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核心素养更核心的概念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1、概念:
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语文教育所获得的最具终身发展价值的人格修养与关键语文能力。
2、内容: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简称语言、思维、审美、文化)
3、语文素养和语文核心素养之间的区别:
语文素养泛指一切语文知识、能力与素养,包容性大,外延广。
4、关系: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基础,居于首位,它和其它层面是各自独立、相互依存。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第一、坚持科学性。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将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贯穿研究工作全过程,重视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确保研究过程严谨规范。
第二、注重时代性。充分反映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全面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确保研究成果与时俱进、具有前瞻性。
第三、强化民族性。着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把核心素养研究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土壤,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突出强调社会责任和国家认同,充分体现民族特点,确保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方面:
1、语言建构与运用
从语文学科角度出发,“语言建构与运用”这项核心素养,可理解为“出于真诚对话的愿望,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与话语意图;精确妥帖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进行最有效的交流。
2、思维发展与品质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多项综合的实践能力。而要在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本身就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因为汉语的内部结构、包含的各种信息都很复杂,这项工作的进行离不开思维的发展。
3、文化传承与理解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文化史是多民族发展的共生体,中国古代经历了数次民族之间的战争,汉语无形之中经历了多民族的激变、融合,这些因素影响了汉语文化的传承积淀。如在苏武牧羊、昭君出塞、岳飞抗金等史实中留下了很多精神文化,千百年来为人传颂不已,很多词语的背后都蕴含着一段历史典故。
理解并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就成了关键的一项核心素养。
4、审美鉴赏与创造
语文学科是汉语与文学的复合体,文学作品就是艺术化地组织语言的一种作品,语文教学以“审美鉴赏与创造”为核心素养,其宗旨就在于满足人性的需求,让学生体验到文学带给人的愉悦、情趣,唤醒学生对文学的渴望与热爱,在审美鉴赏过程中培养个性创造力。

扩展资料: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思维的方法:
1、语文思维培养的价值,在于发掘学习材料的语言美、结构美、形象美、意境美,提升思维的范畴、内容、深广精度。
2、语文听说读写教学中,要投放激活思维的教学策略。如合作分享策略、多媒介融合策略。把文本阅读与影视阅读结合起来。学习者在阅读思维过程中,通过信息交换、信息加工、信息再造,使思维不断调整,逐渐系统化、条理化、具体化,更富于开放性、连贯性、独特性。
3、思维训练过程中,学习者认知水平和探索兴趣,影响思维过程中的积极体验。所以应该恰当设置思维训练目标,选择合适学习内容,设计核心问题和子问题,任务驱动,问题导学。
书本中的系列问题激发了学习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者为解决问题主动阅读,发散思维、推测、求证,思维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享受到解决问题的快乐。

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内涵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我国的教育工作做出了宏观的部署与规划,而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更是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对实际课堂教学工作的微观要求。就语文学科来说,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了四个维度,分别是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与以往传统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相比,这显然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如以往的中小学语文教学,都侧重学生对字、词、句、段、篇的一般性理解与掌握,并没有过多强调学生对汉语言文化知识的全面、深度积累和应用,也没有注重学生在思维、审美、情感与传统文化方面的素质能力提升,这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限制。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则 要求,在学生掌握了一般性字、词、句、段、篇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对汉语言文化知识的全面、深度积累和应用,并且要让学生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养成对文学与其他一切美好事物的鉴赏与创造能力,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了解。

显然,要想达到这样的教学要求,教师就必须对照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做出改进、优化。

二、基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中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一)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构建与运用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语言文化性的学科,对语言的构建与运用, 是学生应当达到的最基本素质、能力发展要求。以往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教师虽然非常重视对课本教材字、词、句、段、篇的教学, 但是学生却并没有因此形成真正良好的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

例如,除了课堂教学,课外阅读是学生语言构建与积累的一个最主要途径,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既要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主观兴趣,更要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使学生能够形成对文章、对语言的正确理解。

通常来说,阅读的方法有朗读法、默读法、速读法、略读法、精读法、群文阅读法、比较阅读法等, 其中朗读法、默读法、精读法,应当作为增强学生语言构建与积累的主要阅读方法。

而且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对优美的词、句做好标记,或是将其摘抄下来,对于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则需要及时通过字典等工具书,或是向教师、父母请教,弄清楚其含义,完成有效的语言积累与构建。

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语言运用锻炼,这可以通过写作教学和口语教学来实现,后者对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强化,具有更加实际的作用效果。如在

《晏子使楚》《孔明智退司马懿》《别饿坏了那匹马》等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改变戏剧,为学生准备相关的道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排练戏剧,小组成员分饰不同的人物角色, 进行戏剧表演,并在表演中得到口语交际能力、合作能力的有效锻炼。

而且在表演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神态、肢体动作、礼仪等,做出规范和指导,帮助学生合理控制表情、眼神、动作、语速、语调等,使学生可以在口语交际过程当中,得到有效的语言运用锻炼。



  • 语文课程核心素养更核心的概念
    答:核心素养有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组成。这是对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延续与升级。而对于语文课程而言,核心素养难以运用精准化的量表进行刻画和描述。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如此定位“语文核心素养”。素养形成需要主动吸收内化。“建构”一词的...
  • 语文课程核心素养更核心的概念是什么
    答: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基础是语言建构与运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语言文字作品势人类重要的审美对象,语文学习...
  • 语文课程核心素养更核心的概念
    答: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内涵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我国的教育工作做出了宏观的部署与规划,而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更是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对实际课堂教学工作的微观要求。就语文学科来说,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了四个维度,分别是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
  • 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是什么 程先国
    答: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即:“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核心素养”分解为四个维度: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我认为所谓“核心素养”一定是最基础、最主要、最本质的...
  • 什么是语文的核心素养?
    答:部编本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是这么说“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第一,是“语言建构与运用”,这是语文学科独有的,具有本质意义的内容。“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建构语言运用机制,增进语文学养,努力学会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第二,是“思维发展与提升”。强调...
  •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
    答: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1、概念: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语文教育所获得的最具终身发展价值的人格修养与关键语文能力。2、内容:语言...
  •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是什么?
    答:1、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运用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之一。它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技能,以及理解和表达信息的能力。通过语言运用,学生能够有效地沟通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2、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培养学生综合思考和创新思维的重要目标。语文课程要求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逻辑思维和...
  • 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素养?
    答: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语文素养是指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等综合评价。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
  • 语文新课标核心素养内涵解读是什么?
    答:语文新课标核心素养内涵解读如下:1、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建构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逐步掌握语言规律,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这其中包括对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掌握和运用,以及表达能力、沟通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方面的训练。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的基础,是其他核心素养的基础和...
  • 语文核心素养的定义是什么
    答:语文核心素养的定义是什么如下:语文核心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它对应的主题是人或学生,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