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旅游胜地及人文习俗 ;禁忌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5
英国旅游胜地及人文习俗 ;禁忌

  1.民俗风情
  ①新年习俗
  英国人认为新年已在圣诞节的12天节期之内了,所以很多地方显得不那么重要。 在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过年却被认为比圣诞节重要。除夕夜全家围坐,丈夫还要赠一笔钱给妻子,作为新的一年中缝制衣服的针线钱,象征新的一年里家庭温暖。直到午夜12时,各教堂钟声齐鸣,人们便互相接吻,祝贺新年,也有许多人跑上街头,手持威士忌与街上人一边喝酒一边跳舞或高唱《友谊天长地久》这首闻名的苏格兰民歌,音乐停下时,人们不管是不是熟人,都互相拥抱、接吻,如此狂欢半夜,午夜过后家家门户大开,亲友之间互相拜年。
  ②礼节、礼仪
  英国人注重礼仪。上层社会讲究“绅士淑女”风度,讲礼貌,不随便,不轻易动情 表态,衣食举止都有一定礼节。英国人见面很少握手,更不像东欧人那样常常拥抱,他们一般都在出外远行、久别重逢才握手。男女之间除了热恋者外,一般都不手拉手走路。
  ③饮茶习惯
  除了中国人外,英国人可能算是世界上最爱喝茶的民族了。英国人每天喝茶的次数多得惊人,若按内容分,则有牛奶茶、和清茶,一般早起就要就喝一杯浓红茶,上午10时半左右和下午3时半都要饮茶,上班亦不例外。作客时饮茶要一饮而尽表示赞赏,英国人还特重视喝茶艺术,从沏茶到喝茶、收茶都有严格的规矩,两百年来几乎没做多大改变,英国人的保守由此可见一斑。
  ④禁忌
  英国人忌用人像做商品装潢;忌用大象图案等,认为大象是蠢笨的;视孔雀为淫鸟、 祸鸟,把孔雀开屏看作是自我炫耀;英国人不喜欢别人问自己的婚姻、年龄、职业、收入等私事;从不直截了当的的说;“上厕所”,而是说;“请原谅几分钟”或“我想洗洗手”等等。
  2.主要旅游胜地
  ①伦敦城
  伦敦是英国首都,也是世界十大都市之一,位于英格兰东南部,跨泰晤士河下游两岸,距河口88公里。伦敦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伦敦城并非整个伦敦而是伦敦市32个行政区中的一个特殊行政区,被称为伦敦城中之城。伦敦城有独立的行政机构,设市政厅、警察厅和法院,市长冠以男爵爵位,地位比大伦敦市政委员会主席还高了,英国皇家军队是被禁止入城的,就是女王进城也要在城门口停车等候,待市长把“市民宝剑”呈上后方能入城。如外国贵宾到伦敦城,市长要把城门的“钥匙”赠给外宾,以示隆重欢迎。
  ② 西敏寺
  西敏寺又名威斯敏斯特教堂,位于伦敦国会大厦西侧,是中世纪英国哥特教堂之一 。教堂长156米,宽22米,大穹窿顶高31米,钟楼高68.5米。自教堂建成以来,一直是历代国王加冕典礼和皇室成员结婚的场所。1952年6月2日女王伊丽莎白就在这座教堂接受
  加冕。英国历代国王死后,大部分葬在这里,爱德华、伊丽莎白一世等都葬在这里。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教堂被王朝独霸的现象改变了,许多名人死后在教堂占有一席之地,如狄更斯、达尔文、牛顿、莎士比亚等或葬于这里或在这里有纪念碑。
  ①白金汉宫
