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怎样培养小学生搜集实验材料的习惯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如何上好科学课?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内容提要内容提要】】】】::::在我国素质教育正为广泛地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小学科学课程恰恰是这两者的结合,因些上好小学科学课十分重要。本文从实际经验出发主要从六个方面来谈如何上好科学课。 【【【【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小学科学课 实践能力 创造性 有结构的材料 动手动脑 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如美国早在八十年代就确定了其自然科学和数学要居世界前茅的目标。日本、新加坡、德国等国也都十分重视科技活动的开展。【1】我国科学新《课标》明确指出“科学与技术的日新月异,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已经越来越依靠科学与技术。每一位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必须具有科学素质。当今时代,人们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科学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小学科学课程承担了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的责任。”下面就如何上好科学课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谈谈个人体会。 一、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开发思维的创造性 据心理学家研究:人的大脑中有一些特殊的富有创造性的区域,当双手在做一些精细、灵巧的动作时,就能把这些区域的活力激发出来,否则,它们就处于“沉睡状态”。因此,有目的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不但能增强教学效果,还能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科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教师不能代替,应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例如:在学习《植物》时可以放手让学生尝试去种植一些蔬菜。从收集蔬菜种子——制定实验方案——培育种子——截枝种植,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通过观察、测量、记录,孩子们培养了劳动技能,锻炼了社会生活能力,领悟了植物的生命周期,掌握一系列相关的科学技能,同时也开始理解生命的多样性、生命的不易和形成珍爱生命的态度。 二、给孩子提供有结构的材料 兰·本达教授对科学教学“材料”作了界定:“材料的种类和组合以及交给孩子们的次序就是材料的结构。所谓结构严密指的是各个材料之间、材料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具有这样功能的材料叫做具有严密结构的材料,简称‘有结构的材料’”。【2】让学生操作“有结构的材料”来收集事实、整理事实,有利于帮助学生在科学科学实践和探究活动过程中建构认识,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教材中知识的重难点,掌握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学习效率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要重视为孩子提供有结构的材料,当前科学教学中教师对材料的选择和控制主要存在以下误区: 1、越多越好。教学材料是否越多越好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材料太多不仅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又会影响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如一位教师在上《溶解》一课时,分小组确定不同的研究内容,在讲解研究方法和记录要求后,教师为各小组提供了不同内容的图文资料,以及实验研究材料(材料包括:食盐、糖、灰锰氧、砂、明矾、石膏粉等一类,像麦乳精、洗衣粉、不同密度的肥皂、面粉等)。研究开始后,许多学生把所有材料扔进水里面,有相当一大部分的同学把注意力放在五花八门的材料,特别是洗衣粉冲出来的泡泡上,在整个研究活动中,没有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教学中教师制作了课件,收集了大量的图文资料,实验材料的准备也十分丰富,但结果却适得其反。本课失败的原因,一是教师准备的材料太杂,二是材料呈现的时间太早。洗衣粉及肥皂泡的出现,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学生开展对自己身体的观察活动。 2、材料呈现缺乏递进性。有了充足的探究活动材料并不能确保科学探究的高效,材料呈现的时机与方式同样十分重要,即在什么时候呈现,在什么地方呈现,以什么方式呈现等,都需要教师课前提前精心设计。像《溶解》一课,该老师一上课就把材料全部同时呈现给学生,这样做不仅效率不高、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导致科学探究目标不明。其原因并不是活动材料准备不充分,而是因为呈现活动材料的时机没有把握好。其实,在这里,教师要分时间段发给每个合作小组三组材料:第一组:一些肯定会下沉(铁块、橡皮块等)、肯定会上浮(泡沫、纸片等)和难以辨别沉浮的材料(回形针、牙签等);第二组:大小一样,轻重不一样的材料;第三组:轻重一样,大小不一样的材料。这样材料的结构就变得清楚,孩子们容易看出其结构。学具分阶段,分层次的发放,后续材料的补充可以循序渐进地增加问题的复杂性,并使学生在逐渐复杂的问题中思维活动步步深入,步步推进,继而给人以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动力,促使学生去进一步发现。 三、小学科学课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教育家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学生掌握知识的原理大部份是亲自参与而来的。