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身 扁头 有鳍 无鳞 能吃 是什么鱼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鲶鱼,一种圆身扁头、有鳍无鳞的淡水鱼类,因其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而成为养殖户喜爱的对象。在我国,鲶鱼主要分布在湖泊、池塘的中下层,白天多隐于草丛、石块下或深水底,夜晚则活动频繁。鲶鱼属热带性鱼类,耐寒性差,水温降至7℃以下时容易冻死,因此生长期很短,全年仅5~6个月时间。
鲶鱼养殖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养殖环境:鲶鱼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但在养殖过程中,仍需保持水温在24-28℃,溶氧量每升3毫克以上,水质pH值在7-8.4之间。池塘养殖时,应选择远离交通、水源充足的场地建造养殖池,并泼洒生石灰消毒灭菌。
2. 防病方法:鲶鱼幼苗期易患病害,养殖过程中,可以向饲料中加入0.1%的大蒜汁,提高幼苗的抗病性。一旦出现病害,可使用加有土霉素的饲料进行治疗。
3. 饲喂管理:鲶鱼属肉食性鱼类,生性凶猛。养殖初期,开口饲料可以选择桡足动物、枝角类动物以及轮虫等,体长超过5厘米后,提供绞碎的鱼肉、鸡肉等饲料。规模化养殖时,建议投喂配合饲料,以保证饲料营养更全面。
4. 养殖密度:鲶鱼养殖密度不宜过高,每平方米放养500尾左右为宜。同一池塘放养同批苗,以减少个体差异造成的互相吞食残杀。
5. 两级放苗:为了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和单位产量,可以采用两级放苗的方法,即先在小型池塘中精养,鱼苗达到一定规格后再放入大型池塘饲养。
综上所述,掌握好鲶鱼的养殖技术,就能实现高效养殖,提高产量和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