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流变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9
唐诗的发展分哪几个时期

答:唐诗的发展分四个时期初唐时期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也是初唐有名的诗人,他是第一个举起诗歌革命大旗的作家。在文风上,初唐时期的诗人作品中气象万千,雄浑博大,已经从南北朝争相纤构狭小的宫体诗中逐渐走了出来,开辟了新的世界。盛唐时期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诗发展至顶峰时期,题材广阔,流派众多,出现“边塞诗派”与“田园诗派”等。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即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他们的诗雄视千古,为一代之冠,在他们的笔下,无论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古风歌行皆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正如韩愈所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杜甫的《三吏》、《三别》等;另有王维、孟浩然代表田园诗派和高适、岑参代表边塞诗派。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被称为“吴中四士”。
中唐时期 在中唐时期,分为前期与后期,前期处于低潮,后期则重现繁荣景象。前期代表诗人刘长卿、韦应物(山水诗,王孟余绪)、卢纶、李益(边塞诗,高适、岑参余绪)后期则出现“新乐府诗派”、“韩孟诗派”。白居易、元稹领导了新乐府运动。白居易,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进步理论主张,白居易的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喜爱,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此外,刘禹锡,李贺之诗也颇有成就。
晚唐时期 晚唐时期为夕阳返照时期晚唐诗人较著名的有:温庭筠、李商隐、杜牧、韦庄等。其中,李商隐和杜牧被人们称为“小李杜”。

唐诗的流变划分为初、盛、中、晚四个阶段。初唐,是指唐高祖武德元年至睿宗延和元年,前后约九十四年。盛唐,是指玄宗开元至代宗永泰元年,前后五十二年左右。中唐,是从代宗大历元年至穆宗长庆四年,晚唐,是从敬宗宝历元年至唐末,前后长达八十余年。

我们的专栏撰稿人余颖为大家描述了唐代文学的概貌及其兴盛的原因。唐朝,的确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唐诗好,好在哪里?有哪些名流大家?

一、初唐时期

唐王朝是在结束“五胡十六国”长期分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唐朝建立之初,发展经济,安定生活是饱经战乱之苦的广大劳动人民迫切要求。因此,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恢复和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的生存环境。这个时期,君主是贤明的,也出现了一些关注国是民生、敢于直谏的大臣,如魏征、房玄龄等。这一时期,在上下齐心协力治国平天下之时,出现了君臣鱼水相得、政治清明的景象。这就使广大劳动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同时,也使人们因战乱而导致的恐怖和愤懑心理渐渐地平静下来。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也明显地体现出人们的这种平静、安宁的心情。虽然齐梁绮靡之风还在,但在内容上已大不一样了。

从初唐一些有代表性的诗人,如王绩、初唐四杰、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等人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多安逸闲适之作,少伤时骂世之语。如王绩的《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这是多么闲适的境界啊。虽然有几分惆怅,但依然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态是平和、安宁的。也不妨说是对当时百姓生活环境的一个素描。而被闻一多誉为“诗中之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其诗情画意的境界是何等的安宁与清幽,勿宁说是人们追求和平、安宁生活的时代精神的写照。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则描写了当时长安现实生活的各种形态,从其中“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的诗句中,可以让人看到那时安定的社会生活状况。实际上,不管是杜审言的,还是陈子昂、宋之问的诗作,都已不同与六朝时那种消极避世之作。由于政治上的原因,有时给诗人的生涯带来苦恼和痛楚,但并不影响总体上的平静和安宁。而从诗人们的大量优秀的作品中,我们也看到了初唐时期的社会风貌,以及从中折射出来那种追求平静、向往安宁的时代精神。

二、盛唐时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唐王朝也一步步向着全面的繁荣迈进。诗歌创作的高峰也随之到来了。盛唐以“安史之乱”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唐玄宗即位之初,任人唯贤,励精图治,经济持续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国家的强盛和繁荣,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足,在精神上,人们更加积极向上,热爱自然和生活。体现在诗中,不管是希企隐逸,还是积极入世,追求功名,但总体表现出来的总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从而形成了诗歌发展过程中的“盛唐气象”。

