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县的文化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5
有关于我们海丰的民风民俗文化

海丰县闹元宵的习俗,有文字记载的是清康熙三十八年(1698),白太爷鉴于全县度过严重的饥荒,粮食开始丰收。是年又出现海丰科举史的辉煌年代,洪晨孚省考高中解元,洪晨绂、陈天铨、彭炽中举人。故令城门彻夜大开,大闹元宵。白章率幕僚步出县署,到街坊上观赏花灯,与民同乐。又据《粤东笔记》:“海丰之俗,元夕于江干放水灯,竞拾之。得白者喜为男兆,得红者为女兆。”记载了元宵夜海城群众在龙津河上游放置灯盏,随流漂下,然后在下游龙舌埔至龙山一带岸边等待灯盏浮近,竞相拾取的习俗。此种盛况,使路过海城的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颇为感触,题诗云:“元夕浮灯海水南,红灯女子白灯男。白灯多甚红灯少,拾取繁星满竹篮。”

海丰各镇闹元宵的时间不一,有从正月十一日开灯至十八日完灯,有从正月十二日开灯至十六日完灯。有童谣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从十三夜起,各家各户置办丰盛菜肴祭拜祖宗,然后合家聚吃元宵酒,或互相请吃菜茶、菜粿等。

海丰闹元宵的方式有:一、悬灯结彩。全县各地祠堂庙宇悬挂元宵灯,有的更搭起灯棚,悬挂大型精致的鳌山灯,展现各种用泥塑或纸扎的“公仔”,布置成《桃花过渡》、《唐僧取经》等戏剧场景。灯火生风,带动“公仔”旋转过场,唯妙唯肖,煞为好看。各户悬灯分多种,当年生男孩的悬挂的大花灯称“男孙”灯,当年新婚悬挂的纱灯称“新婚”灯。儿童则满街奔跑挥舞着各式古灯、提灯等。火树银花,蔚为壮观!二、在海城高田南门湖畔及公平盐街口,青年男女边荡秋千边对歌,唱着十二月歌、百鱼名、百鸟名等,或临时自编自唱,多为歌颂太平,喜庆丰收或表达男女恋情等。围观之人,有的附和着曲子,有的等待着轮流打秋千,通宵达旦,尽情欢乐。三、抢炮头。梅陇习俗有人在高台点燃大鞭炮,台下人们争先恐后地抢拾,抢到头炮的为最尊,全家庆幸。四、举行灯谜活动。五、高擎火把。鹿境附近农村还时兴高擎各式火把,在田野上竞相追逐。六、举行大型的提灯游行活动。这是解放后比较流行的新型活动,由政府组织各个单位扮景游行,龙腾狮舞,鼓乐喧天,使人们叹为观止。

一、生 育
海丰民间对传承香火、养儿防老的观念极其深厚。每当年节或神诞日,人们要到神庙极其虔诚地拈香求签祈祷观音娘、金花娘等赐送丁嗣。每年元宵节是民间求嗣“出丁”的开灯节,各村社或各姓祠堂均要挂上“鰲山灯”、“走马灯”等灯饰,举办灯会、巡游等节目。各家各户也挂上大红灯笼。凡是上年求嗣“出丁”的人家,更在家门口和祖祠上悬挂彩灯,有的聘请剧团到祠堂前演“丁戏”,并举办“请丁酒”和“吃丁茶”,宴请亲友,以示酬谢神恩光耀门庭之意。
海丰孕妇在分娩前,不许出远门和做激烈的运动,也不允做裁衣缝布等动作;家中不准动土、钉墙壁、移动眠床等,否则认为会动胎气,影响胎儿正常生长。产房门窗要紧闭,贴上符箓,以防生份人闯入。尽量保持产房安静,并用红棕索将榕叶、茅草、艾叶、菖蒲、仙人掌等捆扎成小圆圈,挂于产房前或床帐上,以避邪气。旧时,请“接生婆”接生用竹杆片或剪刀断脐带。