科学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高不可及的东西,它来源于我们生活实际。小学科学课一定要把课堂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从实际出发,从我们身边的问题出发去探讨问题,一方面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探索世界的能力,另一方面其懂得科学就在我身边,天天都在用科学。从而增强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信心和习惯,为学好小学科学课,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氛围,如“冬天玻璃上为什么冒汗水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等。现象很简单,科学含量却很高。 四、鼓励学生大胆假设。许多科学发现、发明都是从猜想、操作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如:留声机、电灯等的发明都是如此。可以说任何一个实验的教学过程都是从对实验结论的假设开始的。只有大胆的假设,才能产生奇思妙想,迸发思维火花,进而达到创新新事物,发现新问题的目的。我和学生在做《米饭实验》这一课时,就有许多学生提出了问题。比如,有个学生问我,“到底米饭是能听到我的声音,还是能够感受到我的情感?”这时,作为教师,我们不需要讲任何解释,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大胆地去假设,进而去寻找答案。我们要做的是指导,让他们拿两碗同样的米饭,一碗带有感情地每天对它说话(你是世界上最最可爱的,最最美丽的米饭,我非常非常喜欢你,能够每天看到你,我感到很开心,谢谢你带给我这么多的快乐!),另一碗说的内容一样,但是话语中没有任何的感情色彩在里面,然后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解决问题。 五、小学科学课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最基本的方法。人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有90%是通过观察获得的。在小学的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目标。【3】所以,在科学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首先要培养学生有目的的观察习惯。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感知活动,在没有明确的感知任务时,对象往往是肤浅的、不完整的,明确了目的任务去观察某一事物,观察的对象就比较完整清晰。再者,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不善于提出观察的任务和目的,所以一开始,往往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慢慢培养学生有目的观察习惯。其次要学生养成全面观察的习惯。事物之间都是有相互联系的,只有全面地观察才能深入到方方面面、里里外外,才能做到不放过每一细小的问题, 其次,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果观察时不动脑筋,不积极思考,即使是新奇的东西放在眼前,也会错过捕捉的机会;而处处留心,善于思考的人,往往可以从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中获得重要的发现。比如在学习《常见的植物》这一部分时,因为这一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但学生往往会把这些东西忽略掉,因此很少有学生能说出学校里植物的名字,更不用说是植物的特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在课前便布置学生对学校的植物进行深入了解并作出调查记录。 最后一点是,在观察完毕后,还要对观察结果抱实事求是的态度,记录要真实客观,不能凭主观想象任意修正或人为地编造数据。如果实验观察结果与预期的不一致,要查找原因,认真分析,进行重复实验。 六、小学科学课要给学生搭建公平自我展示的平台。现实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我们通常采用分组的形式,每五个或者六个人一组。那么每一次上课时,我们都是根据分组来安排器材,学校的常规做法是每个小组一份器材。几个人共用一份器材的结果是剥夺了部分学生参与动手操作的机会,这很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如《面包发霉了》一课中,实验过程相对简单,应该让每位学生人人动手,而不必强制小组合作,通过学生亲手实验去探索答案,而不是小组里面的部分能力强和自信的支配和控制整个实验,面部分同学只是在一旁观看。致使一些学生在实验中无所事事,造成参与实验机会的不均等和实验过程的不公平。 许多教师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随意把分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致使学生失去许多实验机会。如制作一个热气球,在我国,许多教师从安全方面考虑,往往是不让学生亲手制作,而是选择自己动手做一个,然后就照课本向学生讲授原理,也有部分老师,压根就没有做热气球,只是讲授原理知识,整个课堂,学生变成了旁观者,科学课也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而美国教师在指导学生这一课时的做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每一位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热气球,他们甚至整整一个星期的教学时间都花在制作一个热气球上。相比较,我们的学生不会像美国学生那样尝试到成功与体验到失败,不会知道照着书上的程序做仍会遇到很多困难。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李岩《对小学科学重要性的几点思考》; 【2】 管建林,施卫《精心准备,有序呈现》; 【3】 于小红《在科学课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四步曲”》
望采纳~~~~~~~~

