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为什么第一件事就要杀死商鞅?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1
秦孝公死后,为什么秦惠文王即位第一件事就是杀死商鞅

与公于私都要杀商鞅。
私的方面:秦惠文王当太子时就对商鞅变法有意见,太子傅还因为太子犯错被割了鼻子,太子肯定恨商鞅。当时商鞅是秦国实际的丞相和实权人物,太子杀商鞅既夺权又立威,这在皇权时代很正常。
公的方面:秦惠文王刚即位,权利基础不稳,需要秦国传统的嬴世宗族和其他世家贵族的支持,但商鞅变法损害的主要这些人的利益,这些人恨商鞅,为了安抚这些人和获得他们的支持,秦惠文王最好的办法就是杀商鞅。
但秦惠文王聪敏在,他知道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好处,所以只是杀了商鞅个人,让贵族有个泄愤的机会,但商鞅之法没有废除,还是继续维护,等权利稳固了,又利用商鞅之法打击贵族势力。

商鞅,变法之前,旧贵族的爵位和俸禄是世袭的,世世代代享有政治和经济特权。但商鞅奖励军功的新法规定,凡是没有建立军功的旧贵族,都要从宗室贵族的簿籍上除名,不许无功受禄。相反,有军功的平民也可以按军功封爵受赏,成为新贵族。过去,贵族有封地,自己就是封地中的君主,操生杀大权。商鞅废除分封制,将贵族封地改设为由国君统一领导的郡、县,大大削弱了宗室贵族的权力。
商鞅变法的一个核心内容是集权,削弱原来宗室贵族的权力,强化王权。这种集权符合了秦王的利益,所以才得到秦孝公的全力支持,但却得罪了秦国宗室贵族集团,损害了一大批宗室贵族的利益。
事实上,随着改革变法的不断深入,商鞅与宗室贵族集团已经成为一对非常尖锐的矛盾。只是这个矛盾在秦孝公健在时还至于不可调和,有秦孝公的斡旋,矛盾的双方还暂时表现为势均力敌。然而,秦孝公一死去,这个矛盾就必然发展转化为不可调和。
由于新君秦惠文王的加入,力量更是在瞬间发生倾斜。
在秦惠文王看来,商鞅必须死。商鞅曾经不看当年太子而今国君的面,对太子师傅用刑,这只是一个潜在原因,并不是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商鞅已成为王权与贵族利益冲突的焦点。在商鞅的改革中,王权得到加强,贵族遭到削弱,贵族们不敢对王权发出不满,但要把这种不满发泄在始作俑者商鞅身上。商鞅成为贵族的众矢之的,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所以,新国君秦惠文王刚刚即位,公子虔之徒就诬告商鞅谋反。
在公子虔之徒看来,谋反作为一种莫须有的罪名扣在商鞅头上最合适也最具杀伤力,更不需要什么证据,凭商鞅是魏国人就够了。“诬告谋反”成为以后诛杀功臣最有效的惯用手法,且屡试不爽。
是杀死商鞅?还是继续得罪宗室贵族集团?这是一个单项必选题。
对于新国君秦惠文王来说,杀死商鞅远比得罪贵族更为明智。商鞅对新秦王而言已经没有太大的价值,变法已经全面实施,改革已经走上了正轨,效果也十分明显。况且,商鞅是先王任用的老臣,新王杀他没有感情障碍,也不会有什么内疚感,而宗室贵族集团既势力强大又还有充分的利用价值。
此时,对秦惠文王来说,杀死商鞅、解决王权与宗室贵族集团间的利益冲突是最好的选择。
因此,即使商鞅不是一个刻薄少恩者而是一个品德完美的圣人,在这个时候,他也不得不死。
商鞅的宿命也是自古改革者特别是法家改革者的宿命。法家以法管事,以律治国,严刑峻法,杀人无数,怨恨自然就多。
商鞅,是第一个因为变法而死的人。

如果仅仅从表面上的原因来看,就是秦惠文王嬴驷在当太子时,受到秦国氏族的蛊惑,犯了商鞅之法,被商鞅依法进行了处罚。由于当时嬴驷还是太子,商鞅将此事告知秦孝公,秦孝公支持商鞅依法处置,于是商鞅对嬴驷的两个老师进行处罚,公子虔被处以劓刑,就是割去鼻子,公孙贾被处以墨刑,就是在脸上刺字。

