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上课技巧有哪些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6

  一堂好课,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和鼓励,而教师的教学用语是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本文就来分享一篇幼儿园教师上课技巧,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对幼儿教师来说,语言表达仅仅做到准确、清晰、规范是不够的,还必须实现语言的“儿童化”,才可能吸引幼儿。教学实践也表明,用儿童化语言上课,课堂气氛活跃、生动,易于幼儿接受。因此,幼儿教师要注意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用语。

  一、甜美

  幼儿有一种本能心态,即期望得到教师的“爱抚”。如果教师用寡淡冷漠的语言给幼儿上课,幼儿会很敏感地觉察到,他们同样会以冷淡的态度回报你,教师的教学自然收不到好的效果。所以,在教学中都要有慈母般温柔的表情、声调,有效地激发起幼儿的内心体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例如,大班讲《认识萤火虫》一课的开始部分:

  “小朋友们,教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一天,小白兔去采蘑菇,在回来的路上天黑了。小白兔找不到家了,急得哭了起来。几只萤火虫飞过来了,对小白兔说:‘别着急,我们来帮助你。’说着,他们把身后的小灯点得更亮了,很快地帮助小白兔找到了家。小朋友们想一想,萤火虫身后那个发亮的小东西,真的是灯吗?它为什么会发光呢?好,今天啊,我们一起来认识萤火虫。”我认为,教师这样讲,语言就达到了一种“甜美”的要求。

  使语言“甜美”的基本要求有:

  1、教师要焕发童心,进入角色,用亲切、自然、纯真的表情和语言让幼儿感受天真烂漫之情。

  2、语调上要注意舒缓有致,语气上要注意柔和。巧妙地处理好轻重、停顿、儿化、变调,做到抑扬顿挫,同时还可采用形容词叠用、摹声等修辞手段,以求达到娓娓动听的效果。

  3、为了增加“甜美”的效果,可适当用些“呀、啊、呢、啦”等语气助词。

  二、童趣

  幼儿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容易为兴趣所左右。所以,教师要用生动、形象、具有儿童情趣的语言来描述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才会吸引他们的注意,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下面是幼儿学习汉语拼音“u”和“ü”)的指导语:

  “ü”的头上有两点(边说边用彩笔点出),这两个点呀,是小鱼的眼睛。小鱼身上穿着美丽的衣裳,它脸上的眼珠,黑黑的,亮亮的,我们一眼就看到了。

  可是“u”贼鱼呢,它最好放乌气弹了,搞的全身黑黑的,眼珠也是黑黑的,这眼珠我们还看得清吗?对了,这眼珠我们就看不清啦。所以,“u”的头上就没有两个点了。”

  由此得到启示,教学用语童趣性的基本要求如下:

  1、选用拟人、比喻、夸张等手法,施展绘声绘色的描述技巧,来刺激幼儿的“内视觉”,激发起他们对新事物的再造想象力。

  2、把枯燥乏味的词语概念,通过编拟儿歌,故事,转化为生动、直观的事物形象。

  三、短小

  幼儿的有意注意时间短、瞬时记忆不发达。因此他们对较长或复杂的语句理解较困难。如果一句话超过了8个词,那么幼儿就会听了后面而忘了前面。所以,这就要求教师用短小、富有节奏感、符合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语言给幼儿上课,幼儿才会乐于接受。下面请看教师对儿歌《春天在哪里》的提示语:

  “这首儿歌,写春天的景物可多啦!像花草、树木、山水、风雨、蜜蜂、蝴蝶啦......小朋友们要一边听一边想:春天到底在哪里?从儿歌中把春天找到。”

  短小,精悍教学用语的基本要求有:

  1、多用“散句”。即将一个长句拆零为几个较短的词语单位来表达。但是要注意语法和语言规范。

  2、多用儿童熟悉的、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与句式,避免过多生疏的附加成分。

  四、灵活

  课堂中灵活地运用一些自然、亲切、似家常絮语、像亲朋叙旧的“插入语”,可以起到调节幼儿听课情绪,增强他们注意力集中的作用。譬如:

  1、正在上计算课,突然一架飞机从教室上空飞过,声音震耳欲聋。“飞机,飞机!”一个小朋友尖叫起来。紧跟着,全班小朋友都转头东张西望,边看边嚷。有的还想离开座位到室外看看。这时,教师灵机一动:“好呀,飞机,也来听我们大班小朋友数数了。我现在找一位小朋友站起来数数,给飞机上的飞行员叔叔听听,好不好?”“好!”按照平时养成的习惯,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

  2、一名胆小的幼儿,在回答问题时声音很轻,小朋友都听不清楚。教师笑着说:“说给谁听的???说给自己听的?还是说给大家听呢?”巧妙地指出了不足,提出要求,委婉而亲切。

