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长坪乡的历史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6

一、重庆万州的历史

万州夏商属梁州,周属巴国,秦属巴郡朐忍县,从东汉建安21年(公元216年)置县至今有1700多年历史。

建县之初名为羊渠,后改称南浦、鱼泉、安乡、万川,唐贞观8年(公元634年)改为万州,其后几度易名,明洪武6年(公元1373年)降州为县称万县。民国时期,为四川省第九行政专员公署所在地。

万州建制历史悠久,区位优势突出,经济较为发达,历来是渝东、鄂西、黔北、陕南、湘西的水陆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抗战期间,万州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战时经济,与成都、重庆并称“成渝万”,奠定了在四川省第三的地位,谱写了万州辉煌的一页。

新中国建立后,置万县地区,属四川省,辖九县一市。1992年撤销地区,设立地级万县市,辖龙宝、天城、五桥三区和开县、梁平、忠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城口8县。

重庆直辖后,建立万州区,辖53个乡镇街道,幅员面积3457平方公里,2004年末总人口169.7万,城市人口约54.5万。 地理位置 万州区位于重庆市东部,东邻云阳县,南接湖北省利川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忠县,西接梁平县、四川省开江县,北界开县,上距重庆市327公里,下至湖北宜昌市321公里,是三峡库区腹心城市。

长江由南向北穿越境内,地理座标介于东经107°52ˊ——108°53ˊ,北纬30°24ˊ——31°15ˊ之间,是长江流域的重要港口城市 幅员面积 全区幅员面积345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9.5万公顷,占幅员面积的27.5%;林地120.4万亩,占幅员面积的23%。

全境东西长97.3平方,南北宽67.3公里。目前城市建成面积36.3平方公里,分3大片区、8大组团,规划控制区面积58平方公里。

人口现状 万州区辖3个管委会(五桥、龙宝、天城),14个街道办事处,30个镇,47个乡。1998年末全区总人口165.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5.31万人,城市化水平21.39%,人口密度为477.58人/平方公里。

93年至98年,城市化水平年平均增长1.22%。 地形地貌 长江自西向东北横贯全区,形成南北高、中间低的地势。

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57%和43%,间有河流阶地、浅丘平坝等地貌。大体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丘陵低山区,主要集中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平行岭谷区,为区内主要地貌形态,是主要产粮和经济作物地区。二是中山区,集中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七曜山、方斗山,铁峰山等地,适宜种值林果木、药材和牧草等。

境内河流纵横,河流、溪涧切割深,呈枝状分布,属长江水系。海拔最高点是普子乡七曜村唐家大包,海拔1762米,最低点黄柏乡金山村槽房院子江边,海拔106米。

万州气候 万州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年日照时数为1159.8小时;年平均气温17.9°c;无霜期为299天;年平均降雨量为1227.7毫米,24小时最大降雨量199.3毫米;年平均水汽压为18.1hpa;平均相对湿度为82%;年平均风速为0.5米/秒;年最多风向是n,频率为75%,次多风向为nnw,频率为6%,最大风速为16.7米/秒。

自然资源 万州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丰富的水资源:境内降雨充沛,长江过境流程长,支流众多,水资源丰富。

全区水力资源可开发量32.3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4.8亿千瓦小时以上。 繁多的生物资源:一是森林资源。

森林覆盖率26.9%,各类林地120.4万亩,占幅员面积的23%。二是草地资源。

天然牧草丰富,种类较多,有一批优良牧草和人工种植的优质高产牧草。三是珍稀植物资源。

已发现和种植多种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其中一级保护植物有水杉、珙桐两种,二级保护植物有荷叶铁、线蕨等10余种,三级保护植物种类较多。四是动物资源。

已知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等脊椎动物及野生动物312种,其中兽类69种,鸟类124种、爬行类15种、两栖类12种、鱼类92种;已知珍稀动物20多种,属国家保护动物主要有猴、黑熊、穿山甲、狼、野猪等。 富有的矿产资源:区内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储量丰富,组合较好。

