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 PK 司马懿:少年得志不如大器晚成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20
      对于《军师联盟》,我实在太爱,不枉费编剧四年磨一个剧本。个人认为前20集的最精彩的部分在于将杨修塑造为诸葛亮的“对手”,两人每每交手,虽无刀光剑影,却是才智交锋,非常精彩。

      然而无论是出身还是机遇都要占优势的杨修最终为何会败给司马懿被曹操赐死呢?我觉得大体原因有二。

(一)有智商缺情商

    说到才思敏捷,很少人能比得上杨修,就是司马懿也不能  。杨修的才思敏捷是出了名的,无论是曹娥碑上的字谜“绝妙好辞”、还是仅凭“鸡肋”二字便领会曹操无意大战,杨修的学识、机敏可以说是卓然不群的。

      很多人把杨修的机敏归结为“小聪明”,对曹操太了解但却不能韬光养晦,总爱显摆一下小聪明。这话只说到了表面,并未细究本质。

      杨修耍小聪明的本质是“智商有余,情商不足”。智商,自然指的是他的才思敏捷、对曹操心思的分析把握。情商,指的是他对人的认知不足,也是他个性中恃才傲物的性格缺陷。

      他虽然知道曹操的用意——比如“门上写活字”、“一合酥”等,这都是曹操的小心思,他能最快领会这些小才智。但是,以大局计、以长远计,他却没有真正了解曹操。他不能正确推断曹操深层所想与行动。这点,司马懿则不同。

    论才思敏捷,司马懿赶不上杨修,但是他更懂得大智若愚、能够推测出曹操以长远计而会采取的行动。杨修的才气是解读“当下何意”,司马懿能看到的是“未来何意”。这是杨修个性上的缺失,而这种“个性缺陷”恰恰源于他出身名门。

      杨修是杨震的玄孙,杨彪的儿子,出身世代簪缨之家。出身名门望族的杨修恃才傲物是一定的,因为从小他就是受人尊敬的贵族,自然不必看他人脸色。而不用看他人脸色,自然也不必费力推断他人的疾苦与想法。再加上他少有才名,怎么会屑于靠揣测上意而获得什么呢。这也是他必然会选择曹植的原因。

        曹植文采卓然,因文采仁德被曹操所喜,饱读诗书的杨修自然会被才高八斗的曹子建所吸引,因为杨修在曹植的身上看到了自己,肆意飞扬、文采风流。

      所以,杨修在情商上的欠缺从某种程度上是必然的,这是他显赫名门的出身势必会带给他的劣势。当然出身名门、才华横溢的他也不屑于懂得人情世故的“情商”,出身好的才子总是恃才傲物的。

(二)大才华小格局

      杨修聪明有才,这是一定的,但是他的失败也是一定的,就像曹植注定会失败一样。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在文学上才气过盛的人在斗争中往往是输家,曹植杨修皆如此。原因是:才气是灵动的,所以才子总是自由不羁的,而且感性多于理性。

    《军师联盟》中有很多杨修和司马懿的对话,虽无史实的依据,但是却很符合人物性格。例如在杨修之死时,安排了司马懿去见他,最后这段临终之言,非常精彩。杨修感慨他自己最终输给了自己的敌人——司马懿。司马懿却说,他从未将杨修看作敌人,而是总能在杨修身上看到自己。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胜负早定,杨修与其说输给司马懿不去说给他自己。

      “视对手如敌”还是“视对手如己”这是格局上巨大的差异。只有当人能够从竞争对手身上不断看到自己的优势、自己的不足,从打败对方转为提升自己时,才能“不争而争”,“不战而胜”。这和西方所说的“马太效应”其实异曲同工。当我们过于在乎输赢、过于想打败别人的时候,我们忘记了要提升自己,结果就是不仅不会打败对方,还会将自己拥有的也失去。回归到自身的智慧才是人生应有的大格局。

      可悲可叹,世上再无杨德祖,大智若愚,他始终没有学会。

      少年得志不若大器晚成,杨修以自身告诉我们出身名门望族未必是件大好事,也许会让我们“智商有余”、“情商不足”。顺境里,情商可能显得不太重要,有太多人锦上添花,逆境中,情商可能是绝处逢生的希望,毕竟很少人能锦上添花的。只是,我说的情商并非是八面玲珑式的,而是建立在真挚情感之上的。乱世历史中将真情可能不合适,但是在和平盛世的今天,我们需要智商情商双高,并且情商应该建立在真情实感之上。