在刑不上大夫的秦秋战国时期,身为太子,居然因为自已的犯法,而导致老师受罚,这在当时的秦国无疑是晴天霹雳,连太子犯法都与庶民同罪,秦国谁还敢不遵守法律,太子的犯法受罚就成为商鞅依法治秦的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表面的原因就是商鞅依法处置嬴驷,从而得罪了嬴驷,在嬴驷即位为秦惠文王后,受商鞅处罚的公子虔等人诬告商鞅谋反,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就逃到封地发兵对抗,兵败身亡后被车裂于咸阳。

当然了,这只是表面的原因,商鞅之死,绝对不是这么简单。况且秦惠文王也不是一个只知道记仇的君王,秦惠文王之才,不亚于他的父亲秦孝公。秦惠文王作为一个被商鞅处罚过的君主,杀商鞅绝不是为了报仇,而是为了当时的政治形势。

商鞅在秦孝公变法期间,为了实行新法,铁腕治法,薄情寡义,为了维持新法,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说得残酷点就是佛挡灭佛,人挡杀人,虽然保证了秦国国君的利益,增强了秦国的国力,但促动了秦国世袭贵族、王族的利益。比如商鞅取消了贵族世袭,以军功制代替世袭制,没有军功,哪怕前世是再高的地位,也没有爵位,这等于是打击贵族权力,当然要引起贵族的极大怨恨。秦孝公在世时,尚能压制,一旦秦孝公去世,这些旧贵族就开始蠢蠢欲动。

秦孝公在世时,宁愿做商鞅背后的支持者,也要维护商鞅变法,甚至说出:“秦国可以没有太子,但秦国不能没有新法”的话,而秦孝公的大力支持,给了商鞅极大的发挥空间,秦国大部分人只知有商鞅而不知有国君,因为商鞅之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秦惠文公即位后,变法的大权仍然在商鞅手中,而且商鞅在秦国的地位极高,威望甚至超过了秦国国君,秦惠文王选择了杀商鞅的第一个原因就是:杀人立威。

因为商鞅处罚过秦惠文王,现在作为国君的威望明显不如,作为新君即位的秦惠文王想要掌握大权,就必须立威,而立威最好的办法就是杀人,尤其是那些非常重要的人,比如说位高权重的商鞅。秦惠文王杀商鞅的第二个原因就是为了平衡政治势力。秦孝公在世时,商鞅为了维持新法,大力打击旧贵族,旧贵族敢怒不敢言,早就窝了一肚子火,一等秦孝公去世,这些旧贵族联合起来,想扳倒商鞅。

而秦惠文王在明知商鞅没有谋反的前提下,仍然下令逮捕商鞅,就是为了平息旧贵族的怒火,毕竟自已刚即位,需要支持,于是商鞅就成了牺牲品。秦惠文王杀商鞅的第三个原因就是:想独掌大权。秦惠文王毕竟是一国之君,但是秦国的大权很大一部分都掌握在维持变法的商鞅手中,商鞅在秦国变法21年,官至左庶长,是秦国非王族最大的官职了,秦国大大小小的官吏很多都是经商鞅提拔,秦国大大小小的政务都要经过商鞅的处理。

新君即位,一般情况下掌握权力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国君掌握权力,就一定得剥夺大臣的权力,权力就只有那么多,秦惠文王想要掌握权力,就一定要剥夺商鞅的权力,所以杀商鞅成为秦惠文王即位后干的第一件事。秦惠文王杀商鞅第四个原因,同时也是最不重要的原因,就是秦惠文王毕竟还是恨商鞅的,当年身为太子,依然受罚。但是秦惠文王毕竟是一代明君,虽然杀商鞅,但是依然维护了商鞅之法,因为他明白,商鞅之法确实是为了秦国强大的保证。



商鞅的死有人觉得很可惜,我倒觉得是必然,死的越惨说明变法越成功越彻底。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商鞅与秦惠文王的过节。

商鞅曾经当着他的面给他老师用刑,给惠文王心里留下了阴影,颠覆了他从前的价值观。惠文王长大以后可能会明白此举的意义,但是心里的芥蒂是去不掉的。可以说,惠文王对商鞅没有任何好感,一直认为他是一个破坏分子,极端的法制狂热者。这是最表面的原因。

第二、孝公的默许。

商鞅其实历史上也真算不上好人,孝公肯完全放任他改革是秦国需要一颗炽热的坚定的心来帮助秦国建立新秩序,正好商鞅法家人,极端自信,他的人生理想就是颠覆世界,实现自我价值。两人一拍即合,正是利益使他们走到了一起,各取所需。但是当变法大成,他们的关系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孝公可能提示了惠文王可以杀商鞅,而惠文王做出了选择:比起得罪旧贵族势力,还不如干掉商鞅。刚刚继位就杀了商鞅,惠文王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得到了拥护和支持,再给商鞅按个“造反”的罪名(事实上商鞅也干了),基本没有人不同意见,一举多得。可以说,秦国变法成功,制度已成,法律深入人心不可动摇,也就不需要商鞅了。这比较深入的原因。

