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西藏——致敬灵魂的救赎者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习天

入伏后的兰州通常骄阳似火,犹如蒸笼,闷热的邪恶,不管待在室内还是室外,感觉总是有一股热气将你包围的严严实实,总是感觉晕晕乎乎的,像个被沸油煮过的茄子——焉透顶了,即使碰到了一个金娃娃,绝世美人,也打不起一点精神。一到午后,索性不想出门,不想动一下身子,甚至不愿意张一下嘴,不愿意深呼吸一下——唉!刚烈如我者,竟也有这么疲惫不堪,荒唐颓废的时候,真可笑,君不见人生已度过了四分之一,依旧碌碌无为,一无是处,但必须坦白:要不是迫于生计,根本无心上班,甚至连食堂,图书馆,实验室都懒得去,我想:神劳形瘁就是概述这种状况的吧。

躺着翻书,像躺在火焰上一样,特别窝囊,感觉一点都不自在,于是万分期盼泡个澡,万分期盼“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秋天快点到来。万分怀念在西藏的日子,几次西藏之行,那里的气质,气势,天,云,雪,圣山,圣湖,河,寺庙,僧人,游客,古迹,当地人的生存哲学,纯朴,本真的美深刻的影响了我对人生,艺术,人与神,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

于是,我决心逃离闹市的喧嚣,寄情西藏神圣的寂静。

因为闹市湮灭了人性的美,唤醒了人性恶。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的把戏粉碎了我纯真的梦。这是个赢者通吃,输者无立身之地的时代,倘若你随意给人一份信任,可能意味着你无意间给自己挖了一个隐形的陷阱,明箭暗器时时散落在你的四周,一不留神就有可能造成千古大恨。曾经的憧憬,曾经潜意识中贮存的高尚,善念,善举,善言,善意,在某一刻统统败给了冷酷的现实。曾经的荣耀沦落为当下的耻辱,我们不停的呼唤一个新时代,但得到的除了冷嘲热讽,群星的沉默,还有一个包罗万象的阴影。

但现实就是现实,它是 历史 的原貌,是人类生存现状的真实反应,只能面对。

回忆的旅程依旧在途中狂奔。追求精神觉醒,探求生命意义的行程留在了无尽的天堂——西藏。于是恭恭敬敬坐在书桌前,从电脑相册里翻看在西藏拍摄的照片,重新阅读在西藏写的诗歌,散文,剧本,小说。

其中有一则随笔这样写道:

这世界的魔咒,躯体,紧紧攥在西藏的手中

它用神圣的沉默拍打,训诫,教化

那些野心勃勃的愚民

有些死是回归,有些死是罪证

过客啊!请一直站着行走,远离猎物,猎人

当你跪下吃肉喝血的时候——

优胜劣汰,强者通吃,不再是一条生存方略……

读着这些句子,我立即想到了自己一事无成的现状,似乎有点在宇宙面前卖弄个体威力的尴尬,经过一番自省,确定这绝不是狂妄自大,不食人间烟火,再说地球上的人谁有资格在地球之巅西藏面前骄傲呢?——再说,谁都可以想的到,一个外地来的流浪者要在西藏生活下去,无疑是艰辛的,特别是冬天,在雪山附近行走要极其小心,寒风刺骨的滋味已经够受得了,一旦滑倒,再次爬起来很费劲,这时你会发现四肢早已不听使唤,那种无力感让你欲哭无泪,挣扎着伸缩腿脚时的那种酸痛刻骨铭心……

回忆使我身上的热闷消退尽了,反而多了一种阴森森的感觉——是啊!西藏的诱惑是无法抵抗的,它包罗万象的深沉,纯净,智慧,美,一旦让你动心,注定这一生再也无法放下,纵然千难万难,但你别无选择,只能义无反顾的毕生驻守或者追随,给苍白的生命添一份底色,不至于过早的被生存抹杀掉对自然哲学美的鉴赏力,不至于多年后回忆往事时,剩下的全是遗憾和懊悔。

精神层面上的西藏,要再多一个梦想不仅需要勇气,因为它本身就是梦的化身。倘若你没去过西藏,你根本不会明白西藏究竟有多美,多迷人,多纯粹。倘若你去过了,可以肯定的是:你还想再去,一次一次的去,尽管途中可能会给你带来劳累伤痛。

有一年秋天,在索松村遥望云雾缭绕,如梦如幻,似真似假的西藏“众山之父”——南迦巴瓦峰,结果几天过去了,还是没有看清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只看到了与天空连为一体的积雪,这倒与《格萨尔王传》“冷门一战”中对它“直刺苍穹的长矛”的称谓对应。