一 、实验教学低效性的具体表现
(一)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思维匮乏或具浅表性
学生的科学实验还只是停留在儿童嬉戏活动的层次,把一个个实验当作体育课里的游戏,“图”个热闹,并没有把自己当作“小科学家”来研究问题。虽然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得到了陶冶,但是热闹有余、思维不足,科学实验的更重要的任务建构知识层面缺失,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后续的学习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二)实验活动中学生参与率低下,缺少合作
在实验活动过程中,以小组合作形式是活动的主要形式,在小组讨论中,有些学生莫不做声,只顾自己做事,毫不理会老师和同学是怎样去研究的,并没有参与到活动中来,觉得自己是“观众”;也有些学生把实验仪器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把这份探究的权利留给自己,并没有合作的意识,这大大影响着实验的开展。
(三)实验活动操作不规范,处于无序自由状态
新课开始,学生往往能坚持一段时间,但是总不能坚持很久,他们总想自己操作,总认为实验很简单,无需老师讲得那么清楚,坚信自己能顺利完成实验。随即带来的自由探究带来混乱的状态,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发挥性、无序性,对科学的真理现象蛮不在乎,远离了教材的意图,陷入了“玩玩”的状态。
除上述三点外,实验教学低效性的表现还有很多方面,例如,在科学课中,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很差,学习态度不稳定,总凭着一时的兴趣进行学习。这样的现状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积累、科学能力的培养,好多学生的心理活动基本上处于被动状态,探究问题的兴趣和动手创造能力更是不能充分发挥,那么怎样在科学实验课中,变教师的主动为学生的主动,怎样提高学生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课题。
二、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经过教研组两年多的科学课堂教学实践,我们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落实科学课常规 规范学生课堂行为
萧山区教育局教研室何树德老师在《新教师的成长提示》中对我们年轻科学教师说过这样的话:初为人师,走进课堂,走近学生,如果能构建起人性化的学习常规,对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质量是十分关键的。实施新课程以后,新的教学理念指引着教法和学法的变革。教师必须把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时时放在心上,要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合作性、探究性。要实现这样的变革,就势必要构建新的学科教学常规。
何树德老师将学习常规概括如下:

