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怎么占据兖州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5
三国时代的赢家曹操,他是怎么占据的兖州?

曹操自暗杀董卓失败后,就逃回了兖州陈留,因为当时他父亲在陈留。陈留太守张邈又是他的好友。在张邈和当地富豪卫兹的帮助下,他组建了几千人军队,以陈留为据点。补给完全仰仗张邈。
当时可以说,曹操是依附张邈的一个非常弱小的势力。
山东诸侯联盟讨伐董卓时候,袁绍封曹操为“奋武将军”。也给予曹操一些支持。
诸侯散盟后,曹操成为被袁绍支持,依附张邈的一个弱小势力。
这时,兖州刺史刘岱在与入侵兖州的青州百万黄巾军作战中阵亡了(确实有百万之重,不是夸张,但是男女老幼都有)。兖州没有人主事。面对黄巾大军,各国相,太守也没有人敢出来挑大梁。最后济北国相鲍信力主推荐曹操为兖州牧,得到兖州各方同意。于是曹操率领兖州各部迎击黄巾军,设伏,战胜并收降了百万黄巾。编其精壮者10万为青州军。这样曹操才有了根据地和比较成规模的军队。
但是或许是因为兖州各方推举曹操只是权宜之计,以渡过黄巾的危难。在不久之后曹操进攻徐州时候兖州全州起事反抗曹操,只有三个县没有背叛曹操。(此事一直以来记载都说是曹操杀了几个名士导致兖州反抗曹操,但大约不是问题的根本)。当时兖州各方势力迎吕布入兖州以对抗曹操。曹操以其老班底还有青州军与吕布作战。袁绍为曹操提供了大量帮助。实际上此时曹操几乎成为了袁绍的附属势力。不过最后曹操打败了吕布,吕布逃到徐州。而后,曹操又消灭了张邈等兖州势力,才真正占有了兖州

之前兖州刺史是刘岱。在黄巾贼攻打兖州时,不听鲍信之言,贸然出战,兵败战死。 初平三年(192年)夏,青州的黄巾贼,有百万之众(包含家属),攻入兖州,杀死任城相郑遂后,进攻东平。刘岱闻讯就要兵出击黄巾贼。鲍信劝谏他:“目前贼兵有百万之众,声势浩大,百姓惶恐震惊,军队毫无 斗志,不可抵挡。我看贼人兵眷混杂,前后相随,贼军中也没有辎重粮草,只是以掠夺维持生计。今日之计,不如养精蓄锐,先固守城池,贼众想战不得,想攻不能,势必然离散而去,然后我选拔精锐士卒,占据要害的地点加以攻击,必能破贼。”刘岱不听,引兵出战,果然被黄巾贼所杀。 在如此危急的情势下,的鲍信乃和州吏万潜、陈宫等,到东郡,迎曹操来担任兖州牧。于是曹操领兵进击黄巾贼在寿张以东。鲍信力战而死。曹操用尽全力,才击破贼兵。曹军追击黄巾贼,决战于济北。黄巾贼人求降。

献帝初平三年(192年)夏,青州黄巾号称百万,进入兖州,杀死刺史刘岱。济北相鲍信等迎接曹操领兖州牧。

操进兵击黄巾军于寿张(今山东东平南)东,黄巾军奋勇抵抗,操初战失败,鲍信战死。后操屡设诡计,黄巾军受挫撤退,操追至济北(今山东长清县),黄巾军被迫投降。

曹操本人饶有雄图,他并不以占有兖州为满足。兖州为四战之地,各军阀对之亦虎视眈眈,所以一连串的战争随之而来,最后曹操一统北方。

扩展资料: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各地军阀相互混战,社会经济遭到空前的破坏,百姓遭屠,土地荒芜,幸存者被迫离乡背井,流落他方。

面对这种悲惨景象,曹操在世时实行了一系列政策来恢复经济,稳定局面。从曹操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的表现来看如推行屯田,兴修水利,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经济的整顿起了积极作用。

曹操精于兵法,在统一北方起到了积极作用,黄巾起义之后,东汉解体,军阀混战。在混战中,不仅董卓、李傕等凉州军阀到处屠杀人民、抢劫财物,因而普遍出现了荒凉景象。

从初平二年(191年)开始,曹操先后消灭长江中下游以北各割据势力,统一中国北方大部地区。曹操在统一北方的战争历时17年,是曹魏的立国之战,并为后来西晋统一中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曹操