海丰县有人口近90万,其中,除西南部的鹅埠岭居住着几十户畲族居民以外,其余全部都是汉族居民,汉族居民中包括居住在沿海地区的2万多名疍民。畲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与汉人交际时,用当地的汉语方言“尖米语”、“客家话”。疍民通用汉语和汉字。白话疍民讲白话(即粤方言)的仅有定居在汕尾和马宫两渔港的七八千深水渔民,他们大都是近百年来从粤西陆续迁来的,他们讲的白话同广州、香港的白话有不少差异。瓯船疍民讲“福佬话”,与沿海居民讲的“福佬话”,除了个别语词和语调上稍有差别,几乎没有两样。
海丰的方言情况比较复杂。居民讲的话有“福佬话”、“客家话”、“白话”和“尖米话”。 “福佬话”即闽南方言,海丰讲“福佬话”的居民占全县人口80%,分布在县中部、东南部和沿海地区,如海城、鲘门、赤坑、大湖、汕尾、马宫都讲“福佬话”。 讲“客家话”的居民占全县人口20%弱,主要居住在县东北部山区,如黄羌镇、平东镇,此外,西部的赤石镇、鹅埠镇、小漠镇也有讲“客家话”的。 至于“尖米话”,那是一种既像“白话”,又像“客家话”的混合型方言,“白话”的成分多于“客家话”的成分,讲“尖米话”的居民不到1万,分布在海丰与惠东交界地带。 海丰古代饮食为“饭稻羹鱼”;明末以后,番薯逐渐成为主食海丰故有“番薯县”之称;改革开放以来,主食大米,兼食面粉等一日三餐,农忙时或加两餐点心;早餐吃粥,午餐、晚餐吃干饭,或午餐吃粥,早餐、晚餐吃干饭,各地不一。受省港习俗影响,民国以后,汕尾等城镇饮早茶之风渐兴,改革开放以后更浓。夜间劳作者常结伴到大排档“宵夜”。
居家食俗较为随便、节约,菜肴多是时菜、鱼肉,俭约者佐以咸菜、 菜脯、榨菜等。节日食俗和礼仪食俗则丰盛、铺张,俗称“食排场”或“食九簋”;为讲义气和体面,戚友交往,常备家宴款待,故有谚谓“头好做人客,二好过年节”。饮食口味清淡、浓醇并重,生脆、爽口为佳。喜吃蚝鲑、虾鲑、鱼鲑等,传统菜式有大三仙(猪脚、墨脯、鸡)、小三仙(猪肉、鳗鱼、蚝)、大粒参、甜扣玻璃肉、鳗鱼咸菜汤、蛤仔汤、三鲜汤、鱼丸、肉丸、蒸膏蟹;蒸龙虾、蒸排骨、炒鱿鱼、炒鲜蚝、炒丝蚶、白斩鸡、反沙芋、冬瓜盅等等。
海丰小吃,甜、咸各有许多款式,常见的有油麻糊、豆花、豆浆白果羹、地豆羹、三豆汤、蛤春丸、狗毛糕、草粿、鱼粥、虾粥、肉粥、甜酒糟、饺子、牛肉饼、冬节蛤、小米(薯粉饺)、扁食(云吞)、甜丸、咸丸、猪肠粿、重糕粿、菜包粿、扎头粿(碗仔 )、印桃粿、菜头丸、水糍、油糍、鼎客仔、甜粿、发粿、松粿、凉粉粽、牛脚粽、三角粽、炒米方、豆方、油条、油角、煎堆、薄饼、月饼、剪酥、豆酥、纸牌糕、麻宝、蛋糕、蛋卷和各类包点等。
妇女传统日常饮料是“牙钵茶”,把茶叶、薄荷放于茶钵内,擂至成糊状,放些适量的盐,将开水冲下即可;或用菝仔叶、芒果叶、苦刺心等代茶叶均可。稍高级的叫“炒米茶”、“油麻茶”,即于“牙钵茶”上撒以芝麻、炒米、花生。“菜茶”过去于每年元宵节才品尝,步入21世纪,一般人家闲时也做菜茶,以猪肉、鲜虾、鱿鱼、鱼脯、菠菜等为料,置于碗中,撒上花生、炒米,淋上淡茶或猪骨汤,再以胡椒粉调味,便成喷香可口的菜茶。公平等地还盛行“饭茶”,即菜茶中加有米饭。也有饮“功夫茶”的习俗,但不如潮汕地区那样讲究和普遍。家中遇有值得庆喜的事情,如婴儿出生、病人出院、喜迁新居等等,泡茶请亲邻戚友; “食茶”成了一种沟通邻里亲友感情的好方式。 海丰是名符其实的鱼米之乡,海丰人所做出来的小吃也极尽地方特色,其传统小吃品种众多且家喻户晓、远近闻名,比如小米(饺子)、牛肉饼、菜粿(菜包粿)、韭菜饺、冬节鸽、猪肠粉、层糕粿、菜茶、咸茶、扁食等等。



