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时什么情况下应该分段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1. 写作文时什么情况下可以开下一个自然段

平常,我们所见到的一篇篇文章,总是分成了几个自然段.爱思考的你也许会问:分自然段对一篇文章很重要吗?分了有什么好处?不分又有什么坏处呢?这堂课,我们就来聊聊分自然段的奥妙.

让我们先来聊聊题外话吧. 我们都吃过火锅,都知道火锅里有个铁片做的格子.把这格子往锅里一放,整口锅马上就被清晰地分成了好多个区域.我可以在这个格子里放凤爪,在那个格子里放冬瓜.煮熟后,我就能准确地找到我最喜欢的菜肴.你想想,要是没有这个格子的话,可就坏了.金针菇缠住了竹笋,凤爪划破了血旺,莲藕还没煮好而黄瓜早就已经化了.总而言之,一片混乱.有了格子之后,就再也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了.格子的好处,妙就妙在清晰明白.同样,我们分自然段也是这个原因.如果写一天里发生的事,先拿一段写上午学校里的事,再拿一段写回家路上的事,接下来一段写晚餐时的事,是不是非常清晰呢?反过来,把这些事情全都揉在一块写的话,就太混乱了,读者看了,不光眼睛受不了,就是脑袋也受不了呢.

也许你想问了:老师,我明白了分自然段的重要性,那究竟该怎样来分呢?别急,接下来,老师就要深入讲讲怎样分自然段了.可要认真了哟!

大山有山脚、山腰和山顶,大树有树梢、树干和树根,大河有上游、中游和下游,衣服有大号、中号和小号,就连一天也分成了早晨、中午和晚上.呵呵,你发现了吗?我们中国人呀,喜欢把东西分成三个部分.今天,我们就从这里说起.

正是由于我们中国人喜欢“三”、觉得“三”是个完整结构的这种心理,导致我们读作文的时候,也会对作者有结构完整的要求.所以,我们自己写作文的时候,至少都要有三个自然段.有了三个自然段,才能保证至少把文章的开头、主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间”部分)、结尾分开写,才能让文章看起来是完整的.

有的同学会问:老师,能不能超过三个自然段呢?当然可以的.自然段分得越多,就越能将你的意思说清楚.如果一件事情的经过很曲折,一个自然段讲不清楚,那就可以分几个自然段来写.如果你的文章不止写了一件事,那也可以每个自然段说一件事.如果你的文章是写人的,你想写写他性格的多个方面,那也可以每个自然段写一个方面.

又有同学说了,那 *** 脆一句话一个自然段,一篇文章至少都有几十个自然段,那看起来多壮观啊!呵呵,这可不对.分自然段有个要求,就是相同意思的内容分在一个自然段.如果同样意思的内容分别放在不同的自然段,就会让人觉得没有必要,也显得不自然.只有意思不同的内容,才不分在一个自然段里.举例来说吧:如果你写了一篇写人的作文,写的就是张老师.在你的心目中,张老师既幽默又严肃.那么,可以安排一自然段专门写件事来说张老师的幽默,再安排一自然段专门写件事来说张老师的严肃.假如你第二自然段写的是张老师的幽默,那么,凡是写张老师幽默的句子都得放入二自然段.假如你第三自然段写的是张老师的严肃,那么,凡是写张老师严肃的句子都得放入第三自然段.不能将写幽默的句子放入第三自然段,同样也不能把写严肃的句子放入第二自然段.所以,自然段可以多分,但是多分是有讲究的,不能随心所欲地乱分一气.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不管哪个自然段都需要跟你的题目保持一致,跟你的中心保持一致.如果题目是《张老师》,那么每个自然段就都要写关于张老师的事,你可不能拿出一段来说自己是如何如何参加航模大赛的.

文章分好自然段后,你还要看看开头、主体、结尾部分各个自然段是不是符合各自的要求.开头那一自然段,要写的是总起性的话,要达到引起话题的目的.结尾那一自然段,要写的是总结性的话,要达到的目的是结束话题.主体部分的自然段呢,在围绕题目和中心的前提下,要尽量详细和丰富.这些就是我们分自然段的方法和原则.

2. 写作文应该分几段

开头要”燕头”,中间要”猪肚”,结尾要” 豹尾”.

这样来形容很贴切哦~

来具体解释下:1.开头要像燕子一样的头,很简明的点出题,引出下文的内容来,几句话就OK了~

2.中间部分是文章的支柱部分,在这部分作者要将文章想要表达的所有东西要像猪的肚子一样”五脏俱全”,运用各种文学创作的各种手法来丰富内容,深化主题.一般来说,中间段落3~4段为好.切记勿堆砌文字,另外过渡分段要自然,层次分明,不要拖泥带水.