之前兖州刺史是刘岱。在黄巾贼攻打兖州时,不听鲍信之言,贸然出战,兵败战死。

初平三年(192年)夏,青州的黄巾贼,有百万之众(包含家属),攻入兖州,杀死任城相郑遂后,进攻东平。刘岱闻讯就要兵出击黄巾贼。鲍信劝谏他:“目前贼兵有百万之众,声势浩大,百姓惶恐震惊,军队毫无

斗志,不可抵挡。我看贼人兵眷混杂,前后相随,贼军中也没有辎重粮草,只是以掠夺维持生计。今日之计,不如养精蓄锐,先固守城池,贼众想战不得,想攻不能,势必然离散而去,然后我选拔精锐士卒,占据要害的地点加以攻击,必能破贼。”刘岱不听,引兵出战,果然被黄巾贼所杀。

在如此危急的情势下,的鲍信乃和州吏万潜、陈宫等,到东郡,迎曹操来担任兖州牧。于是曹操领兵进击黄巾贼在寿张以东。鲍信力战而死。曹操用尽全力,才击破贼兵。曹军追击黄巾贼,决战于济北。黄巾贼人求降。

曹操来到陈留,因为这时担任陈留太守的是属于同一政治集团的张邈。在陈留,曹操得到张邈的大力支持,并通过他的关系,结识了当地的著名游侠卫兹。《三国志·魏志·卫臻传》说:“卫臻字公振,陈留襄邑人也、,父(卫)兹,有大节,不应三公之辟。太祖(曹操)之初至陈留,兹曰:‘平天下者,必此人也’太祖亦异之,数诣(卫)兹议大事。”注又引《先贤行状》说:“董卓作乱,汉室倾荡,太祖(曹操)到陈留,始与(卫)兹相见,遂同盟,计兴武事。兹答曰:‘乱生久矣,非兵无以整之。’且言‘兵之兴者,自今始矣。’深见废兴,首赞弘谋。”卫兹“不为激诡之行,不徇流俗之名,明虑渊深,规略宏远”,并得到过郭泰的赞赏(《三国志·魏志·卫臻传》注引《先贤行状》、《郭林宗传》)。《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世语》说:“陈留孝廉卫兹以家财资太祖(曹操),使起兵,众有五千人。”因此,卫兹应该是游侠中能“以财救人”的人物,与张邈属于同一类型。

在卫兹资助下,曹操拉起了一支五千人的队伍,与张邈联合举兵,反对董卓。同时,卫兹自己也拉起了一支队伍,由张邈领导。后来在张邈支持下,这支队伍也归属曹操。说明在讨伐董卓的战争中,曹操得以纠集武装,仍是依靠以袁绍为首的这个政治集团。

这个政治集团,其主要成员,这时分属三地:袁绍、许攸在河北,曹操、张邈在陈留,何颙、伍琼则留在京师。《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说:“侍中周毖、城门校尉伍琼、议郎何颙等,皆名士也,(董)卓信之,而阴为(袁)绍。”何颙、伍琼留在京师,表面上,他们取得董卓信任,而实际则是暗中支持袁绍,以反对董卓。袁绍投奔河北后,被任为渤海太守,获得了这一块地盘,即是何颙、伍琼等人游说董卓的结果。这个政治集团的矛头所指,已经不是宦官,而是窃夺了反宦官斗争胜利果实的董卓。

在讨伐董卓的战争中,袁绍既是渤海太守,又是盟主,而且“豪侠多附(袁)绍,皆思为之报,州郡蜂起,莫不假其名”(《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强大的号召力。至于曹操,这时寄居于张邈占据的陈留,没有自己的地盘,地位也是一个行奋武将军的空头军衔(这还是袁绍所任命的)。因此,对曹操来说,扩大武装,再以此为凭借取得立脚之地,这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以军队来说,最初曹操仅有在卫兹资助下拉起来的一支五千人的队伍,此后卫兹所部虽然前来归属,但是,荥阳一战,就为董卓部将徐荣所大败,“士卒死伤甚多”,卫兹战死,曹操本人也被“流矢所中”,仅以身免。不久,曹操带同夏侯敦等人到扬州募兵,刺史陈温、丹阳太守周昕给予四千多人。出来大力支持曹操的,仍是袁绍。《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说:“黑山贼于毒、白绕、睦固等十余万众略魏郡、东郡,王肱不能御,太祖(曹操)引兵入东郡,击白绕于濮阳,破之。袁绍因表太祖(曹操)为东郡太守,治东武阳。”当时,“黑山”的活动地区在河北,十余万众的于毒等部所进攻的是魏郡,进入东郡的是白绕一部分。由于王肱不能抵御,在袁绍支持下,曹操被任为太守,从而取得了东郡地盘。东郡与陈留邻接,同属兖州,曹操依赖袁绍,联合张邈,从此开始稳定和发展。

