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战斗机是怎么划代 个代特点是什么 现在最先进的是几代机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战斗机第几代划分法是怎么划分的?

战斗机是一种主要用于与其他飞机进行作战的军用飞机,具有体积小、飞行速度快、机动性强等特点。随着现代军事作战理论和军用技术的发展,战斗机在现代军事作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航空强国都不惜巨资发展技术先进、作战能力强的战斗机。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末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采用喷气发动机的战斗机获得了较大发展,不断涌现出了一代又一代新战斗机。国外大致将喷气战斗机的发展分成了5代,从中可对喷气战斗机的发展过程有较全面的了解。

1、第一代战斗机

第一代战斗机是指首批采用喷气发动机的战斗机,其出现时间大约为1944至1953年。由于采用了新式喷气发动机其作战能力比使用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飞机有了显著提高。第1代战斗机的外形与使用涡轮螺旋桨驱动的战斗机有些相似之处,如采用直机翼,带机炮,雷达还仅在特殊的夜间战斗机上装备。虽然比起先前的飞机具有很多优势,但第一代战斗机有着很大缺陷,如其使用寿命很短,发动机可靠性差、体积笨重,其功率也只能进行缓慢调节。第一代战斗机典型机型有二战末期德国的Me
262和英国的"流星",以及后来苏联的米格-15、米格-17、美国的P-80和F-86等。

2、第二代战斗机

第二代战斗机主要是指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研制的战斗机,典型机型如美国F-100"超级佩刀"。由于采用了许多新技术,这时的战斗机作战能力有了大幅提高。飞机开始使用AIM-9"响尾蛇"、AIM-7"麻雀"等制导导弹进行视距外攻击,雷达也作为标准配置用于确定敌方攻击目标。新的飞机设计也层出不穷,如后掠翼、三角翼、变后掠翼以及按面积律设计的机身等,采用后掠翼的生产型战斗机飞行速度终于突破了声障。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出现了战斗轰炸机(如F-105和苏-7)和截击机(英国"闪电"和F-104)。截击机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制导导弹能完全替代机炮、空战将在视距进行的观点,因而截击机具有较大的载弹量和强大的雷达,这牺牲了速度、爬升率等敏捷性。第二代战斗机包括苏联米格-21、米格-19、苏-7/-9/-11,英国"闪电",美国F-8、F-11、F-100、F-102、F-104、F-105等。


3、第三代战斗机

第三代战斗机主要是指1960~1970年出现的战斗机。这个时期航空技术发展日趋成熟,战斗机作战能力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引入性能更好的导弹、雷达和其他航电系统来获得。基于大量制导导弹的实战使用经验,设计人员重新肯定了近距格斗在空战中的地位,机炮再次成为标配,而机动性也再一次成为优先考虑的设计因素。航空技术发展在显著提高战斗机能力的同时,使得其研制和使用成本也显著增加。军方早先曾有各种专门用途的战斗机,如夜间战斗机、重型战斗机和攻击战斗机,面对战斗机的成本暴涨,军方开始将战斗机的任务合并。美国F-4战斗机原先设计成美国海军的一种截击机,但后来成功成为了一种多用途战斗机,被美国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和其他国家的军队广泛使用。该机是目前唯一一种同时被美国三军使用过的作战飞机。其他第三代战斗机还有前苏联的米格-23、米格-25、苏-15、苏7,法国的"幻影"III,英国的"鹞"以及美国的F-4、F-111等。


4、第四代战斗机

为应对战斗机成本的持续增长和F-4所取得的空前成功,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多用途战斗机变得非常流行,这时发展的战斗机称为第四代战斗机。此时的战斗机即使是专门为某一任务而设计的飞机也具有了多用途能力。如米格-23和"狂风"等飞机发展出了各种用途的专用型机,真正意义的多用途战斗机也纷纷登场,如美国F/A-18"大黄蜂"和法国"幻影"2000。与前一代的截击机不同,第四代战斗机的设计是超视距作战和近距格斗并重。电传控制和放宽静稳定性设计被广泛采用。第四代战斗机典型机型包括前苏联的米格-29、米格-31、苏-27,法国"幻影"2000,英国的"狂风",以及美国的F-14、F-15、F-16和F/A-18等。