全区已探明矿产资源38种。其中,能源矿产有煤、石煤、泥炭,天然气;黑色金属有铁、钛;有色金属有铜、铅、锌、钼、金、镍;分散元素矿产有锗、镓;放射性元素矿产有铀;冶金辅助原料矿产有耐火粘土、高岭土、硅石、白云石、石灰石;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有磷、硫、岩盐、卤水、重晶石、毒重石、含钾岩石;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有石膏、石灰岩、页岩、粘土、石英砂岩、大理石岩、海泡石等,其中煤的储量1278万吨、天然气储量2400亿立方米、岩盐储量2800亿吨。

潜在的旅游资源:万州区旅游资源数量多,类型全,相对集中,易于开发,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区”之一,有各类旅游资源单位130余个、旅游小区13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国家aa级景区2处,市(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3个,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省)级森林公园4处。拥有全国11条主要旅游线之一-——长江三峡旅游线,是新三峡旅游的新起点。

土地资源 全区土地总面积345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70.83平方公里,林地790平方公里,茶园3.72平方公里,果园33.47平方公里,城镇用地231。

二、重庆万州的历史

万州历史悠久,历史悠久,名人荟萃。

早在西周,其地属秦,置巴郡。秦一统天下后,分置三十六郡,川东始置县,以“万川毕汇”、“万商毕集”而得名,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

长江三峡西段,跨大巴山、巫山、七曜山和盆东平行岭谷区,地处三峡工程库区腹地,举世闻名的大、小三峡均在其中。它位于长江上游、四川盆地东隅,扼川江咽喉,东临三峡。

水路上距重庆327公里,下距宜昌321公里,为川东水陆要冲,素有“川东门户”之称。远古时代,我们的先民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大溪文化”。

这里的阳光雨露,造就了巴蔓子、严颜、甘宁、秦良玉等历代忠烈战将,哺育了刘伯承、林铁、薛子正、彭咏梧等民族精英,养育了刘诗白、巴识途、何其芳、刘淑芳等天赋学子。 这里的名山大川,吸引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黄庭坚、诸葛亮、张飞、张献忠、李来享等曾在 钟鼓楼这里演出一幕幕悲壮剧。

夏商属梁州地,周属巴子国,秦属巴郡朐忍县。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刘备分朐忍地置羊渠县,治城今长滩,为万州建县之始。

蜀汉建兴八年(230),省羊渠置南浦县,治城迁至今万州区南岸。西魏废帝二年(553),改南浦为鱼泉县,徙治江北(今万州区环城路)。

北周时期(557-584),先改鱼泉县为安乡县,后又改万川县,与南州和万川郡同治。隋开皇十年(598),废万州郡,改万川县为南浦县,与南州同治。

炀帝大业三年(607),省南州、南浦县归属巴东郡。唐武德二年(619)置南浦郡,领梁山、南浦、武宁3县;武德八年改南浦郡为浦州。

贞观八年(634)改浦州为万州,天宝元年(742)改万州为南浦郡,乾元元年(758)恢复万州,仍与南浦县同治。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省南浦县入万州,领武宁一县。

明洪武四年(1317),并武宁县入万州,六年(1373)降万州为万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设万县专区。

1917年3月,英国控制的重庆海关在万县城东钟鼓楼上游锦江台处正式设立分关。 1925年7月,段祺瑞政府宣布万县正式开埠,从此万县成为四川省第二个直接报关出口的通商口岸。

杨森于1928年成立万县市,自任市长,认为“入其国,田野不辟,教化不修,不可谓之治国。 入其市,道涂泥泞,尘秽山积,不可谓之良市”。

他“仿欧美各国,移风易俗”,着力推行其“新政”,大刀阔斧开始市政建设,委任留日学生任海暹为工程师。 在老城的基础上规划新城,先后修整环城路、文明路、一马路、二马路、三马路、西山路、果园前路、果园后路、长城路、望江路、电报路等12条泥结碎石马路。