反董卓战争处于停滞状态,关东的反董卓军则剑拔弩张,准备相互火并。由于矛盾的逐渐转化,以袁绍为首的这个政治集团也出现了裂痕。《三国志·魏志·张邈传》说:“袁绍既为盟主,有骄矜色,(张)邈正议责(袁)绍。绍使太祖(曹操)杀邈,太祖不听,责绍曰:‘孟卓,亲友也,是非当容之。今天下未定,不宜自相危也。’遂知之,益德太祖。”说明裂痕是从袁绍、张邈这两个“奔走之友”开始的。处于袁绍、张邈之间的曹操,为了这个政治集团的利益,更重要的,为了自身的利益,只能以调停者的身份,使袁、张之间矛盾不致趋于激化。首先,曹操强调了彼此在洛阳时的友谊,对“亲友”应该采取宽容态度;其次,曹操强调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在“天下未定”,即这个政治集团还没有基本控制关东时,“不宜自相危”,导致内讧和火并。曹操这个看法是富有远见的。
当时的形势很明显,在河北,袁绍虽然占有韩馥的冀州,公孙瓒这支强大的军事力量是不能轻视的;在河南,曹操、张邈联合起来,力量仍十分单薄,敌对者环伺于四周,也决不能掉以轻心。同时,“黑山”与“黄巾”,对袁绍和曹操更是严重的威胁。曹操的意图是,依靠袁绍的军事力量,再依靠张邈对兖州地方势力的关系,最后夺取兖州,再以此为根据地统一河南。曹操不希望这个政治集团破裂,原因就在这里。

