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县的地理交通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梧州在哪里的?具体的地理位置


梧州位于广西东部,东邻广东,南接玉林,西连贵港,北通贺州、桂林。下辖万秀区、蝶山区、长洲区、苍梧县、藤县和蒙山县,代管岑溪市。梧州市区紧接两广边界,是广西东大门。与粤、港、澳一水相连,水路距广州341公里、香港436公里、澳门384公里,是广西距港澳最近的港口口岸城市,享有“百年商埠”之美誉。浔江、桂江汇于市区为西江。有“广西水上门户”之称。梧州与世界五大洲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

梧州市水资源丰富,兼有航运、灌溉、发电的作用。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5.59亿立方米。其中市区平均年水资源总量2.60亿立方米,过境水量2083亿立方米。梧州市河网密布,年平均径流量为2133亿立方米,西江可通航千吨级船舶。全市江河可利用落差较多,各中小河流水能蕴藏量为54.39万千瓦,可开发量为35.59万千瓦。过境河流水能理论蕴藏量99.82万千瓦,可开发量74.03万千瓦。6.9万千瓦的京南水电枢纽和1.2万千瓦的爽岛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62.1万千瓦,总投资近60亿元的长洲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内同类型水电站中大坝最长、机组台数最多的大型水利枢纽,内江和外江河床式厂房共安装15台单机容量为4.2万千瓦的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被誉为灯泡贯流式机组电站中的“三峡工程”,电站总装机容量63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30.14亿千瓦时,以发电为主,兼顾航运、灌溉等综合效益。 早在新石器时代,梧州就有人类聚居、生息、繁衍。经过夏、商、周,至春秋战国,在梧州活动的原始部落称“苍梧人”﹙古籍称“仓吾”,为越族分支﹚,是中国最古老的部族之一,后发展为壮、侗等民族。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中原汉族人南下从漓江、贺江进入梧州,与越人杂居。汉元始二年﹙2年﹚,梧州人口1.4万人,至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梧州开埠通商时,人口为4万人。民国时期,人口年均增长率21‰。1949年近10万人。2010年末,梧州市常住人口为326.30万人。全市非农业人口63.9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57%。 截至2013年末,梧州市户籍人口数336.2万人,比2012年末增加6.7万人。其中非农人口64.3万人,比2012年末增加0.2万人。 梧州机场,可起降波音737客机,开通有前往南宁、重庆、珠海、贵阳等的航班。截止至2012年,梧州西江机场正在拟建中,有望在2012年底开工,建在梧州桥头岭,新机场按照4D飞行区来设计,可以降落波音767、空中客车A300等双发中程宽体客机,新机场有望成为欧洲飞广州的备降机场。 铁路线洛湛铁路、南广高铁、柳肇铁路(规划)火车站梧州站、梧州南站2014年4月18日,南广铁路广西段开通运营,南宁至梧州的运行时间将由5个多小时缩短到2小时28分。南广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中西部铁路建设的重点工程。南广铁路广西段开通初期,将安排开行“D”字头动车组列车3对。 国道:207国道、321国道、324国道高速公路:G65包茂高速公路、G80广昆高速公路、南梧高速公路、桂梧高速公路、广梧高速公路、岑罗高速公路、贵梧高速公路(在建)、岑水高速公路(在建)、柳梧高速公路(在建)、梧州环城高速(在建) 经过建国5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梧州工业农业获得较好发展,主要经济指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总量分别在自治区排名第四;增幅排名分别在自治区的第四位和第三位。梧州培育并初步形成以轻工业、林业、食品、医药、机械船舶、六堡茶、工业园区等为主的一批优势产业,具备与国内外企业开展产业合作的良好基础。 2013年,梧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5.3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54.8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1.6亿元,增长7.9%。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1.6:66:22.4。 梧州市有耕地面积9.8万公顷,有粮食作物品种80个,经济作物品种32个,蔬菜品种236个,饲养禽畜品种30个,主要农副产品有粮食、甘蔗、柑橙、荔枝、沙田柚、六堡茶、西瓜、茶叶、松脂、竹、桂皮、八角、木薯、粉葛、香芋及中草药材等,苍梧县、岑溪市分别是全国十大产脂县之一,藤县是全国无籽西瓜生产和出口基地;梧州各县(市)盛产猪、牛、鸡、鸭,其中尤以岑溪市三黄鸡驰名,蒙山县则是广西有名的猪花外销基地。 2013年,梧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8.18亿元,比2012年增长5.16%。其中,农业产值95.9亿元,增长4.14%;林业产值27.9亿元,增长14.23%;畜牧业产值49.6亿元,增长2.2%;渔业产值8.04亿元,增长5.9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7亿元,增长10.3%。 梧州工业历史悠久,在西汉时期,便是岭南地区陶瓷业的一个重要产地。宋元两代,梧州出现铸铁、铸铜业。梧州元丰监铸钱作坊是北宋后期江南六大钱监之一。年铸铜钱19万缗(每缗为1000文),产量居江南第三位。宋代,梧州还被称为广西的手工业城。2010年,梧州市规模以上轻工企业有52家,共实现总产值38.5亿元,增加值42.3亿元,均比2009年增长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在5亿元以上的企业有广西索芙特股份有限公司1家;1~5亿元的企业有广西奥奇丽股份有限公司、梧州新华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中扩永威实业(梧州)有限公司、岑溪市侨润日化有限公司4家。 