收集资料很重要,举手发言要做到,听清任务勤思考,观察物体需全面,



实验现象记得清,研究主题讨论好,小组汇报集体议,组内活动音量低,



允许汇报声音响,全班听到要做到,同伴发言专心听,如有补充要发表。


只要常规落实到位,我们的科学实验就有了保证。学习常规不是要学生记忆背诵条文,而是理解后的行为守则,学生的自觉行动。笔者将何树德老师关于科学课的学习常规打印出来,把它们抄写在实验室黑板的左侧,让他们每次走进实验室从头到尾读一遍,让学生明白实验课不是体育课、也不是活动课。
经过一段时间的监督约束,学生自然能初步遵守,慢慢地习惯这样的科学课堂学习。在分组活动时,能控制音量,不会认为教室是个农贸市场;也不会把分组活动误解为自由活动,漫无边际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只是明明知道还要再不小心中继续违反,大多是想动手做个究竟,想弄个明白,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他们还是学生!只要耐心教育,给他们树立合适的标杆,经常提醒督促,他们会慢慢开始遵守课堂学习常规的,这一点我们要充分相信他们。
(二)遵循实验设计原则 设计有效实验
1、实验设计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实验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锻炼培养学生的思维,因此在科学实验中必须关注学生的思维特点。“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是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的程度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想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朱智贤)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又存在着差异。
三、四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往往凭一时的兴趣来学习,很不稳定,抓不住事物主要特征。设计实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有意识地直接观察事物。如:三上第一单元中“植物的叶”一课的实验设计,我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可供学生观察的有代表性的实验材料──植物的叶(枫叶——掌形叶;银杏叶——扇形叶;竹叶——披针形叶;雪松——针形叶),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大自然中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不同种树的叶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各不相同。
五、六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观察事物的能力,且能自己动手做一些实验。他们对神秘的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对探索自然奥秘充满了自信。这时教师设计实验,主要是以一种引路的方式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自己动手实验获得结论,并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结论。如:六上能量单元的《电磁铁》一课,有一个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可以这样设计:
(1)发现问题:各组电磁铁钉尖、钉帽的南北极各不相同。
(2)猜测:电磁铁的南北极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
(3)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因素进行研究,并讨论研究方案。
(4)汇报研究方案,明确操作要点。
(5)学生按方案实践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6)学生上台演示汇报交流。
2、实验设计要符合小学科学学科特点
科学课具备自己的特点:1、实证意识:讲求证据、实事求是;2、逻辑思维:符合逻辑的思考;3、质疑精神:能够提出独特的观点。在科学课中,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最终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那么,在设计实验时必须从学科特点出发,设计的实验探究活动要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要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如,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1)发现问题:各组电磁铁钉尖、钉帽的南北极各不相同。
(2)猜测:电磁铁的南北极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
(3)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因素进行研究,并讨论研究方案。
(4)汇报研究方案,明确操作要点。
(5)学生按方案实践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6)学生上台演示汇报交流。
(7)小结。课件出示: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绕线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在这个实验设计中,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验证——交流总结的这样一个科学探究过程,训练了学生逻辑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实证意识和质疑精神。这样的设计和操作是有效的。
3、实验设计要联系当地的自然条件
实验内容、实验对象、实验方法等等需要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才能保证实验的有效性,在设计时不仅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也要从学校和周边环境去考量,教师要全面了解当地的自然资源,做到心中有数,并因地制宜的进行实验设计,这样方可如鱼得水,运用自如。如设计六上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这类教学实验时,要安排学生对校园里生物的种类和分布调查时间,然后再给动植物分类,研究人的相貌差异,探究不同环境对生物种类和性状的影响。通过研究知道生物种类和差别是多种多样的,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知道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最终明白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三)指导学生整个实验过程 扶放结合有的放矢
小学科学高段实验相对于三、四年级来说较为复杂,所以对于实验和观测的要求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很多时候我们便会拟订很多的条条框框来限定规则,以求实验顺利有效的进行,但这种顺利和有效完全降低了学生的独立性。如在实验操作前给学生制定这样的实验分工:
操作员:负责固定杯子,用手指控制杯底的小孔。
发令员:准确观察水平面与杯子刻度,及时发令。
计时员:时刻关注时钟,根据发令员的发令及时记下起止时间。
记录员:将计时员测得的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中,并统计出所需时间记录在黑板上(为记录方便,“秒”用符号表示)。
这样的实验操作安排的确能指导学生有序快速的完成验证过程,但是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动手并无动脑,他们根本不用去思考我怎样能更好的操作。我们要怎么分工,谁做什么?这很重要,探究式学习强调的是分工合作。
指导学生整个实验大致要经历:发现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讨论和交流提炼结论→小结反思等过程。实验过程中要扶放结合,教师要着重为学生搭好实验活动的脚手架。
1、指导学生进行制订实验研究计划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在科学探究的具体内容标准中指出: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内容作出书面计划。制订计划就是“事先想”,“想好了再做”。有了问题,我们就得思考一下具体做哪些工作呢?如进一步明确问题、准备材料、明确方法步骤等。为使探究活动更具目的性、计划性,我们把“事先想”的内容记录下来,想好了才能做。
如四上第一单元“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一课的实验设计,教科书中给了一个不完整的研究计划的范例,以指导学生将提出的问题转化为可操作和可进行研究的问题,并指导他们围绕研究的问题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是的,只有在准备好材料的前提下,我们走进课堂才有底气。学生才会专注地听老师上课,以至于开始动脑筋,思考问题,积极地投入到实验当中去,开展研究,弄清真相。
课堂教学片断:
师:教科书上的研究计划是一个范例,并不能概括所有的计划,我们来制订一份详细的计划好吗?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这个。(教师投影出示。)

研究计划
一、 研究的问题: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二、 研究的准备: 100毫升水的烧杯、1小袋食盐、1只小匙、
1根筷子、 1张记录纸、 1台天平
三、 人员分工:材料员 、 操作员
记录员 、 汇报员
四、研究方法:
1、
2、
3、
五、实验结论:
100毫升水在大约20摄氏度的水温下,大概能溶解( )勺食盐,约( )克。


实验记录单

食盐(勺)

