白低卡路里的健康食材。日本很多地方都会举办鲸鱼美食节,展示鲸鱼肉料理以及各式各样的加工食品。日本的鲸鱼肉加工品在日本除了一些专营鲸鱼料理的老店之外,在很多餐厅,用鲸鱼肉做的菜品也经常可见。“鲸鱼肉刺身”、“鲸鱼肉寿司卷”、“鲸鱼肉沙拉”、“鲸鱼肉咖喱”等各式各样。利用鲸鱼不同的部位做成的加工品也是很常见的。另外由于鲸鱼肉低脂肪的特点,还被用于医院的配餐,作为食疗的重要食材。为了促进消费,一些学校配餐也会采用鲸鱼肉。在日本,从捕鲸延伸出的餐饮、加工等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链。“科研捕鲸”还是“商业捕捉”近年来,日本捕鲸之所以引起人们高度关注,主要是在南太平洋反捕鲸非官方组织曾多次与日本捕鲸船发生冲突。2010年5月31日,澳大利亚政府正式向海牙国际法庭起诉日本,以求阻止后者在南极海的捕鲸行为。今年3月31日联合国海牙国际法院就日本捕鲸案作出判决,认定日本每年在南极海域捕鲸并非出于“科学研究”目的,要求日本停止这一活动。捕鲸案焦点是日本在南极海域捕鲸是否属于1946年《国际捕鲸管制公约》第八条允许的科研行为。澳方认为,日本捕鲸活动是打着科学旗号的商业捕鲸,违反公约规定;日方则辩称捕鲸是“合法的科学研究”。国际法院斯洛伐克籍首席法官彼得托姆卡说,日本在南极海域的科研捕鲸项目没能证明日方需要每年捕猎850头小须鲸、50头长须鲸和50头座头鲸,即便实际捕杀数目没有那么多。而且,日方没有考虑规模小或使用非致命方式的替代项目。对于这一裁决,日本虽然表示接受,但是判决并不适用于其他海域的捕鲸活动。4月3日日本渔业部门一名官员表示日本方面已经决定取消本财年在南极海洋的“科研捕鲸”活动,但计划在其他区域继续这一活动。实质:以“科研”之名谋公海捕捞之实有分析认为,一旦捕鲸活动停止,意味着整个捕鲸产业链上的大量工人面临失业的可能,相关水产公司有可能面临倒闭危险,从而减少日本的财政税收。同时日本一直以所谓“科研”捕鲸为借口,实际上在掩盖其捕捞公海渔业资源的真相。与日本和食精神的背离太地町是日本猎杀海豚最集中的地区,每年9月到次年4月,这里就会成为血腥的屠宰场。对鲸鱼的保护重要原因是源自鲸鱼频临灭绝的现状。据报道,南极的蓝鲸数量已不足原来的1%,西太平洋灰鲸仅剩100头,徘徊在灭绝的边缘,而在南极海域每年都有近1200头鲸鱼被捕杀。除了被捕杀之外,水质污染会使鲸鱼中毒,船只的噪音也会对其产生严重影响,这些都威胁到鲸鱼的生存。2012年3月,日本官方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和食”申遗时,重点阐述“和食”不仅是日本料理本身,而且是基于日本人“尊崇自然”的气质,以及与“食”有关的“风俗习惯”。而大肆捕杀鲸类这样“与人类社会种群关系”极强的动物,显然与所谓的“尊崇自然”向背离。今年1月18日,美国驻日本大使卡罗琳肯尼迪曾用英日文发表文章称:“美国政府反对(日本)围追捕杀海豚(鲸类)的捕鱼方式。”她还表示对这种做法的“非人道性”感到非常担忧。



日本人不喜欢鲸鱼肉,为什么还要捕杀鲸鱼,真正原因让人无语!



  • 为什么日本人要吃鲸鱼肉?