这一时期,诗人的创作手法和风格可以说是异彩纷呈的。王维和孟浩然的许多作品,都显示出那么一种静谧、安逸的心态,然而在它的背后,依然涌动着豪迈向上的潜流。孟浩然的“气吞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之诗,也未能掩饰对入世的向往。王维诗如《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境界雄浑开阔,既不失“诗中有画”的特色,亦可使人窥察到,即便是作者在希望隐逸的同时,其精神也是积极向上的,作者自身也没有与时代精神脱离开去。

但盛唐气象最大的代表不能不说是李白和杜甫。李诗源于《楚辞》,取得了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在李白的许多诗篇中,都体现出他对祖国山河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毫不掩饰自己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情怀。无论在政治上受到挫折之时,还是在面对现实黑暗之时,作者都没有丧失对生活的信心,也未见悲观。如《古风》:“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摄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尽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这首诗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作者借游仙表现对现实的反抗和对理想的追求,既有对美好理想的热情向往,又有对黑暗现实的深刻揭露,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的生活态度依然是积极的。在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感之时,仍不失豪迈飘逸之风。而诸如那些“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为人传诵的名句,无一不贯注了那个时代积极进取的精神于其中的。杜甫作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创作生涯中,前期的作品,纵横飞扬,意气风发,如《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显示出他那种积极进取的雄心壮志。从他的作品中,不难看出,杜甫始终是勇敢而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的。而其笔力所至,也都大气磅礴,气势非凡,于沉郁之中未见颓唐,于沦落之际犹具风骨,或美或刺,诗风浩荡,千载之下,未有及者。即便是在安史之乱后,山河破碎,民生零落,作者以漂泊之身,依然秉奋发之精神,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于叹息伤怀之中犹有郁勃之气,而绝少消沉之语。因为那个时代的精神已深深植根于诗人内心之中了。如《秋兴》,八首蝉联,反复吟咏,寄意深远;《阁夜》雄浑悲壮,意境苍凉,风格遒劲,足见作者心志。

此外,盛唐别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诗人如王昌龄、岑参、高适等,或见从军报国之心,或言英雄气概,或写边塞气象,都从不同方面体现了盛唐之时那种“意气风发,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

三、中唐时期

唐代宗(公元762—779)即位以后,原本繁荣的唐王朝就如刚从噩梦中醒来。这个时候,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社会的弊端需要革除,凋零的民生需要复苏,人们的心情很显然是沉重的。时序的变迁、人事的浮沉、世事的沧桑,也便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到诗歌创作中来了。无疑,这时的诗歌,反映了那一时期的人们低沉的心绪。

中唐前期的一些诗人,从战乱之中脱出身来,诗中就多了些对世情的感慨和对人生况味的咀嚼。如钱起的《暮春归故山草堂》:“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这里面就有人生感慨,似乎诗人在经历忧患之后变得平静了。韦应物诗作中常常流露出济世无力、欲图退隐的矛盾心理。李益的《汴河曲》:“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煞人。”内中蕴涵的吊古伤今之情,历史沧桑之感是显而易见的。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成就总体上并不大,格调也不高。

由于统治者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恢复生产,使人民得以在战乱之后重建家园。随着时间的推移,唐王朝的经济逐渐复苏,并且出现了中兴的迹象。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面貌。中唐之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内部权利倾轧,党争频仍,社会矛盾依旧尖锐。在元和时期,人民生活相对安定一些,诗坛又出现了繁荣景象。但受社会气候的影响,诗歌的创作大都寄意曲折,格调趋于低沉。韩愈继杜甫之后,开奇崛诗风,然其情怀苍凉,虽时有激昂之作,格调却赶不上杜甫。李贺以浪漫主义入诗,开冷艳、幽僻之风,情怀大抵暗淡。白居易的诗作,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下层广大劳动人民遭受的压迫与剥削,使人感受到那个时代劳动人民的悲惨处境,在为人民鸣不平之时,其中亦可听到诗人沉重的叹息。有的诗如《琵琶行》,感时伤世,寄意深沉。其余的诗人,不管是清峻的柳宗元,还是简练的刘禹锡,我们都可以读出那个时代诗人心灵所受的压抑,很难看到盛唐时期的气象。而此时的唐帝国,也难以恢复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社会局面了。