第1

第2

第3

第4

第5

第6

第7

第8

第9

第10

第11

第12

第13

第14



溶解的勺数请打√






























生:莫不做声,静静地看计划。
师:明白怎样写计划了吗?我们一起来商量商量。
经过一段时间商量,我们最终研究方法大致统一如下:
(1)、一勺一勺的加,每放一勺食盐用尺刮一下。
(2)、等一勺完全溶解后再加第2勺,这样一直加到食盐难以溶解为止。
(3)、记录完全溶解后的勺数。
制订计划不可能是一次性完成的,还要有交流研讨的活动,这样能很好地填补了思维的“空白”,也为进一步修正计划做了必要的补充。小组如何分工呢?笔者认为可以这样:一名材料员、一名操作员、一名记录员、一名汇报员。分工合作,明确职责,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方法如何?在这个实验中,一勺盐是多少又是一个变量。教师强调取一勺盐为一平勺,用尺子把高出勺子边缘的盐轻轻刮去,实验前教师要做好示范,这相当重要。同时让学生明白,必须在溶解了第一勺以后再加入第二勺,直到不能溶解为止,并及时做好记录。
经过这样的系统操作,学生也明白制订计划的重要性,每次实验要经历“事先想,想好了再做”的步骤。当然计划的制订也有不少的方法,我们不能一个标准,尽量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去制订,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创造才能。有了计划,实验的开展也有章可循了,实验的效率就大大提高了,减少了无谓的时间,少走弯路,向着有效的学习目标迈近。
2、引导学生在实验活动前猜想和假设
当要研究的问题提出以后,我们一般会让学生猜想和假设,如果只是为了得到答案走走形式,那探究活动的过程就会显得毫无意义。因为学生根本体验不到科学家发现这一真理时的思维过程。
例如:三下第五单元“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实验设计中,“推测蜡烛、橡皮、回形针、胡萝卜、铁螺帽……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活动过程中,学生依据生活经验,是能做出自认为有“根据”的预测的,教师要让学生说说自己“根据”。对有的假设教师可以作指导性提问,学生在教师指导性提问的帮助下,形成的假设,会是一个在学生一定思维下的假设,而不是科学性不强的揣测。
所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猜想和假设也尤为必要,学生一旦经历了这个过程,他们在猜想和质疑中把问题推向高潮。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他们的思维从零乱变得有序条理;在开启知识的大门时,学生的假设也变得更有悬念,促使自身更关注实验的过程,指向更明确了。
3、控制实验材料 明确实验要求进行实验验证
很多时候,我们课堂的实验步骤是由教师一步一步演示,学生按部就班的进行,或是简单的操作。在整个设计实验、验证的过程中,从学生表面上看是参与了,其实质是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其心智活动很少的,不利于学生发展。
例如,四上第一单元“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实验活动中,教材插图向我们展示了高锰酸钾溶解水的现象。学生对这现象心存怀疑,怎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如果上课就借助插图来进行教学,这样上上算了,不再实验的话势必学生肯定把这个疑问永远放在心里,教学效果肯定不好。所以课前我为每四人一小组准备了半杯水的烧杯、一个小匙、一瓶高锰酸钾、一根玻璃棒。讲清实验注意事项后,(如在实验前向学生说明高锰酸钾不能直接用手取,而应该用小匙等。)学生发现自己做出来的现象的确这样,一开始小颗粒进入水时就立刻溶解了,稍大点的颗粒因为没有立刻溶解,这些大颗粒像丝带似的沉到水底,成深紫色聚集在一起。学生搅拌之后整杯水成紫红色的溶液,最终颗粒不见了,全部溶解于水,说明高锰酸钾是能溶解于水的,不像面粉那样沉在烧杯底部。这样学生在实验中验证、体验、进步,在快乐中成长,学习效果也理想。
在学生探究活动的时候,教师往往有活动的提示。笔者认为有的活动要求,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讨论中提出,当真的需要教师提出的时候,教师必须在学生活动之前交代清楚,在提供学生实验材料之前先交代活动的要求,材料还在教师手中时,你说话学生会听,因为他们还想拿你的材料,还不能自己去摆弄材料,但是如果你没有把事情交代清楚就把材料给学生,然后想起来还有要求需要补充的话,学生一般是不会听你的了。所以对于活动提示,教师一定在材料提供之前说明清楚,但是不能太多,最好不超过三条,清清楚楚的交代,否则学生记不住也做不好。
4、引导分析现象和数据 讨论和交流提炼结论
实验后的交流汇报,教师往往指向实验结果,忽视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和解释,当学生说出结论后,往往我们做老师的就感到万事大吉了;忽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匆匆的走过场,没有指出存在的问题,其中存在着相当大的隐患。甚至会扭曲实验本来的结论,影响了正确的认识事物。首先要求学生关注实验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再者引导学生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重点培养数据意识;第三,讨论和交流时一定要进行提炼。在科学实验课中,我们要让每组同学进行实验后的讨论和交流,让他们说说自己的看法,学生的见解未必是全面、有效的,在小组讨论和交流中,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在这样集思广益下,学生获得了信息的整理、修正,更完善了当时的见解,步步向真理逼近。
5、小结反思
做完实验,我们的确应该好好反思,为什么有些实验能成功?为什么有些实验会失败?适当的反思有助于促进对原有知识的巩固,也有助于找出失败的原因,然后加以分析,找到关键的问题再实验,再小结,在反思中学生意识到要想成功就必须努力,严格控制实验变量,养成良好的观察态度。
(四)保证实验探究时间 创造拓展探究空间