  白金汉宫是英国王宫。初建于1703年,是白金汉公爵的公馆,1761年,英王乔治三世花了21万英镑买下了这座公馆,作为国王生活区,1838年维多利亚女王接替王位后,成了历代君主的住处。白金汉宫多次重建扩建,才形成了一座规模宏伟的三层长方型建筑群。白金汉宫卫士换岗成了旅游者必看的“景致”,每天(冬季为隔日)11时30分,接班的卫士由鼓笛队前导,沿着林荫大道吹吹打打走向白金汉宫,在广场与即将下岗的卫士分厢列队,此时,一支更大的队伍随着军乐队的进行曲,由御林军旗先导也来到广场,随后是骑兵队;换岗操演,走出各式队形,使游客大饱眼福这套仪式正好12时结束,它既是皇宫卫士的换岗仪式,也是颇能招揽游客的娱乐表演。
  ②伦敦蜡像馆
  伦敦蜡像馆由法国的杜骚夫人于1935年创办。蜡像人馆共分四层。地下室展出欧美国家的刑具,如断头台、绞架、电椅,室内灯光暗淡,还有处刑模拟表演,再配声光设备看了令人毛骨悚然,简直是一个恐怖室。第一层展示了特拉法加海战一幕,展厅内枪声隆隆,火光闪闪,展现了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浴血奋战的场面,使人仿佛亲临战场。第二层展示了著名人物蜡像,如拳王阿里、球王贝利、著名喜剧大师卓别麟、影星玛丽莲·梦露等,面对这些作品似见其人。第三层主要展出当代和近代一些世界政治名人蜡像,有已故的列宁、毛泽东、华盛顿、林肯、罗斯福、丘吉尔、戴高乐等,还有撒切尔夫人、施密特等人的蜡像。虽然门票价格不断涨,但观众依然是有增无减的……

泰晤士河(River Thames)
伦敦塔桥(Tower Bridge)
瑞士再保险塔(Swiss Re Tower)
威斯敏斯特宫(Palace of Westminster)
大本钟(Big Ben)、千禧桥(Millennium Bridge)
伦敦眼(London Eye)
格林尼治天文台(Greenwich Observatory)
伦敦金融区金丝雀码头(Canary Wharf)

英国有哪些旅游胜地?【爱丁堡】 爱丁堡城堡 荷里路德宫 苏格兰威士忌中心
【巴斯】 罗马古浴场 普尔特尼三拱桥 皇家新月型大厦
【格林威治】 格林威治公园 海事博物馆 千禧巨蛋
【剑桥】 剑桥大学 国王学院 圣玛利教堂
【爱丁堡】 爱丁堡城堡 荷里路德宫 苏格兰威士忌中心
【巴斯】 罗马古浴场 普尔特尼三拱桥 皇家新月型大厦
【格林威治】 格林威治公园 海事博物馆 千禧巨蛋
【剑桥】 剑桥大学 国王学院 圣玛利教堂
【伦敦】 国会大厦和大本钟 莎士比亚环球剧场 白金汉宫 大英博物馆 杜莎夫人蜡像馆 福尔摩斯博物馆 格林威治天文台 海德公园 汉普顿宫 肯辛顿宫 伦敦塔 圣保罗大教堂 塔桥 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温莎古堡 西敏寺
【温莎】 温莎城堡 温莎乐高乐园 伊顿学院
英国的人文习俗:先从吃喝说起---英国人喝茶的历史并不长,200多年前中国茶叶传入英国时,英国人还把它看作是稀世珍品。而会天,英国已成为世界上茶叶销售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平均一年一人约需3.5公斤茶叶。一些英国人早上未起床就要喝一杯浓茶,有人把它称作“被窝茶”。而一般人都要喝午茶(也叫“正餐茶”),多在下午回五点钟,内容也不光是茶,还有面包、黄油、火腿、鱼。香肠、三明治、蔬菜等,相当于一顿饭。英国人爱喝红茶,尤其爱喝中国祁门红茶。过去他们喝茶时要加牛奶或放一些柠檬汁,还要加糖。但随着减肥热的兴起,英国人逐渐爱上了不加糖的奶茶或带各种水果汁的饮料茶。1,早餐:ASDA/TESCO里最便宜的面包,加黄油/果酱/CHEESE。煎鸡蛋(如果时间富裕)。牛奶。或者是简单方便但无法坚持吃下去的牛奶泡玉米片。 2,午餐:英国人很不重视午餐,他们随时都在吃些薯片,巧克力什麽的。 不住宿舍或者租房离学校远的就自己带个自制的三明治。