后来特意辗转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去看,结果还是没有看到,早就听说南迦巴瓦峰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十人九不遇,看来我与众神无缘对面不相逢啊!遗憾之余,又想起几年前,与朋友坐在凯巴希高原临近峡谷的一个山头上,看着科罗拉多河从大峡谷(Grand canyon)穿过的情景。朋友带着崇敬的语调介绍道:这是世界上的奇观,是地球演化史的底本。

我随即应许道:也许你是对的,但如果你欣赏过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后还这么认为,那就太令人震惊了。后来谈及大河,朋友说: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 river)圣劳伦斯河相当于美国的长江,黄河,我只是听着,内心深处不认为两者具有可比性,密西西比河,圣劳伦斯河只造就了沿岸的繁荣,或许对世界还有一些间接的贡献,而长江,黄河孕育出了人类文明史上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中华文明。

同年夏天,路过法国,一位知根知底的同学知道我喜欢安静,喜欢法国油画,诗歌,参观过卢浮宫,加列拉宫,现代美术馆,蓬皮杜艺术中心,先贤祠后,不嫌路远麻烦,特意带我去安纳西湖(lake Annncy)玩,这是一个让人永远都不知道累的 旅游 胜地,给人感觉比王维的诗还美,自自然然,恰到好处,倘若多加描述反而显得多余,如果排除浓郁的宗教文化因素,它有资格与西藏的一些湖泊相提并论。

晚上住在安纳西小镇上,与朋友促膝夜谈,聊到各自的现状都沉默了一刻。分别时我强烈建议他,如果回国探亲访友 旅游 ,一定要去西藏,去看看南迦巴瓦峰,看看玛旁雍措湖,纳木措湖,羊卓雍措湖……当时说的那么干脆利落,理直气壮,不知底气从何而来?

后来反思这次远行时,总觉得自己有点武断,本来是去捡瓶子的,却总是触景生情,想起西藏的点点滴滴。事实上以我的愚钝,阅历,学识,根本没有资格谈论它,推荐它。但我确实打心眼钦慕西藏,也满心渴望世界上的每个人都能分享,拥有它的美。

第一次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看着南迦巴瓦峰东侧的积雪时,心里一股脑的想着:要是能从那里建一个精致的书屋,再有一架类似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天望远镜)的宇宙观测装置,自由自在,安安心心的写作,思考,计算神秘莫测的方程,寻找宇宙的秘密,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当然我明白这是可想而又难以实现的梦,也许梦的魅力就在于此:惦记不可能拥有的东西。

生活中让人烦恼,让人累,让人沮丧泄气的事太多了,有时仔细一想其本质,又清楚那些事除了耗费光阴,毫无意义,于是执意躲避,执意靠近一座座大山,靠近一片片雪,靠近那些与喧嚣隔绝的寂静物,靠近自由流淌的小溪,让肉体像花草一样生长,腐朽,让灵魂像游荡在太空的光源一样纯净。那么地球上有没有这样的一块净地呢?我认为有的——西藏。

再次想到了西藏,原本平静的心随着思绪的波动再次激动了起来。总想向西藏说点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西藏所有的秘密都浇灌在它的沉默,寂静中,而智慧往往隐藏于静中,走进了西藏深处,才有机会领略自身的真实处境,认识了人的大与小,强与弱,才有机会做出合乎初衷的选择,那样的话,人生会少走许多弯路,人生会少承受许多自己制造的痛苦。

是西藏教会了我为什么有意义的东西都值得尝试一下,要么在远行的途中,要么在遥望夜空中最暗的星,至于面临的艰辛,生存困境,咬紧牙关冲过了也就过了,冲不过翻车了,除了受点皮外之伤,还是比原地走得远,还可以继续远行。

感恩西藏教会了我这么多,成为你的一部分是我多年的梦想。

感恩西藏让我明白了:在人生的旅途上取舍的全意,入伏天气可以预料到结束的日期,而人生的旅程永无尽头,只能走的更远……

  • 有始者必有卒,有存者必有亡。蕴含着什么思想?
    答:这些就像‘桑者之逐游女’的故事中说的那样,必然会两头受损而后悔;又好像单豹、张毅那样,固执偏信,...史铁生跟着灵魂谈论了许多年,也悟到了许多事,于是他不再一味的沉郁苦闷恓惶落寞,他也能轻松快乐,也...智慧的悟性引领他找到了救赎的道路,这便是史铁生至少在十五年中所悟出的“该怎样活”的答案:“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