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65岁以上的老人日趋增多,如何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呢?
每次开车路过农村,总能看到一些村口坐着几个老人,眼神中可以看出些许空虚落寞,有的手里紧紧握着手机,突然儿女来个电话,说会话能激动半天,每每看到这种情况,总能想起父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全国60岁以上老人的比例明显升高,据可靠数据统计分析我国是全球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过两亿的国家,预计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将会占全亚洲老年人总数的40%。
农村老人养老问题又是我国养老问题的重中之重,随着全国城市化发展,很多年轻人离开农村进城创业,留下一些高龄老人在村里,农村老人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不仅仅是金钱上的问题,还有精神上的落寞。
目前农村养老现状
一、养儿不能防老
老无所依,老无所养,以前是养儿防老,现在儿子不啃老都已经算不错了,据相关统计分析,90后平均欠款5万以上,哪还有能力给父母养老。而且现在的农村,几乎很少有年轻人愿意留下,很多都去城市发展,一年到头也就过年能回来一次,根本没有时间照顾老人,留下他们在家孤独生活。
二、儿女多为养老闹矛盾,独生子女反而好一些
在村里经常听到儿媳妇和女儿因为老人养老问题打闹,老人一旦行动不便需要照顾时,就会挨家轮着伺候,看似比较公平的养老模式,总也避免不了“谁家多伺候几天,谁家又伺候不好,老人把钱给谁家了,就应该谁来伺候”林林总总的问题,让本来和睦的家庭多了一些哀愁,最后闹得亲兄弟姐妹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而相反独生子女反倒没有这样的问题。
三、农村老人没有退休一说,能干得动就得干
现在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不像城里老人有退休金,大多数除了依靠农村基础养老金,没有其他经济来源。为了减轻儿女负担,他们只能干点力所能及的活来赚点养老钱,有的下地种点粮食或者经济作物,有的出去打扫卫生。
如何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
一、增加农村老人二次创业机会,有钱才是硬道理
在农村60岁算不上老人,多数60-70岁的老人还能下田干活,正所谓自己赚的钱才更靠谱。农村老人养老问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钱的问题,有句话说得好,“中国家庭矛盾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缺钱”,养老也是如此。这一辈老人奋斗了一辈子都给了儿女,没有给自己留下什么养老钱。
那么如何才能让老年人多挣些钱呢?这要跟当地新农村政策结合起来,比如有些地区可能种植水果,老人可以做水果采摘,草莓园、葡萄园、樱桃园都比较流行。向我们本地靠近海边,周末有不少游客来当地玩农家乐,一般都是农村老两口经营的,煮些海鲜,收拾收拾房屋。另外随着新农村发展,农民自媒体做得如火如荼,很多反应农村本地生活的博主,都是年岁很大的农村老人,这也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反应农村真实生活。
二、提高农村基础养老金
目前农村老人的基础养老金是很低的,全国平均标准只有不到100块钱左右,有的地方还不足100元,相比现在的物价水平,也只能买几斤肉,或者两袋大米。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消息,农村城乡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终于迎来了上涨,2020年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升到93元,虽然不多,但是疫情期间还能上涨也表明国家对于农村养老问题的重视。
三、以房养老、租房养老是否可行?
近几年以房养老比较火爆,当然也有很多老年人“中招”,以房养老是否能够成为我国未来养老的趋势呢?我们来分析一下,以房养老又称为倒按揭,跟买新房是反过来的,就是通过房屋抵押给金融机构,每月定期领取一定现金,来改善自己的老年生活,一直到老人去世,金融机构把房子收走。
以房养老针对的就是这些“有房的富人,没有现金的穷人”,这种模式其实金融机构已经把利润提前都算好了,老人就相当于在跟自己的寿命赛跑,如果寿命长一些,那么能拿回来房本,如果寿命短,那就吃亏了。总体来说,以房养老也算一种无奈之举了,如果有所依靠,谁会把自己唯一的资产都抵押出去呢。
总结一下,除了上面的一些养老措施,另外还有互助养老、旅游养老、工资卡养老、旅居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至于选择哪一种,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对于农村老人,个人建议年轻的时候多攒点钱,不要太无私都给了儿女,手里有钱,儿女到位,养老才是硬道理。
虽然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过农村的养老依旧成为了一个大问题。即使国家的政策给农村越来越好,不过儿女们还是不愿意给父母们养老。因为农村人的思想观念是非常重的,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儿女到自己老了还要照顾自己。他们也不愿意给孩子们太多的压力,只希望他们能在外面好好地工作就够了。
但农村的老人们在老了之后没有一定的收入来源,因为他们不像城里的老人,他们是没有退休金的。所以这也是现如今为什么农村空巢老人非常多的原因。其实想要解决这一问题还是得国家出一份力,毕竟现在国家给农村老人的补助还是比较低的,根本维持不了他们一个月的生活,因为虽然老人们非常节省,不过他们的身体机能越来越下降,容易得很多病。而治病的这一笔费用是非常高的,所以国家每个月给的那一点微乎其微的补助没有起到任何的效果。而且老人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非常差,有的事情根本就不能独立完成。
其实也不能怪他们的儿女不抚养他们,现在农村家孩子都会去大城市里打工赚钱,平时的生活压力也是十分巨大的,因为都是农民出身,所以身份比较卑微,肯定是要付出常人所不能及的努力来打拼。他们在大城市连自己的生活起居都要非常节俭,就更不可能再有精力和时间去照顾老人。
所以只能是国家能发布新政策,为这些空巢老人提供福利。让他们能安逸的度过晚年,这样的话儿女们在外面工作也不用操心,也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希望国家能够感受到这一次的危机。因为现如今的空巢老人变得越来越多,是时候该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了。
农村的养老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它既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也是稳定农村经济的重点,近些年,国家制定了许多的利民政策,大多都倾向于农民,比如振兴农村,建设美丽乡村,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新农合等等,因为农民幸福了,全国人民也就都幸福了,但是摆在现实面前最困难的是农民养老问题,他们的老年生活如何保障呢?
