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储量 112 121 333是什么意思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6
资源储量分类122、333表示什么意思

1、122含义是:控制的经预可行性研究的经济的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
2、333含义是:推断的经概略(可行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
编码意义:第1位表示经济意义,即1=经济的,2M=边际经济的,2S=次边际经济的,3=内蕴经济的;
第2位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即1=可行性研究,2=预可行性研究,3=概略研究;
第3位表示地质可靠程度,即1=探明的,2=控制的,3=推断的,4=预测的。其它符号:?=经济意义未定的,b=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



扩展资料:
一、分类及编码:
依据矿产勘查阶段和可行性评价及其结果、地质可靠程度和经济意义,并参考美国等西方国家及联合国分类标准,中国将矿产资源分为3大类(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16种类型。
储量是指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用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实际开采数量表述;
储量基础是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是经详查、勘探所控制的、探明的并通过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认为属于经济的、边际经济的部分,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达;
资源量是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包括经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证实为次边际经济的矿产资源、经过勘查而未进行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预查后预测的矿产资源。
二、分类依据
(1)根据地质可靠程度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为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和预测的,分别对应于勘探、详查、普查和预查四个勘探阶段。
①探明的:矿床的地质特征、赋存规律(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连续性依照勘探精度要求已经确定,可信度高;
②控制的:矿床的地质特征、赋存规律(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连续性依照详探精度要求已基本确定,可信度较高;
③推断的:对普查区按照普查的精度,大致查明了矿产的地质特征以及矿体(点)的展布特征、品位、质量,也包括那些由地质可靠程度较高的基础储量或资源量外推部分,矿体(点)的连续性是推断的,可信度低。
④预测的:对具有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经过预查得出的结果,可信度最低。
(2)根据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
(3)根据经济意义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为经济的(数量和质量是依据符合市场价格的生产指标计算的)、边际经济的(接近盈亏边界)、次边际经济的(当前是不经济的,但随技术进步、矿产品价格提高、生产成本降低,可变为经济的)、内蕴经济的(无法区分是经济的、边际经济的还是次边际经济的)、经济意义未定的(仅指预查后预测的资源量,属于潜在矿产资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矿产资源储量

你问错地方了吧?这里是JAVA相关

储量类型有3位数字,第一位为经济轴,第二位为可行性研究轴,第三位为工作程度轴。
第一位为1表示经济的,2表示(次)边际经济的,3表示内蕴经济的
第二位为1表示可行性研究的,2表示预可行性研究的,3表示未做任何可行性研究的
第三位为1表示探明的,2表示控制的,3表示推断的,4表示推测的

例如112:经济的,可研的,控制的。即控制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
121:经济的,预可研的,探明的。即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
333:内蕴经济的,未作任何可行性研究的,推断的。即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白话:第一位数值越小,表示经济上越合理
第二位数值越小,表示技术上越可行
第三位数值越小,表示地质上越可靠,其中探明的(1)表示工作程度已达到勘探程度,控制的(2)表示工作程度已达到详查程度,推断的(3)表示工作程度已达到普查程度,推测的(4)表示工作程度已达到预查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