动工兴建万安桥、福星桥;开辟钟鼓楼、南津街两处新市场;兴建西山公园,建成高大的西式钟楼,为长江沿岸仅次于上海、武汉的第三大钟楼,至今仍是万州的标志性建筑。 继而整顿市容,规划区域,划定商铺、住宅地段,修建公厕,古老的万州面貌一新,商业日臻繁盛,一跃成为四川的三大城市之一,有“成、渝、万”之称。

1950年设万县专区,属川东行署区。万县专署驻万县市,辖万县(驻沙河镇)、开县、城口(驻复兴镇)、巫溪、云阳、奉节、巫山、忠县等8县。

1952年万县专区属四川省领导。 原由川东行署直辖的万县市划归万县专署领导。

辖1市、8县。 1953年万县市改为省辖市,委托万县专署代管。

原大竹专区所属梁平县划入万县专区。辖1市、9县。

1970年万县专区改称万县地区,地区驻万县市。辖万县市及万县(驻沙河镇)、开县、城口(驻复兴镇)、巫溪、巫山、奉节、云阳、忠县、梁平等9县。

2005年,撤销龙宝、天城、五桥3个移民开发区,由万州区直接管理镇乡、街道,辖13个乡、28个镇、11个街道,幅员面积3457平方千米。 2005年6月24日,万州区人民政府驻地由太白岩街道迁至陈家坝街道(即由高笋塘82号迁至天城大道756号)2010年,重庆三峡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已全面完成。

万州是最大的三峡移民区,迁入移民26.3万人,三峡库区有1/5移民迁移到万州。万州因成为三峡移民的主要迁入地,规模扩大,变成重庆第二大城。

扩展资料: 万州区地处四川盆地东缘,重庆市东北边缘,面积34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万亩,其中田58.49 万亩;大于25度坡地50.14 万亩,其中旱地32.49万亩),城市面积32.5 平方公里。 区内山丘起伏,最高点普子乡沙坪峰,海拔1762 米,最低点黄柏乡处长江边,海拔106 米,西北部高升乡凤山材肖垭口,海拔高度为1373.3 米,境内相对高差分别为184.5 米、1266.8 米。

低山、丘陵面积约占四分之一,低中山和山间平地面积约占四分之一,极少平坝和台地,且零星散布。境内河流纵横,河流、溪涧切割深,落差大,高低悬殊,呈枝状分布,均属长江水系。

长江自西南石柱、忠县交界的长坪乡石槽溪(海拔118米)入境,向东北横贯腹地,经黄柏乡白水滩(海拔106米)流入云阳县,流程80.4公里。 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江北的苎溪河、渡河、石桥河、汝溪河、浦里河,江南的泥溪河、五桥河、白水溪河共八条,溪沟93条,总水域面积为16.3万亩(108.66平方千米)。

境内出露地层的地质年代多见于中生代三叠纪和侏罗纪,形。

三、万州历史上发生的地表重大改变的情况

万州区地处四川盆地东缘,重庆市东北边缘,位于东经 107°55'22''~108 53'25'' ,北纬 30°24'25''~31°14'58'' 。东与云阳,南与石柱和湖北利川,西与忠县和梁平,北与开江和开县接壤,东西广97.25 公里,南北袤67.25公里,面积34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100 万亩,其中田 58.49 万亩;大于 25 度坡地 50.14 万亩,其中旱地 32.49 万亩),城市面积 32.5 平方公里,直线距离重庆市 228 公里。区内山丘起伏,最高点普子乡沙坪峰,海拔 1762 米,最低点黄柏乡处长江边,海拔 106 米,西北部高升乡凤山材肖垭口,海拔高度为 1373.3 米,境内相对高差分别为 184.5 米、1266.8 米,低山、丘陵面积约占四分之一,低中山和山间平地面积约占四分之一,极少平坝和台地,且零星散布。