5、四代半战斗机

随着航空技术的快速发展还可划分出一类四代半战机。四代半战斗机主要是现役的最新战斗机,其特点是气动技术没有任何新进展,而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微芯片和半导体技术的迅猛发展,航电和其他飞行电子系统进行了多项改进,并采用了有限的隐身构型。典型机型有美国的F/A-18E/F"超级大黄蜂"。它是F/A-18的升级型,虽然基本气动特性保持不变,但前者采用了大量先进的航电系统技术,包括玻璃座舱、固态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另外还使用了新发动机,飞机结构由复合材料制造而降低了重量,飞机外形做了少许修改以使其雷达特征最小。其它可以归入四代半战斗机的还有欧洲四个国家联合研制的"台风",瑞典的JAS-39,俄罗斯的米格-35、苏-30/-33/-34/-35/-37,美国的F-15E和F-16第50/52批次之后的飞机。

5、第五代战斗机

第五代战斗机是目前发展的最先进的一代战斗机,飞机采用内置武器的隐身设计,同时还带有能降低飞行员工作载荷、提高其状态感知的综合航电系统。第五代战斗机的特点有超声速巡航、低可探测性、使用维护简便等。目前现役第五代战斗机只有美国的F-22、F-35、中国的歼20三种。其中F-22于2005年12月达到初始作战能力,F-35则正在研制中,于2006年12月完成了首次飞行。另外俄罗斯也正在研制第5代战斗机。


以上将喷气战斗机发展分成5代,是美国和俄罗斯航空界和军方人士的一种划分,因为美国和俄罗斯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战斗机大国,所以他们的分类标准也是世界的分类标准。

战斗机一般分为四代。第一代的是最初的喷气式飞机,最高飞行速度为1.3马赫,包括苏联的米格15、米格19和美国的F-80、F-86、F-100,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F86和米格15,一代战斗机主要的空战方式是近距格斗,尾随攻击。F-86和米格-15由于各自的性能特点不同,采用的空战战术也不同,米格-15在战斗中力争“飞得高些,靠垂直机动”,而F-86在战斗中则尽量“飞得低些,靠水平机动”。
二代机是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开始大批量装备部队,最大飞行速度为2马赫,前苏联以米格21、米格23为代表, 美国以F104、F4为代表;法国的幻影III、幻影F,瑞典的SAAB-7,我国仿制前苏联米格23的歼7和自行研制的歼8等均属于二代机,二代战斗机采用了大推力涡轮喷气发动机,最大平飞速度超过M2,装有独立的航空电子设备系统,如单脉冲雷达、导航计算机、惯导系统等,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还装备了中距空-空导弹,主要采用近距格斗,并具有中距拦射能力。三代机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装备部队的,是现在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主力机型,以高机动性为主要特点的超音速飞机。包括前苏联(俄罗斯)的苏27 苏30 米格27 米格29,美国的F15 F16 F18、法国的幻影2000、中国的歼10 、日本的F2等机型,大多数的三代机都有改进升级型,一般称之为三代半。三代战斗机的最大特点是具有高机动性,其爬升率、盘旋半径、盘旋角速度和加速度等都较第二代战机有显著提高,它既可作近距格斗,也有超视距能力,同时还有全向探测和攻击的能力。 四代机是以美国的F22 F35的服役而开始的,包括了美国F22 F35 法国阵风 欧洲台风 瑞典JAS-39 俄罗斯的苏47 Mig-MFI(Mig-1.44)和中国真正研制的歼20.四代机的判别标志是4S即超机动性、超音速巡航、超视距空战和隐身能力(美国标准为5S多了一个垂直起降)。按世界通用的标准,战斗机的使用和发展划分为四代:喷气机代替螺旋桨飞机的时代为第一代;喷气机由亚音速到超音速的时代为第二代;装备先进的火控系统和良好的气动性能、具备对地攻击能力的时代为第三代。而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不开加力的情况下也能保持持续超音速飞行)、超机动能力(在迎角60-70度的状态下仍能保持持续控制)、隐身能力(能躲避对方雷达追踪且具有1平方米以下的雷达反射面积)和超视距导弹攻击能力的战斗机为第四代战斗机。

