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读书法的翻译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24

1、译文: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

2、原文: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读书有三到》出自南宋·朱熹《训学斋规》,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心思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是最重要的。

扩展资料:

一、朱熹读书法:

1、循序渐进

读书要有个先后顺序,读通一书,再读一书。就读一书而言,则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顺序读,先读的未弄通,就不能读后面的。这样才不会生吞活剥或杂乱无章。

朱熹还进一步指出,读书要从易到难,从浅到深,从近到远,急不得,也慢不得。"所谓急不得者,功效不可急;所谓不可慢者,工夫不可慢。"这是在告被读书人既不可急于求成,也不可松松垮垮,而要进度适当,方能见效。

2、熟读精思

他认为有些人读书收效不大,是由于在"熟"和"精"二字上下功夫不够。他还批评那种读书贪多的倾向,一再讲"读书不可贪多,且要精熟。如今日看得一板,且看半板,将那精力来更看前半板"。

3、虚心涵泳

朱熹曾批评当时普遍存在的两种毛病:一是"主私意",就是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测书中的道理,穿凿附会,歪曲了古人本来意思。二是"旧有先人之说",就是先前接受的观点不肯放弃,从而排斥接受新的观点。

4、切已体察

朱熹主张"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什么叫"体之于身"?就是要心领神会,身体力行。从读书法的角度来看,朱熹强调读书必须联系自己,联系实际,将学到的理论转化为行动,这个观点是可取的。

5、着紧用力

"着紧用力",包含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时间上要抓紧,要"饥忘食,渴忘饮,始得。"二是指精神上要振作.要有刚毅果决,奋发勇猛的精神。"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6、居敬持志

所谓居敬持志,就是读书必须精神专一,全神贯注,还要有远大的志向,顽强的毅力。这也是朱熹读书之法的最基本精神。

二、鲁迅读书五法

鲁迅先生能写出那么多不朽的作品,主要受益于他的博读。他读书做到了“五到”,即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脑到。

心到是讲读书时要精力集中,专心致志;口到就是读出声来。有些文章还要大声有感情地朗读;眼到指目光专注,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手到指边读边做笔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读书有三到



  • 朱熹的读书三到是什么意思?
    答:二、译文 我曾经说过,读书要专心一致,必定要三者到位,即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朱熹读书之法 朱熹曾批评...
  • 朱熹《读书之要》原文是什么?
    答:朱熹认为读书要从反复诵读入手,做到学与思结合,力求透彻理解与领悟,牢固记忆与掌握。3、虚心涵泳。朱熹认为读书要有虚心的态度。仔细认真,沉浸其中,周密思考,反复琢磨,多方验证,才能明辨是非,解决疑难。他说:“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以为有功耳。”4、切己体察。朱熹认为读书要...
  • 朱熹有读书三法读书要什么到什么到什么到
    答:朱熹有读书三法读书要心到、眼到、口到。南宋·朱熹《训学斋规》“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译文: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
  • 朱熹论读书翻译
    答:这就是看书的方法。凡是读书,必须先整理好读书用的桌子,使桌子干净平稳,把书册整整齐齐地放在桌子上,让身体坐正,面对书册,仔细从容地看清书上的文字,仔细清楚地朗读文章。必须要读得每个字都很响亮,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
  • 古人谈读书二则全文翻译是什么?
    答:3、文中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从《论语》中,我明白读书除了勤奋努力、专心致志外,还要“不耻下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断向别人学习,オ会真正地成长;从朱熹的话中,我知道专心致志在读书中的重要性,只有一心一意,读书才会事半功倍;从曾国藩的话中,我懂得了志向、见识、恒心的...
  • 朱子读书法翻译
    答:切己体察包含有读书的结合实际原则。朱熹强调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而必须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他说:“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义理,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他竭力反对只向书本上求义理,而不“体之于身”的读书方法,认为这样即使是“广求博取,日诵五车”,也无益于...
  • 朱熹《朱子语类·读书法上(节选)》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答:〔鉴赏〕 《朱子语类》是朱熹讲学语录的分类汇编,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史学、法律、文学、教育学、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分二十六门,共一百四十卷。《读书法上》选自此书第十卷“学四”。这一篇中的语录多为十几字或几十字一段,原为不同弟子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所记,为了编排紧凑,编者删去记录话语的弟...
  • 朱子读书法中的“好学”是什么意思?
    答:翻译:如果你努力学习,在家里也可以读书写文章,弄明白言论或文章的内容和道理,用不着远离父母,千里迢迢地去跟从老师学习。你既然不能这样,就是自己不好学,也不能指望你懂得这个道理。但是现在让你出外从师的原因,是担心你在家里为俗务所缠身,不能专心读书学习。同时,父子之间,我也不希望日夜督促...
  • 文言文《读书之法》朱熹 求翻译
    答:朱熹读书法 由后人总结的朱熹读书的总原则:“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他认为,只有这样读书,才会“意定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才会使书上所言、心中所想、口中欲述融为一体;才会读有所得,“记了无去处”.朱熹...
  •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是出自哪里
    答:复以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而无以立矣。大率徐行却立,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此观书之法也。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子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