3.结尾呢,就要像豹子的尾巴一样简洁有力的再次点明主题,升华文章主题.一般1~2小段落来完成这一部分.

个人见解而已,希望对你有帮助~

3. 【作文如何分段

我国古代的各种书籍典册,多半不分段,读起来相当吃力,后来的人就下了一番工夫,为它们打标点,分段落.分段的益处很多,可以使文中的意义更加清晰,不致令人误解;同时段落分明以后,层次就更加井然有序了.分段既然这麽重要,所以小朋友作文时,一定要分段.分段的时候,要把握下列几个原则:(一)段与段之间要互相联贯,连成一气.好像竹子的「节」一样,一节连一节,绝不可以中断.(二)每一段需有一个中心思想,是完整而独立的.(三)每一段的句子多少不受限制,只要把一个中心思想表达完整,就可以自成一段.(四)每一段只有一个中心思想,不可以包含太多的意思,如果与中心思想不相干或不统一的,最好另写成一段.(五)为了让分段陈述比较清晰,明白,醒目,有时候作文里的「对话」也可以自成一段.这种情形,在故事及小说里最常见.以上所谈的是分段的原则,至於分段的写法,一般的形式是在每段的第一行低两格写.但是,有的书报为了节省篇幅起见,往往各段的第一行只低一格写.。

4. 文章为什么要分段,分段有什么技巧,段与段之间怎样才能过渡自然

到不少人发表的文章密密麻麻,段落之间没有明显的隔开,字体大大小小不是很协调。我比较喜欢段落之间以空行隔开,段首不用空格;一般情况下使用默认大小字体,有时候字太大了反而感觉不整齐。下面是一篇谈论互联网上文章分段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本来,中文书写是没有段首空格的要求的,我们的先人奉行的是自上而下自右而左的书写习惯,连标点符号都不用。古代的印刷物也不空格,一律顶头写,一页装满了,换一页。所以那些古旧的线装书,从来都是密密麻麻一篇接一篇。自西学东渐,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讲究在印刷物上要段首空格了。所以我们从小学开始,写作文就被要求表达完了一个意思,要换一行,新的段落要在开头空两格。至于为什么要空两格,没人告诉我,反正空两格表示一个新的段落。

文章分段,并不能对文章本身的内容产生任何影响,它所影响的是阅读。密密麻麻的文字带来阅读的压迫感,而分段可以有效地舒解这种压迫感,给读者留下喘口气的机会。但随着阅读量的增大,渐渐发现空两格并不能真正解决密密麻麻的问题。中文文章字与字本来就是紧挨着的,这种压迫感与生俱来,两个空格在这种压迫感面前,未免太渺小了。

到了互联网上,如果仍然照搬空两格的做法,就会让这个问题就变得更严重。我们每天要阅读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中的大部分只要泛泛地浏览一下就够了,根本不需要精读。这时候,面对密密麻麻的文字,就会有一种本能的抵触。因此,我更倾向于以空行取代段首空格。相对于段首空格,段与段之间空一行,可以让段落更加清晰,你可以从容地跳过不想读的段落。以我自己的体会,空一行要比空两格,更能节省读者的阅读成本。

之所以谈到这个话题,是因为lpspider拿我做例子,说到了blog书写的段首空格问题。其实早在年初,飞猪就提到过,也举了我的例子。但我没太在意,因为他那篇文字本身,如果不是因为中间引用的段落前后加了空行,也是密密麻麻很有压迫感。

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需要一种新的书写规范来配合新的阅读节奏,帮助读者节省阅读成本。段首空格本来就不是中文的书写习惯,既然我们曾经从善如流过,就不要用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规矩”,来框住这个时代吧。

5. 作文怎样划分段

分段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但重在分清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的联系,常见的分段方法有: 1、整体分割法。

读一篇写事的文章,要搞清它写的是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依此可将文章分段;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则要把事情一件一件分割开;说明事物的文章,同样要把所说明的几个方面分割开。

2、部分归并法。步骤是:第一,先给第个自然段编上序号并归纳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第二,把说明同一内容的邻近自然段归并成一个大段。

3、提取中心法。先抓住文章中占较多篇幅的主要内容,把这部分内容归纳为一大段,就是提取中心段。

4、标志分段法。有些文章有明显的分段标志,如有标明时间的语句,有标明地点、方位的语句,还有空行标志。

关于过渡段的处理:过渡段承上启下,主要是为了启下,因而分段时一般从下不从上。如《伟大的友谊》中的过渡段"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就应划归下一段,如果过渡段主要是总结上文的,也可以归上段。