第三、商鞅死于新法。

商鞅变法的核心就是打破传统,去除贵族势力,为君主回收权力,为秦官僚阶级导入新鲜血液,激励人民耕战,立功,升爵位,得土地,极大程度提高了秦国的生产力和战争能力。在变法基本成功以后,旧贵族嗓门依然很大,但权力几乎被架空,商鞅以及他的变法团队就成最后的权力集团,也就成了君王集权的阻碍,也是变法最后的垫脚石。

从这个角度看,商鞅还是死在了自己手里,革命革到自己头上,才是真正的,伟大的革命。这是最核心的原因。秦惠文王用他的战略眼光,敏锐的政治嗅觉得出了“商鞅必须死”这一结论,亲手导演了“车裂”这一幕。从手段上讲,一上台就敢车裂商鞅拥有何等的胆识气魄,有始有终,和孝公用商鞅一起成了政治绝唱。

从我个人的角度看,“商鞅变法”是炎黄之后华夏最辉煌的一次事件。它将一个落后的,极具潜力的秦国打造成一个军国主义战争机器,从更本上建立起对于其他国家的不可逾越的优势,一举改变了历史进程,为华夏的统一创造了客观条件,使得古代中国没有走欧洲一样的道路。我们在吐槽一个文明缺陷的同时,也应该想想那些辉煌,已经现在拥有的一切,也是先人用一次次血与泪的探索与尝试换来的。无论是法家,儒家等思想,抑或是商鞅这样的争议人物,缺了谁可能都不会有这样伟大的中国。



公元前338年,年仅43岁的秦孝公崩,秦惠文王继位,失去保护伞的商鞅被公子虔和旧贵族势力告发“谋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

秦惠王认为商鞅是秦国的千古罪人,瞧他把秦国都给折腾成啥样了,原本那么淳朴老实安守本分的国家,在他右倾主义错误路线的指导之下,变成虎狼之邦了。老百姓们整天憋着玩告密,秦国人都成了虎狼,一点人情味都没有了,这也太不人性化了,所以他要处死商鞅。

其实这全都是秦惠王的借口,如果他真的认为商鞅的政策很不好,那为何杀了商鞅之后,却没有废除新法呢,说白了这就是卸磨杀驴,再加上报了私仇。就像前面说白起的那句话“功高者不赏”,功高者必死,因为当国君觉得除了把国家赏赐给你,已经无法再赏赐什么的时候,就会想办法让你消失!

商鞅的死固然惨,但中间也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商鞅听到秦惠王要灭他的消息,不想坐以待毙,所以连夜出逃。夜晚的时候,想要在一家旅店投宿,可是快捷宾馆的老板告诉他:“商君下了明文规定,想要在我们宾馆开房必须要有身份证,否则我们就要被连坐!”

商鞅倒是有身份证来的,可是他不敢拿出来,上面已经下了通缉令了,他的身份证只能让他死得更快,那跟投案几乎没区别了。所以,快捷宾馆是住不成了,日租房他也不敢去,只有连夜赶路。

商鞅跑到了秦国的宿敌魏国那里,可是魏国人不接受他政治避难的要求。第一因为魏国的公子卯死得太冤枉,商鞅以搞同学聚会的名义,把人家骗到了军营杀害,这事儿做得太不厚道,阴损得没边了。再者,秦国已经强大起来了,魏国人心里也打怵,所以就把他拒之门外了。

商鞅被处车裂之刑

商鞅没办法只好跑回自己的封地,集结了一批民兵准备无力反抗,可是秦国的正规军一到,他立即就被打得稀里哗啦,本人也战死。秦惠王当着全体国民的面把他五马分尸,既报了私仇,也平息了国民和贵族积压了十年的愤怒。

商鞅为了秦国的壮大耗尽了一生的心血。秦国是壮大起来了,已经不需要他了,由变法所产生的副作用需要他用生命来治疗一下,这其实就是利用完了之后再拿他当一把替罪羊!可悲呀,可悲!



