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祖籍是福建莆田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5-29
莆田市名星仓储有限公司怎么样?

莆田市名星仓储有限公司是2006-03-29在福建省莆田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莆田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莆田市名星仓储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50300784542202G,企业法人陈吓棋,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莆田市名星仓储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仓储物流及配套设施建设经营;轮胎及汽车零配件批发[以上商品进出口不涉及国营贸易、进出口配额许可证、出口配额招标、出口许可证等专项管理的商品,以上经营范围涉及行政许可的,需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在福建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138547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1000-5000万和100-1000万规模的企业中,共2893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莆田市名星仓储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有,很多拉!谢霆锋、刘德华、张学友、周杰伦、张柏芝、TWINS、刘若英、韩红、羽泉、信乐团等港台的近20位当红明星以及韩国神话组合、RAIN、东方神起等组成了本次演唱会的超强演出阵容。此外,本次大型演唱会的主持人将由曾宝仪和梁永斌担纲。

关于李嘉诚的祖籍究竟是哪里的其实说法不一。有说法认为李嘉诚的祖籍是福建莆田的,也有说法认为,李嘉诚的祖籍是广东省潮汕地区,甚至有说法认为李嘉诚的祖籍可以追溯到河南。不过在众多说法当中,对于李嘉诚的祖籍是来自于广东潮汕地区这一说法的认同者比较多。

出生于战乱时期的李嘉诚

对于新世纪的孩子来说,可能李嘉诚所出生的年代对于他们而言非常陌生,他们只知道李嘉诚曾经所拥有的财富,以及他现在所用的财富。但是从时间维度上来看,那李嘉诚已经九十多岁了,出生于上世纪20年代末的他其实不仅经历了中国的快速发展时期,同时也经历了中国内外动乱的时期。少时期的李嘉诚所经历的是中国饱受战乱的时代。而中年时期以及晚年时期的李嘉诚,经历的是中国快速发展的一个飞速时代。

1937年7月侵华战争全面爆发,此时的李嘉诚与自己的祖辈生活在广东省潮州地区。但是在1938年的时候,日军的侵略已经蔓延到潮州地区,迫于战乱带来的影响,在1939年的时候,刚刚读完初中的李嘉诚与家人几番转折来到了香港地区逃避战乱。最后的李嘉诚在香港必须进行谋生,一直到1945年的时候,李嘉诚还是从事销售工作。不过在销售的过程当中,李嘉诚的业绩非常突出,在他20岁的时候就当上了所工作的一个厂区的总经理。

年轻时期在动乱时期开始创业

李嘉诚的创业时期是非常早的,在年仅22岁的时候李嘉诚平时省吃俭用所攒下来的7000美元进行创业。创建了自己第一份产业长江塑胶厂。在长江塑胶厂创办初期生意并不理想,直到1957年的时候,李嘉诚在阅读一期英文版杂志的时候,才看到了自己生意的转机。李嘉诚看到此时塑料花正倾销欧美市场。而此时的香港地区受潮流的影响远高于大陆。李嘉诚意识到这一股风波很快就会席卷香港。正是在这一次浪潮之下李嘉诚收获了自己的第一笔大成功。

事业辉煌时期,入军于房地产土地行业

1958年的时候,李嘉诚在港岛北角建立了自己的第一栋大厦。这一栋大厦的建成也标志着李嘉诚正式入驻于房地产市场。在此之后仅仅两年之后,李嘉诚又在柴湾兴建了自己的第二种大厦。此时李嘉诚的事业已经步入了黄金时期。之后的数十年间,李嘉诚抓住一切机遇一边建房一边收购土地。尤其是在1967年的时候,李嘉诚以极低的价格储备了大批的土地!

