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坦克的作战运用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9
KV坦克的研制概述

苏联重型坦克的发展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主要还是西班牙内战的教训促使了苏联重型坦克的快速发展。在内战中苏联向国际纵队一方累计提供了331辆轻型坦克。这些坦克以T-26为主,还有少量的BT-5。T-26是按照英国的“维克斯”7吨坦克仿制的,采用了苏联设计的炮塔和45毫米火炮等武器,主要用于支援步兵作战。BT-5是采用美国的“克里斯蒂”悬挂系统的快速坦克,主要用于侦察。它们尽管比起对手佛朗哥军队装备使用的意大利CV35,德国的1号坦克以及法国雷诺FT型坦克有很多优势,可是在面对野战炮,战防炮,甚至反坦克枪时,这些轻型坦克的装甲还是很容易被击穿。T-26坦克首次在西班牙作战时,就有三辆被战防炮和步兵武器摧毁。在另一次战斗中,国际纵队一个装备40辆坦克的部队在炮火下遭受惨重损失。曾经有一门藏在教堂里的37毫米战防炮击毁了12辆以上的T-26坦克!国际纵队的坦克30%~40%的战损是战防炮造成的。因此一位苏联的炮兵专家感慨:对战防炮阵地发起进攻的坦克的命运不会比在开阔地向机枪阵地发起冲击的步兵好多少。经过西班牙内战苏联认识到轻型坦克难以胜任战场上的主攻任务,只有重型坦克才可以担起这个重任。所以苏联已经研制的T-32,T-35重型坦克开始受到重视,研制新型重型坦克也被提上日程。20世纪30年代末期,各种各样反坦克武器的出现和德军三、四号坦克的运用,使苏联认识到T-35重型坦克已经落伍,因此,决定加紧研制新一代的重型坦克。1938年前后,苏联的两种试验车型SMK和T100重型坦克开始试生产而且装备红军部队。这两种都是多炮塔重型坦克。其中著名苏联坦克设计师科京主持设计的SMK“基洛夫”重型坦克主炮塔上装一门76.2毫米主炮,前下的副炮塔内装装一门45毫米炮,乘员7人,战斗全重55吨。T-100重型坦克也采用类似的主副炮塔的武器布局,乘员6人,战斗全重58吨,正面装甲厚度60毫米。 20世纪30年代末期,战争的风云笼罩欧洲。世界各国都加快了对反坦克兵器的研究。1938年的德国研制出了Pak38式50毫米长身管反坦克炮。该炮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防炮之一。在500米距离上能够击穿当时世界上所有现役坦克的装甲。同时纳粹德国还在继续研制更大口径的75毫米反坦克炮。而当时苏联的SMK和T-100重型坦克的装甲厚度只有20~60毫米,难以满足战场上的防护需要。同时科京也意识到55吨已经是多炮塔坦克的设计上限了,无法再通过加厚装甲来提高防护了。这样只有单炮塔的布局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还可以获得更好的装甲和机动性。1938年10月根据科京的建议,开始以SMK重型坦克为基础的新型单炮塔重型坦克的研制。1938年11月,军方批准试制这种新型单炮塔重型坦克。1938年2月27日,苏联国防部第45号令正式决定启动该工程,并以克里木.伏罗希洛夫元帅(KV)的名字命名这种新式坦克。1939年9月1日,KV坦克的样车制造完成,单炮塔上装一门76.2毫米火炮和一门45毫米火炮以及一定7.62毫米DP机枪。这种新式坦克继承了SMK坦克单的车体外形,内部结构,悬挂系统,传动机构等。1939年12月19日,KV样车被批准为苏军的制式装备,定型时命名为KV-1重型坦克。1940年2月,KV-1重型坦克开始批量生产,后来按年度区分为1939、1940、1941、1942年各型。到1942年前,共生产KV-1各型4247辆。

