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0
傣族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

1、民俗
傣族人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
傣族的婚礼,民间称为“金欠”,含结婚宴请之意。婚期只能定在每年的“开门节”至“关门节”(傣历十二月十五日以后,至次年九月十五日以前)。
这段时间成婚仪式在新娘家举行,届时要杀猪、杀鸡(有的人家还宰牛),备办丰盛的酒席宴请亲朋好友和本寨父老乡亲。
2、风土人情
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
傣族人民特色鲜明,爱好歌舞,傣族舞蹈生动形象,感情细腻,姿态优美,其最流行的是“孔雀舞”,优美的舞姿及投入的感情把孔雀美丽的姿态展现的淋漓尽致,把孔雀模仿的惟妙惟肖,如同把人们带入诗的境界。
傣族人民不仅能歌善舞,还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生活,傣族人民主要以傣历、傣医药和诗经为名。

扩展资料:
傣族的语言文字及历法
傣族也有自己的语言及文字。语言有大泰、兰纳、暹罗等三大方言及若干个次方言,临近的方言之间发音差距很小,随着空间距离的拉大、差距也加大,但不论何地方言均能进行简单交流。
文字有暹罗体、澜沧体、兰纳体、端体、绷体、那体、阿洪体等七种字体,均由印度婆罗米字母演变而来,都是自左向右书写,自上而下换行,只在形体结构上有所差异。
现今,由于现代国家概念的形成,泰国全境使用素可体(泰国文),老挝全境使用澜沧体(老挝文),其他地区的傣族使用所在国文字,只有少数人还在使用属于自己的文字。
傣族历法有两种,分别是大傣历和小傣历。大傣历是傣族最早使用的历法,是傣族先民在汉族农历的基础上创造的历法,现今只有民族意识比较浓厚的大傣(泰)人仍然坚持使用这种历法。
因而被称作“大傣历”。小傣历实际就是缅历,由缅甸传入傣族地区,小傣(泰)人是最早接受这种历法的傣族,因而被称为“小傣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傣族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等地,其余散居在新平、元江等三十余县。

傣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壮傣语支。现通行的西双版纳和德宏两种傣文,系拼音文字,由印度南部巴利文演化而来。傣族人不仅能歌善舞,而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中尤以傣历、傣医药和叙事长诗最为出名。傣历年为阳历年,而月为阴历月,一年分寒、热、雨三季,每隔三年的九月为闰月,这种历法现仍通用于泰缅等地。傣医和蒙、藏、维一起,成为中国最为著名的四大民族医药体系。傣族地区流传着许多叙事长诗,如《召树屯与南木诺娜》、《兰戛西贺》、《阿銮的故事》等。傣剧有100多年历史。傣族大都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

傣族地区的西双版纳橡胶增产显著,“普洱茶”驰名中外,地方和乡镇企业发展很快,有采矿、机械、电力、化学、陶瓷、皮革、造纸等厂矿企业。
【民族节日】

傣族的重大节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公历四月中旬。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是祭祀拜祖先、堆沙、泼水、丢包、赛龙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欢等节日。