时间进入到上世纪80年代,李嘉诚又开始选择进攻能源产业,其所涉及的范围不仅仅有电力行业,同时也有石油行业。这时李嘉诚的商业帝国已经形成了非常稳固的局面,几乎没有什么能够撼动他的地位。刚刚步入21世纪的时候,此时李嘉诚的长江实业集团的总市值估价已经达到了8121亿港元。在2009年的时候更是成功的达到了万亿港元的估值。

虽然说时间发展到现在,每当人们谈起中国富豪的时候,首当其冲的都是马云,马化腾,王健林就几个人。实际上,即便是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李嘉诚所涉及的产业对中国人的影响还是十分严重的,几乎涉及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李嘉诚先生祖籍为福建莆田,这是李先生自己确认的。1993年8月,李嘉诚在福州对时任省委书记的陈光毅说:“我的祖先有几代在福建莆田居住、生活过,我可以说是半个福建人。”此事《福建日报》当年8月18日头版头条作了报道。

李嘉诚这样说既有历史依据,也有现实基础。历史依据是,潮州当地的《李氏族谱》和地方志书写得清清楚楚,李嘉诚祖上由莆田迁居至粤东潮州海阳县(即今日之潮州市),定居于潮州城内北门面线巷。其现实基础是,至今潮州城内李氏后裔众口一词,都说自己祖先来自福建莆田。

所以,我就不必在已经搞清楚了的问题上面花功夫。我的调查重点放在:他是莆田哪里人氏?他的祖籍地还有一些什么可成为佐证的资料?他的莆田李氏世系与潮州李氏世系是如何传承接续的?他的莆田李氏在历史上有何荣耀?他的祖籍地文物保护情况如何?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自1992年开始,莆田市和涵江区的有关单位已经有好几拨人,在为李嘉诚追根溯源这个问题上,花了很多功夫,做了很多工作,甚至多次去潮州寻踪,但是由于没有统一指挥,缺乏协调一致,缺乏互相通气,所以,最终没有形成有定论的成果。不过他们的工作为我提供了基础,使得我能够把他们分散的材料集中起来,进行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的研究,也避免了重复,少花力气。

现在,我可以说,对于李嘉诚祖籍这个问题,既有毫无异议的定论,又有更深的了解,既有清楚的脉络,又有详实的佐证。

首先,李嘉诚的祖先就是莆田涵江白塘洋尾李氏,他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南宋抗金英雄、大慈善家李富李制干的后裔。

据调查,莆田李氏虽有几个支派,但都归属于入闽始祖——江王李元祥。在莆田及其周边地区生活繁衍的李氏,绝大多数属白塘李氏,即李元祥第14世孙李伯玉的后裔,在现存一些《李氏族谱》中,只有《白塘李氏族谱》提供了李嘉诚的祖先李统(号明山)的线索。

李统是潮州许多李氏中一个支派的一世祖,就是说,是李统(明山)率家人从莆田迁居潮州,然后世代相传,直传到李嘉诚,正好是第10代。而这个李统(明山)在《白塘李氏族谱》中载明是入闽始祖李元祥第36世“沆”公的第四个儿子,其本身属37世。有趣的是,族谱中有关李统的资料只有短短7个字,统:“沆公四子,号明山。”7个字以下为空白部分。

那么,据此分析:李统去哪里了?是在白塘去世或外迁了?显然不是前者,因为凡去世的族谱会载明,只能是外迁了。至于迁到何方,却因重山阻隔,杳无音讯,修谱的人也毫无办法将这一支续下去,只能空着。没想到,事隔几百年,潮州那边传来消息,李统这一支没有绝,他们在潮州繁衍,子孙兴旺,形成族群,其第10世出了个亚洲首富李嘉诚。

在第一块碑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于今年七月十四日兵燹其半,瓦木四周倾圮……”说的是李氏大宗祠被军兵焚烧,只剩一半,连屋瓦和梁木也倒塌了。在第二块碑文中又有这样一句话:“顺治辛丑祠燹兵氛。”这是乾隆年间立碑时再次提起100年以前(即顺治辛丑)发生的惨祸,而这场惨祸的发生时间,正好与李统(明山)迁居广东的时间一致。

根据《李嘉诚传》所载:“李嘉诚的祖先原为中原人士,因为灾荒而南徙迁居至福建莆田。……时值明末清初年间,再因狼烟四起,战火连绵不断而由一世祖李明山带领全家,迁居至粤东潮州府海阳县(即今日之潮州市),定居于潮州城内北门面线巷。”这与我找到的佐证完全相符。