英国一般中午1:00的时候才开始午休,刚来的时候很不适应。 3,晚餐:总觉得在英国没有什麽菜可选择的,扁豆和白菜都很贵。番茄,西兰花,卷心菜。 考究的英国人和吹毛求疵的生活----如果你在英国忘记了时间,英国人的着装会告诉你——西装革履且行色匆匆时,一定是上班时间;一旦发现全城绝大多数人都穿上了多彩的休闲装,那必定是休闲假日,人们忙不迭地逃离写字楼,城市立刻变得鲜活起来。 每幢建筑都有百年历史 两次前往英国,我都离不开“英国教育”的主题。除了一次又一次地印证英国严谨而开明的教学体系外,我更欣赏的是他们对于古建筑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真正做到“修旧如旧”。在广州,上百年历史的房屋大概就要叫“文物保护单位”了,而在英国,百多年历史的房屋充其量只能算是古建筑的“入门级”。几乎每一家学校都有自己的代表性建筑,英国人以古为荣,常不辞辛苦地来到这些古建筑前办典礼、搞活动。 温莎堡的一所学校,原来属于某个王室成员的私人住所,后来改成学校,一草一木都保持着原样,甚至在餐厅里,竟然还挂着主人的大幅油画;牛津大学的布鲁克斯校区,古建筑前有一个大草坪,你可以在此看书、晒太阳,甚至踢球,完全没有顾虑。在这里上课,教室有火炉不奇怪,门上有精美木刻不奇怪,窗户有镂空铁窗装饰也不奇怪,学生们如同在博物馆里学习。 不过英国的教学设备都是很先进的,几乎每几年就更新换代一次。因此你可以在古堡里看到最先进、网速最快的实验室、电脑室,这也是我很欣赏的地方。 不按时间表行事是你的错 如果说德国人做事喜欢按部就班,我相信英国人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做事的细心与有条理简直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就拿交通和旅游来说,大大小小的时间表和标识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你。出机场,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交通标识告诉你——坐火车走这边,坐汽车往前走,搭出租车在此等候;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有时刻表,甚至连最常见的公交车站也有时刻表,而且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并提醒乘客还有几分钟,车辆将会到达;而在每一地的当眼处,各式各样的讲解资料随处可见,只要你喜欢拿走就是了。 因此在英国,游客必须按时间表行事,否则就是你的错。英国的旅游景点一般都很早关门,绝不会拖延半拍。我参观戴妃寝宫“Ken sighton Palace”时,时间才到下午4时,管理人员就关门了,不管你千里迢迢赶来有没有参观完;在位于诺丁山的跳蚤市场,下午6时不到,小贩就开始收拾东西了,在他们看来,做生意远没有自己的休息时间重要! 标准的英式生活 行走在英国街头,你会发现非常统一的着装——西装革履且行色匆匆——这是上班族的标准装扮。即使是朝九晚五的紧张生活,即使他们前晚“蒲”吧到凌晨,英伦独有的优雅气质也会在他们身上流露着:一色的西装衣裤,一如既往地干净、服帖,他们甚至还会别出心裁地配上一件大衣、一条围巾,好让自己看上去更加出众一些。因此可以这样判断:大街上那些衣着随便、随意游荡的人,要不是“老外”,要不就是大学生,他们看上去太“格格不入”了。 傍晚时分,上班族们每天几乎都会做一件事——奔向隐藏在各个角落的酒吧,要上一瓶啤酒,和朋友海阔天空神聊,一直到晚上八九点钟。