【民族禁忌】

禁忌: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不能随便大声喧哗。

【民族饮食】

日常食俗:傣族大多有日食两餐的习惯,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民间认为:粳米和米需米只有现吃现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泽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习惯用手捏饭吃。外出劳动者常在野外鱼餐,用芭蕉叶或众饭合盛一团糯米饭,随带盐巴、辣子、酸肉、烧鸡、喃咪(傣语,意为酱)、青苔松即可进食。所有佐餐菜肴及小吃均以酸味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欢吃干酸菜,其制法是把青菜晒干,再用水煮,加入木瓜浊,使味变酸,然后晒干储藏。吃时放少许煮菜或放在汤内。这种酸菜有地方的傣族几乎每天都吃。据说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肴,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吕有助于消化。日常肉食有猪、牛、鸡鸭,不食或少食羊肉,居住在内地的傣族喜食狗肉,善作烤鸡、烧鸡,极喜鱼、虾、蟹、螺蛳、青苔等水产品。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风味菜肴。傣族食用的青苔是选春季江水里岩石上的苔藓,以深绿色为佳,捞取后撕成薄片,晒干,用竹篾穿起来待用。做菜时,厚的用油煎,薄的用火烤,酥脆后揉碎入碗,再将滚油倒上,然后加盐搅拌,用糯米团或腊肉蘸食,其味美无比。烹鱼,多做成酸鱼或烤成香茅草鱼,此外还做成鱼剁糁(即用鱼烤后捶成泥,与大芫荽等调料央而成)、鱼冻、火烧鱼、白汁黄鳝等。吃螃蟹时,一般都将螃蟹连壳带肉剁成蟹酱沾饭吃,傣族称这种螃蟹酱为“螃蟹喃咪布”。苦瓜是产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除苦瓜外,西双版纳还有一种苦笋,因此傣族风味中还有一种苦的风味,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肴是用牛胆汁等配料烹制的牛撒皮凉菜拼盘。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捕蝉是在夏季每天傍晚,蝉群落在草丛中时,蝉翼被露水浸湿,不能飞起,妇女们就赶快把蝉拣入竹箩里,回后后入锅焙干制酱。蝉酱有清热解毒,去痛化肿的医疗作用。傣族人普遍喜食蚂蚁蛋,经常食用的是一种筑巢于树上的黄蚂蚁,取蚂蚁蛋时,先将蚂蚁驱走,然后取蛋,蚂蚁蛋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绿豆,有的小如米粒,洁白晶亮,洗净晒干,与鸡蛋一起炒食,其味鲜美可生食又可熟食,生食时制酱,熟食时用鸡蛋穿衣套炸,常用的酸果、苦瓜、苦笋、冲天椒,辅以野生的花椒、芫荽、蒜、香茅草,风味纯正,清洁卫生。

傣族人嗜酒,但酒的度数不高,是自家酿制的,味香甜。茶是当地特产,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叶茶。喝时只在火上略炒至焦,冲泡而饮略带糊味。嚼食槟榔,拌以烟草、石灰,终日不断。由于长期嚼食唇齿皆黑,口液如血,人以为美。烧陶业较发达,大部分饮餐用具多由妇女烧制。

【傣族风俗—泼水节】

中国傣族是一支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人口近百万,主要居住在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等自治县,其他散居于云南各地。
傣族历史悠久,傣语属汉藏语系壮傣语族傣语支。全民信仰佛教,但原始宗教活动亦较普遍,如祭祀寨神、寨鬼、农业祭祀、狩猎祭祀、灵物崇拜等。
A 泼水节由来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佳节,也是傣族最重要的节庆,每年阴历四月(相当于傣历五月)举行,一般为期三至四天。第一天为“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此时人们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饭和节间的各种活动。第二天称为“恼日”,“恼”意为“空”,按习惯这一日既不属前一年,亦不属后一年,故为“空日”;第三天叫“麦帕雅晚玛”,据称此乃帕雅晚的英灵带着新历返回人间之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视为日子之王来临,是傣历的元旦。
泼水节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在泼水节流传的过程中,傣族人民逐渐将之与自己的民族神话传说结合起来,赋予了泼水节更为神奇的意蕴和民族色彩。