喷气式战斗机至今已走过

60余年的时间,随着技术的进步,战斗机也在不断地升级新。对其进行分代也是必要的,美国、俄罗斯(前苏联)都分别制定了各自的分代标准。
分代原则主要有三条: 1、各国研制的战斗机分代标准应该是统一的,应该以技术最先进的国家的典型战斗机作为“标杆”,确定分代的标准。 2、各代战斗机的主要技术水平和作战效能要有“台阶性”的提高。也就是说下一代战斗机比上一代战斗机要“高出一个台阶”。而不是只要技术水平有所提高、技术特点有所不同,就算“更新换代”了。 3、“换代飞机”必须曾是一个时期的主力机种,要有一定的装备数量、并经过实战考验,一些研究性的飞机不能看作换代飞机。
标准列表

歼击机
第一代飞机的最大速度M0.9-1.3;装航炮、火箭弹和第一代空对空导弹;机上还装有光学一机电式瞄准具和第一代雷达。代表型号是美国的F-86、F-100,苏联的米格-15、米格-19,中国的歼-5、歼-6等.
第二代飞机的最大速度M2-2.5,装第二代空对空导弹和航炮;并装有第二代雷达和具有一定拦射能力的火控系统。代表型号是美国的F-4、F-104,苏联的米格-21、米格-23,法国的“幻影”Ⅲ,中国的歼-7、歼-8等。
第三代飞机的最大速度与第二代相近;但增加了中距和近距格斗导弹、速射航炮;并装有第三代雷达和全方向、全高度、全天候火控系统和航空电子系统。机动性也有大幅提高。代表型号有美国的F-15、F-16、F-18,苏联的米格-29、苏-27、法国的“幻影”2000、阵风,欧洲的台风,瑞典的JAS-39,中国的歼-10、歼-11等。
第四代飞机具有“4S”标准:隐身性能(Stealth),超音速巡航能力(Supercruise);高机动性与敏捷性(Super-maneuverability)与超级航空电子系统(Superior Avionics for Battle Awareness and Effectiveness)。现达到“4S”的型号仅有美国的F-22、F-35,俄罗斯的T-50,中国的歼-20、歼-31。日本、韩国等国家也都曾经有过研制的计划,但均未成功。可见四代机技术门槛之高。

还有很多对第三代战斗机改进后,称它为三代半(它具备了某些四代机的特点,如高机动性等),其实也是划分到第三代里面(欧洲的”台风’,法国的”阵风”,苏-35,以及F-15的一些改进型等)。
第六代飞机则为隐身无人机。与五代机相比,六代机通过全翼身融合和大升阻比设计,使飞机在各种高度、各种姿态下的隐身性和机动性都得到了很好的兼顾。如果说五代机是基于信息系统,那么六代机就是基于物联网。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陆、海、空、天、电、网一体化,实现了基于物联网的互联互通互操作。第六代战斗机的代表则为美国X-47B,欧洲神经元,英国雷电之神,俄罗斯电鳐,中国利剑等。
以上介绍的是我们熟悉的传统四代分法,美俄已经开始使用新的五代方法。“五代机”的描述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媒体报道中。
苏联/俄罗斯战斗机的划分代方法是把可变后掠翼的歼击机如米格-23和F-111单独划分一代称之为第三代,(即把四代分法中的第二代又分成两代)。
美国在2005年将战斗机划代标准由原先的四代划分法改为五代划分法,即是将三代半战斗机划分为第四代,第四代战斗机分为第五代,并把喷气式战斗机的始祖如德国的Me-262、英国的”流星“纳入第一代。赋予其在喷气式战斗机发展史上应有的地位。
因此,新美标与俄标的五代划分法仍有不同。但按照这两种标准,最新的战斗机都属“第五代”。

西方目前划代有四代,而俄罗斯划了五代,目前最先进的为五代机。划代的方法也就是航电,速度,机动性,隐身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