遇到球赛季节,甚至还会更晚一些。记得有一次,我看见好几拨男男女女站在街头高谈阔论,我好生奇怪——莫非他们喜欢站在路口喝酒聊天?走近才发现:噢,原来酒吧里一早已坐满了人! 一旦发现全城的人都穿上了多彩的休闲装,你就可以断定:这必定是假日。对于英国人,这几天一定要留给家人,他们会和家人一起去公园,放风筝、晒太阳,或者全家出动到商场里大扫货。对于典型的上班族来说,“逛街”是节假日的又一重大活动。人们轻松的表情和休闲的着装,让城市也变得鲜活起来。 英国无聊生活中的娱乐方式(喝酒)----在曼彻斯特和伦敦这样的城市,夜总会十分著名。事实上,好的俱乐部遍布全国。俱乐部旅行全国也很常见,每年在特定的地点逗留几个月。参加俱乐部的费用可能十分昂贵,在俱乐部出售的饮料几乎是一般酒吧的两倍。舞蹈音乐和俱乐部常常与吸毒伴随。有的俱乐部常有人买卖毒品,那里也是警察经常光顾的地方。要警惕哦!因吸毒而造成死亡,随后引起媒体注意,结果是警察对夜总会的兴趣日益增加。在每个大城市你发现有不同风格的音乐:各种类型的音乐会、演唱会、古典音乐会、摇滚乐、爵士乐和许多民间乐队在俱乐部和酒吧举行演出。酒吧向来就是和英国社交的中心。酒吧可以卖酒和软饮料。有时候进行现场音乐表演。或者现场演出即兴短剧。英国人常常在酒吧用大杯饮用啤酒时最为放松。人们能在酒吧彻夜掷标或打台球、玩智力游戏,或者唱卡拉OK,或者聊天和听音乐。冬日时节酒吧也具有诱惑力,你可以看到木槐燃烧的时候产生的火苗。夏日里,畅饮者们可在酒吧外面围着桌子晒太阳。许多学院和所有的大学都不止一个酒吧,通常设在学生会。酒吧常是学生生活的核心,是课间或者晚上学生们聚集的地方。一队队朋友常常在酒吧相会,然后再到其他地方欢度今宵。英国的法律禁止晚上11点以后售酒。 英国的电视节目关于英国的电视节目,人们有很多说法。有人说英国的电视节目无聊死板,也有人说十分精彩。其实,好不好看实在要看你自己喜爱那类节目。说英国电视节目死板的人,大概从人们对英国的印象--传统保守而得来。其实这个印象早已不正确,英国其实一点也不保守,她的电视节目也是很有创意的。事实上,英国的电视业从其开创到现在一直是领先世界的,许多亚洲的中文电视台的节目也是模仿英国的电视节目制作的。英国的电视节目针对性很强,事实评说之类的节目严谨得让人窒息,制作的非常深刻。而现场娱乐的节目往往创意无限,加之世界一流水准的舞台设计,常常成为其他国家模仿的对象。现在席卷全球的猜谜娱乐节目《谁想做百万富翁》(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re)就是原创于英国的节目。有线,数码和卫星电视如果你自租公寓,在得到房东准许下,可安装有线电视或卫星电视。许多免费的电视台只有在安装有线或卫星才能收看,如ITV2,BBC Choice等。英国的Sky电视台是英国第一大卫星电视台,你可以免费索要一个价值200英镑的卫星接收机,如果你注册他们的卫星服务12个月,可以以40英镑价格获得安装和调试。有线电视公司如Cable and wireless和ntl等同时提供电话和网络服务。通常申请一套包含电话,电视和网络的服务是最划算的。在英国也可以通过卫星电视或有线电视接收中文节目,包括香港的亚洲电视等。而凤凰卫视欧洲台更免费播出国语和广东话节目,可以用Sky的接收机或Cable & Wireless接收。新式的数码电视可以接收画质更清晰的几十个电视台的节目,而无需安装任何电缆或卫星接收器。没有数码电视的朋友可以免费索取一个数码接收机(但需加入12个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