或许有人会提出另一个疑问:虽说李明山属洋尾李氏,但洋尾李氏在莆田还有许多分支,是否能断定他就是从洋尾迁往潮州的呢?答案是,李统(明山)在族谱序系中归“源部”,属白塘长房世系,而不归于其他各分支派系,本身就无可否认,完全可以说明他是从白塘洋尾出来的。

李嘉诚的祖先在莆田白塘居住、生活过得有24世(包括李明山),其中有职官(包括封赠)的有7世,可以称为簪缨世家。

李嘉诚先生的潮州李氏与莆田白塘李氏的传承接续,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在谱牒学中称作“合谱”。历史上,潮州李氏曾经来过白塘“合谱”,但不是李嘉诚这支“面线巷李”。改革开放之后,各地兴起修谱修志之风,这也许同人们常说的“盛世修志”有关。

于是,潮州市郊、距面线巷不远也居住许多李氏的鹳巢乡,一批热心人组成编写组,修了一本《鹳巢乡志》。这本乡志在“创乡”一节中,明确提到该乡李氏系南宋末从福建莆田白塘迁居至此,并开列了李氏一世祖“肇”公的名字。2002年11月30日,借莆田市白塘李氏宗亲会成立之机,潮州“鹳巢李”派了李泽瑜等5人专程来莆田白塘会亲,带来了乡志和有关材料。

这次会亲所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就是“合谱”,因为《白塘李氏族谱》在23世“肇”公下面又是一片空白。潮州“鹳巢李”带来的资料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续了谱。此外,李泽瑜等人又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即,李嘉诚的祖先同样是从莆田迁居潮州的,他这支李氏的一世祖确实是李明山从明末清初迁来潮州传至李嘉诚正好第10世,因此,也可以说李嘉诚与他们“鹳巢李”是同宗同祖,同属莆田白塘李氏的衍派。

由于这次“合谱”,再加上其他材料佐证,尤其是夏萍所着《李嘉诚传》中详细记载李嘉诚往上10世祖先的名字,让我弄清了李统(明山)这一支在潮州衍续的脉络。所以,新版《白塘李氏族谱》上特地开列的“潮州李嘉诚世系”就真实可信了,也基本上解决了白塘李氏与潮州李氏的传承接续问题。

现已查明的“潮州李嘉诚世系”具体是:渊→元祥(店高祖第20子)→皎→藂→万康(入闽始祖)→楚珪→尚炅→晋延→保→撮→岑→抗→伯休→格→伯玉(入莆始祖)→慧→明→泮→富→廷耀→若→偕→同→清淑→老→文森→有度→伦→旸童→悌→宗岳→材→承表→九峰→大埙→錝→沆→统(号明山)→朝客→子坤→仲联→世馨→克任→鹏万→晓帆→云经→嘉诚 。

李嘉诚先生的莆田祖先,在历史上有过多少贡献?有过何种荣耀?当时的考虑是,这个问题对做李嘉诚的寻根和引资工作可能有用。我们想到,多年以前,宁波市想做香港船王包玉刚的工作,宁波市政协经多方搜寻考证,得出“包玉刚是包拯(包公)后裔”的结论后,迅即把有关资料送到包玉刚手上,包玉刚十分兴奋,不久即回乡寻根谒祖,并在宁波大量投资办学,投资建成北仑港。

李嘉诚先生自己曾说过:“我的祖先有几代在福建莆田居住、生活过……”其实,何止是“几代”,而是“24”代,其中有职官(包括封赠)的有7代。自宋至明、清,这里涌现了进士98名,举人62名,职官(包括科甲、征辟、封赠)共216人,分布在全国各地为官做事,可以说是白塘李氏的群体荣耀。

李嘉诚先生祖籍地白塘洋尾文物保护情况是我十分关注的问题。调查结果让我有喜也有忧。喜的是,白塘洋尾村文化积淀丰富,文物遗存较多,总体环境清幽,古韵十足,于2003年1月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我市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忧的是白塘洋尾号称有旧祠堂4座、牌坊8座、古民居6座,但其保护情况还并不理想。