袁绍虽以河北为根据地,但也插手河南,联络兖州刺史刘岱。《三国志·魏志·程昱传》说:“是时,(刘)岱与袁绍、公孙瓒和亲,(袁)绍令妻子居岱所,(公孙)瓒亦遣从事范方将骑助(刘)岱。后绍与瓒有隙。(公孙)瓒击破(袁)绍军,乃遣使语(刘)岱,令遣绍妻子,使与绍绝。别敕范方:‘若岱不遣绍家,将骑还。吾定绍,将加兵于岱。’岱议连日不决。”,“(刘岱从程昱议与公孙瓒绝)范方将其骑归,未至,瓒大为绍所破。”刘岱也是一个表面上受董卓拉拢的“幽滞”之士,以侍中出任兖州刺史,后参加讨伐董卓的战争。袁绍不惜以“妻子”为质,取得刘岱的信任,一方面,是大力支持曹操在兖州站定脚跟;一方面则是借此排除公孙瓒在兖州的势力。《后汉书·赵岐传》说:“是时,袁绍、曹操与公孙瓒争冀州,绍及操闻(赵)岐至,皆自将兵数百里奉迎。”说明当公孙瓒的军事力量被迫从兖州撤退,袁、曹即合力对付公孙瓒,不但稳固冀州,并企图达到进一步夺取兖州的目的。
刘岱统治兖州,主要依靠的,是济北相鲍信。《三国志·魏志·鲍勋传》说:“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也。”“勋父(鲍)信,灵帝时为骑都尉,大将军何进遣东募兵。后为济北相,协规太祖(曹操),身以遇害。”泰山是兖州的属郡之一,济北又是兖州的属国,说明鲍信在兖州具有特殊势力。鲍信“少有大节,宽厚爱人,沈毅有谋”,在洛阳曾参加何进诛灭宦官的策划。当他回泰山募兵,率领千余人回到成皋时,何进已为宦官所杀。他又率军返回泰山,“收徒众二万,骑七百,辎重五千余乘”,拥有一支较为强大的队伍。不久,鲍信即以济北相名义参加讨伐董卓的战争。鲍信既是刘岱的朋友,又是曹操和袁绍的朋友,他们之间的结识,应当追溯到在洛阳从事反宦官斗争之时。“时(袁)绍众最盛,豪杰多向之”,鲍信所倾服的却是曹操。“夫略不世出,能总英雄以拨乱反正者,君也。苟非其人,虽强必毙。君殆天之所启!"(《三国志·魏志·鲍勋传》注引《魏书》)这是鲍信对曹操所作的评语。这时,曹操不但有袁绍的支持,张邈的配合,还得到鲍信的拥护,而且公孙瓒的势力退却,兖州已处于袁绍、曹操的控制之下。因此,曹操据有兖州仅是时间上的问题。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世语》说:"(刘)岱既死,陈宫谓太祖(曹操)曰:‘州今无主,而王命断绝,宫请说州中,明府寻往牧之,资之以收天下,此霸王之业也。’(陈)宫说别驾、治中曰:‘今天下分裂而州无主,曹东郡命世之才也,若迎以牧州,必宁生民。’鲍信等亦谓之然。”这里有必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曹操取得兖州,主要由于地方势力的拥戴,还是由于袁绍的支持?看来,后者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文选》卷四四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指出,这时袁绍大力支持曹操,不但表为行东郡太守,又任为领兖州刺史。李善注引谢承《后汉书》说:“袁绍以曹操为东郡太守。刘公山(刘岱)为兖州,公山为黄巾所杀,乃以(曹)操为兖州刺史。”这表明,曹操乘刘岱战死之机取得兖州,是出于袁绍的大力支持,兖州刺史一职也是出于袁绍的任命。当然,兖州地方势力也有真正拥戴曹操的,首先就是在兖州具有特殊势力的鲍信,其次则是陈宫。鲍信其人已如上所说,至于陈宫,《三国志·魏志·吕布传》注引鱼豢《典略》说:“陈宫字公台,东郡人也,刚直壮烈,少与海内知名之士皆相连结。”说明陈宫是一位著名人士。曹操是东郡太守,陈宫是东郡人,从陈宫对曹操的说词看来,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同时,袁绍是“海内知名之士”,陈宫和袁绍当然也有“连结”。作为“刚直壮烈”之士的陈宫与袁绍、曹操是属于同一类型的人物。因此,曹操取得兖州,一方面(这是主要的一面)是兖州地方势力屈从于袁绍强大的军事压力,另一方面则是一部分地方势力如鲍信、陈宫等人的拥戴。从上引《世语》看来,出面游说的是陈宫,兖州地方势力拥护的主要是鲍信,但在《世语》中没有表达,却是潜藏在文字之外的有力人物,这就是袁绍。袁绍的大力支持是曹操取得兖州的根本因素。

曹操的主要谋士荀彧曾经将兖州比作当年刘邦的关中和刘秀的河内,认为“昔高祖(刘邦)保关中,光武(刘秀)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三国志·魏志·荀彧传》)。可以看出,兖州对曹操得以统一北方的重要性,历史的发展也正是如此。以袁绍、曹操为代表的这个政治集团,是曹操起家的支柱,应该说,这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新三国我只是看了一个大概,估计里面没有曹操夺占兖州的戏吧。

历史上,曹操是在袁绍的帮助下做了东郡太守,接着击溃了青州和白波黄巾军,收编30万众。194年和195年,曹操在兖州和吕布发生激战,先败后胜,吕布退出兖州。195年10月,汉献帝正式册封曹操为兖州牧。