六、怎样归纳段意 分段以后,用简明扼要的话说明每段的主要意思,就是归纳段意。这实际上就是把整篇课文概括成一个简单的提纲。

这样,我们不仅能掌握每段的主要意思,还能进一步了解作者是按怎样的次序安排材料的,了解段与段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归纳段意的要求 归纳段意一般要做到如下三条:一是准确,即要恰如其分地概括出全段的重点内容,不能用部分代替整体或用次要的代替主要的;二是简练,言简意明,不能罗嗦;三是通顺明白,不能含糊其词。

归纳段意的方法 1、摘句法。 把能概括全段内容的句子摘下来,作为段落大意。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中心句的段落。 2、归并法。

先找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再将几个自然段的大意归并到一起,归纳出全段大意。 3、取舍法。

一段里有几层意思,往往有主有次,抓住主要的,舍去次要的,就可以得出段意。如《小英雄雨来》第一大段有两层意思:雨来生活的环境和雨来的游泳本领高。

第二层是主要的,可以用作全段大意。 4、借助法。

就是借助段的结构特点进行归纳。如总分段,可借助总述部分;因果段,可借助结果部分;递进段,可借助后一层的意思,但要注意在同一篇文章里归纳段意的方法要统一,不能几种方法同时使用。

6. 语文作文怎么分段

夜幕降昨临了,人们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这时,从王强的铅笔盒里,传出了一阵吵闹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告诉你吧,铅笔盒王国里,正在举行“谁的功劳大”的比赛呢。

这时,浑身散发香味,穿得花花绿绿的橡皮姑娘胸有成竹地说:“我看,我的功劳最大。”“你有什么功劳,”大家议论不休。

“我身上有香味,‘又漂亮,小朋友们都喜欢我。”大家被说得哑口无言。

铅笔妹妹一听,顿时火冒三丈,大喊:“我看,我的功劳才大呢,小朋友都用我写字,画画,人人离不开我。”说着,得意地笑了。

听了橡皮、铅笔的议论,尺子哥哥横眉瞪眼,轻蔑地说:“你们的功劳是不少,但也别得意。小朋友们还是离不开我,这次比赛应由我获胜。”

橡皮、铅笔、尺子三人围成一团,争论不休,个个争得面红耳赤。突然,从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传来一阵对话。

原来是钢笔和圆珠笔,只听钢笔姐姐说:“圆珠笔弟弟,你为大伙立下汗马功劳,你应该是冠军。”听了钢笔的话,圆珠笔急了,忙说:“钢笔姐姐,你可别这么说,你对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我才佩服你呢!”这时,主持人毛笔公公笑容满面地走上台,用响亮地声音宣布:“这次大赛,钢笔和圆珠笔同时获得冠军。”

毛笔公公又意味深长地说:“钢笔和圆珠笔虽然立过汗马功劳,但他们十分谦虚;而橡皮、尺子、铅笔呢,却那么骄傲自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这是不对的。”听了毛笔公公的语言,大伙儿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钢笔和圆珠笔的脸红了,橡皮、尺子、铅笔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简评:橡皮、铅笔、尺子为争论自己的功劳大,“胸有成竹”、“火冒三丈”、“横眉瞪眼”;而钢笔和圆珠笔却相互推让,最后毛笔公公宣布:钢笔和圆珠笔同时获得冠军。小作者描写生动,特别是神态描写,结尾含蓄。

7. 初中作文怎么分段

任何文章都要分成若干个段落,每个段落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内容和中心,它就像一座摩天大厦,是由各个楼层组成的;它就像一个超市,是由各种商品组成的;它就像一台电脑,是由各种零部件组成的。

段落又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若干个句子组成的,各个句子联合在一起,表达一个更完整的意思,形成一个段落。 文章如何分段,有几个标准,几个准则: 1、以所写事件的过程分段,就是以事件的开始、发展、 *** 、结局来分段。

2、按时间顺序分段,先发生的在前,随后发生了什么,接着发生了什么,最后发生了什么,依次写下来。 3、按所写事件的地点分段,将在甲地发生的事独立成段;再将在乙地发生的事分成一段;在丙地又发生的事,也分成一段…… 4、按人物的活动情况分段,将各种情况分成独立的段。