唐诗到了杜牧和李商隐的时代,又是一种景象。那时候,统治阶级内部权力斗争不断,政治事件频频发生,并上演了“甘露之变”。此时诗人的情绪似乎更加低落了。杜、李二人均有济世之志,然而,黑暗的社会现实留给诗人的空间实在是太小了。杜牧写了一些咏史诗,以抒发心中的抑郁之气。在别的诗中如《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其间流露出来的伤感是显而易见的。在人生不得意时,他又寄情声色,如《谴怀》诗:“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不知隐含了诗人的几多悲辛。李商隐更是苦于党派之争,一生被人猜忌、误解,潦倒沦落,其诗发言幽晦,感慨良深,多有身世之悲,家国之叹,实在是政治上权力斗争的结果。《锦瑟》中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之句,何尝不是他心灵的一种表白。而《无题》中的“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个中又蕴涵了多少的苦涩!这个时候,诗歌已绝少意气风发之作,唐王朝也一步步走向没落。

四、末唐时期

唐朝末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边境战争不断,人民流离失所,最终爆发了王仙芝、黄巢起义。这时候的唐帝国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了。人们的心理也由此变得更加惨淡和沉重。这一时期的作品,更给以沉痛之感。既有反映社会现实之作,也有丧乱哀世之作。韩偓借香奁之名,抒身世之悲。韦庄的一首《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回顾六朝旧事,那种亡国之感似乎已经弥漫在作者心头。这一时期的诗篇,很多都融入了诗人自己对命运的不由自主和前途难以预料的喟叹。杜荀鹤追踪元白,常写民生流离之苦和个人内心之隐忧。而皮日休的《橡媪叹》,寄寓了对饱受压迫和剥削的的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却正是农民起义的根源所在,从这首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痛楚。黄巢的《菊花》诗只不过是一个变调,代表不了末唐的诗风。那时,唐王朝的灭亡也成了一种必然。

可以看出,唐诗的流变大致经历了一个平静安宁——积极进取——意绪低沉——心境痛伤的发展变化过程。在每一个历史时期,诗歌的创作也是紧紧地与时代精神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时代精神锻造了那个时代的诗风。可以说,每一位优秀诗人的创作都脱不开他们自身所处的那个时代,而一个伟大的诗人无疑就是时代精神的代表者。从他们的诗作中,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不管诗人以哪种手法去从事创作,都不可能远离现实,远离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无疑就是一个时期客观的社会存在的集中体现,它反映着一个社会阶段的人们的社会心理状态以及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而人们的社会心理、价值取向与价值追求一直受客观的社会存在影响与制约。受客观现实制约的社会心理就会在诗歌创作中自然流露出来。因此,时代精神与诗歌创作互为关联就是必然的了。

在今天,诗人在从事创作之时,也不可能和自己所处的时代脱离开去。在继承的基础上,只有把握住我们这个社会的时代精神,才能象古人一样写出流传千古的诗篇。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的主题。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对战争的厌恶,对国家统一的要求,对民族振兴的期待,对美好生活方式的愿望以及对反腐倡廉、诚信公平的渴盼,都必然以不同的方式反映到时代精神中来。所有的这一切都为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果脱离现实生活,脱离时代精神去写诗,是违背诗歌的发展规律的。而当一位诗人把握住我们的时代精神,并通过高妙的艺术手法,把它有机地融入到诗歌创作中时,写出来的诗一定是新的。