广东海丰县农村安龙谢土习俗,海陆丰独特的传统文化,你们见过吗



  • 在海丰旅游可以感受到哪些独特的传统风俗?
    答:海丰县位于中国广东省汕尾市,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地区。在这里旅游,您可以感受到许多独特的传统风俗,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方面:语言与方言:海丰县的主要方言是客家话,这是一种汉藏语系汉语族的语言。客家话在海丰有着悠久的历史,当地人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游客在这里可以体验到地道的客家话交...
  • 海丰县黄羌平东客家文化
    答:海丰县黄羌和平东,这双璀璨的客家明珠,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吸引着人们探寻和欣赏。这里,每一处细节都充满了故事,每一口美食都蕴含着传统,每一首歌谣都唱响了生活的赞歌。
  • 海丰!一座被认为是潮汕的城市
    答:海丰县所在的海陆丰地区,是地理上独立的一片区域,与韩江三角洲地带和珠三角地区相区分。潮州、揭阳、汕头形成的潮汕地区是以汕头为核心的,而海丰与陆丰共同构建了独特的海陆丰地区,这里有着不同的地理风貌。历史的烙印</ 自古以来,海丰隶属于惠阳地区,与惠州、河源等城市共享古惠州的文化底蕴。潮汕...
  • 有关于我们海丰的民风民俗文化
    答:海丰闹元宵的方式有:一、悬灯结彩。全县各地词堂庙宇悬挂元宵灯,有的更搭起灯棚,悬挂大型精致的鏊山灯,展现各种用泥塑或纸扎的“公仔”,布置成《桃花过渡》、《唐僧取经》等戏剧场景。灯火生风,带动“公仔”旋转过场,唯妙唯肖,煞为好看。各户悬灯分多种,当年生男孩的悬挂的大花灯称“男...
  • 海丰人的习俗是什么
    答:乾隆版《海丰县志》载:“清明有事祖先,丞尝多者,始祖传下,无不遍祭,祭则置楮于墓,红白满山,曰‘挂纸’。”民间扫墓分私祖、公祖两种形式,祭拜时都要献祭品或饭菜,焚纸钱,一些地方还要献蚶壳。机关学校等于清明节前一二天上烈士陵园扫墓,缅怀革命先烈;有献花圈、致词等仪式。六、端午节 ...
  • 能不能系统的解说一下海陆丰地区的地区语言文化?很急快!在线求救。_百 ...
    答:当然不划海陆丰也可以,但绝对不允许把海陆丰方言划入潮汕话。因为语言是判定一个民系的最重要的因素。当然对于海陆丰是不是属于潮汕,目前仍存在太多不同的观点。总之,如果说大潮汕当然包括海陆丰,这是因为海陆丰的文化基本上跟潮汕相同;但如果是指原潮汕,当然是不包括海陆丰的.其实包不包括都是一样,...
  • 有关于我们海丰的民风民俗文化
    答:海丰县闹元宵的习俗,有文字记载的是清康熙三十八年(1698),白太爷鉴于全县度过严重的饥荒,粮食开始丰收。是年又出现海丰科举史的辉煌年代,洪晨孚省考高中解元,洪晨绂、陈天铨、彭炽中举人。故令城门彻夜大开,大闹元宵。白章率幕僚步出县署,到街坊上观赏花灯,与民同乐。又据《粤东笔记》:“...
  • 海丰人的习俗是什么
    答:清明节在海陆丰各地上坟扫墓的习俗十分盛行。扫墓俗称“过纸”或“挂纸”,为与冬至扫墓有别也叫“挂春纸”。秦以前已有祭墓之事,但不在清明。至唐代,清明扫墓开始盛行,唐玄宗曾明确规定允许百姓寒食时扫墓。宋代则规定从寒食到清明祭扫坟墓3日。清明扫墓都在节前三天至节后三天进行,提前或拖后都被...
  • 汕尾海丰旅游攻略:玩转海滨城市,探寻家乡美景
    答:四、零距离接触民俗文化 汕尾海丰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还流传着丰富多彩的本地民俗文化。游客能前往海丰县城区内的文化公园,这里是海丰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区,能让游客零距离接触海丰的民俗文化;还可以参与草埔渔村的渔民文化活动,亲身体验本地渔民的日常生活和产业文化活动。五、总结 以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