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在中国,天河在郧西?十堰市郧西县是七夕文化发源地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4
七夕故事发源地在哪里?

发源地是山西和顺县。
山西和顺是地处太行山之巅的一山区小县,因为一个优美的民间传说而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长久占有一席之地。
此前,和顺县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后来又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山西文化部门命名为“山西省首批民族传统节日(七夕节)示范保护地”。
在和顺当地乡间,一直传承着许多与牛郎织女故事相关的古老地名与景物名称。诸如牛郎洞、金牛洞、喜鹊山、南天门、天河池等与故事主人翁相对应的地名,一段段优美的故事被当地百姓传诵着。
和顺县牛郎织女传说和文化是一份难得的宝贵人文资源,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聪明的和顺人正在凭借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提升此间整体形象,增强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
和顺县加快传统文化资源的抢救、开发与利用,唱响“牛郎织女”文化品牌。由省城晋剧名家主演的新编晋剧《鹊桥会》今夜开始在山西省演艺中心演出。
在和顺城乡,“民间剪纸作品展”、“民间布艺绒画中药画展览”、“民间手工艺品展”等相继举办,一批包括牛郎织女、华夏圣母、凤台小戏、五谷画、剪纸、刺绣等人文历史、典故传说和民间艺术,被当地的能工巧匠展露出来。
“七夕”来源于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山西省晋中地区的和顺县是牛郎织女浪漫爱情故事发生、发展的重要地域(并非说是唯一的地域),是七夕风俗传承与发展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地域。
和顺县的南天池与牛郎峪不到10平方公里的境域中至今保留着与牛郎织女故事相关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景物20处之多。
从地名来看,天河梁、牛郎峪、南天池与磨子峪(簪峪)是地方志中早有记载的地名或村名,其余地名及相关景物名称均长期流行于民间。
如今能见到的有牛郎沟、牛郎洞、天河池、牛郎庙、织女庙、南天门、金牛洞、老牛口、牛头山、相思背、喜鹊山、等,还有如今已毁圮无踪的王母娘娘庙、李天王塔、磨簪石等。
村民世代传承着生动鲜活的牛郎织女故事和七夕风俗活动,其整体环境与牛郎织女故事的情节十分融洽和谐。
经有关专家多次实地考察,2006年12月13日,中国民间文艺协会正式命名和顺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2008年6月7日,国务院以国发(2008)19号文件将和顺县“牛郎织女爱情传说”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源于这样的故事,山西省民间习惯称七夕节为“天河配”。据史料记载清末民初时,山西省民间还曾保留着扎像贺节的风俗,人们在街头巷口用树枝等物扎成一对青年男女像,表示牛郎织女相会,在像前供献瓜果桃李以示祝贺。

和顺县:
隶属山西省晋中市,东临河北邢台,西通山西省府太原,北连太旧高速,南下上党盆地。至2010年,和顺县辖5镇5乡,总面积2250平方公里,总人口14.38万。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5亿元,同比增长11.2%。
和顺历史悠久,孕育了“牛郎织女”的传说,2008年“牛郎织女传说”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春秋时期,名盖与,为晋大夫梁余子养封邑。战国时期,改名为阏与,隶属上党郡。
北魏孝昌二年(526年),阏与改名为乐平县,隶属乐平郡。北齐更名为梁榆县,隶属太原郡。
隋开皇十年(590年),定名为和顺县。
民国三年(1914年),属冀宁道。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属山西省第三行政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为抗日战争需要,和顺县分为和东县和和西县。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和东县、和西县城解放,和东县和和西县合并为和顺县,属晋冀鲁豫边区。
194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榆次专区。
1958年10月,和顺县与左权县合并,仍称和顺,县治不变。
1959年6月,和顺县、左权县分置。
2000年,晋中撤地设市,和顺县改属晋中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牛郎织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和顺县

有啊。楼主落了吧。你说的是。8月16日,首届中国(郧西)·天河七夕文化节在郧西天河广场开幕吧。在郧西天河广场开幕啊!

十堰市郧西县是七夕文化发源地,证据如下:
其一,牛郎织女神话故事起源于汉水,是包括郧西在内的汉水儿女所创造的农耕文明的社会实践的产物;郧西构建“七夕文化”秉承了这一基于实践进行文化建设的精神,并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付诸新的社会实践而且将产生新的实践成果。其二,郧西“天河七夕文化”,有自成体系的原生态的丰富的民间故事传说、唱本歌谣,有历史悠久的以牛郎、织女命名的牛郎山和织女山、石公公和石婆婆,娘娘山、金钗石,牛郎庙建筑等;郧西在保护、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正在建设一系列新的“七夕文化景观”,如“七夕文化园”、“七夕广场”、“鹊桥景观”、牛郎织女雕像等,其载体、文化场所及表现形式将得到进一步保护、丰富与完善。其三,它与郧西天河的自然环境、相对封闭、代代相传的社会历史条件相适应,在世代传承中不断得到创新、发展,在郧西民间千百年相沿成习形成了“七夕乞巧”的民风民俗,在郧西广大人民群众中具备广泛的认同感和历史感;郧西正在收集、整理传说故事,搜寻碑刻、建筑遗存、民间工艺品,编辑《天河七夕文化论文集》”、《天河民风民俗集》,建设七夕民俗陈列馆等,既能充分展示厚重的原生态的“七夕文化”积淀,又得以彰显当今郧西人民的创造力及其丰硕的非物质文化成果,充分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其四,郧西“天河七夕文化”以其独特的民俗积淀、历史传统、文化创新,成为中华民族“七夕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激发了人类的创造力。”

