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的低碳生活"为题、写一篇450字左右的作文、急用、急用、大家帮帮忙。谢谢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以《想起了某句话》为题,写一篇450字作文,急啊,大家帮帮忙,必采纳,谢谢。

可以是父母的温暖的话语,同学鼓励,老师的批评,感人的话皆可

我叫杨子莹。我最大的爱好就是...搞头发!我2006年从上海徐汇区出生,现在就读香港沙田区的某一间小学。我想,我应该是班里最像男孩的女孩了。因为我加入了班里的黑帮,有11男孩1女孩,我就是唯一的女孩。大佬在入帮选举时,叫我进行射橡皮筋,射到他痛为止。但我堂堂一个女孩儿,怎可能射一个男孩儿到痛呢?大家也知道,女孩儿尽量不要跟男孩儿打架,因为男孩儿的基因是比女孩儿的基因强壮,擅长打架,比较暴力。但我爸爸从我小的时候起就在培训我的野性,但我妈妈在我小时候竭力保留我的温顺。因为按照传统观念,女孩儿都是超级乖,爱看书的乖孩子、班长,但我现在都四年级了,还没有做过一次班长。这可能是因为我太像班里黑帮的核心人员了,虽然我从入帮时期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多月了,但我还是不敢跟他们一起去二楼打架。虽然我生性顽皮,总是在不以为然见犯下大错,但我还是保留了女孩儿的天性,例如爱美等。我也是比较保守的人,因为怕被老师责罚,所以就不敢跟他们一起打架。这也是从入帮以来我一直没有跟他们进行活动的原因。
可是我领导力也不错,从一年级起就发展了好多好多的小学生团体。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试过把团体发展到年级里,顶多就是向隔壁班的朋友推销一下我们的产品。现在我们就有一个纸盒总部,专门折纸盒的。
我的幽默度也不错,上次班长不喜欢我们在转课的时候折纸盒,我就说班长讨人厌。其实我是想说我们讨人厌班长,不是班长讨人厌我们。结果我越讲越糊涂,越讲越搞笑,全班哄堂大笑一阵后,这件事就算笑笑解决了。


这是我自己写的,如果有什么不满,请自行编辑。

但关心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们却把减少二氧化碳实实在在地带入了生活转向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便利”是现代商业营销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价值观。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中浪费着巨大的能源。比如,据制冷技术专家估算,超市电耗70%用于冷柜,而敞开式冷柜电耗比玻璃门冰柜高出20%。由此推算,一家中型超市敞开式冷柜一年多耗约4.8万度电,相当于多耗约19吨标煤,多排放约48吨二氧化碳,多耗约19万升净水。上海约有大中型超市近800家,超市便利店6000家。如果大中型超市普遍采用玻璃门冰柜,顾客购物时只需举手之劳,一年可节电约 4521万度,相当于节省约1.8万吨标煤,减排约4.5万吨二氧化碳。 在中国,年人均CO2排放量2.7吨,但一个城市白领即便只有40平居住面积,开1.6L车上下班,一年乘飞机12次,碳排放量也会在2611千克。由此看来,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如果说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节约能源这些环保理念已成行为准则,低碳生活则更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低碳生活”虽然是新概念,但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世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日益增多。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态环境。

“低碳生活”(low-carbon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有礼就是要我们在尊重自己生活权利的同时,也要尊重别人的生活权利不受侵害。让我们从细节小事做起,注意节电、节水、节油、节气,使低碳生活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理念。集合大家的力量,共同保护地球母亲。
为此我们要学会:
1、少用一次性筷子,保护森林,低碳生活。

2、每张办公用纸都双面打印,就相当于保留下半片原本将被砍掉的森林;

3、随手关灯、开关、拔插头,这是第一步,也是个人修养的表现;不坐电梯爬楼梯,省下大家的电,换自己的健康;

5、利用环保袋,是的,一只塑料袋5毛钱,但它造成的污染可能是5毛钱的50倍;

7、节约用电,关掉不用的电脑程序,减少硬盘工作量,既省电也维护你的电脑;

9、考虑到坐公交为世界环境做的贡献,至少可以抵消一部分开私家车带来的优越感;

10、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因为制造他们所使用的石油也是一次性的;

11、其实利用太阳能这种环保能源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尽量把工作放在白天做;

12、过量肉食至少伤害三个对象:动物,你自己和地球;

13、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衣服攒够一桶再洗不是因为懒,而是为了节约水电;

14、定期清洗空调,不仅为了健康,还可以省不少电;

16、科学地勤俭节约是优良传统;剩菜冷却后,用保鲜膜包好再送进冰箱;热汽不仅增加冰箱做功,还会结霜,双重费电;

17、洗衣机开强档比开弱档更省电,还能延长机器寿命;

19、如果热水用得多,不妨让热水器始终通电保湿,因为保湿一天所用的电,比一箱凉水烧到相同温度还要低;

20、洗干净同样一辆车,用桶盛水擦洗只是用水龙头冲洗用水量的1/8……

我的低碳生活作文

在刚刚结束的哥本哈根的气候会议上,我们深深感受到各国领导对气候环境的关注。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碳的排放,我由此联想到我们生活的衣食住行。