因为商鞅变法得罪了很多秦国的贵族,秦惠文王为了让秦国的贵族支持自己,所以杀了商鞅来安抚他们,也是因为商鞅以前也得罪过他。

因为秦惠文王并不喜欢商鞅,觉得他的变法不好,而且觉得商鞅威望过高,所以就杀了他

  • 秦惠文王登位后,为什么要立即处死商鞅呢?
    答:在先秦时期,一切皆以王上为主,王的权利声望必须是凌驾于所有人之上,但当时秦惠文王登位之后,天下之人,就有一种,“不识文王,只识商公”的现象,这对文王来说,是最难以忍受的,再加上商鞅变法时得罪了众多权贵,秦孝公死后,便再无人为商鞅撑腰,自然上书要求处死商鞅的大有人在...
  • 揭秘让秦强大的商鞅死后为何被车撞裂?
    答:秦孝公时期,商鞅受到秦孝公的青睐,贵族阶层不敢反抗。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继承了王位。秦惠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惩罚商鞅。大臣告诉秦惠文王,商鞅因为地位高,想造反。秦惠文王意识到商鞅的存在已经危及到他的统治权力,商鞅用重刑惩罚了他的老师。秦惠文王趁此机会,下令逮捕商鞅。商鞅得知后,逃往...
  • 秦惠文王为何杀了商鞅却还坚持商鞅之法
    答:秦国经过商鞅的变法改革后,实力大增,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继位,不久商鞅就被秦惠文王车裂处死,而秦惠文王在位期间,却一直坚持商鞅变法后的政策。那么既然如此,秦惠文王为什么要杀死商鞅?一、在秦惠王还是太子的时候,触犯过商鞅所定的变法,因而其太子傅受刑,使其利益和面子受损,...
  • 秦惠文王为什么杀商鞅
    答:姬姓,卫氏,名卫鞅。因卫鞅本为卫国公族之后,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商君之法太过刻薄寡恩,设连坐之法,制定严厉的法律,尤其是军功爵制度,造成秦国贵族多怨。商鞅亡大秦兴,受到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死后进行车裂。其在秦...
  • 秦惠文的帝王生活秦国的君主被流放了吗?
    答: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病逝,享年46岁。秦惠文,秦孝公之子,原名大世家。后人评价秦惠文王时,都认为他是一个很有成就的秦王。后人将之评价为秦四大宗师之一。在位时进一步扩大了秦国的国土面积,加强了君主专制,为后世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秦惠文王上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除掉商鞅。商鞅...
  • 为什么秦惠文王要杀商鞅?
    答:因此,在秦孝公死后,公子虔等贵族势力便罗织罪名,诬其谋反。秦惠文王下令追捕。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凭证,告以商君之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商鞅想到魏国去,但魏国因他曾骗擒公子卬,拒绝他入境。商鞅回秦后被迫潜回封邑商於,发动邑兵攻打郑县...
  • 秦国新君继位后必做的1件事是什么?
    答:但是,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秦惠文王一继位就把商鞅给车裂了,并且灭了商鞅满门,但商鞅虽死,商法犹在,秦国并没有废除商鞅的法令,这也是秦国得以继续强大的原因。秦武王驱逐了功臣张仪。张仪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同样经过辗转反侧之后来到了秦国,这时候秦国是秦惠文王时期,山东六国也看到了秦国的威胁...
  • 秦惠文王和秦惠王什么关系
    答:秦惠文王赢驷简介 秦惠文王又称秦惠王,嬴姓,赵氏,名驷,是秦孝公的儿子,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赢驷继位。秦惠文王生平最大的成就就是破魏灭蜀,消灭义渠,得到很多河西之地,而且还得到少数民族的优质牧场,国土范围逐渐扩大,国力也日渐强盛。秦惠文王登基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处死商鞅,商鞅在...
  • 为何秦惠文王要车裂商鞅?
    答:在秦孝公死后,商鞅便被主公的儿子进行了车裂,有人说这是因为现任的秦王翻脸不认人,但也有人说这是不得已而为之,今天大家就跟随我,来一同去了解下,秦惠王为什么一定要处死他。为了稳定住自己的人心 他所推崇的变法,说白了就是在国内实行法家的思想,为了提升国家军队的战斗力,于是便对士兵们...
  • 陈涉世家全文翻译
    答:就在这个时候,商鞅辅佐秦孝公,对内建立法令制度,致力于耕种纺织,整治攻守的武器,对外用连横的策略使诸侯们互相争斗。于是秦国像两手相合那样容易毫不费力地取得了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 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承接了秦孝公的治国事业,遵循着先人留下来的策略,向南面夺取了汉中,向西南夺取了巴蜀,向东面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