境内河流纵横,河流、溪涧切割深,落差大,高低悬殊,呈枝状分布,均属长江水系。长江自西南石柱、忠县交界的长坪乡石槽溪(海拔 118 米)入境,向东北横贯腹地,经黄柏乡白水滩(海拔约 106 米)流入云阳县,流程 80.4 公里。境内流域面积在 1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江北的苎溪河、渡河、石桥河、汝溪河、浦里河,江南的泥溪河、五桥河、新田河共八条,溪沟 93 条,总水域面积为 16.3 万亩( 108.66 平方米)。

境内出露地层的地质年代多见于中生代三叠纪和侏罗纪,形成时间距今 2.3~1.37 亿年,以侏罗纪分布最广,三叠纪次之,局部地方有距今 2.85~2.3 亿年的古生代二叠纪地层,也有距今 250 万年的新生代第四纪地层,境内地质构造线,属新华夏系第三巨型隆起带武陵山褶皱带西缘与大巴山弧形褶皱带控制的四川菱形构造盆地的北东三北东方向延伸出境外,消失于七曜山背斜构造的北西侧,形成向突向北西的万县弧形构造线。

万州区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带,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多雾;夏热,多伏旱;春早,气温回升快而不稳定,秋长,阴雨绵绵,以及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天气温和,无霜期长,霜雪稀少。境内多年平均气温 17.7 ° C ,最高年平均气温 19.0 ℃ ( 1982 年),最低平均气温 17.6 ℃( 1974 年);多年极端最高气温为 41 ℃ ( 1972 年 8 月 26 日),极端最低气温零下 3.7 ℃ ( 1955 年 1 月 27 日, 1975 年 12 月 15 日),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 1484.4 小时,最高年日照时数 1713 小时,最小年日照时数 924 小时,据境内大滩口水文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 1243 毫米,最多年降水量为 1549.6 毫米( 1982 年)。最低年降水量为 981.9 毫米(1976年),多年平均年水面蒸发为 620 毫米,年蒸发总量达 10.85 亿立方米。

四、谭氏家族的历史,知道的请回答,谢谢

1、出自姒姓。

相传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尧派鲧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结果失败了。据说鲧的妻子梦食薏苡,醒来后有了身孕,生下了禹。

舜即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采用疏的方法,结果成功了。禹治水成功后,舜赐姒姓于禹。

周初大封诸侯时,姒姓的一支被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爵位为子。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于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并了谭国。

谭国国君之子逃亡到莒国(今山东莒县)。子孙就以国为氏,称谭氏,史称谭氏正宗,是为山东谭氏。

2、出自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据《万姓统谱》的考证,巴南(今云南、贵州一带)六姓有谭氏,自称盘古的后代,望出弘农,是为云南、贵州谭氏。

扩展资料: 谭氏家谱: 山东:郓城县有个郭谭村,全村为谭姓,还有其他乡镇也有正村谭姓家族。潍坊安丘市有村“谭家秋峪村”,村内全部姓“谭”而排除外姓,为谭氏讳真后代。

洪武年间,山东大旱,瘟疫四起而迁至此地,有《谭氏家谱》藏于村内,原本下落不详,后世有增补本。 江苏:武进毗陵缸巷谭氏宗谱 浙江:萧山萧邑谭氏宗谱十二卷、嘉兴谭氏宗谱十卷、嘉兴谭氏家乘十卷首一卷 湖北:新洲谭氏宗谱四卷 、沔阳谭氏族谱十三卷(民国九年修)湖北省图书馆藏有影印件 、沔阳谭氏宗谱六卷(1989修) 、天门谭氏宗谱(民国十五年修)现存四套 陕西:陈仓谭家堡谭氏宗谱藏于三卷 宗谱一本 江西:南丰谭氏续修族谱二十卷首一卷。