如我看到的“佥判第坊”,其通道居然被新盖的民居切去一半,让人感到不适。而且当时我觉得这些文物保护缺乏总体规划,零零星星,形不成能够吸引游人的文物景观。除此之外,我还为洋尾村杂乱无章的新民居、一些碍眼的垃圾污染感到忧虑。

当然,我知道文物和古文化、古村落保护是个普遍性的问题,但具体到白塘洋尾,就有了特殊性,因为我们要吸引海外李氏乡亲来这里寻根谒祖,“根”和“祖”就显得格外重要。一座崭新的所谓祠堂,肯定唤不起后人对祖先的敬仰之情。

不过,据说近些年来,随着市、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民众对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尤其是白塘历史文化名村的名声日渐远播,这里的情况就有了一些可喜的变化,比如当下,听说有关部门和所在乡镇正在积极采取措施推进历史文化名村的提升工程。

但愿青山长在,绿水长流,白塘历史文化永续不断,为子孙后代,也为李嘉诚先生守住一份绵长的乡愁!



祖籍福建的名人实在太多了,比如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韩国前总统卢武铉、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日本首富孙正义他们的祖籍都来自福建,而华人首富李嘉诚的祖籍来自福建莆田,则是得到他亲口承认的。

李嘉诚是广东潮汕人乃众所周知,1928年李嘉诚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潮汕地区不同于广东其他地方,历来都是抱团发展,自成文化支系,潮汕文化深耕潮汕地区,又与邻近的闽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要说潮汕人认为最亲的必定是以泉厦漳为主的闽南人。

可以说,粤东与闽南之所以关系这么密切,除了自古以来便交往频密之外,福建人很早自闽南大量迁入粤东乃至于广东各地也是重要原因。粤东是广东林姓密度最高的地区,林作为广东第三大姓,在粤东人口众多,而粤东的林姓几乎大部源自福建,其中尤以九牧林发源地莆田为主。

不仅是林姓,潮汕地区的很多姓氏都和福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除了在粤东占主导地位的林姓,潮汕地区的大姓王姓、陈姓和李姓几乎全部源自福建,其中,王姓为开闽王王审知之后,陈姓是著名的“开漳圣王”陈元光之后,此二人皆出自中原河南,闽南地区人祖籍多出河洛(河南洛阳)真不夸张。

李是华夏大姓,真正的超级大姓,人口超过一亿,且支系繁多,来源复杂。而且,李姓因为人口众多,在南北都是大姓,这样的大姓,要想追本溯源其实并不难。

李嘉诚所在的潮安李氏,出身可谓非常高贵,往祖上追溯,正是在中国古代赫赫有名的“陇西李氏”,这一支李氏,乃西汉“飞将军”李广之后,唐朝皇帝便是出自此系,在古代,陇西李氏与赵郡李氏齐名,为李氏两大最重要的分支。

(李氏郡望陇西堂)

李嘉诚祖籍福建莆田,是得到他本人亲口承认的。

1993年8月,著名爱国商人李嘉诚先生访问福州,与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陈光毅在福州座谈时,曾亲口表示:“我的祖先有几代在福建莆田居住、生活过,我可以说是半个福建人。”这绝非是一个商人出于商业目的而对地方说的一句毫无根据的奉承之语。

潮汕李氏,确实有很大一部分出自福建莆田。李嘉诚先生到访福建,这是大事,而他在公开场合说的这句话,经过《福建日报》在当年8月18号的报道后,得到了很多人的共鸣,此后关于李先生祖籍的研究便相继出现。

没有完全的把握,李嘉诚先生也不可说出“我可以说是半个福建人”这样的话,闽粤一带的人,宗族观念之强,超过中国很多地方,闽粤之人到死都要落叶归根,有着很深的故乡情结,而宗族之谊,追本溯源,更是闽粤之特色。