  总之,灵活的“抒情插语”,是幼儿教师灵感的闪现,是教学机智的结晶,是促进儿童心智的良药。

  拓展:

  幼儿园教师上课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1、游戏法:通过游戏引来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个方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十分重要的途径和方法,也是幼儿获得数学知识和思维发展的有效手段。

  2、启发探索法:启发探索法的.目的是依靠幼儿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启发其去探索并获得新的知识,这是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3、操作法:操作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由于幼儿时期的各种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的特点,所以一些新颖的、有情节的、变化的、让他们动手的活动,能够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

  4、归纳演绎法:归纳法是借助已掌握的知识,概括出简单本质特征和规律,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方法。演绎法是运用带有规律性的知识进行推理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方法。

  5、讲解演示法:讲解演示法目的是通过教师展现直观教具并结合口头讲解把抽象的数、量、形等知识呈现出来。

  6、比较法:比较法的目的是通过两组或两组以上物体的比较,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按照比较的形式来分,可分为对应比较(如重叠等)和非对应比较(如单双排的不对应等)。



  • 幼师上课技巧
    答:1、打招呼 上课之前从问候开始:幼师:小朋友们早上好!幼儿:老师早上好!2、课前复习 在上课之前老师和小朋友们先玩一个手指游戏,然后再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3、谈话导入 以《新年礼物》为教学例子:小朋友们知道下一个节日是什么节吗?这时让孩子们各自发挥,有些孩子会回答正确,如果孩子们都...
  • 假如你是老师,你会如何用你的妙招使得幼儿园学生认真听课?+1._百度知 ...
    答:作为幼儿园老师,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并让他们认真听课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你让幼儿园学生更投入地学习:创造有趣的课堂环境:使用丰富多彩的教具、图片和道具,创造一个吸引孩子们注意力的环境。游戏化学习:将学习内容融入到游戏中,让孩子们在玩耍的同时学到知识。故事讲述:用生动有...
  • 幼儿教师怎样上好一节公开课
    答:一节课上得好还是不好,关键是看幼儿园教师怎么教。那么,如何上好一节活动课呢?以下为幼儿园教师列举了“上好幼儿园活动课”的一些小技巧,幼师们很有必要来了解一下哦! 一、一节好课也是有标准的 同样一节课,幼师们组织的方式却五花八门,你说你上得好,我说我上得好,大家都在说自己上得好,究竟,什么样的...
  • 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方法
    答: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1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中教学方法。2谈话法。又称回答法。它是通过师生的交谈来传播和学习知识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或巩固、检查已学的知识。3...
  • 幼儿园教师上课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答:要让幼儿身临其境,在情境中观察、感知、操作、体验,在具体情境的感染下产生欢乐或苦恼、爱或恨、喜悦或愤怒等情感。创设的模拟情境在形式上要新颖,新奇的刺激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容易唤起幼儿的求知欲;在内容上要有实用性,创设的情境要能有效地达到目标,不搞花架子。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教师要...
  • 幼儿园教学法都有哪些方法
    答:3、活动操作法。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供物质材料,引导幼儿在操作物质材料的活动中充分动手、动脑、动口,从而获得经验的方法。4、暗示教学法。运用心理学、生理学、精神病治疗学有关知识和规律,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学习的方法。5、发现法。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
  • 幼儿园教学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答:三、谈话法:又称“问答法”,古老的教学法之一。通过教师提问和幼儿回答进行教学。即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回答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或检查知识、巩固知识。四、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幼儿描绘情景,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说明道理的方法。包括讲解法、讲述法、描述法。五、讨论法:在...
  • 幼师有效控制课堂的小技巧
    答: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课讲得好,而且还要善于调控课堂气氛,关于幼师控制课堂气氛的方法有什么呢?幼师有效控制课堂的小技巧有哪些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师有效控制课堂的小技巧,欢迎参考~幼师有效控制课堂的小技巧 表扬语 1、点点头,插插腰,我的表现最最好。2、淅沥沥吖哗啦啦,表扬你吖顶...
  • 幼儿园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如下: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教学方法,以直观形式获得接经验的教学方法,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等。这些教学方法之所以经常被采用,主要是因为它们都有极其重要的使用价值,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特定的功效。但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它需要教者必须切实把握各种常用教学...
  • 幼儿教师如何活跃课堂的小技巧
    答:1、问题由浅入深,注意整体性。教学中善于提问的教师特别注意循序渐进,以构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链”,帮助幼儿解决更深层次问题,为幼儿建构知识。同时在提问中充分尊重幼儿的认知水平,较简单的浅显的问题提问认知水平较低的幼儿,扩大教师提问的范围,不要在课堂中只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