5、按场面的变化,场景的变化做为分段依据,尤其在写参观记游记时,随着所站位置的变化,所见到的景物也在变化,所以要分段写。 6、作者描写角度的变化也是分段依据。

以这个角度写某件事、某个人、某个景要分成段,换另一个角度,还写同一个人、同一个景,当然也要另外分成段。 7、在叙述中穿插了较长的抒情或议论,可以独立成段。

另外,除了这七个原则以外,文章的体裁和内容对分段也起一定的影响作用。要视具体情况决定。

我们掌握分段的原则是很必要的。一篇文章的好坏与分段是否成功有直接关系。

分段正确,文章的层次感就强;分不好,文章就像一团乱麻,读起来理不出头绪,分不清轻重。 分段的知识和技巧决定了结构,直接关系文章的布局成败。

现在很多同学的作文不论什么内容,不论多少文字,统统都是"三段论",一律以"开头"、"中间"、"结尾"为依据来分段。我们说这是不科学的,因为"中间"部分是很庞大的,它包括好多内容,怎么能统统放在一个段落里呢?学会分段,走出"三段式"的怪圈,增加文章的层次感是当务之急。



  • 写作文划分自然段
    答:5、按照总分结构分段:适用于哪些种类的文章 有的文章,在开头先总的概括介绍一下要写的内容,然后再一一叙述事情,最后又进行总结。 这就是总起分述总结的文章,可以按照总分结构的方法分段。 适用于按“总分总”和“活动前---活动时---活动后”这种顺序进行写作的文章。 扩展资料: 划分课文的自然段的基本步骤...
  • 写作文怎么分段
    答:写作文怎么分段的回答如下:写作文时,分段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分段的具体建议:根据主题和内容分段:在写作时,应该根据文章的主题和内容来决定分段的方式。一般来说,每个段落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或中心思想,而整个文章则是由这些...
  • 写英语作文,啥时候分段?
    答:但你想要分的话也可以按一定的方法来分。如果文章分条的话,你可以把每一条作为一段。如果文章是写人的话,就可以参照汉语写作文了,一般就是总分总,也就是开头先总的介绍下某人,然后第二段就用写事来写他,最后一段就总的来说。总之英语作文的分段基本上和汉语一样,没什么出入。
  • 写作文时怎样划分自然段
    答:⑷标志分段法:有些文章有明显的分段标志,如有标明时间的语句,有标明地点、方位的语句,还有空行标志。注意:关于过渡段的处理:过渡段承上启下,主要为了启下,因而分段时一般从下不从上。如果过渡段主要是总结上文的,也可以归上段 5. 写作文怎么分段 一,怎样给某一篇作文分段?写段意? 分段是指把文章分成在意思上...
  • 写作文都有哪些顺序分段
    答:1. 作文有哪些描写顺序 文章的描写顺序 我们在语文课本和课外阅读中,常常可以看到描写山川风貌、自然现象、名胜古迹等的文章,这些就是我们所说的写景类文章;面对这类文章,我们应该怎样确定它的描写顺序呢? 一般来说,作者常常会采用以下几种顺序来写: 一、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从远到近或从四周到中间...
  • 分段作文是什么意思啊?
    答:段落是指文章中的一段,通常包含一个或多个主题句,并建立在相互关联的观点和证据之上。分段作文是将整篇文章分为多个段落,处理一个主题或思想。下面将详细介绍分段作文的含义和优点。首先,分段作文有利于提高文章的逻辑性和可读性。通过分段体现出文章的层次和结构,使读者容易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
  • 写作文的段落怎么分
    答:这样的话,根本就不存在不好分段的问题。 所以关键是要想清楚自己要表达什么。 例如,写“08后的80后”这样一个题目 第一段写08后是如何的一个中国,也就是80后面对的是怎样的社会环境,可以涉及奥运会,三鹿。这些什么什么的 这样写下去,全文思路清晰,即是所谓的“文气畅通” 2. 写作文应该分几段 开头要”燕头...
  • 要把作文如何分段最好
    答:这种作文形式的最大好处在于结构清晰,主旨明确,且不易跑题,全文显得眉清目秀,身材可人,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心清气爽.同时,这种结构模式也是一种思维模式,便于我们在考场打开思路.另外,这种作文形式易学易练,便于操作,不仅在形式上易掌握,在语言上也易出彩,可以作为一种应考利器 “五段法”模式的结构...
  • 分段写作文?
    答:一,怎样给某一篇作文分段?写段意? 分段是指把文章分成在意思上比较完整,在文章中是相对独立的单位。划分段落有助于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了解作者的思路,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有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划分段落常用的方法有: 一、归并法。先概括出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然后认清各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再把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