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的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分别是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22
土地革命的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分别是

土地革命即国共政权对峙时期:
⑴.政策:1927年八七会议确定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1931年制定土地革命的路线: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⑵.原因:
①.为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必须发动农民进行革命;而发动农民进行革命,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②.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
⑶.作用:
①.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
②.使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为保卫胜利果实,农民积极参军参战,支援革命战争,巩固了红色政权;
解放战争时期:
⑴.政策:1947年中共召开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土地改革中,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⑵.原因:
①.抗战胜利后,阶级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解放区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②.为了发动农民参加革命战争;
⑶.作用:
土地改革的进行,废除了农村封建剥削制度,使解放区农民获得土地,为保卫胜利果实,农民踊跃参军参战,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
土地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1、含义: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的革命。
2、背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蒋介石发动围剿,中共在根据地开展的。
3、原因:
(1)封建土地所有制阻碍生产力发展;
(2)是农民最根本的要求,也是中国民主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
(3)只有进行土地革命,才能调动农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巩固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取得战胜敌人的最基本条件。
4、区域:革命根据地5、土地革命路线:
(1)内容: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制定的依据:国内主要矛盾(阶级矛盾即中国人民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矛盾)。
6、作用(意义):
使广大贫雇农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证;为保卫胜利果实,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调动了一切反封建力量(如贫农、雇农、中农、富农、中小工商业者)。
抗日战争时期(1931-1945)
土地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1、背景:
(1)国民党政策由对外转向对内,由抗日转向反共;1939年初,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掀起了反共高潮;
(2)日本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 推行“三光”政策。
2、实质:承认地主对土地财产的所有权,同时保证农民的承佃权,即限制封建剥削。
3、制定的依据:
(1)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即由中国人民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变为中日民族矛盾;
(2)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
4、作用(意义):
(1)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
(2)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与1931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土地政策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对地主土地所有权的处理方法.

扩展资料
土地政策指的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内的政治和经济任务,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和管理方面规定的行动准则。它是处理土地关系中各种矛盾的重要调节手段。
一般包括地权政策、土地金融政策和土地赋税政策等。
土地政策制定原则:
1、目标明确:土地政策是为土地管理过程指明方向和提供依据,其目标既要与土地管理的目标对应,又要具体、明确;
2、全面、准确收集信息原则;
3、可行性原则;
4、多方案择优原则;
5、系统性原则;
6、公共利益原则。
通常情况下土地政策对三大效益的选择顺序是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最后才是经济效益,也就是说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人类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坚持公共利益优先原则是最主要的。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标语宣传及其历史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地改革运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日战争时期农村土地政策

1、土地革命即国共政权对峙时期政策。

1927年八七会议确定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1931年制定土地革命的路线是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解放战争时期政策。

1947年中共召开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土地改革中,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扩展资料:

土地革命的胜利使农村生产力从封建制度的束缚下,迅速释放出来。分田前贫雇农租种地主的田,收获的大部分交给地主。

在土地革命前,有许多农民就是因为背上了地主的阎王债无法还清,被迫离乡背井,最后落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土改分田后收获归自己,令他们的积极性得到了空前发挥。各家都愿意深耕细作改良土壤,养猪积肥兴修水塘水渠。

有缺乏耕牛和农具的,千方百计互相租借,或以人工换牛工进行调剂,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发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土地改革



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实行的不同土地政策及原因
答: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原因:①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推翻地主阶级统治。 ②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最迫切的问题。
政策:1930年制定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抗日战争时期。原因: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需要动员一切力量,实行全民族抗战,争取抗战胜利。
政策:停止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改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原因:①抗战胜利后,解放区农民要求土地。②解放战争的第二年,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需要巩固后方。
政策:①1946年把减租减息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②1947年9月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性和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贯彻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者,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国共对峙时期: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便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抗日战争时期:对地主减租减息,对农民收租收息
解放战争时期,颁布的土地政策和对峙时期基本相同,但强调耕者有其田

我想知道《国共合作宣言》与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政策的不同

土地革命即国共政权对峙时期:
政策:1927年八七会议确定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1931年制定土地革命的路线: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解放战争时期:
政策:1947年中共召开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土地改革中,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