  • 唐诗学·唐诗学的发展期(明代)
    答:高棅《唐诗品汇》严格区划了唐诗的流变,但他把中唐诗称作 “接武” (接踵盛唐),又在晚唐诗里列出“正变”(变而不失其正),也体现出并不一概废弃的用意。可是,李梦阳、何景明诸人却倡言“诗自中唐而下,一切吐弃”(见《明史·文苑传序》),进而宣扬五言古诗在唐代已经成为变调,“未尽可法”,“必从汉魏求之...
  • 唐朝五代到北宋词之流变
    答:唐诗的兴盛和发展,达到了古代诗歌史上的巅峰。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广义来说,词本属诗之一体,然逐渐与传统诗歌分庭抗礼,经宋代...2009-06-02 唐五代到北宋中期词的流变 9 2012-06-08 唐五代词的发展概述 24 2017-06-23 北宋词发展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 8 2006-06-25 唐五...
  • 元曲较之于唐诗宋词的发展有哪些?
    答:这是从创作体裁的流变来看,此其一。其二,散曲创作之所以会在元代得以兴盛,当然还与这个朝代的民族特点有关。众所周知,元朝是蒙古民族入主中原之后建立的一个朝代。蒙古民族自古就是北方的游牧民族,性格豪放粗犷,酷爱歌舞,甚至可以说歌唱已经成为他们非常普遍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样的民族性格与风俗习尚,...
  • 唐诗在中国诗坛有怎样的地位
    答:所有这些原因综合起来,就使得唐诗盛况空 前,后难为继。 以下,试将唐诗的流变勾画一个轮廓。 自公元六一八年唐帝国建立后,最初三十余年,诗坛上仍旧弥漫着梁陈余风。 形式上讲究调声,隶事和内容缘袭宫体,是其主要特徵。只有王绩在追踪晋宋间独 来独往因而不免于寂寞的陶渊明。他虽以此为后世所称叹,但在当时,...
  • 唐诗在中国诗坛有怎样的地位
    答:所有这些原因综合起来,就使得唐诗盛况空 前,后难为继。 以下,试将唐诗的流变勾画一个轮廓。 自公元六一八年唐帝国建立后,最初三十余年,诗坛上仍旧弥漫着梁陈余风。 形式上讲究调声,隶事和内容缘袭宫体,是其主要特徵。只有王绩在追踪晋宋间独 来独往因而不免于寂寞的陶渊明。他虽以此为后世所称叹,但在当时,...
  • 阐述中国诗歌的流变
    答:最著名的文人诗是没有留下作者姓名的《古诗十九首》,写的是游子羁旅和思妇闺愁,因此乡情和恋情就融汇在一起。同时当中涉及很多人生哲理,讨论永恒和短暂、人的心态和生命周期、悲伤和欢乐等问题。文人诗长于抒情,语言炉火纯青、一字千金,直接影响曹植和陶渊明。 东汉末年建安时代到曹魏前期,三曹、七子并世而出。古...
  • 哪位知道唐诗在中国诗坛有怎样的地位有人知道
    答:所有这些原因综合起来,就使得唐诗盛况空 前,后难为继。 以下,试将唐诗的流变勾画一个轮廓。 自公元六一八年唐帝国建立后,最初三十余年,诗坛上仍旧弥漫着梁陈余风。 形式上讲究调声,隶事和内容缘袭宫体,是其主要特徵。只有王绩在追踪晋宋间独 来独往因而不免于寂寞的陶渊明。他虽以此为后世所称叹,但在当时,...
  • 唐诗在中国文学的成就 地位及其影响
    答:所有这些原因综合起来,就使得唐诗盛况空 前,后难为继。 以下,试将唐诗的流变勾画一个轮廓。 自公元六一八年唐帝国建立后,最初三十余年,诗坛上仍旧弥漫着梁陈余风。 形式上讲究调声,隶事和内容缘袭宫体,是其主要特徵。只有王绩在追踪晋宋间独 来独往因而不免于寂寞的陶渊明。他虽以此为后世所称叹,但在当时,...
  • 什么是唐诗风骨?
    答:唐诗风骨源于国风和汉魏风骨,它继承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优良传统,横扫了齐梁颓靡文风.但也借鉴了其中缘情体物,精工流丽的艺术风格,博采前代文学精华,融合儒、道、释、侠于一体,经过唐初一百余年的诗歌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臻于完备.唐诗风骨滥觞于初唐四杰、陈子昂,蔚然成风于盛唐,流变于中唐,衰微于晚唐....
  • 蝉古诗的意思
    答:本文试以寄托的角度去窥探蝉意象在诗词中的流变过程。一 意象与寄托纵观诗词理论,不难看出意象是诗词的重要特征,尤其在古诗词中。诗歌评论家鲜明的提出“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胡应麟《诗薮》)。意象从某种意思上说是作者渗透其中的思想感情,更是由客观事物触发的人类意识活动的表现。黑格尔认为它是“艺术家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