衣:少买不必要的衣服。一件普通的衣服从原料到成衣再到最终被遗弃,都在排放二氧化碳。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以减少2.5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另外,棉质衣服比化纤衣服排碳量少,多穿棉质衣服也是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食:多吃素。生产1千克牛肉排放36.5千克二氧化碳,而果蔬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仅为该数值的1/9。另外本地的果蔬和水也比外地运输来的排放二氧化碳量小。此外,低碳饮食还包括适量喝酒,如果1个人1年少喝0.5千克酒,可减排二氧化碳1千克。

住:选择小户型,不过度装修。减少1千克装修用钢材,可减排二氧化碳1.9千克;少用0.1立方米装修用木材,可减排二氧化碳64.3千克。

用:节电、节水。以11瓦节能灯代替60瓦白炽灯、每天照明4小时计算,1支节能灯1年可减排二氧化碳68.6千克;随手关灯减排二氧化碳4.7千克。如果每台空调在26℃基础上调高1℃,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1千克。此外,少用1个塑料袋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1克;只要少用10%的一次性筷子,每年就能减碳10.3万吨;少用电梯,合理使用电视、冰箱、电脑等电器,及时切断其电源。工作时,单面纸要重复利用,能电子化办公的少用纸张。

行:少开车,选小排量车。每月少开一天,每车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98千克,如果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自行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会更少。此外,排气量为1.3升的车每年减排二氧化碳647千克。通过及时更换空气滤清器、保持合适胎压、及时熄火等措施,每辆车每年减排二氧化碳400千克。不仅要低碳还要碳补偿

本次峰会上,不少国家纷纷宣布自己的减碳目标。中国外交部公布消息称,经过国务院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减少40%—45%。

此前,为了减碳,中国一直在行动。2008年,“中国低碳发展项目”启动,低碳城市建设在我国正式起步,上海和保定两市成为首批试点城市。此外,日前中国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说,从1980年到2005年,中国通过植树造林等工作减少的碳排放超过50亿吨。

在民间,也有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加入到低碳生活的队伍中来了。不久前一项涉及1.5万人的网络低碳调查显示,73.08%的人有双面使用纸张的习惯,83.33%的人自备购物袋,79.49%的人能自觉地把空调温度调到26℃,83.34%的人愿意参加环保志愿者组织的环保活动。而且,不少人会记下自己的“碳足迹”,并由此督促自己减碳。有的人会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减碳小妙招,而且还经常参加“旧物交换”、“绿色出行”等活动。此外,低碳房屋、低碳服饰、低碳汽车等也更多地融入到生活之中。

此外,国外的一些减碳做法也值得借鉴。日本和欧盟已经全面禁用白炽灯了,以欧盟为例,家家户户使用节能灯后将减排3200万吨二氧化碳。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小事做起,人人争当低碳环保的市民。

我的空间里有不少。

我的低碳生活

我的低碳生活

  • 古代的以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答:在古语中“以”有以下解释:1、<动>用;使用。2、<动>做。3、<动>认为。4、<介>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等。5、<介>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6、<介>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7、<介>表示...
  • 在文言文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并举上典型例句
    答:1、作动词:用;使用。例句:战国时期·屈原《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白话译文:忠心的人啊,不被重用,贤明的人求进身也难成功。2、作动词:做。例句:先秦·佚名《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白话译文: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打算做些什么...
  • 以字组词有哪些
    答:一、以字组词有以为、以前、以往、以后、给以、以下、以免、足以、以来、以外、以上、以便、予以、以次、借以、以致、难以、以还、以内、以及、以期、加以、若以、以远、素以、业以、以资、以否、无以、以太等。二、基本释义 1、用;拿:以少胜多。晓之以理。赠以鲜花。2、依;按...
  • 文言文翻译 以的用法
    答:以有3种用法,具体如下:1.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2.用作连词,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
  • 以是什么部首?
    答:以的部首是:人字旁。一、以的释义:1、用;拿:~少胜多。晓之~理。赠~鲜花。2、依;按照:~次。~音序排列。3、因:何~知之?。不~人废言。二、组词:以来、予以、以致、以便、以期 以免、加以、以内、以外、借以
  • 以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以字没有近义词和反义词。以拼音:yǐ 释义:1.用;拿:~少胜多。晓之~理。赠~鲜花。2.依;按照:~次。~音序排列。3.因:何~知之?。不~人废言。4.表示目的:~广视听。~待时机。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
  • 以的一词多义是什么?
    答:以的一词多义如下:1、动词:用;仰赖、凭藉;认为;可、能够;令、使。2、介词:因为、由于;按、依;在、于;加在前、后、左、右、上、下、往、来、东、西、南、北等字之前,表时空和方位的界限;连及。3、连词:而、且;因此;目的在于;与、和。4、组词:置动词后,无义。5、副词:...
  • 古汉语中以字怎样翻译
    答:古汉语中“以”的意思:①<动>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②<动>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③<动>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以美于徐公。”④<介>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
  • “以”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答:"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1、动词:a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b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c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以美于徐公。”d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
  • 以能组什么词
    答:加强安全措施,~发生工伤事故。以内 [yǐ nèi]方位词。在一定的时间、处所、数量、范围的界限之内:本年~。长城~。五十人~。借以 [jiè yǐ]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把上半句所说的内容作为凭借,以达到某种目的:略举几件事实,~证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