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鸬鹚这篇课文中 钓可以换什么词好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9
学习语文需要什么?

孩子学习需要什么?

多诵读,可以形成语感,也是培养语文素养的基本功之一。多背记,背诵经典文章、名言佳句,从而积累写作素材。
多见识,超越课堂,走进社会生活,通过观察、调查、访谈、上网、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搜集生活中的材料。多写作,可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培养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

简介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
《语文》也是中国的学校等教育机构开设的一门主要学科,中国语文教科书一般讲授的是中国通用语言文字(即汉语文)。

五年级语文《鸬鹚》
李晓燕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与想象相结合,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章画一般的美。
3、能熟读课文,以读来感悟,了解鸬鹚帮助渔民捕鱼,体会渔民的渔家乐,感受文中物静人宁的静态美和鱼跃人动的动态美。
学情分析:

课文语言优美,通俗易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识字,自主阅读。例如在识字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谈谈识字的好方法, “鸬鹚”可以看图片了解。引导学生读思结合,读说结合,读中感悟,想象文章描绘的画面,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从而引导学生要珍爱生活中的一切。
重点难点:
1 、 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熟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2、 展开想象,领悟课文描写的画面,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教授写法。

2、出示预习卡,交流预习情况。

3、质疑问难,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到文中寻找答案。

二、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学习第一部分 捕鱼前

1、指名读第一段文字,边读边想象画面。

2、这段话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从哪些语言中感觉到这份宁静和悠闲?

4、感悟作者的语言美。

5、出渔人捕鱼前的句子,体会“悠然”,看画面,读课文。

(二)学习第二部分 捕鱼时

1、自读第二自然段,寻找渔人的一个动作“一抹”。

2、辨析“一抹”,体会内涵。

3、研读“一抹”,领略捕鱼乐。

(三) 学习第三部分 捕鱼后

1、课件出示第5自然段,生读并说说读懂了什么?

2、课件出示捕鱼后的平静图,是啊,湖面恢复了平静。这时的静和原来的静一样吗?

三、课堂总结,升华情感

1、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了解了鸬鹚的敏捷、勤劳、可爱,感受到了渔家生活的悠闲与惬意,看到了一幅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这是大自然赐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我们一定要珍惜它。

2、生配乐朗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