献帝初平二年(191年),当酸枣等地的讨卓联军已经离散的时候,曹操还带着千余人的部队在河内寄居,没有固定地盘。这时,黑山(今河南浚县西北太行山区)起义军于毒、白绕、眭固等部十余万人攻入东郡,东郡太守王肱不能抵挡,曹操乃引兵进入东郡,在濮阳打败了白绕农民军,袁绍因表操为东郡太守,操以东武阳为郡城(今山东莘县南)。
献帝初平三年(192年)春,于毒等农民军趁曹操引军去顿丘的时候,进攻东武阳。曹操闻知,并不回军援救东武阳,而西入山攻农民军本屯,操手下诸将认为应先还救东武阳,操曰:“使贼闻我西而还,武阳自解也;不还,我能败其本屯,虏不能拔武阳必矣。”于是继续西行。
果然,农民军听说本屯被攻,立即舍弃东武阳而归,途中遭到曹操阻击而致大败。曹操又在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打败了於夫罗的军队,于是东郡得以确保。
当年夏,青州黄巾号称百万,进入兖州,杀死刺史刘岱。济北相鲍信等迎接曹操领兖州牧。操进兵击黄巾军于寿张(今山东东平南)东,黄巾军奋勇抵抗,操初战失败,鲍信战死。后操屡设诡计,黄巾军受挫撤退,操追至济北(今山东长清县),黄巾军被迫投降。《三国志》卷1《武帝纪》载:操“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以上几句记述,常为史家所引用,故应予以探讨。据《后汉书》卷74《袁绍传》载,建安元年(196年)袁绍给献帝上书有云:“黄巾十万,焚烧青、兖”,袁绍这里所说的黄巾显然即指以上自青入兖的黄巾,然而人数之差距却为十万比百万,究竟哪个说法接近事实呢?我以为“青州黄巾众百万”的数字是太夸大了,由于史料出自官方,对交战双方人数,常把多者说得过多,少者说得过少。如《武帝纪》注引《魏书》就把同青州军作战的操军说得过少,说操只“将步骑千余人”;还说其中旧兵少,新兵不习练;又说黄巾兵皆精悍,如此说来,青州黄巾人数既居于几百倍的压倒优势,且兵又皆精悍,操纵善于用兵,宁能“数开示降路,遂设奇伏,昼夜会战,战辄禽获”。据《三国志》卷11《国渊传》所说“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的惯例,以上“黄巾众百万”的数字至少有十倍的夸大。仅从《武帝纪》就不难看到一些令人不敢置信的数字,如载同时俱起兵讨伐董卓的袁术及其他三个州六个郡长官,“众各数万”。在当时人民死伤离散的战乱情况下,六个郡国的兵力竟各达数万之多,是不合情实的。又如“诸书皆云操在官渡战役坑杀袁绍士众八万或七万”。裴松之以为“非其实录”。我们看书,应具体观察各种情况,不可根据片言只句,盲目相信书中数字。我以为青州黄巾军的人数应以袁绍所说“十万”为近是。至于操从青州黄巾中所挑选出来的所谓“精锐”者,在操军中究起多大作用?我以为也不能估计过高。当兴平元年(194年),吕布与操战于濮阳时,布“先以骑犯青州兵,青州兵奔”,致使操军阵乱,操本人几被活捉,说明青州兵是操军中的薄弱环节。据《三国志》卷17《于禁传》记述:当操军在宛受到降而复叛的张绣的突然袭击而致溃败时,青州兵乘乱劫人,被于禁加以制止。当官渡战役时,于禁只带领二千人“守延津以拒绍”。于禁为操手下五良将之一,所将士卒犹如此之少,青州兵自然不会更多,假若青州兵多于于禁所部,当青州兵在宛劫人时,于禁就不能那样轻而易举地“讨之,数之以罪”了。当然,曹操吸收一些青州黄巾加入其军队,无疑会使其军事力量有所增强,但并不能改变曹操军事集团为地主武装的事实。根据史书记载,操在起兵初期,除了其同族兄弟曹洪、曹仁、曹邵等领有家兵以外,其他地主武装,如谯县的许褚、中牟的任峻、钜野的李典、任城的吕虔等,都率领宗族、部曲数千或数百家参加。所以说曹操的军队还是以地主武装为骨干的。
