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 湖南馆的历史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2
湖南省博物馆的发展历史

1897年郴州学会组建了郴州学会博物院。1904年经湖南巡抚赵尔巽倡导,士绅梁焕奎、龙绂瑞等筹款,在省垣再次兴办一所博物馆,与图书馆、教育馆合署,全称为“湖南图书馆兼教育博物馆”,主要陈列人体和动物模型。开放约一年,教育博物馆部分被撤销。1924年6月24日,湖南省教育会博物馆开馆;1927年正式定名为“湖南省立博物馆”;1930年毁于战火,此后再未恢复。1951年3月,湖南省博物馆筹备处在长沙留芳岭的百琴园挂牌成立。1956年在长沙西北环境优美的烈士公园建成开馆。以建设“地志性博物馆”为目标,开展了对能反映湖南历史、文化、民俗、艺术、自然资源等方面的文物与标本的征集与展示工作,举办了“湖南矿产资源”、“湖南农业资源”、“湖南手工艺品”、“湖南楚文物”等六大展览。其中楚文物收藏和湖南近现代名人收藏是二十世纪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一。1972年至1974年,二十世纪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一——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对湖南省博物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数千件精美的文物和保存完好的汉代女尸的发现与出土,使湖南省博物馆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并得到政府的重视和社会支持。1973年,湖南省博物馆建造了建筑面积为3510平方米的新仓库(后改造成保护与展示并用的场所),在保护和展示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方面发挥了近三十年的关键作用。1971年,湖南省博物馆将馆藏的矿物之类标本拨给了湖南省地质局,1979年将馆藏动植物标本借给了长沙市第一中学,至此,湖南省博物馆从建馆之初的自然、历史类收藏展示并重,逐渐向以历史类收藏和展示为主的转变。1999年,由国家和省财政共同投入1.2亿元新建的新陈列大楼竣工,新陈列大楼的建设是世纪之交湖南省博物馆发展的新起点,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2003—2004年湖南省博物馆打造的以“马王堆汉墓陈列”为龙头的基本陈列,被评为度全国十大精品陈列;2008年3月20日,湖南省博物馆正式实施免费开放。2008年,湖南省博物馆成为国家首批一级博物馆; 2009年,湖南省博物馆被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确定为中央地方共建8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院)之一。2009年12月1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第44次常务会议决策实施湖南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2010年5月31日,湖南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得到省发改委批复立项。2010年12月至2011年4月,湖南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概念设计方案国际征集和评选工作顺利完成,日本矶崎新工作室和中国中央美术学院联合团队成为中标单位。2011年7月4日,湖南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开工仪式隆重举行,省博物馆进入“边建设、边开放”阶段。2012年5月25日,湖南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省发改委批复同意,工程投资总概算约8.5亿元,总建筑面积约8.3万平方米。2012年6月18日,工程进入建设阶段。博物馆暂停对外开放服务。