  • 长坪瑶族乡的民族习俗
    答:瑶族中的黄、陈、李、邓等族姓都说自己的祖先来自广东、湖南等省和金秀瑶族自治县等地,在这里定居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蒙山土白话和桂柳话是长坪瑶族乡各族群众的公共用语。瑶族之间因支系不同,语言也迥异。盘瑶说勉话,民瑶操标曼语。经济生活上当地瑶族以耕种水田、山地为主,兼营林业。一天三...
  • 重庆万州的历史?
    答:夏商属梁州地,周属巴子国,秦属巴郡朐忍县。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刘备分朐忍地置羊渠县,治城今长滩,为万州建县之始。蜀汉建兴八年(230),省羊渠置南浦县,治城迁至今万州区南岸。西魏废帝二年(553),改南浦为鱼泉县,徙治江北(今万州区环城路)。北周时期(557-584),先改鱼泉县...
  • 请问重庆市万州区有哪些历史文化?尽量详细点,比如巫文化、巴文化、移民...
    答:1992年10月四川省撤地设市建区时,由马头、罗田两乡合并建成罗田镇,并隶属于万县市五桥区,1998年10月马头乡分设成立马头乡,罗田镇保持原名,2004年10月万州区行政区划调整时由罗田、马头、中山再次合并成立罗田镇,并隶属于重庆市万州区至今。 三、历史文化特色与自然风光 (一)古建筑群历史悠久 1、罗田古场镇:始...
  • 长平乡的历史沿革
    答:原名长坪里,清光绪二年改名唐公乡。民国时期为萍乡县长平区。1950年为萍乡县长平区,辖福寿、长平、蕉源、流江、狮岭、落星、石城7个乡。1952年为萍乡县第十一区,辖区范围未变。1956年为湘东区长平乡,1958年改长平公社。1962年分为长平、流江2个公社归,属福田区。1965年合并为萍乡县长平公社,...
  • 松桃长坪历史名人
    答:曾元三省之,生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长坪乡柳瓦寨,少将。中央军校洛阳分校军官训练班毕业。抗战期间曾任第8军82师246团上校团长,参加远征军印缅抗战,1946年任整编第8师103旅308团团长,1948年9月任第39军103师少将师长,1949年10月17日在广东三水接受解放军和平改编。
  • 重庆万州的历史?
    答: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省南浦县入万州,领武宁一县。明洪武四年(1317),并武宁县入万州,六年(1373)降万州为万县,属夔州府。民国初隶川东道,后改东川道,十七年(1928)置万县市,二十四年(1935)设万县专区,治万县市,辖万县(驻沙河镇)、开县、城口、巫溪、云阳、奉节、巫山、忠县...
  • 万州邮政编码
    答:万州区河流纵横,河流、溪涧切割深,落差大,高低悬殊,呈枝状分布,均属长江水系。长江自西南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忠县交界的长坪乡石槽溪(海拔118米)入境,向东北横贯腹地,经黄柏乡白水滩(海拔约106米)流入云阳县,流程80.4公里。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江北的苎溪河、瀼渡河、石桥...
  • 重庆市万州区新乡镇位于哪个省
    答:万县市五桥区辖镇。清代至民国初属三正里一甲,1938年分属上、下复兴乡,1953年置新场乡,1961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区境东南部,濒临长江南岸,距区府34公里。面积140.2平方公里,人口3.9万。辖五里、万顺、泉水、小沱、树合、长坪、山水、燕翼、翔凤、大包、长柏、双岭、...
  • 万州地区有多少县
    答:万州地区没有县。万州属重庆市辖区,截至2018年1月,万州区辖12个乡、29镇、11街道。乡 柱山乡、九池乡、铁峰乡、黄柏乡、溪口乡、燕山乡、长坪乡、梨树乡、普子乡、地宝乡、茨竹乡、恒合土家族乡。镇 高峰镇、龙沙镇、响水镇、武陵镇、瀼渡镇、甘宁镇、天城镇、熊家镇、大周镇、小周镇、孙...
  • 万州有哪些县?
    答:万州是一个市辖区,下辖没有县,万州区辖12个乡、29镇、11街道。分别为:柱山乡、九池乡、铁峰乡、黄柏乡、溪口乡、燕山乡、长坪乡、梨树乡、普子乡、地宝乡、茨竹乡、恒合土家族乡、高峰镇、龙沙镇、响水镇、武陵镇、瀼渡镇、甘宁镇、天城镇、熊家镇、大周镇、小周镇、孙家镇、高梁镇、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