据统计我国农村65岁以上的老人至少1.2亿,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而且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这个数字也会越来越多,现在农村人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是如果要全民达到小康生活,还要一些时间,尤其城乡收入差别大,城市老人退休工资高,农村老人每月领养老金一百元左右,出现了城市50岁退休养老,农村七十多岁还在田里耕种的尴尬局面,所以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迫在眉睫。
首先,农村养老问题主要还得靠政府相关部门,毕竟政府是国家的职能部门,他们的话语权一定程度决定地方经济的好坏,可以通过颁布相关文件,调节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平衡社会上各种财富,比如把农民当年缴纳的公粮视作社保、给予65岁以上农村老人一定额外补助、老年人看小病不花钱等,所以提高农民的养老金,是政府的责任与使命,政府必须担当起来。
其次,农村养老问题还要靠土地资源及闲置宅基地资源,以地养老,对于农民来说土地就是聚宝盆,虽说土地的产能在降低,只是没有好好利用罢了,近几年关于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部分专家说农村人种地很幸福,不用交公粮,干活还自由,种地有补贴,盖房还便宜,完全可以养老,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确,现在农民比上一代的农民幸福多了,但是幸福是相对的,总不能与旧社会对比吧?老农民种不了土地时,土地可以股份制的形式加入村合作社,村合作社再给社员租金或分红,或者盘活农村闲置房及空心房,补助村里人,不就是变相提高养老金了吗?
最后,求人不如靠自己,我们农民朋友年轻时多缴一点养老保险费,就可以为老年的生活获得一份保障,因为农村推行的养老政策的是“多缴多领,长缴多领,少缴少领,不缴不领”,只要我们年轻的时候多缴一点,缴的时间长一点,年纪大了就可以多领一部分养老金,所以农民趁着年轻能干的时候多赚一点,就可以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多一份收入。
总之,农民养老问题任重而道远,农民辛苦一辈子,年纪大了却还要为晚年生活担忧,既要靠政府也要靠自己,生活不易,你们有什么办法来提高农民养老金吗?
可以大力发展农村养老敬老尊老志愿服务组织,还可以提倡和鼓励民间资本、爱心人士和社会组织举办面向农村老年人的小型微型和家庭式养老机构。
农村的老人养老问题需要社保和子女共同承担,毕竟老人即便有养老金,但是农村养老金目前在数额上还不够老人全部靠着农村养老金养老,也得需要自己子女的照顾。
国家解决。国家规定60岁以上的老人会发放养老金补助。
此外,现代社会中的其他因素,如教育水平提高、女性地位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等,也会对人口负增长产生影响。针对人口负增长的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采取措施,包括鼓励生育、提高生育率、加强移民政策等,以维持人口总量的稳定或增长。同时,还需要加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福利和...
日本“尊老日”来临前夜,日本厚生劳动省以前公布信息称,全国各地65岁以上老年人初次超出3610数万人,占全国总人口28.7%。这也是日本历史时间最高记录。依据厚生劳动省公布的信息,日本全国各地100岁以上老年人初次超出8数万人,并且2020年度内已超100岁和约为100岁的老人有41802人。厚生劳动省觉得:日本...
人到老年,人体细胞、组织与器官不断趋于老化,生理功能日趋衰退,机体出现一系列退行性变化。但这些变化受到社会、环境、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因此,老年一词只具有模糊概念上的意义。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确定老年人的年龄标准为65岁以上,我国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确定老年人的年龄标准为60岁...
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中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1...
而智能养老刚好可以极大程度上地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从以下这几个领域讨论一下。为什么要推荐智能养老?发展智能养老的原因!.jpg 一、社会老龄化造成的问题 1、社会老龄化日趋严重+慢性疾病突显:如上所述,到2050年,65岁以上的的老人将占我国人口的1\/3,而这一个人群正好是心脑血管病疾病、糖尿...
2017年,全国人口中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60周岁以上人口和65周岁以上人口都比上年增加了0.6个百分点。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2025年,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
(二)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老年人口同非老年人口相比,在生理上会出现一些与年龄相关的特征。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生理机能日趋衰退,抵抗能力不断降低,健康状况下降。 据国家卫生部门1994年统计,“我国城市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为60.2%,城市总人口患病率为23.7%,老年人口患病率高出总人口的1.54倍。农村老年人...
据人口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是140%一17.796。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城镇老年人口约为3180万人,农村则大约为5631万人。其绝对数是城镇的17倍;从增长速度来看,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于城市。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针对农民的正式的社会保障制度...
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
我国的老龄化的在不断加剧。按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18.7%,65岁以上占12.6%。为了让老人们老有所养,我国建立并在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按照2020年全国人力资源和 社会 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我国职工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数量是12762万人,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