2013年,梧州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804亿元,比2012年增长2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45.5亿元,增长27.4%。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总产值297.9亿元,增长20.7%;重工业总产值1447.6亿元,增长28.9%。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605亿元,同比增长19.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1.5亿元,增长20.2%。 唐、宋时期,梧州的饮食业开始兴旺。至明朝,已有茶楼酒馆10多家。同时,梧州港吸引着南来北往的客商,逐步发展成为西江流域商品集散地。广东大批商人沿着西江这条“黄金水道”进入梧州从事贸易。梧州逐渐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著名的商城,出现“市相交易类全关”的繁荣景象。城内有11个坊市,年贸易额银44万两,仅商业税收就达银1万多两。2013年,梧州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2.3亿元,同比增长13.7%,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分别实现销售额113亿元和29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5%和20.2%;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实现营业额3.3亿元和2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9%和15.7%。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53亿元,比上年增长8.8%;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3.1亿元,比2012年增长5.9%。

苍梧县位于湘桂褶皱带内,桂林隆起的南西,或称广西山字形构造东南翼的东西褶皱带内;即处于大瑶山褶断束与天堂山褶断束的交汇处。县境北部及中部与大瑶山褶断束一脉相连。地质构造特征主要为高角度的、紧密的、对称的(局部有倾斜)线状褶皱。幅度较大,见到水口群下亚群;方向性明显,伴生有少量的走向逆断层和正断层。多随褶皱构造的消失而消失。此外,岩浆活动欠剧烈,多为花岗岩岩墙。
苍梧县以丘陵、低山、中山地形为主,平原较少,地势大至西北、东南高,中部低。由南、北两面山地向中部低丘、平坡、河谷倾斜。一般海拔400—600米,平原河谷地段标高20—80米,高耸地段800—1000米,最高峰亚燕顶海拔1046米,座落在县西北部的狮寨镇与贺县交界处。从地域分类来说,县境桂东北中山与喀斯特低山丘陵省的东安河流域剥蚀丘陵谷地小区及漓江下游变质岩低山丘陵小区,境内山丘宽广,几乎全为土山,其中石山3240亩,分布在石桥镇附近。山系西北部为大瑶山及大桂山余脉的延伸。 苍梧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处于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域。夏半年盛行暖湿海洋气团,吹偏南风,冬季盛行干冷的大陆气团,吹偏北风。由于地处低纬度地带,太阳辐射强,夏长冬短,无霜期长,年均331天。年均气温21.2℃;年均降雨量1506.9毫米。大于或等于0℃总积温为7738℃,大于或等于10℃的活动积温为6925.3℃。按四季划分标准,以平均气温小于10℃为冬季,大于22℃为夏季,10—22℃为春季、秋季。苍梧县的四季起止时间为:春季自1月26日始至4月20日止,共85天。夏季自4月21日始至10月20日止,共183天;秋季自10月21日始至1月10日止,共82天,冬季自1月11日始至1月25日止,共15天。
总的来说,县境内,夏热冬暖,雨热同季,适宜作物生长的季节长,农作物可一年三熟,四季均可耕种,并宜于亚热带及部分热带的生物生长繁衍。但水、旱、风、低温、霜冻、冰雹等灾害仍时有发生。 苍梧县属亚热带地区,年均降雨量1506.9毫米,北部的沙头、石桥、梨埠、木双、六堡等乡镇为多雨区,年均降雨1600~1700毫米左右,西部和西北部的长发、倒水、人和、新地、广平等乡镇为少雨区,年降雨1300~1500毫米左右。降雨多集中在4—8月,降雨量占年降雨量71%,境内溪河纵横,降雨大部分成为地表径流转为地表水资源,正常年径流总量30.5502亿立方米,总径流深719毫米。虽然水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多,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地区分配不均,水利设施不够完善,水利用率不高,可利用水量仅有14.4807亿立方米,占总水量47.3%。按径流量计全县人均有水量为2687立方米,占全国人均水量2700立方米的99.6%,占广西人均有水量5300立方米的50.7%。以耕地面积计,每亩有水量3185立方米,占全国亩均有水量1700立方米的187.4%,占广西亩均有水量4909立方米的64.9%。县内河溪纵横,水位落差较大,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8.68万千瓦,可开发15.6万千瓦。
苍梧县河流属西江水系,浔、桂两江流经县境内。县内大小河流近百条,溪流星罗棋布,其中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东安河、安平河、龙江河等3条,均流入浔、桂两江。 金属类
黄金矿分布在旺甫、梨埠、石桥、狮寨、京南、岭脚等乡镇。
黑钨矿分布在狮寨乡、京南乡。
黄铜矿分布在沙头镇黄茅山。
铅锌矿分布在六堡乡梧洞村。
非金属类
重晶石分布在京南乡思蓬村。
磷矿石分布在石桥镇
石灰岩分布在石桥镇长腰岭
花岗岩分布在沙头等镇



  • 梧州有哪个县
    答:岑溪市位于梧州市的北部,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桂东南和粤西南的重要节点城市。岑溪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资源丰富,尤以石灰岩地区为主,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该市经济发展较快,尤其在农业和旅游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苍梧县位于梧州市的西部,地处粤桂交通枢纽地带。该县历史悠久,文化...