科学探究需要时间。在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们得要有时间去试验自己的新想法,得要留出出错误耽误的时间,得要有时间作沉思默想,还得要有时间来展开讨论。因此充足的时间成了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不可或缺的前提。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追求“小步走”,设计很多环节,一环紧扣一环,讲究水到渠成。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思维空间比较小,便于教师控制,但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剥夺了学生在课堂里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科学课堂必须给学生一段完整的时间来进行探究,不要总是打断他们的思维,不要让20分钟的实验因为教师的不断叫停而变成 10*2或5*4。在《电和磁》这一课中,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使小磁针的偏转现象变得更为明显。按照一般的处理,指导学生通电线圈也可以产生较大的磁性,让学生尝试,用不了几分钟时间,探究活动就结束了。但如果设计成在学生探究了几种增加磁性的方法后,着重探究通电线圈的引出、不同绕法、放置方法等等,教师只是适时地提供相助锦囊,一切活动都由学生按思路有条不紊的进行,直到全班同学都完成探究。这么大块的探究时间的保证,让孩子在有计划的实验步骤下自主探究,增加了对线圈增大磁性的感性认识和科学认识过程。探究怎样使小磁针偏转幅度更大这个实验,学生的发展情况不同是需要不同的时间的。课堂中可能会出现有的组已经完成,有的组还在继续的情况;有时,由于时间的不充分也可能的出的结论是从书中“偷”来的;有的实验的时间也很长。这个时候需要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当然,在这20多分钟的实验探究时间里,并不是放养式的自由探究和实验,教师将是更加繁忙。在学生初步进行了怎样增强小磁针偏转角度的方法的探究活动后,会觉得自己的研究活动结束了,会觉得无事可做。赭石,教师适时的给小组提示卡,让他们变得有事可干,而且这个任务也能促进学生继续对磁性增强的探究,这里明显体现一个递进的探究活动。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合理的利用实验探究活动的时间差,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学生自己设计和开展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个科学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问题,让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多加交流,减少教学的低效性,为科学教学做出自己的贡献。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课标所倡导的“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将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小学阶段的学习,不仅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也是学生的主动学习。学生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对学习活动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关键的一个阶段。在近十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一直徘徊在语文高段的教学。频频需要学生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有时资料单薄又单一,有时资料拖沓冗长学生不知如何取舍,有时资料对文本的理解没有帮助,甚至有时学生不愿意收集和整理资料。怎样有效的收集整理资料成为了师生的一大困惑。产生该问题的原因分析:学习资料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如何让学生拥有充足且条理清晰的学习资料,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好地服务,倍受师生的关注。之所以产生上面的问题和困惑在经过长时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后认为:一、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途径单一。由于我所执教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城市家庭,网络普及率非常高,获得资料的过程十分便捷,所以学生获取的资料基本来源于网络,资料的内容大同小异。二、教师未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一般,教师在教学之前布置学生查阅文本的相关资料,但教学所需何种资料,如何取舍资料,教师未作明确指导。教师对教材和教学要求,对教学所需信息资料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预期估计不足,使有限的时间收集整理的资料不能有效的为教学添动力。三、学生对文本预习不够。教学过程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收集到的资料资源,为学生创造情境,激发情感。因此有效收集整理资料十分重要,是一个对文本补充的过程,没有对本文的充分预习,就无法实现对文本有效的补充。四、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兴趣不浓。在教师布置收集整理资料任务之后,学生只是简单的完成任务,满足检查的需要。甚至在课堂交流时,还不能做到流利的朗读资料,对自己收集整理的资料缺乏印象,不少学生只是打印或摘抄了数量不少的资料,至于收集资料有什么作用学生不太清楚。采取的措施与行动:经过年级组同事的群策群力,摸索出了几种有效收集和整理资料的途径:一、培养学生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习惯。收集资料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到课外书中收集。平时到书店或学校的阅览室看书时。准备一个专门的日记本,记下自己感兴趣的或对学习有帮助的资料。需要时可以拿出参考。多年来,我一直在开学之初就请每位学生准备一个摘抄本,每隔几天我就请学生们摘抄一页,内容可以是学生们感兴趣的任何资料,如关于诚信的名言,一些农谚,名人趣事等等。2、到网络中查找。网络是现代社会的人们最喜欢用的东西了,到网络上收集资料是最容易的,也是最便捷的,收集资料的范围很广,有文本的,也有图片,视频,资料也是最好用的,查找到以后可以下载打印,十分方便。在网上可以随意查找自己需要的材料和信息。达到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3、到生活中寻找。生活就是一本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只要留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中碰到的许多事情都很有趣,把这些生动的事例放入收集的资料或是文章中的时候,可以把文章也变的很有趣。从生活中取材很方便,可以向别人请教,可以从报纸、电视等媒体得到等等,只要是生活中所碰到的与研究题材有关的事情,都可以记录下来。形成自己的资料。