十堰市郧西县是七夕文化发源地:天河是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

支持,湖北应该抓住这个做好旅游开发工作!

天河在郧西境内,是唯一一条以天河命名的河流。

那要问猪八戒了!

  • 天上七夕 人间郧西
    答:在七夕前一日,我走进了郧西,认识了郧西,被郧西的美景吸引着。郧西县地处鄂西北边陲,汉江中上游北岸,正东及东南与十堰市郧阳区接壤,东北、正北、西北、西南、正南与陕西省商南、山阳、镇安、旬阳、白河五县毗连。北依秦岭,南临汉江,地扼秦楚要冲,素称“秦之咽喉,楚之门户”。近年来,郧西县...
  • 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哪朝哪代
    答:古老天河在郧西,七夕传说源天河。牛郎织女的传说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这个传说始终和七夕节相连,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天河鹊桥相会之时,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天河发源于...
  • 天河广场的郧西县天河广场
    答:2010年8月16日上午,首届中国(郧西)天河七夕文化节暨中国《牛郎织女》邮票首发式在郧西县天河广场举行。上午8:30—11点由十堰电视台新闻频道、郧西电视台新闻频道现场直播了首届中国(郧西)天河七夕文化节开幕式暨中国《牛郎织女》邮票首发式,由央视大牌主持人李咏、李冰,港台甜歌皇后许慧欣、原创音乐...
  • 十堰郧西天河旅游区的景色怎么样?
    答:十堰郧西天河旅游区位于中国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于一体的旅游胜地。这里以其秀丽的山水景色、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独特的地方文化而著称,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天河旅游区的名字来源于这里的天河湖,湖水清澈碧绿,四周群山环抱,形成了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在...
  • 郧西的七夕文化是如何体现牛郎织女传说的?
    答:郧西的七夕文化,根植于这一传说,围绕着银河展开,融合了丰富的故事传说和深厚的民风民俗,被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郧西的七夕传统中,庆祝活动丰富多彩,如“请七姐”祈求织女的庇佑,“盛七水”以示对爱情的尊重,“观星辰”仰望星空寄托思念,“放河灯”则是祝愿爱情长存。这些仪式在每年的...
  • 中国的七夕发源地在哪里?
    答: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在和顺当地乡间,一直传承着许多与牛郎织女故事相关的古老地名与景物名称。诸如牛郎洞、金牛洞、喜鹊山、南天门、天河池等与故事主人翁相对应的地名,一段段优美的故事被当地百姓传诵着。。所以山西和顺县是发源地
  • 湖北十堰郧西牛郎织女景区开放了吗?
    答:开放。根据查询大河票务网得知,郧西天河旅游区座落于中国婚旅之城、七夕约会之乡的郧西县城,打造成为观光游览、婚旅度假、休闲疗养、生态保护集为一体的景区。地点:十堰市郧西县城西南二公里处,郧西天河旅游区团购价格:40元起,开放时间:08:30-17:30,主要包括了玄鼓山、情岭、爱湖、七夕广场等...
  • 出游郧西必去的景点有哪些
    答:1、五龙河 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景区主要河流五龙河,全长58公里,发源于秦岭南麓鄂陕交界的天池岭。整条河流,终年水流湍急,水质清澈,水量稳定,是著名的“七夕”天河的重要支流。素有“中国小九寨”和“天然氧吧”之美称。2、龙潭河景区 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羊尾镇境内,景区由龙潭河和虎豹峡...
  • 天河在哪里
    答:该河流陕西山阳境内。天河,长江支流汉江的支流。以西河为正源,发源于陕西省山阳县境鹘岭东南侧的西照川镇(包括原东西照川乡),流经山阳县、湖北省郧西县境,汇入汉江。天河定名于汉代,是牛郎织女故事的发源地,在郧西县天河沿岸有许多历史文化遗存,该县开发有相应的旅游景区。
  • 七夕故事发源地在哪里?
    答:源于这样的故事,山西省民间习惯称七夕节为“天河配”。据史料记载清末民初时,山西省民间还曾保留着扎像贺节的风俗,人们在街头巷口用树枝等物扎成一对青年男女像,表示牛郎织女相会,在像前供献瓜果桃李以示祝贺。和顺县:隶属山西省晋中市,东临河北邢台,西通山西省府太原,北连太旧高速,南下上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