  • 广西苍梧县
    答:苍梧县北部东毗封开县,南连万秀区、蝶山区、长洲区,西接藤县北部,北通贺州市。[1]2015年,苍梧县辖14个镇,总面积4064平方公里,总人口76.90万人。[2-3] 苍梧县是名茶六堡茶的原产地[4] ,“中国名茶之乡”。[5] 2011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六堡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 2016年,...
  • 广西梧州市苍梧县的车牌号以什么开头?
    答:广西东部的苍梧县,其车牌号以桂D为标识。苍梧县坐落在浔江与桂江的交汇之处,紧邻广西东部的重要城市梧州市。作为县级行政区,苍梧县的居民数量大约为66.5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达到了156人,显示出其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该地区的总面积为4273平方公里,邮政编码为543000,便于国内外通信往来。苍梧...
  • 广西苍梧是哪个市
    答:同时,苍梧也是六堡茶的原产地,其产茶历史悠久,茶品质优良,是中国黑茶中的瑰宝。此外,其境内的石桥镇还是著名的“中国石桥龙眼之乡”,这里的龙眼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上乘。苍梧县的地理位置优越,东邻广东省的封开县,西南与梧州市的龙圩区、万秀区、长洲区相连,北接昭平县、荔浦县、平乐...
  • 梧州苍梧属于哪个省哪个县
    答:梧州苍梧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部,是梧州市下辖的一个县。梧州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之一,地处广西东部,毗邻广东省。苍梧县是梧州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该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同时也是经济、文化发展的重点...
  • 苍梧是哪个省哪个市
    答:梧州市是广西的一个重要城市,其下辖多个县和区,其中苍梧县就是其中之一。苍梧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这些条件都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苍梧县也在积极推进各项建设,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随着广西的整体快速发展,苍梧县的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也...
  • 苍梧县成立六堡茶产业发展局
    答:广西东部的苍梧县,交通发达,被誉为“中国名茶之乡”和“中国八角之乡”,是广西重要的产茶区和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其核心特色在于历史悠久的六堡茶,这款茶有着1500多年的传承,曾因独特的槟榔香味被列为24大名茶之一,黑茶类排名第二,广西茶叶区域品牌首位。六堡茶的荣誉累累,包括地理标志保护、...
  • 梧州蒙山和苍梧哪个好
    答:苍梧县:苍梧县本来面积较大,经济也比较强,自从龙圩划归梧州市区,县城搬迁到石桥后,实力大大受损。苍梧还丧失了交通的优势,洛湛铁路也没有在苍梧设站,苍梧成了梧州交通最差的县。苍梧常住人口不到28万人,GDP仅有49亿元,与梧州其他县市差距较大。蒙山县:蒙山是距离梧州市区最远的一个县,常住...
  • 苍梧县是哪个市
    答:苍梧县属于梧州市。苍梧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是梧州市下辖的一个县。梧州市是广西的一个地级市,地处广西东部,紧邻珠江三角洲地区。苍梧县作为梧州市的一部分,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苍梧县不仅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还是历史...
  •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的电话区号是什么?
    答: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的电话区号是0774苍梧县,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梧州市的北部,是梧州市下辖的一个县。苍梧县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它地处浔江和梧江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冲,享有“两江交汇,三省通衢”的美誉。苍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