我来自哪里,我的家族来自哪一系,族谱上面都写得清清楚楚,在南方,宗祠文化是很丰富的,赣闽粤三省的宗祠之多,为其他省份所不及也。

值得一提的是,李嘉诚先生所在的潮安县李氏宗谱,是明确记载了祖上由莆田迁居至粤东潮州海阳县(今潮州市区),定居于潮州城内北门面线巷。时至今日,依靠传承有序的族谱,潮州城内的李氏后人依然都是众口一词,都说他们的祖先来自福建莆田。也就是说,从福建莆田而来的李氏,在潮州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分散到潮汕各地。

(曾长期位居华人首富的李嘉诚先生)

1993年李嘉诚先生访问福建的这一句话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此后,莆田当地的姓氏研究会多次闽粤两地跑,终于获得实质性的突破,通过与潮安县的李氏宗亲的交流,李嘉诚先生的祖籍和迁居粤东的过程脉络清晰。

经过考证,李嘉诚先生的祖先就是来自莆田白塘洋尾李氏,他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南宋抗金英雄、大慈善家李富李制干的后裔。

李富是和抗金英雄岳飞同时代人,乃唐朝宗室江安王李元安之后,也就是说,李嘉诚先生是出自赫赫有名的陇西李氏。身为莆田望族,李富青年时候便离开家乡,随“南宋中兴四将”之一的韩世忠抵抗金朝,后因得罪秦桧,降职回乡,为莆田老家修桥建亭做了很多好事。同时,身为李富同窗挚友的岳飞还为李富家族谱牒题词“李氏谱牒,子孙保之。”

李氏世居莆田,但莆田民风开放,而且文风在福建数一数二,进士当官者实在是太多了,且不说唐朝“九牧林”九子为官,散居各地。就说这莆田各姓当官经商的迁居各地的也不知道有多少,而这其中,就包括了李嘉诚先生的先祖。

李嘉诚的一世祖,举家于明朝末年由福建莆田迁至潮州府海阳县(今潮州市),定居于潮州城内北门面线巷,传至李嘉诚这一辈,正好10世。莆田李氏渊源,与潮州李氏合谱。明末清初,正是朝代更替、兵荒马乱之时,当时在莆田还因郑成功占据台湾抗清而截界。

(潮州李氏宗祠)

陇西李氏是李氏当中的名门,经由唐朝宗室迁播的李氏不少,作为江安王李元安之后,世居莆田的李氏人才辈出,却始终抵挡不了时代的潮流,在明末的改朝换代中,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命运各自奔走。根据《涵江区志》(大事记)载:“清政府于顺治十八年(1661)实行截界迁民。

“截界”给当时莆田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迫使大量莆田人外迁。李嘉诚先祖在莆田涵江区洋尾居住,生活过得有24世(包括李明山),据莆田涵江区洋尾李氏珍藏的康熙六十年(1721)修的《陇西李氏宗谱》,《陇西李氏宗谱》所载洋尾李氏诗礼传家,家学渊源,人才辈出。

也就是说,明朝末年是莆田李氏外迁的重要分水岭,清军南下,截界迁民之举断了很多百姓的生路,外迁,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经由莆田南下或北上,最佳的选择莫过于赣南和粤东,而莆田之民向来有沿海而栖的习惯,因此,位于粤东潮汕和浙江温台一带的莆田移民很多。


认祖归宗,向来是国人之优良传统,甚至连外国人都热衷于此,想我泱泱大国,恩德布于四海,周环之国莫不臣服。而中国传承数千年的宗族观念,成为不少外国名人认祖归宗的动力,
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韩国前总统卢武铉、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新加坡“国父”
李光耀都在公开场合表示他们祖上来自中国,没有传承有序的家谱,谁敢说大话,所以说,任何时候,自己的根都不能忘了。



李嘉诚根本不是莆田的,他自己说他的祖籍是福建莆田,那是因为他这样说的目的是想拉近关系才那样说的,因为他是在跟福建省委书记说话,而福建省委书记陈光毅是莆田人。所以,李嘉诚说的话根本是忽悠大家的,你们去研究个屁!有什么可以研究的,李嘉诚还没死呢,问他不就行了,还研究干嘛?人家放个屁你还当宝贝用!太可笑了!

是。李嘉诚出生于广东潮州潮安县,祖籍福建莆田,是香港开埠后第三任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