KV-1/1940年型重型坦克车体和炮塔为轧制装甲板焊接结构,车体的装甲厚30~75毫米,炮塔装甲厚35~90毫米。驾驶员位于驾驶室中央,顶部有出入舱门,前面有1个能开启的观察窗,上有1潜望镜。前机枪手在驾驶员的左方。炮塔内装1门L-11型76.2毫米坦克炮和1挺并列机枪,另有1挺机枪装在炮塔后部。炮长位于火炮左侧,车长兼装填手在火炮右面,后机枪手在其之后,战斗时可辅助装弹。炮塔顶部有1圆形出入舱门,前面有两个潜望镜,后面有两个展望镜。发动机为1台改进型的V2K水冷式12缸柴油机。传动装置位于发动机室,由变速箱、侧减速器等组成。行动装置采用独立的扭力轴悬挂系统和干销式履带推进装置。车体每侧有6个负重轮和3个托带轮,主动轮在后,诱导轮在前。 KV-1/1941年型重型坦克改装了41.5倍口径的F-32型76.2毫米坦克炮,并用螺栓在车体和炮塔上加装了25~40毫米厚的附加装甲板。使车体装甲厚度最大达130毫米,炮塔装甲厚度最大达120毫米。后来,在炮塔周围和车体的各部位铆接了附加装甲板,并采用铸造炮塔,装甲厚度为110~120毫米。铸造炮塔内采用的是ZIS型76.2毫米坦克炮。在整个苏德战争期间总共为苏军提供了约3000辆KV系列重型坦克和自行火炮。

在战争中,KV坦克表现最为出色。一个装备了KV坦克的排参加了突破芬兰主要阵地的战斗。在战斗中没有一辆KV被击穿。它的重装甲接受了战火的考验。设计人员还发现KV坦克的小口径45毫米炮没有多大用处,反倒是向后可以射击的7.62毫米DP机枪非常有效,可以扫射企图从后面靠近坦克的芬兰反坦克掷弹兵。经过实战的考验KV重型坦克击败了所有竞争对手正式列装,编号KV-1。 KV-1虽然参加了实战,但是全面的测试还没有结束。当年5月,KV-1在列宁格勒附近的库宾卡试验场继续测试。在2648千米的行驶试验中,发现传动,变速箱和行走机构存在很多问题。虽然后来加以改进,但是故障率还是很高。原计划1940年生产KV-1坦克50~200辆,然而到年末第一辆生产型KV-1才出厂。
KV坦克的使命是支援步兵和对装甲车辆作战。它采用5人乘员组,车重44吨。在火力方面早期样车采用一门76毫米炮和一门45毫米炮。虽然在一个炮塔内安装两门火炮极其拥挤,但是当时苏军认为“重型坦克必须装一大一小两门炮”。在试验中装双炮的样车故障频繁,生产型上终于取消了45毫米炮。1939年型KV-1坦克采用L11型76.2毫米坦克炮。1940年型KV-1采用身管更长的F32型76.2毫米坦克炮。在1941年型和1942年型上采用的是与T-34-76相似的长管ZIS-5型76.2毫米坦克炮。火炮的弹药基数为111发。76.2毫米主炮也是当时世界上罕见的大口径坦克炮。在20世纪40年代对付德国的III号和IV号坦克是绰绰有余的!受苏芬战争的影响,KV坦克还是比较注重对步兵的防御。KV-1采用7.62毫米的DP机枪做为自卫武器。不同型号的的KV机枪数量在3~4挺之间,其中有一挺是炮塔后机枪。这种设计让日后的德国反坦克步兵大伤脑筋。
KV-1采用驱动轮在后,诱导轮在前的动力布局。这样最大的好处是前装甲可以做的很厚。KV-1采用的V-2K型发动机最大功率为500马力,这是二战期间最优秀的坦克发动机。KV,IS,T-34等坦克都使用V-2。采用柴油发动机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设计。柴油有不易挥发,燃点较高的特性,发动机也不容易失火。而在采用汽油发动机的德国装甲部队里,因为失火造成整车烧毁的事故很常见。但是由于整车设计不成熟以及受当时传动装置的效率和技术水平限制,KV的速度很慢,履带也经常断裂和脱落。这在战场是致命的!其最大公路速度是32~35千米/小时,越野速度12千米/小时,最大公路行程250千米。
KV-1重型坦克1939,1940年型的车体前装甲厚度为75毫米倾斜度30;炮塔前部厚度75毫米,倾斜度20;侧面厚度75毫米;后部厚度60~70毫米;安装附加装甲后炮塔厚度90毫米。20世纪30年代的大部分在役的反坦克炮均不能够击穿KV-1的前装甲。
1941年6月23日,苏军机械化第3军坦克第2师,与德军摩托化第41军第6装甲师,在立陶宛南部进行了苏德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坦克交战。在1个路口防守的1辆KV-1重型坦克击退了德军无数次的冲击。最后,德军1门88毫米高射炮在近距离上,从尾部才将其击毁,其中有7发命中,只有两发射穿了它的装甲。
1941年8月18日,苏军1辆864号KV-1重型坦克占领有利地形,伏击德军第8装甲师的坦克行军纵队,共击毁德军22辆坦克和2门反坦克炮。



  • 关于坦克方面的论述,重点是评论,谢谢!