孔雀舞傣族的许多村寨都有长于跳孔雀舞的人,由于代代相传及民间艺人的精心创造,形成了各具特色、不同流派的孔雀舞。孔雀舞的内容,多为表现孔雀飞跑下山,漫步森林、饮泉戏水、追逐嬉戏。拖翅、展翅、抖翅、点水。蹬枝、歇枝、开屏、飞翔等等。感情内在含蓄,舞蹈语汇丰富,舞姿富于雕塑性。舞蹈动作多保持在半蹲姿态上均匀的颤动,身体及手臂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形成了特有的三道弯舞姿造型,手形和手的动作也较多,同一个舞姿和步法,不同的手形或手的动作,就有不同的美感和意境,孔雀舞有严格的程式和要求,有规范化的地位图和步法,每个动作有相应的鼓语伴奏。由于气候及自然条件关系,傣族地区孔雀较多。傣族人民很早就有饲养孔雀的习惯。傣族人民认为孔雀美丽、善良、智慧,是吉祥的象征,对它怀有崇敬的感情。傣族群众常把孔雀作为自己民族精神的象征,并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歌颂美好的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孔雀舞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1957年世界青年联欢节上,女子集体舞蹈《孔雀舞》获金质奖章,民间舞蹈《双人孔雀舞》获银质奖章。舞蹈家杨丽萍表演的孔雀舞在省内外享有盛誉。唯她能用那种美得令人窒息的肢体语言表达天籁与人籁,从而启发了我们对艺术无限可能性的理解和宽容。她的舞蹈因为纯粹而永不过时,因为独创而弥足珍贵,借助电视转播而曲高和不寡。她蔑视艺术教条与既定法则的勇气与其天分有关,但对艺术的颠覆和原创精神使她成为后继者的精神盟友和艺术标杆。孔雀舞-源远流长 孔雀舞孔雀舞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悠久的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傣族人民中间就已经流传着许多有关孔雀舞的优美传说,召树屯与楠木诺娜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个。民间在“赶摆”、过节以及各种喜庆日子里表演的孔雀舞,都是根据各种传说编成的。其中有一个传说是这样讲的: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贫穷的傣族小伙子为了谋生,他每天都到江边的一棵空心树下钓鱼,并且每次都能钓到很多。可是,有一天他从早钓到晚,连个鱼影子地看不到。他感到万分奇怪。正在这时候,突然一阵轻风刮来,吹到他身后那棵空心树内。发出了“嗡嗡”声响。这时,江边的果树上熟透了果了,也随风叮叮咚咚落入江中,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就在这一瞬间,他见江中映示出山坡上孔雀窈窕的倒影。见此情影,小伙子惊喜地回头观看,只见一对绿孔雀展开了美丽的翎羽,正随着动听的声响翩翩起舞。 当时,小伙子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高声说道:“啊!我今天到了神仙住的地方了!”于是,小伙子丢下钓竿,惊喜地跑回村寨,活灵活现地给乡亲们讲述所见到的一切。乡亲们听后了十分惊奇,都盼望自己也能亲眼看到那动人的情景。后来,小伙子带着众多乡亲来到江边,把那棵空心树砍倒,锯娄做成长鼓,蒙上一层黄牛皮,用手一敲打,顿时发出了“嘣-嘣叭-嘣”的悠扬声响,然后,小伙子又找来铜盆、铜锅盖,让其他青年随着敲的节奏声义织敲打。接着,小伙子在快乐的鼓乐声中,摹仿孔雀的一举一动,跳起惟妙惟肖的孔雀舞。当时,观看的群众都看得入迷,百看不厌。从那以后,乡亲们一致推选小伙子到"赶摆"的群众集会上跳孔雀舞。在“赶摆”的日子里,小伙子为傣家人首次表演人孔雀舞,艺术地再现了孔雀形象,博得傣家的赞赏。从此,这种在象脚鼓和锣伴奏一的孔雀舞,就在傣族人民中间流传开了。孔雀舞关于孔雀舞的传说民间还有很多版本。比如有一个传说是这样讲的:据说,在很古老的时候,孔雀的羽毛并非像现在这样五光十色,也没有那美丽的“圆眼”羽翎。只因它驯良、温顺而被人喜爱。一次,在当地举行小乘教“摆帕拉”宗教节日庆典时,听说佛祖为此下凡此地。为能得到佛光的普照,虔诚的信徒们纷纷赶到寺院,把佛祖围得水泄不通。