操本人饶有雄图,他并不以占有兖州为满足。兖州为四战之地,各军阀对之亦虎视眈眈,所以一连串的战争随之而来。初平四年(193年),南阳方面的军阀袁术引兵进入州界,被操击败,逃奔扬州。
操父嵩于中平五年(188年)罢太尉官后,曾回谯县,因躲避兵乱,移居徐州琅邪郡。初平四年(193年),嵩又移家往兖州出发,嵩财物装满百余辆车,一路浩浩荡荡,行到泰山郡时,遭到徐州牧陶谦属下将士抢劫,嵩及少子德遇害。于是操以报父仇为名,大兴挞伐之师,接连攻下徐州十几个县城。陶谦退保郯县城(今山东郯城),操攻之不克,转而攻屠取虑(今江苏睢宁县西南)、睢陵(今江苏睢宁县)、夏丘(今安徽泗县)等县,“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堡,无复行迹。初三辅遭李傕乱,百姓流依谦者皆歼”。
兴平元年(194年)二月,陶谦告急于青州刺史田楷,楷与平原相刘备来救,曹操军食亦尽,乃引兵还。同年夏,操留荀彧、程昱守鄄城,自己再次率军攻徐州,一直攻到东海郡,依旧大杀,所过残破。当操疯狂杀人之际,兖州发生了兵变,操部将陈宫与陈留太守张邈合谋,迎接屯兵河内的吕布入兖州,操闻,仓皇奔回。
这时兖州郡县多响应吕布,只有鄄城(今山东鄄城北)、范(今山东梁山西北)、东阿(今山东阳谷东北五十里阿城镇)三个县城由于荀彧、程昱、夏侯敦、枣只等竭力保守,未曾沦陷,使操归来尚有立足之地。操一见程昱,就拉着他的手说:“微子之力,吾无所归矣。”
吕布攻鄄城不能下,屯于濮阳(今河南濮阳南),操曰:“布一旦得一州,不能据东平,断亢父(今山东济宁市南)、泰山之道(此谓阻操由徐州还兖州之道),乘险要我,而乃屯濮阳,吾知其无能为也”。遂进兵与布战。
这次操与布争夺兖州的战争是颇为激烈的:曹操首先于夜间袭破吕布屯于濮阳西的部队,尚未退还,吕布亲自率军前来搏战,自日出战到日落,始各引退。
操又进军濮阳,濮阳大姓田氏为反间,操得入城,特烧毁东门,以示必死,而无反意。但在城中战斗,操被布击败,布骑兵遇操而不识,问:“曹操何在?”操指另一骑马奔逃的人说:“乘黄马走者是也”。于是布骑舍操而追骑黄马者,操乃得逃脱。这时东门的火还在燃烧,操突火而出,左手掌被烧。操回营,忍着伤痛,亲自劳问军士,以安人心。然后传令赶制攻具,复进兵与布战。双方相持百余日,蝗虫起,百姓大饥,布粮食亦尽,各自退军。操还鄄城。布到乘氏(今山东巨野西),为县中大姓李进所破,东屯山阳(今山东金乡)。
这时袁绍使人说操携家居邺,其用意显然是让操去依靠他。操失兖州,军食乏,心中也有投绍之意。程昱劝阻说:“兖州虽残,尚有三城,能战之士,不下万人,以将军之神武,与文若、昱等,收而用之,霸王大业可成也。愿将军更虑之!”操乃止。
战争和屠杀,带来了人为的饥荒,这时谷一斛至五十余万钱,人相食。曹操为了节省军粮,只好遣退新募的吏兵。
兴平二年(195年)春,曹操打败吕布于定陶。夏,布又从东缗(今山东金乡东北二十里)与陈宫将万人来战,时操兵多出收麦,营内留兵不足千人,营西有大堤,堤南树木幽深,操设伏于内,及布军至,先以少量士卒诱之使进,然后伏兵齐发,布军大败,布乘黑夜遁逃。操复攻拔定陶,分兵平诸县。这时,徐州牧陶谦已死,刘备代领徐州,布乃往投备。于是曹操收复了兖州全部县城。