    答:一战中,坦克是一种发展胜利的坦克出现在战争舞台上。由此围绕坦克作战运用产生了许多看法。。。一战后,保守的法国陆军实权派认为战壕战才是未来战争的发展方向,所以将坦克当成步兵的附属品,作为火力支援和钢铁堡垒,将其完全从属于步兵迁就步兵。。。而二战中,德军绕过马其顿防线,通过闪击战摧毁了大半个法国,证明了坦克作...
  • ...下坦克集群大规模作战的战术战略思想及具体的作战方法,谢谢
    答:以下内容由张碳编辑 有个著名的二战战例,我记不大清除了,大致说一下:二战中德国坦克(什么型号忘了,我暂称之为DK),前苏联坦克叫T-34 DK是德国的精锐武器,运用焊接炮塔。。。总而言之铸造DK花费时间很长,但是性能很好,T-34是铸造炮塔,造型很粗糙,但制造时间很短,而且也容易开,传说中是...
  • 装甲兵战术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后来,苏军也仿效德军的做法,将坦克部队编为快速集群,迅速把战术突破发展成战役突破,大大加快了作战进程,苏军把它看成是一条运用坦克兵的成功经验。战后,由于坦克及其他配套车辆机动性能的提高,为机动作战开辟了广阔前景。因此,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进攻,也适用防御。既适用战役,也适用战术,成为装甲兵...
  • 二战苏德战争中德军使用的轻型坦克和重型坦克有哪些?
    答:1934年4月,I号坦克A型正式投入了生产,并生产了15辆,古德林向希特拉展示了这些坦克。1934年,一辆I号坦克A型的样车卖给了匈牙利。1942年,匈牙利可能又购买了几辆用於训练,也有少量出口到芬兰,也装备了克罗地亚军队。I号坦克是作为装甲师的轻型训练坦克并没有打算运用於实战,但实际上它一直被用於一些小规模战斗直到...
  • 世界上著名的坦克有哪些?
    答:中国在火炮方面颇有心得,威力之大在世界上鼎鼎有名,中国坦克可以轻松击穿美军坦克前装甲。98坦克在寒带测试。其上面的激光压制系统,还有传说中的炮射导弹震惊了西方。 NO.4 以色列 “梅卡瓦”IV :以色列人对坦克的熟练运用所取得的成就举世尽知。强敌环视,他们对坦克的重视程度可能是全世界最高的。
  • 一战圣康坦战役是怎样的?为何被称之为一战的库尔斯克?
    答:此役也开创了以坦克为主导的诸兵种统一指挥下协同作战的先例(后人的战争史研究中也有将此役看做是合同战术形成的重要实战标志),奠定了装甲兵战术运用的基本模式,对随后的装甲兵的发展及其作战运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尽管康布雷战役不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其他几大战役那样广为人知,但它是大规模集中使用...
  • 装甲兵技术装甲兵技术对战略战术的影响
    答:新式坦克的出现和数量剧增,对陆军的机动性和突击力量产生了革命性影响。战术层面,坦克的运用使战术突破转变为战役突破,坦克兵(装甲兵)成为地面作战的核心突击力量,改变了军队的战斗队形,坦克对坦克的对抗成为常见战法。面对坦克的威胁,反坦克兵器的研发被提升至战略高度。为了强化防御,主战坦克的发展...
  • 【高分求助】现代战争坦克作战时有步兵跟随吗?
    答:总的说来,步兵就是用来保护反应相对较慢的坦克的,因为现在的聚能炸药威力实在太大,装甲再厚的坦克也很难防住。好在单兵反坦克武器射程都不远,而且体积较大,所以坦克周围的士兵可以很好的保护坦克。对于一楼朋友的回答,我觉得步兵坐在运兵车内跟随并不属于协同作战。而且您应该回答楼主的问题啊。
  • 介绍一二战德国下黑豹坦克参数性能?
    答:Ⅴ型号“黑豹”式坦克(或“豹”式)被推出的起因就是苏德战争初期的“T-34危机”。德国原有坦克战术性能偏重机动性,不太重视火力和防护,在“闪电战”运用的初期其性能尚可,但进入苏联战场,面对火力和装甲强大的T-34和KV-1后,德国的Ⅰ、Ⅱ、Ⅲ、Ⅳ号坦克,以及35t、38t等就面临被动挨打的地步...
  • 机械化战争名词解释
    答:这种理论,虽然指出了军队建设和作战方法发展的某些趋向,但过分夸大了坦克的作用。机械化战争的启示 1、技术的发展与利用 机械化战争展示了科技对战争的巨大影响力。先进的武器系统、通信设备和信息技术的运用,提升了军事作战的效率和能力。这提示我们在和平时期应该加强科技创新,利用先进技术来提升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