  • 如何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答:《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指的是学生探究式学习活动而非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是指让学生去模拟科学家的工作过程,按照一定的科学思维程序去探索学习的过程,从中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索所需要的能力,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体验探究过程的心理感受等,它不仅仅关注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知识、...
  • 如何培养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实验能力
    答: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而实验能力正是创造能力中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通过循序渐近地训练,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去探索、认识自然界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培养他们独立、主动的探索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是引导他们从...
  • 农村小学的实验课如何开展?
    答:然而,农村小学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科学实验器材不齐,上好科学课就有了一定的难度。下面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上好科学实验课。一、利用农村土地多的自然条件,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 1、自创植物园,为教学提供观察实验的材料。为了给学生提供科学实验素材,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在校园一角...
  • 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答: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得不到进一步提高,阻碍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材料,上好每一节科学实验课。自我担任科学教师,从事实验教学几年的工作中对农村小学实验教学现状有了一定认识。下面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谈谈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 57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
    答: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科学习惯的养成需要老师精心的培育,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习惯,下面是我的一些粗浅认识和尝试做法。一、准备材料的习惯 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基础。让学生做到有备而来,不打没有准备的仗。课前准备包括搜集...
  •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答: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科学课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把握本学科课程特点、运用好探究学习的方法是学好科学课程关键所在。科学教学必须建立在能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认知水平基础之上。学好这门课程对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素养、丰富学生的童年...
  • 如何培养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
    答:(一)、教给学生常用实验仪器和实验材料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是培养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的前提。小学生由于年龄和身心特点等原因,对许多实验仪器及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都不清楚,若不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使用方法,小学生在使用仪器和材料实验时,既影响课堂质效,又容易出错,弄不好还会造成不必要的...
  • 如何上好小学必修的科学课
    答:小学科学课是小学生的必修课,上好科学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科学课教学就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 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答:科学课大部分知识是要求学生动手实验去发现、理解、运用的。实验是学科学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做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发展学生的能力。然而,由于实验器材等条件的限制,有些实验的开展有一定的困难。那么,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怎样才能保证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