  • 傣族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
    答:1、民俗 傣族人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傣族的婚礼,民间称为“金欠”,含结婚宴请之...
  • 傣族的风土人情总结8篇
    答:傣族的风土人情(总结8篇) 傣族的风土人情(一): 傣族传统习俗介绍 1、服饰 傣族的服饰色彩个性鲜明,大胆。像是明清时期的彩绘,个性漂亮。衣服上面绘画上孔雀或是一些紫藤萝等一些花,比较高级的用存手工绣,这种工艺已经比较少见了,价格也比较贵!就像早期傣族的斜挎包都是厚厚的布线,手工制出来的,做工个性精致,耐用...
  • 傣族的风土人情和民族习惯是什么?
    答:一) 饮食.习惯早、晚两餐.有嗜酸之癖好, 各种蔬菜均要加入特制的酸汁, 然后晒干存放, 每餐於煮菜或煮汤中加入少许, 便酸味十足, 几乎是每餐不可少的一味菜.不食粳米, 而食糯米, 饭用瓦甑蒸熟吃.不吃羊肉.男子喜欢饮酒.爱嚼槟榔, 拌入石灰膏、芦子、切碎的草烟, 嚼至满口流涎, 犹如喷血. 竹筒饭.把...
  • 傣族的聚居地区、风土人情、民俗习惯、传统节日
    答:1、服饰:傣族服装,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妇女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男子文身的习俗很普遍,既表示勇敢,又可以驱邪护身、装饰身体。男孩到11岁左右,即请人文身,文身的图形大多以虎、豹、狮、龙、蛇、鹰为主。所文部位大多是四肢、胸腹、...
  • 傣族的风俗习惯、聚居地区和风土人情
    答:一、风俗习惯:1、婚姻:傣族家庭与婚姻在历史上的鲜明特点是等级内婚。土司之间实行严格的等级内婚,盛行一夫多妻。土司还凭借权势,随意凌辱农民妻女。广大农民实行父权制的一夫一妻小家庭,家庭成员为父母与未婚子女。2、葬礼:通行土葬,但具有明显的阶级差别,贵族与贫民的葬地是严格分开的。和尚、...
  • 用几句话介绍傣族人民的风土人情
    答:1、宗教 边疆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属于小乘佛教,同时保留着原始鬼神崇拜的残余。内地傣族崇拜“龙神”、“龙树”,有宗教职业者“波勐”和“师娘”,代人占卜治病。在景谷等地区,也有信仰上座部佛教的。2、服饰 女性:妇女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男性:傣族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
  • 傣族的风土人情关于傣族的风土习俗介绍
    答:1、傣族的家庭和婚姻过去带有明显的封建色彩,其特点是等级内婚。土司之间实行严格的等级内婚,盛行一夫多妻。广大农民实行父权制的一夫一妻小家庭,家庭成员为父母与未婚子女。2、青年男女婚前社交活动相当自由,可以自由恋爱。未婚青年在节日里或盛会场合串布少(找未婚女子谈情说爱)很盛行。流行召赘上门...
  • 傣族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
    答:傣族的民俗习惯:1、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2、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3、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4、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5、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6、...
  • 傣族的风土人情是什么傣族的民俗文化和历史
    答:傣族的风土人情体现在婚俗、节日、音乐、舞蹈等方面。傣族的风俗比较特别,婚礼将持续举行三天。在婚礼三天中,双方都将穿传统的服装,显得比较热闹。在婚礼上,新娘先在自家祭祀完毕,穿上传统的衣服。有姐妹、妈妈、丈夫一起扶着出门,新娘不能自己走路是一种特别的仪式。新娘还需要向亲朋好友拜年、看望...
  • 傣族的风土人情 傣族有什么风土人情
    答: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干栏式建筑是傣族居住的特点,楼近方形,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用以饲养牲畜及堆放杂物。在饮食上习惯早、晚两餐,喜欢吃酸,各种蔬菜均要加入特制的酸汁。西双版纳等地爱吃糯米,通常把糯米放在香竹筒里,用水浸泡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