1912年1月,民国肇始,遂更名为省立图书馆。同年夏至次年春,毛泽东曾在这里自学,他后来回忆说:“……但在我学习生活中最有收获的时期却是在湖南图书馆自学的半年。”1926年,湖南教育会图书馆改名为中山图书馆,何叔衡任图书馆主任。翌年初,省立湖南图书馆并入,名为湖南省立中山图书馆。1928年湖南闻人傅熊湘任馆长,进行藏书整理,编印《湖南省立中山图书馆书目》。1929年购入著名藏书家叶德辉家部分藏书,1930年初扩建馆舍,增设分馆,至1938年初,藏书增至15万多册。1938年10月19日,日寇飞机轰炸长沙,馆舍成为一片废墟,不得不辗转迁徙辰溪、湘潭、沅陵等地,1946年3月方迁回长沙。由于战争频仍,民生凋蔽,本馆迭遭罹难,难以为继,直至1949年8月湖南和平解放后才得以绝处逢生。1953年更名为湖南省中山图书馆,加强了读者服务,特别是为科学研究工作者服务和书目索引的编制工作以及业务辅导。1956年和1957年先后接受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拨来古籍30册,其中不少是珍贵的历史文献。1966年9月复名湖南图书馆,1970年10月更名为湖南省图书馆。“文革”中,本馆的各项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左”的错误影响,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在醴陵县、株洲市、长沙市办农村、工厂、街道基层图书室的典型经验,对全国图书馆界影响较大。1984年设于韶山路38号的新馆开馆1984年建成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第一座大型的现代化馆舍,时任党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为新馆题写馆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本馆焕发出勃勃生机。1979年,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新馆舍在韶山路破土动工,这是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第一座大型的现代化馆舍。1984年12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馆名为湖南图书馆,由时任党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写。馆舍建筑面积2.93万平方米,其中主楼2.39万平方米,包括4层阅览大楼、12层书库和地下室。1998年对馆舍进行了整体维修,再现当日“长沙白宫”丰采。内设综合图书、中文过刊、外文书刊、读者书屋等外借处,根据文献分布情况,设有各种规格的阅览室、读者学习室30个,阅览座位1200个。部分外借处和阅览室实行开架借阅。遵循不断变化的客观形势,书库和阅览室的布局也在不断进行调整,使其更加合理和科学。湖南图书馆是目前湖南省内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同时亦是长沙市区内的三大公共图书馆之一(其余两馆为:湖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长沙市图书馆)。

  竹溪古庸国地。春秋时属楚。秦属汉中郡。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武陵县,属汉中郡。东汉末年废县,为上庸郡地。三国时属魏,复置武陵县。南朝齐析置新丰县,南朝梁再废武陵县,北朝西魏改新丰为上庸。唐武德元年(618)复置武陵县,属房陵郡。贞观十年(公元636年)撤武陵入上庸,仍属房陵郡。宋开宝元年(968年)省上庸入竹山。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分竹山县尹店社置竹溪县,竹溪之名始此,以县境竹溪河得名,属郧阳府。清沿旧制。
  1914年属襄阳道,1932年属第十一行政督察区,1936年属第八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陕南行政公署,1950年划归湖北省郧阳专区,1952年属襄阳专区。1965年后属郧阳专区、地区,1994年属十堰市。
  1949年,竹溪县属陕西省两郧专区。1950年属湖北省郧阳专区,1952年郧襄合并,属襄阳专区。1965年后属郧阳专区、地区。1994年,郧阳地区与十堰市合并,为十堰市所辖。

  1997年,竹溪县面积3296平方千米,人口36.4万。辖6镇14乡:城关镇、中峰镇、蒋家堰镇、水坪镇、泉溪镇、丰溪镇、龙坝乡、洛河乡、丰坝乡、马家河乡、新洲乡、兵营乡、汇湾乡、鄂坪乡、天宝乡、龙滩乡、瓦沧乡、桃源乡、向坝乡、双桥乡。县政府驻城关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338534人,其中(7个镇、13个乡):城关镇44536人,蒋家堰镇34037人,中峰镇30400人,水坪镇35705人,县河镇22165人,泉溪镇14297人,丰溪镇13502人,龙坝乡19201人,洛河乡13229人,鄂坪乡10924人,汇湾乡20489人,龙滩乡9278人,天宝乡11556人,兵营乡14927人,新洲乡15788人,马家河乡7988人,瓦沧乡3033人,桃源乡7487人,向坝乡7038人,双桥乡2954人。
  2004年底,竹溪县总人口360369人。辖7个镇、8个乡:城关、蒋家堰、中峰、水坪、县河、泉溪、丰溪7个镇,龙坝、新洲、兵营、鄂坪、汇湾、天宝、桃源、向坝8个乡,13个居委会(注:2004年湖北省民政厅公布数据是4个居委会)、295个村委会。
  2005年底,竹溪县面积3299平方千米,总人口36219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0512人。辖7个镇、8个乡。共有4个居委会、293个村委会。

我不知道有湖南馆,我 知道有江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