    答:日本的造船工业发达,而且政府明里暗里支持渔民出海捕鱼,造就了日本浩浩荡荡的捕鱼船队。一方面出海捕鱼促进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问题,另一方面还能够缓解粮食压力,可谓一举多得。日本资源匮乏,是他们捕鲸吃鲸鱼肉的根本原因,但日本人的爱吃鱼的文化传统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 日本人为什么要捕杀鲸鱼
    答:一是作为工业原料,二是为了食用。鲸鱼可以说是一种能够全面地综合利用的动物,无论是骨、皮、肉、须,还是油、奶等都是重要的食品、化工原料,即使利用后的渣滓,也可用来作肥料。所以,捕鲸行为不仅仅涉及到渔业的发展,还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公元前3000年的三内丸山遗址中,就出土了鲸鱼的骨骼...
  • 全世界都在保护鲸鱼,为什么日本喜欢将鲸鱼肉端上餐桌?
    答:因为信仰的问题,日本以前“食肉”是被禁止的。“吃鱼”却没有关系。据说在室町时期,最高级的鱼料理就是鲸鱼料理,第二位室鲤鱼料理。江户时代开始到明治时代,有非常规范化的捕鲸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九州地区,一开始捕杀鲸鱼只是为了提取鲸鱼油,鱼肉都被废弃了,后来才开始食用。明治末期,鲸...
  • 95%日本人不吃鲸鱼肉 为什么日本人还捕鲸
    答:但是,因为鲸鱼是禁止捕捞的海洋生物,所以比较稀有。并不是95%日本人不吃鲸鱼肉,而是鲸鱼肉比较稀有,多数日本人没有很多机会吃鲸鱼肉罢了。
  • 为何日本人非要吃鲸鱼肉?
    答:对于成长于战后年代的人们来说即对鲸鱼肉存在着“替代品、廉价”的偏见与厌恶感,同时也极易引起”怀旧”情愫。当时“龙田炸鲸鱼块”就是战后学校配餐中很具有代表性的一道菜。因此那个年代的日本人对鲸鱼有一种特殊的情结。◆为什么非要吃鲸鱼肉 在日本国内对于鲸鱼肉的食用也存在着两种声音“喜爱派”...
  • 明明自己都不爱吃,日本人为什么还要疯狂捕鲸?
    答:日本人捕杀鲸鱼可能不光是吃这么简单。因为如果你谈论吃鱼,日本有很多海鲜,很容易抓到,相比之下,捕杀鲸鱼有些吃力不讨好。不管鲸鱼肉是否美味,单单捕杀鲸鱼的劳动和成本就远远超出了一般的捕鱼行为。那为什么日本人仍然如此热衷于捕杀鲸鱼?因为除了肉,鲸鱼在身体的其他部位也很珍贵。例如,鲸油可以从...
  • 其实他们不吃鲸鱼肉,日本为何坚持捕杀鲸鱼?
    答:不得不说道的就是一些高级润滑油和肥皂中几乎都会含有鲸鱼脂,说完全了鲸鱼肉、须、脂,还有一项鲸油,它常常用于工业生产中,用途脂很像,也是肥皂和润滑剂,只是一个是日用,一个主要运用在工业,可以说鲸鱼浑身上下都是宝藏了,也就是它本身这样的高价值,让日本人根本不愿意放弃这样的高回报的行为...
  • 日本为什么有捕鲸的传统,日本人真的那么喜欢吃鲸鱼肉
    答:日本人有捕杀鲸鱼的传统,是因为他们当时必须这么干。在日本历史上,日本天皇曾经多次发布“肉食禁令”,德川幕府的将军,也发布“生物怜爱令”,规定牛马不能吃,狗肉也违法,当时日本也不养绵羊。最后呢,硬生生把日本人逼成了鱼肉加野菜的民族,吃鲸鱼就变得理所当然了。
  • 鲸鱼肉口感不如牛肉,日本人还年年捕杀为了什么?
    答:鲸鱼肉的口感是不如牛肉的,但是日本人仍然大肆捕杀鲸鱼,可以说世界上所有国家里面它们捕杀鲸鱼是最严重的,每年都会捕杀很多很多头。虽然那东西真正吃起来口感并不好,但是无论是鲸鱼的皮还是油脂都是很好的经济产品,说白了就是这东西有价值。虽然这个东西口感不好,但是它也是一种可以作为储备肉的东西...
  • 为什么有的日本人非常喜欢吃鲸鱼肉?
    答:因为鲸鱼肉口感十分好,而且营养价值高,再加上他们本就很喜欢吃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