  • 曹操是怎么是趁机夺取兖州的,兖州对曹操来说有什么用?
    答:鲍信战死。曹操“设奇伏,昼夜会战”,终于将黄巾击败。到了公元192年的冬天,兖州牧曹操获降卒三十余万,人口百余万。曹操收其精锐,组成军队,号青州兵,对于青州兵来说,成为曹操之后南征北战的重要力量。而获得兖州这一州之地,也意味着曹操终于拥有了立足之地,可以和天下群雄逐鹿中原...
  • 曹操怎么得到的兖州,三国演义里好像没有交待
    答:占据要害的地点加以攻击,必能破贼。”刘岱不听,引兵出战,果然被黄巾贼所杀。在如此危急的情势下,的鲍信乃和州吏万潜、陈宫等,到东郡,迎曹操来担任兖州牧。于是曹操领兵进击黄巾贼在寿张以东。鲍信力战而死。曹操用尽全力,才击破贼兵。曹军追击黄巾贼,决战于济北。黄巾贼人求降。
  • 曹操怎么得的兖洲
    答:占据要害的地点加以攻击,必能破贼。”刘岱不听,引兵出战,果然被黄巾贼所杀。在如此危急的情势下,的鲍信乃和州吏万潜、陈宫等,到东郡,迎曹操来担任兖州牧。于是曹操领兵进击黄巾贼在寿张以东。鲍信力战而死。曹操用尽全力,才击破贼兵。曹军追击黄巾贼,决战于济北。黄巾贼人求降。
  • 曹操在四战之地兖州的发家史,百万黄巾军给他创造入主兖州的机会
    答:成为兖州牧后,曹操的第一仗就大败,鲍信战死,曹操所部兵力不足,且缺乏训练,而黄巾军就算是乌合之众,但人家也是经历过不知多少场战争磨练出来的士兵,战斗欲望和气势都不是曹操所部可以比拟的。曹操只能退守,这段期间,曹操要时常巡视兵营,鼓舞将士们的士气,最终在和黄巾军的多次交手中,逐渐占据...
  • 曹操是如何从吕布手中夺回的兖州?都用了什么方法
    答:吕布没有想到切断通道,阻曹操于兖州外?未必!吕布是怎么来到兖州的?他当时投奔到袁绍手下,遭到猜忌。袁绍甚至派人杀他,幸赖吕布警觉。随后,袁绍正派兵在追杀他!此时,他得到了陈宫、张邈等人的邀请,“权迎吕布,共主兖州”。而袁绍与曹操,此时正是背靠背的盟友关系!吕布入主兖州,连结袁术、陶谦等人,与公孙瓒夹击袁绍,...
  • 三国演义中曹操得的第一个州是什麼,怎麼得到
    答:董卓手下将领李傕、郭汜等人一起杀死王允,攻击吕布。吕布寡不敌众,向东逃出武关。李傕、郭汜等人擅专西汉政权。青州数百万黄巾军攻入兖州,杀死任城相郑遂,又转入东平。刘岱想反击黄巾军,鲍信建议固守为上。刘岱不听,与黄巾作战,战事不利,被黄巾杀死。于是,鲍信等人到东郡迎接曹操出任兖州牧。青州是...
  • 曹操的基石之战——兖州之战
    答:这件事也引发了建安第三年的时候也就是1998年的时候,曹操攻打吕布的下邳之战。曹操在兖州和吕布、张邈等人不断交战,双方之间有胜有负,兖州的主人也不断更改,曹操让程昱守好鄄城并且把鄄城当成了根据地,最终打败了吕布占领了兖州,朝廷也正式承认了曹操在兖州的领导地位。
  • 哪一次重大战役奠定了曹操北方基业,成功夺回了兖州?
    答:纵观三国时代,曹操和他一手缔造的曹魏集团,也是当之无愧的一方主角。曹操占据中原地带,又得天时相助,在平定北方的过程中,可谓是有惊无险。但在这个过程中,曹操也遭受过致命的背叛。比如兖州一战,曹操就差点失去了北方之根基。据《三国志张邈传》记载:“兴平元年,太祖复征谦,邈弟超,与太祖...
  • 陈宫引吕布攻曹,曹操是如何击败吕布并平定兖州?
    答:吕布又从东缗和陈宫带领1万多士兵前来交战,当时曹操士兵少,便设下埋伏,出奇兵袭击,大败吕布。吕布夜里逃跑,曹操再次进攻。攻下了定陶,分兵平定了各县。吕布向东投奔刘备,张邈跟从着吕布,派他的弟弟张超带领家属保守雍丘。秋季8月,曹操围攻雍丘。冬季10月,汉献帝任命曹操为兖州牧。12月,雍丘被...
  • 关于兖州,曹操和吕布之间展开了什么样的激烈争夺?
    答:他们都对曹操有功劳,后来却背叛了曹操。在曹操进攻陶谦的时候,张邈、陈宫联合吕布,夺走了曹操的兖州。这算得上是曹操创业初期的一次巨大挫折。那么曹操是怎么重新夺回兖州的呢?夏侯惇、荀彧、程昱等人的周旋,为曹操保留三县之地曹操在兖州的根基尚浅,诛杀名士边让以及屠杀徐州的行为让很多人对他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